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椅两用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261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床椅两用的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的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床椅两用的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婴儿椅可通过调整转成婴儿床,满足婴儿的坐躺需求。现有市面上的婴儿椅,在转成婴儿床的时候需要多步操作,独立调整椅背、头枕部及脚踏部各部分,操作复杂繁琐,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床椅两用的座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床椅两用的座椅,包括椅座、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一端上的椅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顶部的头枕部、以及安装在所述椅背上的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椅背上的连杆架、通过所述连杆架配合在所述椅背上并可沿所述椅背的高度方向来回移动的锁定机构、以及支撑在所述锁定机构和椅座之间的第一连杆;

所述头枕部上设有凸出至所述连杆架顶部一侧、在所述连杆架移动推动下驱使头枕部向所述椅座方向转动的配合部;

所述椅背相对所述椅座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椅背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椅背相对所述椅座倾斜或垂直,所述头枕部平行所述椅背;所述椅背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椅背平行所述椅座,所述锁定机构靠近所述头枕部,所述头枕部相对所述椅背倾斜或垂直,使得所述座椅形成床体。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插销、解锁按键以及安全按键;

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可在一第三位置和一第四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插销的第一端设有可伸出所述壳体并配合在所述椅背上的锁固部;

所述解锁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并与所述插销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插销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安全按键相对所述解锁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另一侧并与所述插销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插销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插销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插销的锁固部伸出所述壳体并配合在所述椅背上,所述解锁按键位于远离所述插销的方向上,所述安全按键与所述插销干涉,限制所述插销运动;

所述插销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插销的锁固部离开所述椅背,所述安全按键错开对所述插销的限位,所述解锁按键配合在所述插销一侧并靠近所述安全按键。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以及配合在所述底座上的顶盖;所述顶盖通过卡扣和/或螺丝紧固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供所述插销的锁固部伸出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插销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底座,相对的第二端朝向所述顶盖;所述锁固部凸出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上;

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解锁按键配合的第一导向部;所述主体部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安全按键配合的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或所述顶盖对应所述插销的位置设有凸出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中间设有定位槽,所述插销的主体部可活动容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所述通孔在所述底座上正对所述定位槽并与所述定位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解锁按键卡设在所述底座上,并可沿所述底座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插销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解锁按键朝向所述插销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可沿所述第一导向部进入所述底座和所述插销第一端之间,驱使所述插销向所述顶盖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安全按键卡设在所述底座上,并可沿所述底座在靠近和远离所述插销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所述安全按键朝向所述插销的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插销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折弯部抵压在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上,限制所述插销向所述顶盖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第一复位弹性件,平行所述插销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插销第二端和所述顶盖之间;

第二复位弹性件,平行所述安全按键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安全按键和所述底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杆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围,且所述连杆架上设有平行所述锁定机构移动方向的导槽;

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穿过所述导槽并铰接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椅座上的第二端;或者,所述连杆呈U形,其横向段穿过所述导槽并配合在所述壳体内,相对两个竖向段位于所述连杆架外侧,竖向段的自由末端铰接在所述椅座上。

优选地,该床椅两用的座椅还包括相对所述椅背、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椅座另一端上的脚踏部,安装在所述椅背和脚踏部之间的连杆组件;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椅背上,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脚踏部上;

所述椅背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脚踏部相对所述椅座倾斜或垂直,且与所述椅背分别位于所述椅座相对的两侧;所述椅背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脚踏部平行所述椅座。

本实用新型的床椅两用的座椅,可为婴儿椅,可实现婴儿椅和婴儿床之间的快速转换;通过锁定机构和第一连杆的配合实现椅背在椅座上的多个角度调节;通过锁定机构、第一连杆和连杆架的配合实现椅背放平的同时也联动调整头枕部,将座椅转换成床,操作简单。

其中,锁定机构的设置,使得需要同时按压其解锁按键和安全按键,才能转动调整椅背,在椅背获得适当倾斜角度后释放解锁按键和安全按键,可自动将椅背锁定在其调整后的角度上,操作简单,具有双重保险,安全可靠。

