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8861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盖,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聚水排气部件的锅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烹饪机和炒锅等烹饪器具在烹饪过程中,由于对食物加热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为了保证锅内的压力不超过安全值,通常在锅盖上开设有排气小孔;然而普通的排气小孔凸出于锅盖表面,水蒸气从排气小孔排出后遇冷迅速在排气小孔处凝结成水滴,并沿着锅盖流动,造成锅盖污染,甚至会损坏烹饪器具的某些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聚水排气部件的锅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蒸气冷凝流动污染锅盖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以及排气件,所述锅盖本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排气件包括排气片和侧部,所述侧部一端延伸至锅盖本体的下侧,另外一端位于锅盖本体的外表面以上,所述排气片上设有排气小孔及聚水凹部,排气小孔位于聚水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聚水凹部包括侧周面和底部,所述侧周面与所述底部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侧周面包括与所述底部连接的侧曲面部,所述侧曲面部向背离所述聚水凹部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侧周面包括与所述底部具有夹角α的侧平面部,90°≤α≤135°。

进一步地,所述聚水凹部的深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1.5-2.5cm。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至所述把手中心的距离为8-15cm。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件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包括所述侧部,所述侧部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片连接以使所述排气片固定至所述安装孔,所述侧部的另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卡止在所述安装孔外周的下表面,以使所述排气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片设有多个排气小孔,所述多个排气小孔彼此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小孔均具有圆滑的轮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以及排气件,所述锅盖本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排气件包括排气片和侧部,所述侧部一端延伸至锅盖本体的下侧,另外一端位于锅盖本体的外表面以上,所述排气片上设有排气小孔及聚水凹部,排气小孔位于聚水凹部内。烹饪时,对锅内的食物加热,形成的水蒸气从排气片的排气小孔溢出,并且某些水蒸气在排气片上遇冷凝结,由于排气片上设有聚水凹部,凝结的水滴被聚集在排气片的聚水凹部处,当水足够多时可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气小孔流回锅内,一方面避免了凝结的水滴沿着锅盖流动造成锅盖的污染甚至损坏烹饪锅具的某些部件,另一方面也能保持所烹饪食物的一部分水分,使食物保持较好的营养以及口感。

2、进一步地,所述聚水凹部包括侧周面和底部,所述侧周面与所述底部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从而,一方面防止水滴积留在侧周面和底部的连接处,有利于凝结在侧周面的水滴沿着平滑的过渡部回流至底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所述侧周面和底部连接处的应力,使得排气片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

3、进一步地,所述侧周面包括与所述底部连接的侧曲面部,所述侧曲面部向背离所述聚水凹部的方向凸出。从而,侧曲面部有利于凝结在侧周面的水滴沿着该曲面回流至底部。

4、进一步地,所述侧周面包括与所述底部具有夹角α的侧平面部,90°≤α≤135°。如此,电烹饪机工作时,对锅内的食物加热,形成的水蒸气从排气片的排气小孔溢出,一方面,使得排气件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等于底部的面积,有利于水蒸气排出锅体,减少水蒸气与侧周面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当一部分水蒸气凝结在所述侧周面上时,倾斜的侧周面对于水滴的回流起到导流的作用,有利于水滴沿着该倾斜的侧平面部回流至底部。

5、进一步地,所述聚水凹部的深度为1-5mm。一方面,当聚水凹部的深度小于1mm时,对水滴的集聚作用不明显,仍会发生水滴沿锅盖流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当聚水凹部深度大于5mm时,水蒸气从排气小孔溢出后需要穿过聚水凹部较长的深度才能排出,与侧周面的接触面积和机会都增大,使得冷凝的水滴变多,不利于水蒸气的排出。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为1.5-2.5cm。一方面,安装孔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允许安装其上设有排气小孔的排气件,一是为了足够大的排气件上便于开设排气小孔的工艺考虑,二是为了具有足够的排气通道面积,以满足电烹饪机较多水蒸气的排放需求,因此安装孔的直径不小于1.5cm;另一方面,安装孔的尺寸在满足电烹饪机排放水蒸气的需求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大,一是避免浪费排气片的材料,二是防止安装孔过大导致烹饪过程的保热效果变差,因此安装孔的直径不大于2.5cm。

7、进一步地,所述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至所述把手中心的距离为8-15cm。为了便于提拿锅盖,在锅盖上设置有锅盖把手,一方面为了使用者在握持把手时不被排气片中排除的高温水蒸气烫伤,安装孔与把手的距离不能小于8cm;另一方面,所述安装孔(排气小孔)的位置优选地尽量靠近锅盖中心,特别地,当所述锅盖把手就安装在所述锅盖的中心处时,所述安装孔(排气小孔)的位置优选地尽量靠近把手中心,以便于锅内各个位置的水蒸气均匀快速地排出国外,保持锅内压力平衡,因此安装孔与把手的距离不大于15cm。

