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912阅读:1209来源:国知局
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调器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农村地区,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烹饪米饭的方法,即包括“煮”、“滤”、“蒸”三过程,最后蒸成的米饭不断营养,而且不含稻米的“湿气”。中医认为,生长于水中的稻谷含有较重的“湿气”,人吃了含湿气的稻米煮成的米饭以后,人体吸收了较多“湿气”,会阻碍“阳气”的运行,引起脾胃机能不畅,导致出现各种现代疾病。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抛弃了传统的烹饪米饭的工具,享受着现代科技生活的便利,电饭煲便进入了大部分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用于烹饪主食或加热副食。

目前市售的电饭煲包括煲体、煲盖和内锅,其内锅内也装有一蒸格,但它的作用是蒸熟外形较大的食物,如馒头等。 这种电饭煲的主要功能是把生米直接煮成熟饭,即把生米和一定比例的水盛入内锅内,直接加热至成为熟饭,而没有把米汤和米饭分开的过滤过程。

这种熟饭除了含有稻米的一般营养外,但也含有稻米的“湿气”,现代人健康的大敌是体内含有“湿气”,一旦体内有“湿气”,中医认为是很难治疗的,但人们往往不太注意仅靠改变传统电饭煲的煮饭过程就可有效消除这一致病原因。所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带蒸格的电饭煲,但是都需要将米煮得半熟后,然后进行人工沥米,此过程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以解决人工沥米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包括加热装置、煲盖、煲体和内胆,所述加热装置置于煲体底部,内胆置于加热装置上,内胆内设有蒸格,蒸格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内胆的侧壁上设有自动调节装置,自动调节装置连接蒸格,所述内胆侧壁上设有容纳自动调节装置的储存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用电饭煲煮饭时,首先将蒸格放入内胆内,将米放到蒸格上,将水放入内胆中,水可从蒸格的通孔内通过,进入内胆内,而米不能从蒸格的通孔内通过,米、水放置好后,通过调节自动调节装置,使蒸格的位置上下移动,煮饭前,调节自动调节装置,使蒸格的位置下移,直至蒸格中的米能被内胆中的水浸没,加热装置开始加热进行煮饭,当米煮至一定阶段 ( 如五 - 七分熟 ) 时,调节自动调节装置,使自动调节装置带动蒸格上升,由于米饭在蒸格中,蒸格带着半熟的米饭从水中分离,米汤留在锅底内,加热装置继续对米汤进行加热,将半熟的米饭蒸熟,当不煮饭时,可将自动调节装置放入储存孔内,不仅便于存放,而且能够防止自动调节装置长期裸露在外部,导致自动调节装置损坏,同时还能防止自动调节装置接触米饭而污染米饭。采用此方案,能够自动沥米,方便并且省时省力。

优化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自动调节装置上端连接在内胆侧壁上,所述自动调节装置下端可拆卸连接在蒸格上。将米、水放置好后,将自动调节装置的下端连接在蒸格上,通过调节自动调节装置从而使蒸格上下移动。

优化方案二,作为对优化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自动调节装置为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自动调节装置。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其中特定温度又称为相变温度,由于自动调节装置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煮饭前,将形状记忆合金拉长使蒸格的位置下移,直至蒸格中的米能被内胆中的水浸没,当米煮至一定阶段时,将形状记忆合金加热,使形状记忆合金收缩成原来的形状,从而带动蒸格上升,蒸格带着半熟的米饭从水中分离,米汤留在锅底内,加热装置继续对米汤进行加热,将半熟的米饭煮熟。

优化方案三,作为优化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自动调节装置为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能够沿其轴线方向伸缩,当煮不同量的米饭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伸缩的长度。

优化方案四,作为对优化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相变温度为105-150摄氏度。米饭蒸煮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大概为100摄氏度,因此将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设置为略高于100摄氏度,当米饭煮至一定阶段时,加热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很快会使形状记忆合金达到相变温度,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便能恢复为原本的形状,从而达到移动蒸格位置的目的。

