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护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420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护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安全防护和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救护窗。



背景技术:

救护窗是指在建筑物原有窗户的基础上,附加一层具有防盗防护功能的网状门窗。传统救护窗因为影响市容景观及阻碍逃生,被所属城市建管单位要求新建楼盘不允许安装传统救护窗。隐形救护窗应运而生,隐形救护窗既能保留建筑原有风格,又能完全保护所有用户居家安全,不管外出时间长短, 24小时均有人帮助他们看护家中财产安全,家中小孩可放心在阳台、窗户边玩耍。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隐形救护窗的钢丝规格无法达到更大的拉力强指标,对于儿童来说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硬度差容易剪断。现有的技术不能提供逃生功能,在遇到火灾时,不能够通过救护窗进行自救行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救护窗,所述救护窗是通过将钢丝绳等间距的按顺序穿过上梁和下梁,并且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窗框架上,将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上,通过转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将钢丝绳拉紧。在发生危险需要从窗户进行逃生时,可以松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通过拉拽钢丝绳,使钢丝绳伸长,逃生者通过拉拽钢丝绳,从窗口跳出顺着钢丝绳滑落到能够得到救助的地点,从而达到自救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护窗,包括:钢丝绳、钢丝绳固定装置、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和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等部件组成。

钢丝绳,其一端固定于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另一端固定于窗框架上,并沿着所述上梁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和下梁钢丝绳固定凹槽导轨按顺序穿过;钢丝绳固定装置既是窗框架,其上梁固定设置有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下梁设置有钢丝绳固定凹槽导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通过旋转带动固定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上的所述钢丝绳,使钢丝绳拉紧;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均匀的安装于上梁上,当钢丝绳滑动时,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内各轴承相互作用,降低运行速度。

进一步,所述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中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为轴承,其内圈固定于所述框体,外圈用于缠绕所述钢丝绳。

进一步,每个所述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一轴承与第三轴承之间,且其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以依次并按顺序经过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方式进行穿行。

进一步,还包括:多个导轮,每个导轮固定设置于所述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的两两之间,用于钢丝绳的引导,也用于引导下落时的接触点。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下梁固定为凹槽导轨,所述凹槽导轨上设置有从一端横向延伸至另一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钢丝的直径相适配,以使得所述钢丝绳能够紧密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杆、齿轮套和插销;所述齿轮传动杆在齿轮套内转动,所述齿轮套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齿轮传动杆上每个齿都于齿轮套上的通孔对应,所述插销对应齿轮套上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可用现有技术双向电机代替;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与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转动带动钢丝绳松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护窗,设置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通过转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将钢丝绳缠绕到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上,从而达到拉紧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了可自由拆卸的目的。进一步的设置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在遇到危险需要求生时,可松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通过拉拽钢丝绳,顺着钢丝绳滑落,通过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进行下落时的减速,达到求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护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护窗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传动杆与齿轮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隐形救护窗的现有技术中,钢丝绳1是在安装时,拉紧以后进行固定安装的,在安装完成之后,钢丝绳1是不能进行拆卸的,只能通过拆卸救护窗来拆卸钢丝绳1,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救护窗没有提供更好的逃生作用,在家中遇到危险,需要从窗口进行逃生时,没有更好的工具来帮助遇险者,从窗口进行自救性的逃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护窗的结构示意图。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传动杆与齿轮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图4a、图4b、图4c所示,一种救护窗包括:钢丝绳固定装置2,其上梁固定设置有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下梁设置有钢丝绳固定凹槽导轨;钢丝绳1,其一端固定于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另一端固定于窗框架上,并沿着所述上梁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和下梁钢丝绳固定凹槽导轨按顺序穿过;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固定于窗框架上;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通过旋转带动固定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上的所述钢丝绳1,使钢丝绳1拉紧。

一种救护窗包括:钢丝绳1、钢丝绳固定装置2、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 和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

1.钢丝绳1所用的材料为7*19(代表钢丝绳1共有7个股,每个股里面有19根钢丝)直径为3mm以上的钢丝绳1。

2.钢丝绳固定装置2就是窗框架,包括上梁、下梁以及两侧立柱,材料用高强度铝合金以上,窗框架主体构成承重800公斤以上的重量。上梁设计安装了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下梁设计了固定凹槽导轨,且上梁、下梁以及两侧立柱首尾相接形成窗框架,框架固定在四周墙壁上。

3.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其有齿轮传动杆7、齿轮套8和插销9组成,安装于窗框架的合适位置。

4.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是由自主研发的U-U6*24*11V型带槽减速轴承组组成,安装于主梁上,在钢丝绳1滑动时,轴承组中的轴承之间相互作用,达到缓冲减速作用。