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件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包括所述侧部,所述侧部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片连接以使所述排气片固定至所述安装孔,所述侧部的另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卡止在所述安装孔外周的下表面,以使所述排气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圈与排气片可以一体或者分体成型,侧部设置于固定圈上,其一端与排气片连接以使排气件至安装孔外周的上表面、其另一端形成翻边卡止至安装孔外周的下表面,能够方便地将排气件固定在安装孔处;与排气片分体的固定圈一方面便于加工成型,与排气片一体成型的固定圈装配工序简单,该排气件既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或者其他金属材质等,其刚性较大不易变形,便于装配。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片设有多个排气小孔,所述多个排气小孔彼此隔开。从而,各个排气小孔之间形成有连接部,一方面多个排气小孔保证了总体上具有足够的排气量,防止蒸汽从缝隙喷溅出来,同时单个排气小孔的面积较小,阻挡了异物从孔中掉入锅内,另一方面,这些连接部也有效地增强了排气片的整体强度,而且只需要在锅盖上开设一个安装孔,制造工艺简单。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小孔均具有圆滑的轮廓。从而,圆滑的轮廓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油污、杂质的积累,另一方面更容易清洁,使排气片更加容易保持干净。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玻璃锅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玻璃锅盖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排气片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排气片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3的排气片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5的玻璃锅盖装配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锅盖本体,11-安装孔;2-不锈钢包边;3-排气片,31-排气小孔,32-底部,33-侧周面,34-聚水凹部,35-连接处,36-加强部,361-加强部的边缘,362-加强凸部,37-折弯部,371-上折弯部,372-下折弯部,373-避让口,374-容置空间;4-不锈钢固定圈,41-第一翻边,42-第二翻边,43-侧部;5-密封圈;d-第一直径,d-第二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1以及排气件,所述锅盖本体1设有安装孔11,所述排气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所述排气件包括排气片3和侧部43,所述侧部43一端延伸至锅盖本体1的下侧,另外一端位于锅盖本体1的外表面以上,所述排气片3上设有排气小孔31及聚水凹部34,排气小孔31位于聚水凹部34内。烹饪时,对锅内的食物加热,形成的水蒸气从排气片的排气小孔溢出,并且某些水蒸气在排气片上遇冷凝结,由于排气片上设有聚水凹部,凝结的水滴被聚集在排气片的聚水凹部处,当水足够多时可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气小孔流回锅内,一方面避免了凝结的水滴沿着锅盖流动造成锅盖的污染甚至损坏烹饪锅具的某些部件,另一方面也能保持所烹饪食物的一部分水分,使食物保持较好的营养以及口感。

有利地,上述锅盖可用于电烹饪机(例如炒菜机、电炖锅等)或者炒锅等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

有利地,所述锅盖本体1为玻璃锅盖本体,所述排气片3为不锈钢排气片,并且所述锅盖还包括位于玻璃锅盖本体1边缘的不锈钢包边2。采用玻璃锅盖,可在烹饪过程中实时观察菜肴的烹制情况,便于及时管理和操作,更加人性化;采用不锈钢排气片和不锈钢包边,其结构(例如弯折)更容易加工成型,并且在玻璃锅盖以外采用一致材料的排气排气片和包边更加协调美观,同时,玻璃锅盖的边缘在使用时会经常碰触锅体,不锈钢包边能够更好的保护玻璃锅盖;此外,由于该锅盖经常接触水蒸气或者面临洗涤,采用不锈钢还能防止生锈,便于锅盖的维护。

有利地,如图2-4所示,所述聚水凹部34包括侧周面33和底部32,所述侧周面33与所述底部32的连接处35为圆弧过渡。一方面防止水滴积留在侧周面和底部的连接处,有利于凝结在侧周面的水滴沿着平滑的过渡部回流至底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所述侧周面和底部连接处的应力,使得排气片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工艺,侧周面33与底部32的连接处35也可以为尖角/直角。

有利地,所述侧周面33包括与所述底部32连接的侧曲面部,所述侧曲面部向背离所述聚水凹部34的方向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周面33的全部均为侧曲面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曲面部也可以为侧周面33的一部分。该侧曲面部有利于凝结在侧周面的水滴沿着该曲面回流至底部。

有利地,所述聚水凹部34的深度为1-5mm。一方面,当聚水凹部的深度小于1mm时,对水滴的集聚作用不明显,仍会发生水滴沿锅盖流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当聚水凹部深度大于5mm时,水蒸气从排气小孔溢出后穿过聚水凹部较长的深度,与侧周面的接触面积和机会都增大,使得冷凝的水滴变多,不利于水蒸气的排出。

