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372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52062769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包括支脚、桌子主体、电风扇、电脑散热器、音响、适配器散热装置、加热鼠标垫板、usb接口和开关,电风扇位于桌子主体左侧端,且电风扇与桌子主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电脑散热器位于桌子主体中部位置处,且电脑散热器与桌子主体之间通过铰链进行连接;音响安装在电脑散热器后侧端,适配器散热装置位于桌子主体右侧下端,加热鼠标垫板位于电脑散热器右侧,usb接口和开关均分别嵌入在桌子主体侧面上。

但是上述专利文件中,虽然赋予电脑桌多种功能,但是整体之间没有进行有机的连接配合,单一结构功能单一,且由于风扇在电脑桌上,使电脑桌重心偏移,且风向不能自由调节,特别是在床上使用时容易侧翻,使用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整合,一体化工作的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包括桌体,所述桌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底板上对应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处开设有主风槽,所述主风槽的侧壁上依次开设有散热风槽、加热风槽和吹风槽,所述顶板上的中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若干所述散热孔互相接通,所述顶板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散热风槽和散热孔的连接风孔,所述顶板或底板上对应散热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风槽连接加热板,所述散热风槽的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第一连杆穿过顶板并伸入调节齿轮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杆伸入调节齿轮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偏心头,所述调节齿轮的底部内设置有与偏心头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顶板的顶面开设有与调节齿轮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加热风槽的开口处铰接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偏心调节柱,所述第二连杆穿过顶板并伸入偏心调节柱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伸入偏心调节柱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偏心柱,所述偏心调节柱的底部内设置有与偏心柱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顶板的顶面开设有与偏心调节柱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上沿斜板的延伸方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吹风球,所述吹风球上开设有穿过吹风球的球心的通孔,所述通孔和主风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主风管转动连接,所述主风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与底板的侧壁抵触,所述底板上对应螺套的一侧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与螺套的顶面抵触,所述底板的侧壁上沿主风管的旋转轨迹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螺套的侧壁上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加热板和主风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软管,所述主风槽与主风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螺套与支杆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风机上设置有风量调节开关。

进一步的顶板上铰接有用于覆盖散热孔的盖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经过整合整体电脑桌体积变小,可任意吹出冷暖风,可以对电脑散热,或是对人体的手进行预热,可以吹出任意角度的风,且可以任意分配风量,提高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拆分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底板的补充说明图;

图3为图1中顶板的第一补充说明图;

图4为图1中顶板的第二补充说明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底板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部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容纳箱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散热板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第一连杆处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第二连杆处的剖面图。

