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按摩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655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复合按摩枕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按摩枕头。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劳累等造成很多人的颈肩部位肌肉劳损、椎骨强直或移位,引起颈椎病,甚至引起压迫神经、椎骨错位等严重后果,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每天的睡眠约占每天三分之一时间,而枕头在人们的睡眠过程中一直接触人们的颈肩部位并为之提供支撑。如何将睡眠时间用起来改善颈肩问题,人们早就开始考虑。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目的在于舒缓颈肩部位的功能枕、按摩枕,以期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颈肩问题的症状,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健康状况,进而提升生活质量。但是现有的功能枕通常只在普通枕头基础上改变其内芯的材质以及在枕部做出凹陷形状,并不贴合人头颈部的颈椎弯曲结构,对颈部支撑有限。目前也出现了不少电动按摩枕,产生振动对人们的颈椎进行按摩,但由于电机发热、振动幅度比较明显,不太适合人们在熟睡时使用或者长时间使用,且其振动动作单一,按摩效果有限。另外,现有的电动按摩枕的按摩头通常是平放的,导致在按摩时并不能贴合颈椎的自然倾斜角度,其按摩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按摩枕头,对人们的颈肩部位既能提供短时休息时的电动按摩,也能提供睡眠时的保健和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按摩枕头包含:一枕套、以及被枕套包覆的一枕头主体,其特征在于,枕头主体包含一颈治疗枕、一头枕、以及一颈按摩枕,头枕位于颈治疗枕和颈按摩枕之间、且其高度比颈治疗枕和颈按摩枕的高度都低,颈按摩枕的高度比颈治疗枕的高度低,颈按摩枕包含一颈按摩枕海绵体,颈按摩枕海绵体上有一个按摩区,一个揉按按摩头组被置于该按摩区中并位于按摩区的海绵体凹槽内。

进一步地,揉按按摩头组包含两个揉按按摩头,一电机、一接线盒,线路板装在接线盒内,电机连接于线路板,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和两个揉按按摩头连接以便于驱动两个揉按按摩头转动。

进一步地,揉按按摩头组还包含一支撑架,支撑架装在按摩区的海绵体凹槽内,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接线盒位于支撑架上,电机和接线盒位于支撑架的中间位置,两个揉按按摩头分置于电机和接线盒两侧。

进一步地,两个揉按按摩头对称设置,每个揉按按摩头包含一底板,按摩部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四个按摩部在底板的上表面围成一圈,包含一大号按摩部、一中号按摩部、两小号按摩部,大号按摩部与中号按摩部相对,两小号按摩部相对。

进一步地,揉按按摩头包含一底板,四个按摩部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当复合按摩枕头平放时,底板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角度a,15°≤a≤30°。

进一步地,枕套由两个小枕套组成,其中一个小枕套套在颈治疗枕外,另一个小枕套套在头枕和颈按摩枕外,两个小枕套之间通过拉链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颈治疗枕包含一颈治疗枕海绵体,颈治疗枕海绵体包含一基底海绵层、一中间海绵体、一外围海绵层、以及夹在中间海绵体中的一组动态平衡弹簧,以基底海绵层为底,中间海绵体被置于基底海绵层之上、并被外围海绵层包裹挤压,基底海绵层和中间海绵体的硬度比外围海绵层的硬度高。

进一步地,中间海绵体进一步包含从上到下的一第一海绵体、一第二海绵体、一第三海绵体,其中第一海绵体的宽度比第二海绵体和第三海绵体的宽度大。

进一步地,动态平衡弹簧的断面成类棱形,其上部断开形成一豁口,构成相互断开的两上臂部,动态平衡弹簧的下部呈V形,具有在底部相连的两下臂部,同侧的上臂部和下臂部相连。

进一步地,颈治疗枕还包含一颈治疗枕内套,内套包裹颈治疗枕海绵体。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按摩枕头,将头枕两侧分别设置颈治疗枕和颈按摩枕,一方面能对人们的颈肩部位提供短时休息时的电动按摩,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安静睡眠时的对颈椎部的保健和治疗,无论人的颈部枕在颈治疗枕或颈按摩枕上,头部都能枕在头枕上得到很好的安置并保持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差,从而维持颈椎的自然曲度;颈按摩枕和头枕之间稍小的高差,保证了有外力的情况下对颈部按摩的舒适度,而颈治疗枕和头枕之间稍大的高差,保证了无外力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颈部和颈治疗枕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而有效利用颈按摩枕的内部构造实现对颈部的治疗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复合按摩枕头去掉部分枕套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复合按摩枕头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复合按摩枕头的颈治疗枕的A-A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复合按摩枕头的颈治疗枕的B-B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复合按摩枕头的颈治疗枕中动态平衡弹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方式的复合按摩枕头1去掉部分枕套后的整体示意图。复合按摩枕头1包含一枕头主体和一套在枕头主体外部的枕套40。枕头主体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颈治疗枕10、头枕20以及颈按摩枕30。

头枕20位于颈治疗枕10和颈按摩枕30之间,其高度低于颈治疗枕10和颈按摩枕30的高度,这样无论人的颈部枕在颈治疗枕10或颈按摩枕30上,头部都能枕在头枕20上得到很好的安置并保持头部和颈部的高度差,从而维持颈椎的自然曲度。

