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式手柄的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36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拆卸式手柄的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尤其涉及一种拆卸式手柄的锅。



背景技术:

家用锅包括锅体和手柄,现有家用锅上的手柄大部分是固定在锅体上。有些家用锅的手柄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与锅体配合。使用时,手柄连接到锅体上,方便烹饪。当需要收纳时,将手柄从锅体上拆下,再放手柄于锅体内,减少手柄另外单独占用的空间,也有利于降低存放空间的横向要求(对于不拆卸手柄的锅来说,横向尺寸较大),仅需要能够容纳锅体的空间即可,大为方便存储、运输、收纳。但是,现有的拆卸式手柄,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也不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拆卸式手柄的锅,手柄上设置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锅体上设置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手柄、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同时对锅体承受重力,提高拆卸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既降低维修成本,又便于使用,同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防止锅体在使用过程中与手柄意外分离,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拆卸式手柄的锅,包括锅体和与锅体连接的手柄,连接锅体和手柄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所述锅体和手柄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关件、由开关件驱动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拆卸式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锅体上。手柄上设置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锅体上设置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手柄、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同时对锅体承受重力,提高拆卸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既降低维修成本,又便于使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拆装端为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扣接,扣接时所述手柄连接在所述锅体上,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离时,所述手柄与所述锅体分离。弯折部和第二连接件采用扣接的方式,较过盈配合方式,具有更好的连接可靠性;较通过螺钉等贯穿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折强度,具有更好的连接可靠性。扣接方式有多种,一种为第一连接件从第二连接件一侧扣入,即从左侧扣入或者从右侧扣入;第二种方式为第一连接件从第二连接件下方扣入,即从下往上扣入;第三种为第一连接件从第二连接件上方扣入,即从上往下扣入。其中,以从上往下扣入的方式为最佳方式,第一连接件下方被第二连接件封闭,上方被手柄封闭,能够可靠的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意外分离,提高使用可靠性。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扣接部为扣接槽,所述扣接槽的扣口朝上,所述扣接槽的卡接口侧面设置并与所述扣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拆装端包括卡接部和所述的弯折部,所述卡接部横向设置,所述弯折部在接部的端部朝下弯折,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口插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扣口扣接。扣接槽的开口为空间分布的T形结构,扣口的横向尺寸大于卡接口的尺寸,即方便插入,有能够与第一连接件形成扣接,形成可靠的连接。弯折部的横向尺寸大于卡接部的横向尺寸,分别与扣口和卡接口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手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件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端横向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所述开关件的驱动部纵向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所述开关件的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端配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横向移动,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或者分离。第一连接件容纳腔不仅用于装配第一连接件容纳腔,而且还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一连接件容纳腔为周向包围结构,也有利于起到固定第一连接件的作用,防止第一连接件翘起。

所述开关件包括所述驱动部、横向设置并在驱动部外围具有延伸段的操作柄,所述驱动部的横截面为凸轮形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端具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形状与所述驱动部形状相匹配,所述驱动部的下端插入所述装配槽,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动作。通过操作柄来控制开关件的动作。

所述手柄上设置转动限位弧形槽,所述操作柄底部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槽中。限位弧形槽和限位块配合用于对开关件转动进行限位及限制转动方向,提高手柄连接在锅体上的可靠性,避免手柄意外拆卸,提高使用锅体的可靠性,避免因手柄脱离而掉落引起的烫伤或砸伤。

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端设置弹簧座,所述复位弹簧外端插在所述弹簧座上,内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底部的弹簧座上。复位弹簧的设置用于利用较小的力,即可使拆卸开关复位,能够快速拆卸手柄,也提高使用体验感。

