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078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共享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现有的行李箱或搬运重物时,通常是采用拉动行李箱自身的拉杆或者提起重物后进行人为拖动的方式前进,这种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使拖动者受累,增加了使用者的出行负担。此外,在具有高低差的地面抬高、放下行李箱或重物时,需要先对行李箱进行一个向上抬起或往下放的作用力,再进行向前的推拉,也十分不便。

所以,我想设计一个可以自动拉动行李箱的操纵杆,把操纵杆安装在行李箱上的时候,行李箱就能自动行走。不仅如此,考虑到现在具有高低差的地面推动行李箱时,需要先对行李箱进行一个向上抬起的作用力,再进行向前的推拉,也十分不便,这个操纵能最好还可以帮助行李箱实现自己攀爬楼梯的功能。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操纵杆放在机场和酒店里面进行租借使用,这样的话,每到一个城市或者景点,下了飞机就能借到操纵杆,轻轻松松的推着行李箱去旅行;等到回去的时候,把操纵杆拆卸下来,还到机场或者酒店里面,就能把装着衣服和零食的行李箱托运上飞机。

申请号为“201611008414.4”申请公布号为“cn106388206a”、名称为“电动行李箱”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行李箱,包括箱体、箱盖、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滑动装置及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导杆及套装在导杆上的弹簧,滑动装置包括抽拉式控制杆、滑板装置和电驱动装置,滑板装置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前驱动轮、滑板、转动轴及后驱动轮,抽拉式控制杆嵌于箱体内,其上端设置有控制手柄、下端与驱动轮连接,滑板装置设置于箱体底部,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用于连接上箱体、下箱体的连接件,电驱动装置设置于下箱体内。该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行李箱将电动装置设置在行李箱的内部,使得行李箱自身较重,而且占用了行李箱箱体内部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行李箱上的行李箱移动杆、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以及共享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的本体为外形轮廓剖面呈“c”字型的柱状结构,所述本体分隔成若干用于容纳行李箱移动杆的存储格,每个存储格均设有充电装置、各自对应的编号标识及感应锁,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上还安装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以及存储格内有无行李箱移动杆的识别装置;

所述共享回收系统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将机场、酒店及景区供应点共享的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以及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的存储格构建为数据库;

订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该共享回收系统的客户端中所下的租借订单或归还订单;

分配下单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租借订单或归还订单向用户分配指定的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内指定的存储格并告知用户订单确认;

导航模块,用于规划用户当前位置至上述分配到的指定的存储格的路线并导航;

付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租借订单与归还订单之间时长计算使用费用;

所述行李箱移动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推杆及滑轮,所述的手柄内设有电源及plc,该手柄的上表面设有包括“前”、“后”、“高”、“低”字样的按键面板,该按键面板与所述plc连接;

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该推杆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推杆上设有用于将该移动杆安装在行李箱上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的端部设有连接在行李箱上的固定机构,所述推杆内设有相互连接的电机及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电机连接手柄内的plc;

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推杆的底部,该滑轮连接所述推杆内的传动机构。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连接杆,该连接杆上的固定机构可以是固定钩。在拉杆箱上使用时,先将连接杆上的固定钩勾住拉杆箱的拉杆,使移动杆整体安装在行李箱上,操作手柄上表面的按键面板上的“高”、“低”字样来调整移动杆置的滑轮与箱轮的相对高度,当移动杆底部的滑轮与拉杆箱的箱轮位于同一底面,此时安装完毕。通过操作手柄上表面的按键面板上的“前”、“后”字样实现拉杆箱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在行李箱或其他无推动装置的重物上使用时,只需要把该重物直接通过绑带等捆绑机构固定在移动杆上即安装完毕。

优选地,所述的共享回收系统还包括取消订单模块,所述消订单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共享回收系统客户端中所下的取消订单。

优选地,所述的共享回收系统还包括推荐模块,所述推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向其就近推荐行指定的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内指定的存储格。

所述推杆的下部伸出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安装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所述推杆内的传动机构;

