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328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



背景技术:

多人就餐时,为了使每个人都能方便的吃到所有的菜,通常选用带有转盘的圆形餐桌,在桌子中央上设置一个转动装置,上面再放上玻璃的圆形转盘,这样通过转动中央的圆形转盘,就可以吃到所有的菜了。但是,在转动转盘的同时,会很很容易碰到桌子上的碟子、碗或者杯子,将碗碟杯子打翻,污染餐桌桌面甚至是就餐者的衣服。同时,圆形转盘上没有分区设置,使菜盘随意摆放,影响桌面的美观,摆放和取走菜盘也不方便,同时菜盘直接放在圆形转盘上,并不稳固,容易晃动或者移动,造成菜盘易从转盘上掉落,或者菜盘里的菜或者汤容易洒出。同样,桌面的餐具,包括餐碟、汤碗和杯子,摆放也不固定,如果不小心,非常容易被打翻。此外,餐桌上的残渣堆在桌面上,如不及时移走,影响桌面的美观和就餐者的心情。

因此,如何解决转盘转动时容易打翻桌面上的餐具、菜盘和餐具容易移动、残渣不能及时清理的问题,以更好的解决现有餐桌的实用性、便利性和美观性差的问题,进一步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以解决转盘转动时容易打翻桌面上的餐具、菜盘和餐具容易移动、残渣不能及时清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结构简单、方便安全、更加美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实用性、便利性和美观性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桌桌面系统,所述餐桌桌面系统包括桌面、转盘和中央盘体;所述桌面为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桌面的中心,所述转盘包括转盘盘体和转动装置,所述转盘盘体为一圆形凹槽,置于所述转动装置上方;所述中央盘体嵌入所述转盘盘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盘体的半径径略小于所述桌面的内圈半径,所述中央盘体的半径略小于所述转盘盘体的半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为轴承。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盘比所述桌面高1-4厘米。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央盘体为同心圆形凹槽结构,包括中心盘和环形盘;所述中心盘为中间的圆形凹槽结构,所述环形盘为外边的环形凹槽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盘和所述环形盘通过卡槽和挡板形成不同的区块。

进一步地,所述桌面均匀设有餐具固定槽,餐具固定槽为凹槽,用于盛放餐碟、汤碗及杯子。

进一步地,所述桌面系统还包括残渣清理装置,所述残渣清理装置包括残渣入口、残渣收集盘、清扫刷和残渣出口,所述残渣入口位于所述桌面上,所述残渣收集盘为一圆环形凹槽,位于所述桌面的下方,所述残渣出口位于所述残渣收集盘的凹槽底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餐桌,包括上述实用新型所述的餐桌桌面系统,还包括桌架系统,所述餐桌桌面系统置于所述桌架系统上,所述餐桌桌面系统和所述桌架系统为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桌架系统包括圆形台面和至少一条桌腿,所述桌腿与所述圆形台面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桌腿用于支撑所述圆形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转盘内嵌于桌面,使转盘在转动时不易打翻桌面上的餐具而且菜盘不易掉落,进而避免污染桌面和就餐者的衣服。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对中央盘体进行了分区,使菜盘摆放整齐,而且菜盘不易移动。同时可以根据菜盘的大小来移动的挡板,对菜盘进行固定。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设置了餐具固定槽,使餐碟、汤碗和杯子,不容易移动或掉落。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带有残渣清理装置,能够及时清理桌面残渣,保持桌面的干净卫生。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桌包括上述餐桌桌面系统,用于解决转盘转动时容易打翻桌面上的餐具、菜盘和餐具容易移动、残渣不能及时清理的问题,结构简单、方便安全、更加美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满足现代人们对实用性、便利性和美观性的需求。

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餐桌的餐桌桌面系统和桌架系统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桌面;12-转盘;13-中央盘体;14-餐具固定槽;15-残渣清理装置;21-圆形台面;22-桌腿;121-转盘盘体;122-转动装置;131-中心盘;132-环形盘;133-卡槽;134-挡板;135-火锅装置;151-残渣入口;152-残渣收集盘;153-清扫刷;154-残渣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餐桌桌面系统包括桌面11、转盘12和中央盘体13;桌面11为圆环形板状结构;转盘12位于桌面11的中心,包括转盘盘体121和转动装置122,转盘盘体121为一圆形凹槽,置于转动装置122上方;中央盘体13嵌入转盘盘体121内部。由于餐桌桌面系统的转盘12内嵌于桌面11,使转盘12在转动时不易打翻桌面11上的餐具而且菜盘不易掉落,进而避免污染桌面11和就餐者的衣服。同时,对中央盘体13的分区设计,使菜盘摆放整齐,而且菜盘不易移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菜盘的大小来移动的挡板134,对菜盘进行固定。餐具固定槽14也使餐具不容易移动或掉落。餐桌桌面系统带有残渣清理装置15,能够及时清理桌面残渣,保持桌面11的干净卫生。本实用新型的餐桌桌面系统及餐桌结构简单、方便安全、更加美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满足现代人们对实用性、便利性和美观性的需求。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包括桌面11、转盘12和中央盘体13;桌面11为圆环形板状结构;转盘12,位于桌面11的中心,转盘12包括转盘盘体121和转动装置122,转盘盘体121为一圆形凹槽,置于转动装置122上方,转动装置122通过与转盘盘体121相互作用,带动转盘盘体121的转动;中央盘体13嵌入转盘盘体121内部,使中央盘体13随着转盘12转动。