为了提高手柄的手感和视觉效果,所述手柄上设置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的插接腔连通,所述操作柄设置在所述装配槽中,使所述操作柄的外表面与所述手柄对应部位的外表面相适配,形成流畅外部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端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远离所述扣接部,所述锅体上对应部位设置连接凹进,所述凸起与凹进过盈插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还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锅体,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手柄上设置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锅体上设置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手柄、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同时对锅体承受重力,提高拆卸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既降低维修成本,又便于使用。2、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特别是采用从上往下的扣接方式,防止锅体在使用过程中与手柄意外分离,提高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3、弯折部和第二连接件采用扣接的方式,较过盈配合方式,或者较通过螺钉等贯穿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折强度,具有更好的连接可靠性。4、限位弧形槽和限位块配合用于对开关件转动进行限位及限制转动方向,提高手柄连接在锅体上的可靠性,避免手柄意外拆卸,提高使用锅体的可靠性,避免因手柄脱离而掉落引起的烫伤或砸伤。5、防滑纹或防滑块则能够提高防滑性,能够顺利快速操作拆卸开关。6、为了提高手柄的手感和视觉效果,所述手柄上设置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一端与所述拆卸开关插接腔连通,所述操作柄设置在所述装配槽中,使所述操作柄的外表面与所述手柄对应部位的外表面相适配,形成流畅外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拆卸式手柄的锅,如图1和图2所示,她包括锅体1和与锅体1连接的手柄2,连接锅体1和手柄2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使所述锅体1和手柄2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开关件3、由开关件驱动的第一连接件4、与第一连接件拆卸式配合的第二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锅体上。手柄上设置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锅体上设置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手柄、开关件和第一连接件同时对锅体承受重力,提高拆卸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既降低维修成本,又便于使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拆装端41为具有弯折部411,所述弯折部4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扣接,扣接时,所述手柄2连接在所述锅体1上,所述弯折部4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分离时,所述手柄2与所述锅体1分离。弯折部和第二连接件采用扣接的方式,较过盈配合方式,具有更好的连接可靠性;较通过螺钉等贯穿连接件的方式,连接结构具有更好的抗弯折强度,具有更好的连接可靠性。扣接方式有多种,一种为第一连接件从第二连接件一侧扣入,即从左侧扣入或者从右侧扣入;第二种方式为第一连接件从第二连接件下方扣入,即从下往上扣入;第三种为第一连接件从第二连接件上方扣入,即从上往下扣入。其中,以从上往下扣入的方式为最佳方式,第一连接件下方被第二连接件封闭,上方被手柄封闭,能够可靠的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意外分离,提高使用可靠性。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扣接部51为扣接槽,所述扣接槽的扣口511朝上,所述扣接槽的卡接口512侧面设置并与所述扣口511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拆装端41包括卡接部412和所述的弯折部411,所述卡接部横向设置,所述弯折部在接部的端部朝下弯折,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口插接,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扣口扣接。扣接槽的开口为空间分布的T形结构,扣口的横向尺寸大于卡接口的尺寸,即方便插入,有能够与第一连接件形成扣接,形成可靠的连接。弯折部的横向尺寸大于卡接部的横向尺寸,分别与扣口和卡接口的尺寸相匹配。

如图1-3所示,所述手柄端部设置第一连接件容纳腔21,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端横向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21,所述开关件的驱动部31纵向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21,所述开关件的驱动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端42配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横向移动,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或者分离。第一连接件容纳腔不仅用于装配第一连接件容纳腔,而且还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一连接件容纳腔为周向包围结构,也有利于起到固定第一连接件的作用,防止第一连接件翘起。

所述开关件包括所述驱动部31、横向设置并在驱动部外围具有延伸段的操作柄32,所述驱动部的横截面为凸轮形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端具有驱动槽421,所述驱动槽形状与所述驱动部形状相匹配,所述驱动部的下端插入所述装配槽,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动作。通过操作柄来控制开关件的动作。

所述手柄上设置转动限位弧形槽21,所述操作柄底部设置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置于所述限位槽中。限位弧形槽和限位块配合用于对开关件转动进行限位及限制转动方向,提高手柄连接在锅体上的可靠性,避免手柄意外拆卸,提高使用锅体的可靠性,避免因手柄脱离而掉落引起的烫伤或砸伤。

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端设置弹簧座43,所述复位弹簧外端插在所述弹簧座上,内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容纳腔底部的弹簧座上。复位弹簧的设置用于利用较小的力,即可使拆卸开关复位,能够快速拆卸手柄,也提高使用体验感。

为了提高手柄的手感和视觉效果,所述手柄上设置装配槽22,所述装配槽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的插接腔连通,所述操作柄设置在所述装配槽中,使所述操作柄的外表面与所述手柄对应部位的外表面相适配,形成流畅外部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端上设有连接凸起52,所述连接凸起52远离所述扣接部,所述锅体上对应部位设置连接凹进11,所述凸起与凹进过盈插接。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连接凸起52至少为两个。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连接件还通过连接件(如螺钉、螺栓等)连接所述锅体,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连接件。

为了方便操作开关件,开关件手柄的上表面设置纹理、凸起或凹槽等,增加摩擦力及方便受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