所述的推杆上的连接件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的底板靠近推杆的一端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按键面板上还设有“升”、“降”、“伸”、“缩”字样。在遇有高低差的地面时,先按住按键面板上的“降”字样,使得升降平台进行伸展并接触地面、将拉杆箱、行李箱等重物逐渐太高并达到拉杆箱的箱轮或重物的底面与移动杆的滑轮同时腾空于地面的状态,此时抬起“降”字样、按下“伸”字样,使推杆上的连接件与底板同时向前伸出,当滑轮接触到较高侧的地面时,按住按键面板上的“升”字样,使得升降平台逐渐回收至不接触地面,借助于滑轮在较高侧地面的支点拉动手杆,此时可将整个拉杆箱、行李箱等重物轻松移动至较高侧的地面位置。

优选地,所述滑轮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滑轮分别安装在推杆底部的两侧。两个滑轮的设计使得受力更均匀。而且可通过电机分别对两个滑轮进行滑动或转动,实现移动杆的自动转向功能。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伸出用于将该移动杆加固在拉杆箱上的绑带。所述绑带可由行李箱的底部顺沿至顶部,或进行多层绑定,进一步提高行李箱与移动杆之间的固定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每到一个城市或者景点,下了飞机就能借到行李箱移动杆,轻轻松松的推着行李箱去旅行;等到回去的时候,把行李箱移动杆杆拆卸下来,还到机场或者酒店里面,就能把装着衣服和零食的行李箱托运上飞机。该共享回收系统智能化程度高,效率高,有效利用闲置行李箱移动杆资源,实用性强。该共享移动杆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通过电机控制行李箱的移动,减少人工推行李箱负担,并且可在高低差地面对行李箱进行轻松推动。与行李箱实现随时安装或拆卸的结构,可与现有的行李箱随时随地进行组装,便于在任何时段使用,相较于一体式电机拉杆箱,减轻了其重量,不影响行李箱原有的使用空间。如果可以从机场、酒店、旅游景点等地区租借到这个移动杆,一定会把我们的旅行变得更方便,更省力,也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欢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行李箱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中行李箱移动杆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

1-本体110-存储格100-手柄

11-按键面板200-推杆21-连接件

300-滑轮400-底板41-升降平台

42-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行李箱移动杆的共享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行李箱上的行李箱移动杆、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以及共享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的本体1为外形轮廓剖面呈“c”字型的柱状结构,所述本体1分隔成若干用于容纳行李箱移动杆的存储格11,每个存储格11均设有充电装置、各自对应的编号标识及感应锁,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上还安装信号发射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以及存储格内有无行李箱移动杆的识别装置;

所述共享回收系统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将机场、酒店及景区供应点共享的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以及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的存储格构建为数据库;

订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该共享回收系统的客户端中所下的租借订单或归还订单;

分配下单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租借订单或归还订单向用户分配指定的行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内指定的存储格并告知用户订单确认;

导航模块,用于规划用户当前位置至上述分配到的指定的存储格的路线并导航;

付费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租借订单与归还订单之间时长计算使用费;

所述行李箱移动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00、推杆200及滑轮300,所述的手柄100内设有电源及plc,该手柄100的上表面设有包括“前”、“后”、“高”、“低”字样的按键面板11,该按键面板11与所述plc连接;

所述行李箱移动杆所述推杆200的顶部安装在所述手柄100上,该推杆200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推杆200上设有用于将该移动杆安装在行李箱上的连接件21,该连接件21的端部设有连接在行李箱上的固定机构,所述推杆200内设有相互连接的电机及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电机连接手柄100内的plc;

所述滑轮300安装在所述推杆200的底部,该滑轮300连接所述推杆200内的传动机构。

所述的共享回收系统还包括取消订单模块,所述消订单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共享回收系统客户端中所下的取消订单。

所述的共享回收系统还包括推荐模块,所述推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向其就近推荐行指定的李箱移动杆收集装置内指定的存储格。

所述推杆200的下部伸出底板400,所述底板400的下表面安装升降平台41,所述升降平台41连接所述推杆200内的传动机构;

所述的推杆200上的连接件21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的底板400靠近推杆200的一端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按键面板11上还设有“升”、“降”、“伸”、“缩”字样。

所述滑轮300的个数为两个,这两个滑轮300分别安装在推杆200底部的两侧。

所述底板400上伸出用于将该移动杆加固在拉杆箱上的绑带42。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