中央盘体13内盛放主食盆、汤盆和菜盘,可以通过转动转盘12,使中央盘体13转动,方便就餐者吃到所有的食物。

同时,餐桌桌面系统的转盘12内嵌于桌面11,使转盘12在转动时不易打翻桌面11上的餐具而且菜盘不易掉落,进而避免污染桌面11和就餐者的衣服。

转盘盘体121的半径略小于桌面11的内圈半径,中央盘体13的半径略小于转盘盘体121的半径,这样方便中央盘体13的摆放和取出。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转动装置122为轴承。

转盘12的顶部比桌面11高1-4厘米,转盘12的高度能使一目了然的看到桌面11上所有的菜,进而方便取走想要的菜品。

中央盘体13为同心圆形凹槽结构,包括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中心盘131为中间的圆形凹槽结构,环形盘132为外边的环形凹槽结构。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都放在转盘盘体121上,这样可以通过转盘12使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转动。

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分别采用一体成型。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提前做好,根据就餐者的需求,选择不同分区数的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摆在转盘盘体121上。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中心盘131可以为一个圆形凹槽,或者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四,用于盛放主食盆或者汤盆,使其不随意移动,同时方便所有就餐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盛装。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环形盘132可以菜盘的个数分为四份、六份、八份或者十份,用于盛放菜盘,使其不随意移动。

使用的时候,根据就餐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放在转盘盘体121上,将主食盆、汤盆和菜盘分别放在合适的区块内,就餐者通过转动转盘12,即可方便的去到所需的食物,这种餐桌桌面系统的转盘12转动时不易打翻桌面11上的餐具,同时使菜盘不易移动,菜品不易洒出。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餐桌桌面系统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中心盘131和环形盘132的分区设计,是通过卡槽133和挡板134形成不同的区块。中心盘131内侧设置中心对称的卡槽133,在环形盘132的内侧设置对应的卡槽133。

使用时,根据就餐者的需求以及菜盘的大小和个数,将挡板134插进不同的卡槽133,形成不同的菜盘容纳区,使其不易移动。

实施例1中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1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1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餐桌桌面系统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桌面11上均匀设有餐具固定槽14,餐具固定槽14为凹槽,用于盛放餐碟、汤碗及杯子,使其不以移动,里面的东西不易洒出。

实施例1中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1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1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餐桌桌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餐桌桌面系统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餐桌桌面系统还包括残渣清理装置15,残渣清理装置15包括残渣入口151、残渣收集盘152、清扫刷153和残渣出口154,残渣入口151位于桌面11上,残渣收集盘152为一圆环形凹槽,位于桌面11的下方,残渣出口154位于残渣收集盘152的凹槽底部,就餐者可以通过残渣入口151将桌面11上的残渣放入残渣收集盘152。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残渣入口151为一圆形孔,使残渣入口151的圆形孔的大小正好可以放下餐碟的底座。平时可以将餐碟放到残渣入口151上,当有残渣需要清理时可以将餐碟拿开,将残渣通过残渣入口151放进残渣收集盘152。

为了方便清洁人员的后期对残渣收集盘152的清理,在残渣收集盘152内放有一可滑动的清扫刷153,清扫刷153为与残渣收集盘152的凹槽相匹配的板状结构,并有一个挂钩挂在凹槽的外沿。同时,在残渣收集盘152上底部开一个残渣出口154。

使用时,清理人员通过移动挂在凹槽外沿的清扫刷153的挂钩,使清扫刷153沿着残渣收集盘152移动一周,将残渣收集到残渣出口154处,打开残渣出口154,下面放上垃圾篓,使残渣从残渣出口154进入垃圾篓。

实施例1中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1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1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餐桌包括实施例1的餐桌桌面系统和桌架系统,桌面系统和桌架系统为可拆卸连接,桌架系统为圆形台面21和四条桌腿22,圆形台面21和桌腿22为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将圆形台面21放在四个桌腿22上,再将实施例1中的餐桌桌面系统放在圆形台面21上,具体的,将转盘12放在圆形台面21的中间,桌面11放在圆形台面21的环形外侧。

实施例1中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1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1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餐桌包括实施例4的餐桌桌面系统和桌架系统,桌面系统和桌架系统为可拆卸连接,桌架系统为圆形台面21和一条中空的桌腿22,圆形台面21和桌腿22为可拆卸连接,圆形台面21上还设有一与实施例4中的转盘12外径一致的圆形挡板。

使用时,将圆形台面21放在桌腿22上,再将实施例4中的餐桌桌面系统放在圆形台面21上,具体的,将残渣收集盘152放在圆形台面21的圆形挡板外侧,将桌面11固定在残渣收集盘152上面,将转盘12放在圆形台面21的圆形挡板内侧。

实施例4中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4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4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7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餐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餐桌,可以作为火锅桌使用,其余部分与实施例6相同,与实施例6的不同在于中心盘131被火锅装置135所取代,火锅装置135包括加热装置和火锅锅体,环形盘132为一环形凹槽结构,环形盘132放在火锅装置135外面。

使用时,将环形盘132嵌入转盘盘体121,之后再将火锅装置135放在转盘盘体121的中间,环形盘132内放有需要涮的各种食物,就餐者可以通过转动转盘12,夹取环形盘132内不同的食物放进火锅锅体内,并且可以通过转动转盘12,夹取火锅锅体内的食物,就餐过程中的残渣可以通过残渣处理装置处理。

实施例6中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本实施例中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6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实施例6已描述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