另外,座椅脚踏部通过连杆组件与椅背联动连接,使得在椅背放平的同时也联动调整脚踏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床椅两用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座椅转换成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座椅转换成床体过程中连杆架和头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座椅中锁定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分别是图1所示座椅中锁定机构处于锁紧和解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中(1)、(2)分别是图1所示座椅中锁定机构处于锁紧和解锁时解锁按键和插销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中(1)、(2)分别是图1所示座椅中锁定机构处于锁紧和解锁时安全按键和插销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座椅中锁定机构处于锁紧时安全按键和第二复位弹性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座椅转换成床体的过程示意图(剖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床椅两用的座椅,适用于婴儿椅,实现其在婴儿椅和婴儿床之间的转换。该床椅两用的座椅包括椅座1、可转动连接在椅座1一端上的椅背2、可转动连接在椅背2顶部(远离椅座1的一端)的头枕部3、以及安装在椅背2上的角度调节装置。

在座椅状态时,如图1所示,椅背2通过角度调节装置的调节并锁定而相对椅座1倾斜或垂直,作为靠背使用,头枕部3平行椅背2,作为靠背或头枕使用;在床体状态时,如图2所示,椅背2转动至平行椅座1,与椅座1一起形成床座,头枕部3转动至相对椅背2倾斜或垂直,作为床体的侧板。

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椅背2远离椅座1的背面。

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杆架4、锁定机构5以及第一连杆6。连杆架4可移动配合在椅背2上;锁定机构5通过连杆架4配合在椅背2上,可沿椅背2的高度方向来回移动;第一连杆6穿过连杆架4支撑在锁定机构5和椅座1之间,随着锁定机构5在椅背2上的不同高度,第一连杆6相对椅座1和锁定机构5的倾斜角度也不同。

连杆架4的移动方向平行椅背2的高度方向。当锁定机构5在椅背2上移动至靠近头枕部3时,可驱使连杆架4向头枕部3方向移动。头枕部3上设有凸出至连杆架4顶部一侧的配合部7,可在连杆架4移动推动下驱使头枕部3向椅座1方向转动。

其中,椅背2在椅座1上的可转动,使得椅背2相对椅座1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椅背2处于第一位置时,椅背2相对椅座1倾斜或垂直,头枕部3平行椅背2,如图1所示;椅背2处于第二位置时,椅背2平行椅座1,锁定机构4靠近头枕部3,头枕部3相对椅背2倾斜或垂直,如图2所示。

椅背2相对椅座1的倾斜状态具有多个倾斜角度,可通过锁定机构5和第一连杆6配合实现椅背2的转动调节及锁定。锁定机构5在椅背2上越靠近头枕部3,椅背2越倾斜,椅背2与椅座1之间的夹角越大。当椅背2转动至平行椅座1时,锁定机构5位于其可移动行程的端部。

结合图1-3,锁定机构5在移动至其可移动行程的端部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杆6带动连杆架4移动至推动头枕部3上的配合部7,配合部7受力后转动,驱使头枕部3向椅座1方向转动,为连杆架4让位,连杆架4的顶部移动至配合部7一侧,可限制头枕部3反转。当连杆架4向远离头枕部3的方向移动,带动其顶部离开配合部7,此时头枕部3可转动至平行椅背2。

如图1、4所示,锁定机构5包括壳体10、插销20、解锁按键30以及安全按键40。壳体10可活动配合在连杆架4上,通过连杆架4安装在椅背2上,可沿连杆架4在椅背2的高度方向来回移动;该壳体10内部具有容置空间。插销20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可在一第三位置和一第四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并且,插销20的第一端设有锁固部21,可伸出壳体10并配合在椅背2上。对应插销20的锁固部21,椅背2上设有多个插槽201,多个插槽201沿椅背2高度方向分布,供锁固部21配合其中。

解锁按键30设置在壳体10一侧并与插销20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插销2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安全按键40相对解锁按键30设置在壳体10另一侧并与插销20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插销2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其中,插销20处于第三位置时,插销20的锁固部21伸出壳体10,从而伸出锁定机构5并配合在椅背2上,解锁按键30位于远离插销20的方向上,安全按键40与插销20干涉,限制插销20运动;插销20处于第四位置时,插销20的锁固部21离开椅背2,安全按键40错开对插销20的限位,解锁按键30配合在插销20一侧并靠近安全按键40。