钢丝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窗框架上,另一端与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 固定连接,钢丝绳1等间距的按顺序穿过上梁和下梁和各部件,且上梁与下梁之间的钢丝绳1分别平行于双侧立柱;即钢丝绳1并沿着所述上梁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和下梁钢丝固定凹槽导轨按顺序穿梭。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 3,固定于窗框架上,与钢丝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转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带动固定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上的钢丝绳1,使钢丝绳1缠绕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上,从而拉紧钢丝绳1。

优选的,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中任两个之间的间距相等。

上梁上设置有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之间等间距的设置,等间距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丝绳1在穿过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后,使得钢丝绳1之间的间距也是相等的。

优选的,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为轴承5,其内圈固定于框体,外圈用于缠绕钢丝绳1。每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一轴承与第三轴承之间,且其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的设置高度。

设置在上梁上的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是由多个轴承5组成的,多个轴承5为至少三个轴承组成,分别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三个轴承通过内圈固定在框体的上梁上。其轴承的外圈,用于缠绕钢丝绳1。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之间,且第二轴承的设置高度要低于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三轴承在相等的高度上。在发生火灾遇险需要逃生时,遇险者可以拉着钢丝绳1,顺着钢丝绳1滑轮到安全地方。在拉着钢丝绳1滑落时,钢丝绳1穿过轴承组,可以起到减速下滑的效果,能够保护下滑的安全性。

优选的,钢丝绳1以依次并按顺序经过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方式进行滑动运行。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遇险者通过钢丝绳1进行滑落时,可以增大钢丝绳1对各个轴承5的作用力,能够更大程度的减慢遇险者滑落的速度,帮助遇险者得到更安全的求生路径。

优选的,救护窗还包括多个导轮6,每个导轮6固定设置于多个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的两两之间,用于引导钢丝绳1的方向,也是引导下落时的接触点。

设置导轮6的作用也是为了在遇险者,利用钢丝绳1进行滑落逃生的时候,明确的接触点位,遇险者将钢丝绳1从导轮6处拉出,使得钢丝绳1顺着导轮6下滑,每个导轮6处都是下落时的接触点,同时导轮6还起到引导钢丝绳1,正确穿过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达到缓冲效果。

优选的,下梁钢丝绳固定凹槽为导轨,导轨上设置有从一端横向延伸至另一端的凹槽,凹槽的宽度与所述钢丝绳1的直径相适配,以使得所述钢丝绳1能够紧密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设置导轨的目的是,在救护窗正常使用时,钢丝绳1紧密的卡设在导轨的凹槽内,将钢丝绳1拉紧后,起到一个防盗的作用。

优选的,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包括:齿轮传动杆7、齿轮套8和插销9;所述齿轮传动杆7在齿轮套8内转动,所述齿轮套8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齿轮传动杆7上每个齿都于齿轮套8上的通孔对应,所述插销9对应齿轮套 8上的通孔。

设置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的目的是,在安装好救护窗之后,可以自由的对救护窗中钢丝绳1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齿轮传动杆7在齿轮套8内转动,齿轮传动杆7上一端与钢丝绳1的固定连接,当齿轮传动轴向一方向转动时,钢丝绳1缠在齿轮传动轴上被绞紧,拉紧达到所需要的坚固程度时,在齿轮套8的通孔上插入插销9,将齿轮卡上,即可锁定,使钢丝绳1保持拉紧状态。需要拆卸时,只要把插销9拔出来即可拆卸。

优选的,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可以用现在技术电机替代;安装双向电机一端与所述钢丝绳1固定连接;电机正、反转动即可做到松紧调整。

设置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的目的是,在安装好救护窗之后,可以自由的对救护窗中钢丝绳1的安装和拆卸,并适时的调整钢丝绳1的松紧程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护窗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在遇险者需要通过钢丝绳1进行滑落时,遇险者可在救护窗的任意部位拉拽钢丝绳1,使得钢丝绳1从钢丝绳固定装置2下部的导轨拽出,钢丝绳1脱离钢丝绳固定装置2下部后,绕在导轮6上,加大钢丝绳1与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和导轮6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钢丝绳1对各个轴承5 和导轮6的作用力,能够更大程度的减慢遇险者滑落的速度,帮助遇险者得到更安全的求生路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护窗,设置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在遇到危险需要求生时,可松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通过拉拽钢丝绳,顺着钢丝绳滑落,通过钢丝绳缓冲调整装置4,进行下落时的减速,达到求生的目的。进一步的设置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通过转动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将钢丝绳缠绕到钢丝绳紧固调整装置3上,从而达到拉紧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了可自由拆卸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