枕套40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由两到三个小枕套组合而成。在本首选实施方式中,复合按摩枕头1的枕套40包含两个小枕套,其中一个套住颈治疗枕10,另一个套住头枕20以及颈按摩枕30,然后通过拉链将两个小枕套连接起来。如图2所示,颈治疗枕10比头枕20高得多,而颈按摩枕30比头枕20高不太多,将枕套40分为两个独立的小枕套相互连接起来,使得枕套的拆装更加容易、方便。另一方面,出于颈治疗枕10对颈椎的治疗作用,其结构比较特别,优选地,在生产时颈治疗枕10与头枕20的海绵体、颈按摩枕30的海绵体分开制作,使得颈治疗枕10和头枕20、颈按摩枕30需要一个连接体,如上所述地将颈治疗枕10单独套在一个小枕套里,头枕20、颈按摩枕30套在另一个小枕套里,两个小枕套之间通过拉链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就能固定颈治疗枕10和头枕20、颈按摩枕30的相对位置,巧妙地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解决了颈治疗枕10和头枕20、颈按摩枕30之间的固定问题。

在图1中,颈按摩枕30上的部分枕套40被去除,以清楚地展示颈按摩枕30的内部结构。颈按摩枕30包含一颈按摩枕海绵体,颈按摩枕海绵体上设置有按摩区31,按摩区31优选地位于颈按摩枕30的中间位置,以符合人们的枕头使用习惯。按摩区 31有一个位于所述颈按摩枕海绵体上的凹槽,一揉按按摩头组被置于该按摩区中并位于颈按摩枕海绵体的凹槽内。该凹槽的形状和揉按按摩头组底部以及周边的形状相配。

揉按按摩头组包含一卡在按摩区31的凹槽内的支撑架32。一电机33及其传动机构固定在支撑架32上,一接线盒34位于支撑架32上,线路板装在接线盒34内部,以防止人们使用枕头时将线路板压坏或者线路板伤到使用枕头的人。电机33和接线盒 34位于支撑架32的中间位置,两个揉按按摩头35、35’分置于两侧。电机33通过传动机构和两个揉按按摩头35、35’连接,通电并开启揉按按摩头组后驱动两个揉按按摩头转动。

电机33和线路板连接,线路板通过电源线插头和AC电源相连,并引出一数据线 36和控制器37相连。优选地,控制器37直接设置安装在颈按摩枕海绵体内,以便于人们使用枕头时操作。

两个揉按按摩头35、35’对称设置.每个揉按按摩头包含一底板351,四个按摩部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且在四个按摩部在底板351的上表面围成一圈。四个按摩部按照尺寸和突出于底板351的高度分为大号、中号、以及小号,包含一大号按摩部352、一中号按摩部353、两小号按摩部354和355,其中大号按摩部与中号按摩部相对,两小号按摩部相对。大号按摩部的直径最大也最高,中号按摩部的直径和高度次之,小号按摩部的直径和高度再次之。

通过这种设置,当揉按按摩头转动,枕在按摩区的人所感受到的按摩与人手揉按的体验接近。

当复合按摩枕头平放时,底板35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角度a,15°≤a≤30°。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枕在按摩区的人的颈部弯曲程度正好,使用者能够得到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头枕20包含一头枕内套、以及一头枕海绵体。首选地,头枕海绵体为记忆棉材质。

如图2所示,首选地,颈按摩枕30的高度(图2中的从上到下为高度方向)高于头枕20,却低于颈治疗枕10。这是由于和按摩舒缓相比,颈部治疗时需要头颈部更大的高度落差以进一步加大颈部与颈治疗枕10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有效利用颈按摩枕10的内部构造实现对颈部的治疗作用。下面来详细说明颈治疗枕10的内部构造。

如图3至图5所示,颈治疗枕10包括一颈治疗枕内套21、颈治疗枕海绵体22、以及设置在颈治疗枕海绵体内的一组数个动态平衡弹簧23。首选地,相邻动态平衡弹簧23时间等距间隔。

颈治疗枕海绵体22包含一基底海绵层221、一中间海绵体222、以及一外围海绵层223,其中基底海绵层221作为底部,中间海绵体222置于基底海绵层221上,外围海绵层223从基底海绵层221一边开始卷曲到基底海绵层另一边从而将中间海绵体 222包裹起来并适当挤压中间海绵体222,基底海绵层221和中间海绵体222的硬度比外围海绵层223的硬度高。首选地,基底海绵层221和中间海绵体222用硬质海绵制成,外围海绵层223采用软质海绵制成。通过这种外软内硬的设计,颈治疗枕海绵体 22在给颈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的同时,还提供足够柔软舒适的表面枕感。动态平衡弹簧23被放置在中间海绵体222中并沿着复合枕头的横向分布。首选地,中间海绵体 222由上中下第一海绵体2221、第二海绵体2222、第三海绵体2223构成。首选地,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下,第一海绵体2221的宽度(如图4中从左到右为宽度方向)比第二海绵体2222、第三海绵体2223的宽度都宽,第二海绵体2222的宽度比第三海绵体 2223宽一点或者二者相等,从而当被外围海绵层223包裹挤压时,变形成为图4中所示的形状。

动态平衡弹簧23断面呈类棱形,其上部断开形成一豁口231,从而构成相互断开的两上臂部233,其下部呈V形,具有在底部235相连的两下臂部237,同侧的上臂部和下臂部相连。首选地,动态平衡弹簧23被牢靠地夹在第二海绵体2222和第三海绵体之间。当动态平衡弹簧23受到压力时,其上臂部233、下臂部237移动带动动态平衡弹簧23变形,直至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动态平衡弹簧23对其上部的第一海绵体、第二海绵体、外围海绵层逐层传递回弹力,并导致第一海绵体、第二海绵体、外围海绵层逐层适当变形,达到推动人体颈部突出的椎间盘上下相邻的椎骨前后运动,进而带动椎间盘与它所挤压的神经根,颈动脉血管,或者脊髓分离,以起到治疗和复健颈椎的作用。

颈治疗枕10、头枕20以及颈按摩枕30的内套可以是一体设计,也可以分别独立设置。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