在椅背2上,连杆架4位于壳体10的外围,且连杆架4上设有平行锁定机构5移动方向的导槽401。连杆架4可包括相对的两个杆部,两个杆部分别配合壳体10的相对两侧;导槽401设置在杆部上。

第一连杆6支撑在壳体10和椅座1之间,相对壳体10和椅座1可转动。作为选择,第一连杆6可为一根或多根,第一连杆6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穿过连杆架4的导槽401并铰接在壳体10上,第二端铰接在椅座1上。第一连杆6也可呈U形的一根,其横向段穿过连杆架4的导槽401并配合在壳体10内,相对两个竖向段位于位于连杆架4外侧,竖向段的自由末端铰接在椅座1上。

壳体10(即锁定机构5)在椅背2上来回移动时,第一连杆6配合在壳体10上的一端可随之在椅背2上并沿着导槽401来回移动;当第一连杆6沿着导槽401移动至抵接到导槽401靠近头枕部3的端部时,其在继续移动过程中可拉动连杆架4也移动而靠近头枕部3,通过推动配合部7驱使头枕部3转动。

此外,连杆架4和椅背2之间还设有拉力弹簧,提供下拉的力使得连杆架4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不会向头枕部3方向移动,保持在座椅状态时头枕部3平行椅背2。

具体地,壳体10可包括底座11以及配合在底座11上的顶盖12。底座11上设有供插销20的锁固部21伸出的通孔13。顶盖12可通过卡扣和/或螺丝紧固在底座11上。例如,顶盖12的一侧可伸入卡合在底座11的一侧内;顶盖12的相对另一侧配合在底座11的另一侧上,并进一步通过螺丝将两者配合的一侧锁紧在一起。

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可分别设置在壳体10上下的相对两侧(垂直锁定机构5移动方向的两侧),壳体10的平行锁定机构5移动方向的另外相对两侧可设置导轨16,通过导轨16配合在连杆架4上。

随着壳体10在椅背2上下移动,椅背2相对椅座1的倾斜角度变化。当壳体10在椅背2上处于最低位置时,椅背2的背面与椅座1之间的夹角最小,反之最大。

插销2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置空间内,并可在底座11和顶盖12之间来回运动,以带动锁固部21伸出壳体10或复位。

如图4、5所示,插销20可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主体部22。主体部22的第一端朝向底座11,相对的第二端朝向顶盖12。锁固部21凸出设置在主体部22的第一端上,从而朝向底座11并可通过底座11上的通孔13伸出底座11。

如图6所示,插销20处于第三位置时,插销20向底座11方向运动使得锁固部21伸出底座11;如图7所示,插销20处于第四位置时,插销20向顶盖12方向运动,带动锁固部21复位回到底座11内。

其中,又如图5所示,主体部22的第一端设有与解锁按键30配合的第一导向部23;在解锁按键30靠近主体部22,与第一导向部23配合后,在解锁按键30运动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导向部23驱使插销20在底座11和顶盖12之间来回运动。

主体部22的侧面设有与安全按键40配合的限位柱24,通过按键50对限位柱24的抵压来限制插销20的运动。

又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插销20以直线在底座11和顶盖12之间的来回运动,底座11上对应插销20的位置设有凸出的定位部14,定位部14中间设有定位槽15,定位槽15的宽度大于插销20的宽度。插销20的主体部22可活动容置在定位槽15内,主体部22在定位槽15内沿定位槽15的深度在底座11和顶盖12之间来回运动。通孔13在底座11上正对定位槽15并与定位槽15连通。

当然,定位部14也可凸出在顶盖12上,或分别凸出在底座11和顶盖12上。

如图4所示,解锁按键30可通过倒钩31的设置卡设在底座11上,并可沿底座11在靠近和远离插销2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解锁按键30朝向插销20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导向部23配合的第二导向部32,第二导向部32可沿第一导向部23进入底座11和插销20第一端之间,驱使插销20向顶盖12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23和第二导向部32包括相配合的斜面。

结合图6、图8中(1),插销20处于第三位置时,插销20的锁固部21伸出底座11,解锁按键30位于远离插销20的方向上,第二导向部32配合在第一导向部23一侧,且解锁按键30未对插销20施加向顶盖12方向运动的力。当按压解锁按键30,使得解锁按键30向靠近插销20方向运动,第二导向部32和第一导向部23的配合,驱使第一导向部23沿着第二导向部32运动,从而驱使插销20向顶盖12方向运动,带动锁固部21复位至底座11内,如图7、图8中(2)所示。