有利地,所述排气小孔31设置于所述底部32。一方面,从底部排气小孔排出的水蒸气能尽可能少地接触侧周面,从而减少冷凝的水量;另一方面,在底部形成排气小孔的工艺简单,并且不影响侧周面与安装孔的装配,同时排气小孔尽可能地位于聚水凹部的交底处,便于冷凝的水滴向锅内回流。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排气小孔的面积,所述排气小孔31也可延伸地布置与所述连接处35,甚至位于所述侧周面33上。

有利地,所述排气片3包括多个从所述排气片3的边缘向中心延伸的加强部36,由各个所述加强部的边缘361围成所述排气小孔3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排气片3包括一个大的排气小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36设于所述底部32,也就是说,所述加强部36是从所述底部32的边缘向所述底部的中心延伸的。一方面,本发明的排气片包括一个大排气小孔,保证了水蒸气多的烹饪器具的排气量,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加强部,避免了在排气片上开设大排气小孔导致的排气片强度减小的问题。实质上,本实施例的由各个加强部的边缘围成的大排气小孔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小的排气小孔彼此连通。

有利地,所述排气片3为圆形,各个加强部36的形状相同,并且沿所述排气片3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排气片为圆形,便于加工和安装,并且避免了多变形安装时周缘的应力集中;使得各个加强部形状相同,并且沿排气片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使得各个加强部能够均匀地从排气片圆周的各个方向对排气片进行支撑,从而排气片的整体强度得到均匀地提升。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设计和美观的需求,排气片的形状还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或者任意其他的形状。

有利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36的数量为6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的数量还可以是3个、4个或者5个。当加强部的数量小于3个时,对于排气片的支撑作用不够理想,当加强部的数量大于六个时,一方面会影响排气小孔的面积,减少排气量,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加工。

有利地,所述排气小孔31具有圆滑的轮廓。从而,圆滑的轮廓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油污、杂质的积累,另一方面更容易清洁,使排气片更加容易保持洁净。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加工,所述排气小孔31的轮廓也可以包括尖角。

有利地,所述加强部36距离所述排气小孔31中心的最短距离为1-5mm。一方面,为了保证排气小孔具有足够大的面积,加强部距离排气小孔中心的最短距离优选地不小于1mm;另一方面,考虑到排气片的总直径一般在20mm左右,为了保证排气片具有足够的强度,不发生扭转、弯曲等变形,加强部距离排气小孔中心的最短距离优选地不大于5mm。同时,优选地,加强部36的自由部分的长度应在1-7mm之间,为了同时确保加强部的支撑作用,以及其本身自由部分不易发生扭曲变形。

有利地,所述安装孔11的直径为1.5-2.5cm。一方面,安装孔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允许安装其上设有排气小孔的排气片,一是为了排气片上便于开设排气小孔的工艺考虑,二是为了具有足够的排气通道面积,以满足较多水蒸气的排放需求,因此安装孔的直径不小于1.5cm;另一方面,安装孔的尺寸在满足排放水蒸气的需求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大,一是避免浪费排气片的材料,二是防止安装孔过大导致烹饪过程的保热效果变差,因此安装孔的直径不大于2.5cm。

有利地,所述安装孔11具有第一直径d,所述锅盖本体1具有第二直径d,并且1:18≤d/d≤1:12。一方面,安装孔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以允许安装其上设有排气小孔的排气片,一是为了排气片上便于开设排气小孔的工艺考虑,二是为了具有足够的排气通道面积,以满足较多水蒸气的排放需求,因此考虑通常锅体/锅盖的直径为30cm左右,安装孔与锅盖的直径比不小于1:18;另一方面,安装孔的尺寸在满足排放水蒸气的需求的情况下,不需要过大,一是避免浪费排气片的材料,二是防止安装孔过大导致烹饪过程的保热效果变差,因此安装孔与锅盖的直径比不大于1:12。

有利地,所述锅盖还包括锅盖把手(图中未示出),所述安装孔11的中心至所述把手中心的距离为8-15cm。为了便于提拿锅盖,在锅盖上设置有锅盖把手,一方面为了使用者在握持把手时不被排气片中排除的高温水蒸气烫伤,安装孔与把手的距离不能小于8cm;另一方面,所述安装孔(排气小孔)的位置优选地尽量靠近锅盖中心,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盖把手就安装在所述锅盖的中心处,所述安装孔(排气小孔)的位置优选地尽量靠近把手中心,以便于锅内各个位置的水蒸气均匀快速地排出国外,保持锅内压力平衡,因此安装孔与把手的距离不大于15cm。