优化方案五,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蒸格上设有圆环形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和蒸格的开口相配合,所述内胆的开口内侧壁周向设有圆环形的电磁铁。当米饭煮至一定阶段时,给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产生和永磁体的磁性相同的磁性,从而电磁铁产生吸引永磁体的力,使永磁体带动蒸格向上滑动,由于米饭在蒸格中,蒸格带着半熟的米饭和水分离,米汤留在锅底内,将半熟的米饭蒸熟。

优化方案六,作为对优化方案四或优化方案五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蒸格的开口边缘设有拉环。煮饭之前,将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套在蒸格开口的圆环上,使用完毕后,方便将其拆卸。

优化方案七,作为对优化方案六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蒸格包括上层蒸格和下层蒸格,上层蒸格和下层蒸格均设有通孔,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转动连接上层蒸格,所述支撑杆下端转动连接下层蒸格。旋转上层蒸格或者下层蒸格,调整两层蒸格通孔的所对应的位置,从而调整两层蒸格上的通孔是否对齐,如当米饭量较多时,可使上层蒸格的通孔和下层蒸格的通孔相对应,使沥水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层蒸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下层蒸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煲盖1、内胆2、蒸格3、上层蒸格301、下层蒸格302、支撑杆303、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储存孔5、永磁体6、电磁铁7、通孔8。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自动米水分离电饭煲,包括加热装置、煲盖1、煲体和内胆2,所述加热装置置于煲体底部,内胆2可分离地置于加热装置上,内胆2内设有蒸格3,,蒸格3设有若干个通孔8,所述蒸格3的开口边缘设有拉环,所述蒸格3由包括上层蒸格301和下层蒸格302,上层蒸格301和下层蒸格302均设有通孔8,还包括支撑杆303,所述支撑杆303上端转动连接上层蒸格301,所述支撑杆303下端转动连接下层蒸格302,所述蒸格3放置于内胆2内,所述内胆2的上部侧壁上设有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相变温度为120摄氏度,所述内胆2侧壁上设有容纳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储存孔5,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可放入储存孔5内,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上端固定连接在内胆2侧壁上,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下端套接在蒸格3上。

使用时,首先将蒸格3放入内胆2内,将米放到蒸格3上,将水放入内胆2中,水可从蒸格3的通孔8内通过,进入内胆2内,而米不能从蒸格3的通孔8内通过,米、水放置好后,将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下端套在蒸格3的圆环上,将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拉长带动蒸格3向下移动,从而使蒸格3的位置下移,可以米饭的量,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伸长量,直至蒸格3中的米能被内胆2中的水浸没,预设好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相变温度为120摄氏度,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连接有电阻,然后将电阻连接电源,电饭煲开始加热进行煮饭,当米煮至一定阶段 ( 如五 - 七分熟 ) 时,将连接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电源打开,从而给自动调节装置通电,从而使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会恢复成原来的形状,所以形状记忆合金弹簧4会带动蒸格3上升,由于米饭在蒸格3中,蒸格3带着半熟的米饭和水分离,米汤留在锅底内,将半熟的米饭蒸熟,蒸格3包括上下两层蒸格3,旋转上层蒸格301和下层蒸格302,调整两层蒸格3通孔8的所对应的位置,从而调整起作用通孔8的大小,当米饭量多时,可使上层蒸格301的通孔8和下层蒸格302的通孔8相对应,使沥水速度更快。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蒸格3上设有圆环形的永磁体6,所述永磁体6和蒸格3的开口相配合,所述内胆2的开口内侧壁周向设有圆环形的电磁铁7。

使用时,当米饭煮至一定阶段 ( 如五 - 七分熟 ) 时,给电磁铁7通电,使电磁铁7产生和永磁体6的磁性相同的磁性,从而电磁铁7产生吸引永磁体6的力,使永磁体6带动蒸格3向上滑动,由于米饭在蒸格3中,蒸格3带着半熟的米饭和水分离,米汤留在锅底内,将半熟的米饭蒸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