标记说明:1、第一容纳槽;2、第一连杆;3、第一导风板;4、定位块;5、螺套;6、定位孔;7、调节螺杆;8、第一连接软管;9、斜板;10、吹风球;11、第二导风板;12、第二连杆;13、偏心调节柱;14、第二容纳槽;15、通孔;16、第二连接软管;17、主风槽;18、底板;19、进风口;20、第三连接软管;21、调节齿轮;22、散热风槽;23、加热风槽;24、选择电机;25、第一滑块;26、第二伸缩杆;27、驱动电机;28、第二滑块;29、第二凸轮;30、第一凸轮;31、第一转动轴;32、第一传动齿;3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35、散热板;36、第二传动齿;37、转动头;38、控制杆;39、第四伸缩杆;40、通槽;41、第三凹槽;42、顶板;43、主风管;44、连接管;45、第三伸缩杆;46、第二转动轴;47、转动槽;48、驱动齿;49、齿条;50、第一伸缩杆;52、辅助板;53、容纳箱;54、支脚;55、滑轮;56、连接球;57、第一卡钩;58、滚轮;59、升降电机;60、条形凹槽;61、限位凸块;62、第二镶嵌槽;63、第一镶嵌槽;64、定位环;65、限位孔;66、定位柱;67、定位螺杆;68、第二卡钩;69、固定柱;70、定位槽;71、限位槽;72、固定孔;73、空腔;74、第一滑槽;75、偏心头;76、第二滑槽;77、偏心柱;78、第一变速齿轮;79、第二变速齿轮;80、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一体化多功能笔记本电脑桌,包括桌体,所述桌体包括相互连接的顶板42和底板18,所述底板18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所述第一容纳槽1内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第一容纳槽1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19,所述底板18上对应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处开设有主风槽17,所述主风槽17的侧壁上依次开设有散热风槽22、加热风槽23和吹风槽,所述顶板42上的中部开设有第三凹槽41,所述第三凹槽41内滑动设置有散热板35,所述散热板35与散热风槽22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软管20,所述底板18的上对应散热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4,所述第二容纳槽14内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风槽23连接加热板,所述散热风槽22的开口处铰接有第一导风板3,所述第一导风板3上设置有第一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齿轮21,所述第一连杆2穿过顶板42并伸入调节齿轮21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杆2伸入调节齿轮21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偏心头75,所述调节齿轮21的底部内设置有与偏心头75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74,所述顶板42的顶面开设有与调节齿轮21配合的第一凹槽33,所述加热风槽23的开口处铰接有第二导风板11,所述第二导风板11上设置有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的一端设置有偏心调节柱13,所述第二连杆12穿过顶板42并伸入偏心调节柱13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杆12伸入偏心调节柱13的底部的一端设置有偏心柱77,所述偏心调节柱13的底部内设置有与偏心柱77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76,所述顶板42的顶面开设有与偏心调节柱13配合的第二凹槽34,所述底板18的一端设置有斜板9,所述斜板9上沿斜板9的延伸方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吹风球10,所述吹风球10上开设有穿过吹风球10的球心的通孔15,所述通孔15和主风管4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44,所述连接管44的一端与主风管4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44接通主风管43和吹风球10,所述主风管4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7,所述调节螺杆7上套设有螺套5,所述螺套5与底板18的侧壁抵触,所述底板18上对应螺套5的一侧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置横板80,所述横板80的底面与螺套5的顶面抵触,所述底板18的侧壁上沿主风管43的旋转轨迹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6,所述螺套5的侧壁上铰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定位孔6配合的定位块4,所述加热板和主风管4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软管8,所述主风槽17与主风管4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软管16。

