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洗澡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78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洗澡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椅子,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折叠式洗澡椅。



背景技术:

洗澡椅通常在人们洗澡或淋浴时起到辅助作用。普通的洗澡椅都比较大,通常不得不存放在浴室外的其它地方,洗澡前后搬动洗澡椅对于行动不便者来说十分的不方便。那些具有常规可调节的椅腿和/ 旋转或可折叠的结构,即使是处于存储的收缩和折叠状态时,还是占据相对较大的空间。国外类似的洗澡椅也具有折叠的功能,但是其功能过多,智能化程度高,使用者和护理人员一般年龄较大,使用该种洗澡椅存在困难,同时价格过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折叠简便,折叠后体积较小的洗澡椅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简便、使用和携带更为人性的折叠式洗澡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式洗澡椅包括椅背、H形后框架、椅座框架、扶手管、座板、管托以及前脚管和后脚管,扶手管的上端为T字形头,T字形头的上端与椅背通过套管套接,T字形头的下端与H形后框架通过套管套接,椅座框架与H形后框架为可转动连接,座板安装在椅座框架上且为可拆卸式安装,管托可拆卸式安装在扶手管上,用于支撑椅座框架,扶手管下端连接前脚管,H形后框架的下端连接后脚管。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上述前脚管和后脚管上均套有脚套,所述脚套为防滑防腐蚀脚套。

进一步地,上述椅座框架由钢管焊接而成,座板背面具有与椅座框架相对应的凹槽,座板通过凹槽安装在所述椅座框架上。

进一步地,上述座板前端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扶手管与上述前脚管的连接部位套接有中空套,在上述扶手管与上述前脚管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孔,在上述扶手管与上述前脚管相互对应的限位孔上设有中心贯穿限位孔且夹紧在上述扶手管上的C形卡扣。

进一步地,上述H形后框架与上述后脚管的连接部位也连接有中空套,在上述H形后框架与后脚管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孔,在H形后框架与后脚管上相互对应的限位孔上设有中心贯穿限位孔且夹紧在上述H形后框架的C形卡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洗澡椅,其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用螺丝或螺栓连接各零部件,折叠时拆卸十分繁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各零部件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折叠和打开等操作十分简便,极大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折叠后体积较小,方便存放或者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椅背,2—H形后框架,3—扶手管,4—椅座框架,5—座板,6—管托,7—前脚管,8—脚套,9—C形卡扣, 10—衬套,11—中空套,12—后脚管,13—T字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洗澡椅,包括椅背 1、H形后框架2、椅座框架4、扶手管3、座板5、管托6以及前脚管7和后脚管12,扶手管3的上端为T字形头13,T字形头13的上端与椅背1通过套管套接,T字形头13的下端与H形后框架2通过套管套接,椅座框架4与H形后框架2为可转动连接,座板5安装在椅座框架4上且为可拆卸式安装,管托6可拆卸式安装在扶手管 3上,用于支撑椅座框架4,扶手管3下端连接前脚管7,H形后框架2的下端连接后脚管12。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前脚管7和上述后脚管12上均套有脚套8,上述脚套8为防滑防腐蚀脚套,避免洗澡时因洗澡椅滑动而使洗澡者摔伤,同时脚套具有防腐蚀性,避免脚套长期浸泡在水中被腐蚀而失去防滑效果。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椅座框架4由钢管焊接而成,座板 5的背面设置有与椅座框架4相对应的凹槽,座板5通过凹槽安装在上述椅座框架4上,折叠时座板5直接取下,十分方便。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座板5的前端设置有凹槽,方便清洗洗澡者下体。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扶手管3与上述前脚管7连接部位套接有中空套11,在上述扶手管3与上述前脚管7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孔,在上述扶手管3与上述前脚管7相互对应的限位孔上设有中心贯穿限位孔且夹紧在上述扶手管3上的C形卡扣9,使用时,可通过前脚管7的伸缩来调节洗澡椅的高度。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上述H形后框架2与上述后脚管12的连接部位也连接有中空套11,在上述H形后框架2与上述后脚管12 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限位孔,在上述H形后框架2与上述后脚管 12相互对应的限位孔上设有中心贯穿限位孔且夹紧在上述H形后框架2的C形卡扣9,折叠更方便,折叠后该洗澡椅的体积更小。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