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颠勺的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1117阅读:27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颠勺的炒锅。



背景技术:

颠勺是炒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巧,但是,颠勺对于厨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掌握好力度,而且由于要单手持锅进行操作,因此对于技巧与臂力要求较高,而在家庭中,做饭大多数都是由女性进行的,在颠勺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食物被抛洒在锅外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烫伤,而且,由于在炒菜中,锅体的温度较高,炒菜后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高温,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的烫伤;并且现有的炒锅开口处直径大于锅体的直径,造成热量的散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炒锅在颠勺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食物被抛洒在锅外的情况,甚至会出现烫伤,而且,由于在炒菜中,锅体的温度较高,炒菜后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高温,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的烫伤;并且现有的炒锅开口处直径大于锅体的直径,造成热量的散失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方便颠勺的炒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方便颠勺的炒锅包括锅体,锅体的前端安装有弧形挡板,锅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沿,锅体的后端设置有隔热环,隔热环上安装有把手;

所述的锅沿处的直径小于锅体中部位置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的锅体的底面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所述隔热环后端的把手上套装有挡油板。

进一步,锅体的内侧壁上一体印刷有水位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方便颠勺的炒锅结构简单,通过弧形挡板的遮挡,菜品不容易从锅体内掉出,避免烫伤;锅沿的直径小于锅体中部的直径,能有效的将热量保持在锅体内部,避免热量散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便颠勺的炒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隔热环;3、锅沿;4、弧形挡板;5、把手;6、挡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弧形挡板4的弧度较大,锅沿3很宽,弧度很大,形成锅体开口较小,锅体内部空间较大的结构,任意翻炒也不会把食材弄到锅体1的外面;锅沿3的直径小于锅体1中部的直径,能有效的将热量保持在锅体1内部,避免热量散失,节约燃料。锅体1的后端安装有隔热环2,避免锅体1的热量传导到把手5上,方便抓握。挡油板6的设置能够较好的对手部进行保护,避免锅体1内油溅到外部造成烫伤。通过锅体1内侧的水位刻度线可方便观察锅体1内的水位情况。将该方便颠勺的炒锅放置在灶台上,方便使用,节约了灶台的燃料。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