如图1、图2、图10和图11所示,当需要对电脑进行散热时,只需要启动第一容纳槽1内的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从底板18上的进风口19进入,将风力吹入主风槽17内,然后控制调节齿轮21向上拉出第一凹槽33,此时偏心头75在第一滑槽74内滑动,使调节齿轮21可以自由旋转,当调节齿轮21旋转的时候,由于偏心头75是偏心设置在调节齿轮21内的,故会带动偏心头75旋转,偏心头75带动第一连杆2旋转,第一连杆2带动第一导风板3旋转,通过第一导风板3的旋转,能完全将主风槽17内的风力导向散热风槽22内,再将调节齿轮21插入第一凹槽33内,对第一导风板3进行定位固定,这里可以在主风槽17内设置用于定位第一导风板3的定位板,这样风力就通过散热风槽22内的第三连接软管20通往散热板35内,从而对电脑进行散热,同理当人需要散热的时候,可以控制第一导风板3旋转处于一定的角度,这里第一导风板3可以任意调节角度,从而可以任意分配风力,使风力同时通入散热板35和吹风槽内的主风管43,此时由于吹风球10是转动连接在斜板9上的,故主风管43可以左右移动和旋转,这里可以控制调节螺杆7旋转,由于螺套5是被定位块4和定位孔6配合固定在底板18上的,不会旋转,故调节螺杆7内顺着螺套5的螺纹左右移动从而调节主风管43左右移动,在调节过程中横板80限定了螺套5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吹风球10左右旋转,带动吹风球10上的通孔15左右旋转,故能左右调节风向,使风更好的吹向人,同时还可以拔出定位块4,使螺套5可以绕着吹风球10的圆心旋转,从而可以带动吹风球10上下旋转,从而使吹风球10能任意角度吹风,满足不同的吹风需求,大大提高了散热舒适度,同理还可以控制第二导风板11旋转封闭第二连接软管16接通加热风槽23,并控制第一导风板3封闭散热风槽22,这样风力被导向第二容纳槽14内的加热板,通过加热板加热后通过第二连接软管16接通主风管43,由主风管43通过连接管44通往吹风球10进行吹热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软管8、第二连接软管16和第三连接软管20均具有一定的拉伸能力,能随主风管43或散热板35摆动,同时加热板还能对鼠标处进行加热,使人的手更舒服不会感到寒冷,进一步提高了舒适性,经过整合整体电脑桌体积变小,可任意吹出冷暖风,可以对电脑散热,或是对人体的手进行预热,可以吹出任意角度的风,且可以任意分配风量,大大提高了电脑桌的整体功能和舒适性。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螺套5与支杆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通过设置扭簧能确保定位块4的定位稳定性不会自脱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上设置有风量调节开关,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风量,节能不会浪费能源。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4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40,所述顶板42对应散热板35的一侧设置有空腔73,所述空腔73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31,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轴线与散热板35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32,所述空腔73内设置有与第一传动齿32配合的驱动电机27,所述第一转动轴31的一端伸出空腔73并设置有驱动齿48,所述散热板35的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齿48配合的齿条49,所述散热板35对应设置齿条49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散热板35滑动方向平行的限位槽71,所述第三凹槽41内朝向限位槽71的侧壁上设置有伸入限位槽71的限位杆,所述桌体上对应通槽40的下方设置有容纳箱53,所述容纳箱53的底部对称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外套设有第一伸缩杆50,所述第一伸缩杆50上设置有用于代替散热板35的辅助板52,如图1、图3、图4、图6、图8和图9所示,当需要边使用电脑,边写字或者吃饭的时候,只需要控制驱动电机27启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27可以是小型马达,节省空间,驱动电机27带动与驱动电机27配合的第一传动齿32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转动轴31旋转,从而驱动第一转动轴31上的驱动齿48旋转,驱动齿48与散热板35上的齿条49配合驱动散热板35向外移动,当散热板35移动一定的距离后,此时容纳槽内的辅助板52不在受到散热板35的压制,从而被第一弹簧推到原先散热板35处,从而可以在辅助板52上进行吃饭学习,而电脑被移动到前方,从而在原有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在特殊情况下能伸展额外使用空间,当然还可以在不用电脑的时候将电脑放入容纳箱53内,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易滑落摔下,同时避免电脑放置在外部过于明显,导致被盗,同时还可以在搬运电脑桌的时候,将电脑放入容纳箱53内一起搬运,避免电脑在搬运时滑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空腔73内对应散热板35滑动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25和第二滑块28,所述第一转动轴31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25上,所述第一滑块25与空腔7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外套设有第二伸缩杆26,所述第二伸缩杆26的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滑块28上设置有轴线与第一转动轴31平行的第二转动轴46,所述第二转动轴46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机27配合的第二传动齿36,所述第二转动轴46的一端伸出空腔73并设置有用于驱动散热板35旋转的转动头37,所述散热板35上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转动头37配合的转动槽47,所述第二滑块28与空腔7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外套设有第三伸缩杆45,所述第三伸缩杆45的轴线与第二伸缩杆26的轴线平行,所述空腔73的侧壁上设置有选择电机24,所述选择电机24的驱动轴的轴线与散热板35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选择电机24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夹角为180°的第一凸轮30和第二凸轮29,所述第一凸轮30与第一滑块25