有利地,如图2-3所示,所述不锈钢排气片3的边缘形成折弯部37,所述折弯部37压抵在所述安装孔11外周的上表面。通过该折弯部的压抵,使得不锈钢排气片与安装孔的安装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升了排气片与安装孔的装配可靠性,并且该折弯部连同排气片一起包覆该安装孔,有效地保护了玻璃安装孔的周缘。

有利地,如图3所示,所述折弯部37包括上折弯部371和下折弯部372,所述上折弯部371的内侧与所述侧周面33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折弯部371的外侧与所述下折弯部372的外侧连接,所述下折弯部372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孔11外周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5。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侧是指靠近排气片3中心的一侧,外侧是指远离排气片3中心的一侧。如此,排气片的折弯部与安装孔装配后外露部分为连续面(上折弯部与下折弯部的连接处)而非端面,不仅美观,也使外露部分更加圆滑、安全。采用密封圈,既能防止锅内的水分从折弯部与安装孔之间的装配间隙溢出,并沿着锅盖表面流动,造成锅具污染,另一方面,也能对折弯部与安装孔外周面的挤压进行缓冲,增强装配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成本和安装工序,所述锅盖也可不包括密封圈。

有利地,所述排气件还包括不锈钢固定圈4,所述不锈钢固定圈4的顶部边缘设有第一翻边41,所述固定圈4的底部设有第二翻边42,所述第一翻边41将下折弯部372压抵至安装孔11外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翻边42卡止在所述安装孔11外周的下表面,以使所述不锈钢排气片3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通过分体的不锈钢固定圈,使其顶部的第一翻边卡止下折弯部至安装孔外周的上表面、其底部的第二翻边卡止至安装孔外周的下表面,能够方便地将排气片固定在安装孔处;与排气片分体的固定圈一方面便于加工成型,另一方面由于不锈钢材质刚性较大不易变形,采用分体的排气片与固定圈便于装配。

有利地,所述不锈钢固定圈4包括所述侧部43,侧部43一端延伸至锅盖本体1的下侧并形成第二翻边42,另外一端延伸形成位于锅盖本体1的外表面以上的第一翻边41。以便适应安装孔的深度,使固定圈能够对排气片进行卡止。

有利地,所述下折弯部372的内侧与所述侧周面33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翻边71穿过的避让口373,所述下折弯部372与所述上折弯部37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翻边41的容置空间374。如此,可使第一翻边伸入下折弯部上方,以便固定圈对排气片进行卡止。

安装时,排气片3与固定圈4通过搭边形式进行叠边固定,再在排气片3下面加密封圈5(例如硅胶圈),再穿过玻璃锅盖本体1上的安装孔11,对固定圈4进行旋压,将固定圈4旋压成大于4/3的圆形,从而将排气片3、密封圈5及固定圈4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相邻加强部36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凸部362,所述加强凸部362向所述排气片3中心凸出。加强凸部可对各相邻加强部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并有利地减少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排气片3设有多个排气小孔31,所述多个排气小孔31彼此隔开。从而,各个排气小孔之间形成有连接部,一方面多个排气小孔保证了总体上具有足够的排气量,防止蒸汽从缝隙喷溅出来,同时单个排气小孔的面积较小,阻挡了异物从孔中掉入锅内,另一方面,这些连接部也有效地增强了排气片的整体强度,而且只需要在锅盖上开设一个安装孔,制造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中,排气片3中设有9个排气小孔,其中一个位于中心部,其余8个均布于该中心孔的外周。优选地,各个排气小孔均为圆形且大小相同。一方面易于加工,另一方面排气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气小孔的数量、形状以及排布位置均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情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侧周面33包括与所述底部32具有夹角α的侧平面部,90°≤α≤135°(图中未示出)。如此,烹饪时,对锅内的食物加热,形成的水蒸气从排气片的排气小孔溢出,一方面,由于排气片的上部开口面积大于等于底部的面积,有利于水蒸气排出锅体,减少水蒸气与排气片侧周面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当一部分水蒸气凝结在所述侧周面上时,倾斜的侧周面对于水滴的回流起到导流的作用,有利于水滴沿着该倾斜的侧平面部回流至底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所述折弯部37的下表面与所述安装孔外周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在该实施例中,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约了成本。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排气件的排气片3与固定圈一体成型。安装时,直接在排气件下面加密封圈(例如硅胶圈),再穿过玻璃锅盖本体上的安装孔,对固定圈部分进行旋压,将固定圈部分旋压成大于4/3的圆形,从而将排气件密封圈及安装孔固定在一起。减少了排气片与固定圈的装配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