如图4所示,安全按键40可与解锁按键30相对而卡设在底座11上,并可沿底座11在靠近和远离插销2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安全按键40朝向插销20的一端设有折弯部41,折弯部41具有一平面可抵压在插销20的限位柱24上。

结合图6、图8、图9中(1),插销20处于第三位置时,插销20的锁固部21伸出底座11,折弯部41抵压在限位柱24远离底座11的一侧上,限制插销20向顶盖12方向运动。当同时按压安全按键40和解锁按键30,折弯部41错开限位柱24,解除对限位柱24的抵压,插销20在解锁按键30运动驱使下向顶盖12方向运动,带动锁固部21复位至底座11内,如图7、图8中(2)、图9中(2)所示。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5还包括第一复位弹性件50和第二复位弹性件60。

如图4所示,第一复位弹性件50平行插销20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插销20第二端和顶盖12之间。第一复位弹性件50可为弹簧或弹片等其他弹性件。为定位弹簧,插销20和顶盖12上可分别设置凸柱或槽位。

插销20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复位弹性件50可处于其原始的伸展状态,提供将插销20顶压至底座11的顶压力,如图6所示。当同时按压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使两者靠近插销20后,驱使插销20向顶盖12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复位弹性件50压缩,从而插销20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如图7所示。

如图4所示,第二复位弹性件60平行安全按键40的运动方向,设置在安全按键40和底座11之间。第二复位弹性件60可为弹簧或弹片等其他弹性件。为定位弹簧,安全按键40和底座11上可分别设置凸柱或槽位。

插销20处于第三位置时,第二复位弹性件60可处于其原始的伸展状态,如图10所示。当同时按压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第二复位弹性件60压缩,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运动靠近插销20后,驱使插销20向顶盖12方向运动,从而插销20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如图7所示。解除对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的按压后,安全按键40可在第二复位弹性件60的回复力作用下向远离插销20方向运动而复位,插销20在第一复位弹性件50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底座11方向运动复位,同时通过第一导向部23和第二导向部32的配合驱使解锁按键30也向远离插销20方向运动而复位。

本实施例的床椅两用的座椅中,椅座1的相对两侧有侧板,另外两侧开放,椅背2连接在椅座1开放的一侧。椅背2的相对两侧也具有侧板,可分别与椅座1的侧板相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床椅两用的座椅还包括相对椅背2、可转动连接在椅座1另一端(另一开放侧)上的脚踏部8,安装在椅背2和脚踏部8之间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将椅背2和脚踏部8联动连接,使得椅背2在相对椅座1转动时,带动脚踏部8也相对椅座1转动。

如图1和图11所示,连杆组件可包括相铰接的第二连杆91和第三连杆92,第二连杆91远离第三连杆92的一端铰接在椅背2上,第三连杆92远离第二连杆91的一端铰接在脚踏部8上。椅背2处于第一位置时,脚踏部8相对椅座1倾斜或垂直,且与椅背2分别位于椅座1相对的两侧;椅背2处于第二位置时,脚踏部8平行椅座1,此时座椅转成床体,脚踏部8可作为床体的侧板。

在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位于椅座1的下方。

以图11的座椅放置方向为例,结合图1,当调节椅背2使椅背2逆时针转动时,带动第二连杆91向右移动,从而推动第三连杆92向右移动,第三连杆92移动中推动脚踏部8逆时针转动。当椅背2转动至平行椅座1时,通过第二连杆91和第三连杆92移动推动脚踏部8转动至平行椅座1,完成座椅向床体的转换。

调节椅背2时,成人可一只手同时按下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驱使插销20的锁固部21离开插槽201,拉动椅背2转到所需求的角度后,松开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插销20的锁固部21即可插入椅背2上对应的插槽201内,锁定椅背2当前调节的斜度,实现椅背2多个角度调节,使椅背2有多个斜度可以配合婴儿不同时期的需求。

另外,通过对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的尺寸、第一复位弹性件50和第二复位弹性件60等设置,可使得需要一定的力度才能按压解锁按键30和安全按键40,避开儿童等较小年龄者的可按压,提高床椅两用的座椅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