抵触,所述第二凸轮29与第二滑块28抵触,所述限位杆为第四伸缩杆39,所述第四伸缩杆39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四伸缩杆39伸缩的控制杆38,所述限位槽71的底面的两端均开设有与第四伸缩杆39配合的固定孔72,所述辅助板5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转动头37配合的定位槽70,如图1、图3、图4、图6、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选择电机24是每次驱动旋转半圈的,从而保证第一凸轮30和第二凸轮29始终处于相反方向,当需要旋转散热板35,以方便人躺着观看电脑的时候,选择电机24驱动第二凸轮29旋转半圈,使第二凸轮29将第二滑块28顶出一端距离,同时第一滑块25被第二弹簧拉回,使第一转动轴31上的第一传动齿32不在与驱动电机27配合,同时驱动齿48缩回空腔73内,不再与散热板35上的齿条49配合,同时控制控制往回拨,使第四伸缩杆39不再插入限位槽71,这样散热板35就在圆周方向不再限位可以旋转,同时将第二滑块28上的第二转动轴46向前推动一段距离,第三弹簧被拉伸,将第二转动轴46上的转动头37插入散热板35上的转动头37内,其中转动头37的截面不是圆形,同时将第二传动齿36与驱动电机27配合,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7与第二传动齿36初始状态是不配合的,从而可以控制驱动电机27旋转带动第二转动轴46旋转,从而使转动头37带动散热板35旋转一定的角度,同理当不需要旋转散热板35的时候,第三弹簧将第二滑块28拉回,第二传动齿36不再与驱动电机27配合,同时转动头37缩回空腔73内,驱动齿48与齿条49配合,第四伸缩杆39插入限位槽71内,对散热板35进行定位,只能前后移动,在限位槽71的两端设置固定孔72,能对散热板35在前后移动使的最远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散热板35侧翻,同时在辅助板52上开设定位槽70,能稳定辅助板52,避免辅助板52上下弹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空腔73的底部设置若干小孔,这样风力可以给驱动电机27散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个驱动电机上设置了皮带、第一变速齿轮和第二变速齿轮,在减少一个驱动机构27上又对第一传动齿轮78和第二传动齿轮79进行相应的变速用以匹配相应的运动转速,紧凑了整体机构,减低成本。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散热板35上对应开设转动槽47的一端的截面为弧形,可以使散热板35在平移回来的时候由弧面自动将辅助板52压下,同时防止散热板35旋转时卡住。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散热板35的侧壁抵触,所述第四伸缩杆39的活塞杆与散热板35的侧壁抵触,确保散热板35在移动时不会左右晃动。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容纳箱53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凹槽60,所述条形凹槽60内沿条形凹槽60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滚轮58,所述滚轮58连接有升降电机59,所述滚轮58上设置有摩擦材料,所述滚轮58的两端的截面直径向中部逐渐变小,所述底板18的底面上铰接有连接球56,所述连接球56上固定有第一卡钩57,所述连接球56上设置有支脚54,所述底板18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柱69,所述固定柱6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卡钩68,所述连接球56、条形凹槽60和固定柱69处于同一直线上,还包括定位螺杆67,所述第二卡钩68与固定柱69之间设置有定位柱66,所述定位柱66的圆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限位孔65,所述固定柱69上设置有定位环64,所述定位螺杆67依次穿过定位环64和定位柱66上的定位孔6并与定位环64螺纹配合,所述定位螺杆67的轴线与条形凹槽60平行或垂直,如图5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具体是使用在学校宿舍上铺的时候,第一卡钩57可以勾住床边的护栏,并使用定位螺杆67依次穿过定位环64和定位柱66上的限位孔65,这样对第一卡钩57限位,避免第一卡扣旋转,同时将支脚54顶住上铺对应护栏的另一边,从而使电脑桌定位在床铺上,第二卡钩68可以前后滑动,当不需要使用电脑桌的时候,旋转第二卡钩68,并用定位螺杆67对第二卡钩68定位,再旋转连接球56,使第一卡钩57出来,并将第一卡钩57和第二卡钩68均钩在床铺的直杆上,由于连接球56、条形凹槽60和固定柱69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钩57是长于第二卡钩68的,容纳箱53的底面是倾斜30°的,则电脑桌倾斜30°的挂于直杆上,通过电脑桌重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对直杆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增加摩擦材料与直杆的摩擦力,经过试验倾斜30°在确保电脑桌能挂在直杆上的同时其与直杆产生的滑动摩擦阻力最小,适合升降电机59工作的最佳摩擦力,这样条形凹槽60内的滚轮58是与直杆抵触且由压力的,且由于滚轮58上设置有摩擦材料如橡胶等还有第一卡钩57和第二卡钩68的锁紧力,能够使电脑桌挂在直杆上,再控制升降电机59,驱动滚轮58旋转,实现电脑桌沿着直杆上下移动,可以直接落地,这样接节省了床上的空间,电脑桌也能自动落地和上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钩57和第二卡扣均可设置密码锁用于防盗,由于电脑桌大都空心设置所以质量较轻体积较大,这样设置可以大大减少电脑桌占用的床上空间,使人睡的更舒服,同时又安全。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支脚54的一端设置有滑轮55,所述支脚54与连接球56转动连接,所述支脚54朝向连接球56的一面对称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连接球56上对称设置有与定位凸缘配合的定位凸缘,这样可以方便滑动电脑桌,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可以旋转支脚54,使定位凸缘和定位凸缘配合定位,使支脚54上的滑轮55横向,使电脑桌定位不再前后滑动。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底板18的底部开设有与支脚54配合第一镶嵌槽63,所述底板18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卡钩57配合的第二镶嵌槽62,所述第二镶嵌槽62内设置有用于卡住第一卡钩57的限位凸块61,可以方便存放支脚54和第一卡钩57,且能对第一卡钩57定位。

本实施例优选的,上述电脑桌的制作材料均由环保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