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46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罩;床单;旅行毯;睡毯;睡袋;枕头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的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婴儿枕采用灯芯绒布料、棉布材料或者海绵材料制作而成,对于新生儿以及3岁以下的婴儿,后脑的头骨部分还没有发育完全,头骨部分有可塑性,特别是新生儿前三个月,这段时期婴儿的头骨特别柔软,发育非常快,枕头材质较硬度考虑不周或者长期处于一个体位很容易造成婴儿头部变形,影响脑容量以及智力正常发育;另外在婴儿睡觉过程中,发现婴儿偏头时,家属或者护理人员仅通过用手去纠正婴儿头部位置,容易导致婴儿惊醒,使其产生反感和哭闹,并且姿势保持性不高,纠正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该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通过在平枕部位于婴儿的左侧和右侧处设置有气囊,在新生儿或者婴儿睡觉过程中,通过给两侧气囊充气,对睡偏的新生儿或者婴儿进行轻缓纠偏,让婴儿保持纠正体位,纠偏过程中不会影响新生儿或者婴儿的睡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或者婴儿的头颅偏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包括枕头本体和缝制在枕头本体上的布套,所述枕头本体包括在中间区域设有平枕部及在平枕部左右两侧设置的侧枕部,所述的平枕部中间设有凹部,所述左右侧枕部内分别缝制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分别放置有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所述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设置有充气接头,所述充气接头设置在枕头本体侧部上,所述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凸弧面,所述布套位于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上表面处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周围与布套缝制有折叠部。

进一步,在所述的平枕部的前方或者后方设有至少一个的突出于侧枕部的过渡舌,所述的平枕部的中间设有凹部,所述过渡舌的高度高于凹部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空腔周围设置有海绵、纤维棉或者棉花层,所述充气管穿过海绵、纤维棉或者棉花层与充气接头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平枕部顶部的头顶部气囊,所述头顶部气囊连接有充气管I,所述充气管I另一端设置有充气接头I,所述头顶部气囊侧部设置有凹弧面。

进一步,所述凹部内设置有海绵、纤维棉或者棉花。

进一步,所述枕头本体位于平枕部靠近婴儿颈部处设置有颈部气囊,所述颈部气囊分别连接有充气管II,所述充气管II另一端设置有充气接头II,所述充气接头II分别设置在枕头本体两侧侧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过在平枕部位于婴儿的左侧和右侧处设置有气囊,在新生儿或者婴儿睡觉过程中,通过给两侧气囊充气,对睡偏的新生儿或者婴儿进行轻缓纠偏,让婴儿保持纠正体位,纠偏过程中不会影响新生儿或者婴儿的睡眠,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或者婴儿的头颅偏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侧壁视图。

附图标记:1-枕头本体;2-平枕部;3-侧部;4-凹部;5-过渡舌;6-左侧气囊;7-右侧气囊;8-头顶部气囊;9-充气接头;10-充气管;11-颈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侧壁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包括枕头本体1和缝制在枕头本体1上的布套,所述枕头本体1包括在中间区域设有平枕部2及在平枕部2左右两侧设置的侧枕部,所述左右侧枕部内分别缝制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分别放置有左侧气囊6和右侧气囊7,所述左侧气囊6和右侧气囊7分别连接有充气管10,所述充气管10另一端设置有充气接头9,所述充气接头设置在枕头本体侧部3上,所述左侧气囊6和右侧气囊7上表面上均设置有凸弧面,所述布套位于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上表面处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周围与布套缝制有折叠部。

本实施例通过在平枕部位于婴儿的左侧和右侧处设置有气囊,在新生儿或者婴儿睡觉过程中,发现新生儿或者婴儿发生向左偏斜时,护理人员通过给左侧充气接头向左侧气囊充气,左侧气囊鼓起时,带动布套上的凸出部向上移动,布套右偏斜时,护理人员通过给套右侧充气接头向套右侧气囊充气,套右侧气囊鼓起时,带动布套上的凸出部向上移动,布套上折叠部打开,对睡偏的新生儿或者婴儿头部进行轻缓纠偏,在纠偏完成后,停止充气,气囊内的气体消减,凸出部和折叠部下移回复原状,纠偏过程中不会影响新生儿或者婴儿的睡眠,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或者婴儿的头颅偏斜。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的平枕部2的前方或者后方设有至少一个的突出于侧枕部的过渡舌5,所述的平枕部2的中间设有凹部4,所述的过渡舌5的高度高于凹部4的高度,该结构突出的过渡舌可支撑婴儿的颈部,避免新生儿或者婴头儿头底部底平,所述过渡舌5的顶部至凹部的底部的距离设置为1~4cm,优选的过渡舌5的顶部至凹部4的底部的距离设置为2cm,该机构有利于打开新生儿或婴儿的气道,便于新生儿或婴儿进行呼吸。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空腔周围设置有海绵、纤维棉或者棉花层,所述充气管10穿过海绵、纤维棉或者棉花层与充气接头连通,该结构有利于安置气囊和充气管。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平枕部顶部的头顶部气囊8,所述头顶部气囊8连接有充气管I,所述充气管I另一端设置有充气接头I,所述头顶部气囊8侧部设置有凹弧面,该结构避免新生儿或者婴头儿顶部顶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部内设置有海绵、纤维棉或者棉花。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头颅偏斜预防治疗枕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1位于平枕部靠近婴儿颈部处设置有颈部气囊11,所述颈部气囊11分别连接有充气管II,所述充气管II另一端设置有充气接头II,所述充气接头II分别设置在枕头本体II两侧侧部上,该结构有利于在婴儿睡眠偏头或者歪脖子睡眠时,结合平枕部两侧气囊,能够调整其颈部和头部姿势,让婴儿保持纠正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或者婴儿的头颅偏斜。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或者类似,本实施例不一一叙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