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077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炒锅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炒菜机的炒锅一般通过其底座上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装置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炒锅进行旋转,以实现炒菜机的炒菜功能。

在炒菜机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炒锅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炒锅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要更换炒锅;但是,由于炒锅通过其底座上的转轴直接与驱动装置连接,导致炒锅的拆卸不便,进而导致无法快速更换炒锅,从而导致炒菜机的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锅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炒锅在达到使用寿命时无法快速更换的技术问题,以实现炒锅的快速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炒锅组件,包括法兰组件、驱动装置和炒锅,所述炒锅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翻炒筋,所述法兰组件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炒锅的底部上,所述第一法兰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上,所述第二法兰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法兰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销,所述第二法兰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口,所述卡销与所述卡口卡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法兰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口,所述第二法兰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销,所述卡销与所述卡口卡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口为u形;其中,所述卡口的一端为封闭端口,所述卡口的另一端为开放端口,且所述卡口的封闭端口与所述卡口的开放端口相距特定的垂直距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卡销为4个,所述卡口为4个,且所述卡销与所述卡口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法兰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第一法兰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法兰上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定位销上;在所述卡销与所述卡口卡接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抵靠在所述炒锅的底部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2个,所述定位销为2个,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定位销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法兰组件还包括压弹内盖和压弹外盖,所述压弹内盖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压弹内盖上还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压弹外盖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凸台,所述压弹外盖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凸缘;所述压弹内盖通过所述第二容置槽盖设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压弹外盖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压弹内盖上,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下方,所述压弹外盖通过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上;在所述卡销与所述卡口卡接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底部抵靠在所述炒锅的底部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法兰组件还包括引导件,所述引导件上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引导件通过所述第三容置槽套设并连接在所述压弹内盖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第二法兰的底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法兰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炒锅组件,包括法兰组件、驱动装置和炒锅,炒锅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翻炒筋,法兰组件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在炒锅的底部上,第一法兰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法兰上,第二法兰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装置上。在更换炒锅时,只需将第一法兰从第二法兰上快速拆卸下来,即可完成炒锅与驱动装置的分离,从而实现炒锅的快速拆卸;再将新的炒锅通过第一法兰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法兰上,即可实现炒锅通过法兰组件快速安装在驱动装置上,从而实现炒锅的快速更换,进而提高炒菜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炒锅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法兰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法兰组件与驱动装置的配合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法兰组件与驱动装置的配合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法兰组件与驱动装置的配合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炒锅组件向右翻转时的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炒锅组件向左翻转时的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炒锅组件倒扣时的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炒锅的俯视图。

其中,1、法兰组件;11、第一法兰;111、卡销;112、第一通孔;113、安装孔;12、第二法兰;121、卡口;122、第一容置槽;1221、第三通孔;123、定位销;124、第一连接孔;125、第三凸台;1251、第二连接孔;13、弹性件;14、压弹内盖;141、第一环形凸缘;142、第二容置槽;143、第五通孔;15、压弹外盖;151、底座;1511、第四通孔;152、第一凸台;153、第二通孔;154、第二凸缘;16、引导件;161、第三容置槽;1611、第六通孔;2、驱动装置;3、炒锅;31、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炒锅组件,包括法兰组件1、驱动装置2和炒锅3,所述炒锅3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翻炒筋4,所述法兰组件1包括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所述第一法兰11固定连接在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所述第一法兰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所述第二法兰1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2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更换所述炒锅3时,只需将所述第一法兰11从所述第二法兰12上快速拆卸下来,即可完成所述炒锅3与所述驱动装置2的分离,从而实现所述炒锅3的快速拆卸;再将新的炒锅3通过所述第一法兰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即可实现所述炒锅3通过所述法兰组件1快速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2上,从而实现所述炒锅3的快速更换,进而提高炒菜机的工作效率。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第一法兰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法兰11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销111(或卡口121),所述第二法兰12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口121(或卡销111),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通过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的卡接,使得所述炒锅3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法兰11快速拆卸或安装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从而实现所述炒锅3的快速更换。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的牢固性与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口121为u形;其中,所述卡口121的一端为封闭端口,所述卡口121的另一端为开放端口,且所述卡口121的封闭端口与所述卡口121的开放端口相距特定的垂直距离,所述卡销111从所述卡口121的开放端口进入所述卡口121内,并卡接于所述卡口121的封闭端口上,以实现所述卡销111牢靠地卡接在所述卡口121上,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的便利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炒锅3的更换速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卡销11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如长方体、圆柱体或其它任意形状等。为了使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的封闭端口充分的接触,以提高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的牢固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销111的形状为长方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卡销1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如3个,4个和5个等。为了在确保所述第一法兰11能够牢靠地卡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的同时,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销111为4个,相应地,所述卡口121为4个,且所述卡销111和所述卡口121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法兰11卡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时,为了使所述第一法兰11的侧面受力均匀,以确保所述第一法兰11的侧面的各个位置牢靠地卡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本实施例中的4个所述卡销111(或所述卡口121)在所述第一法兰11的侧面上呈圆形排列,相应地,4个所述卡口121(或所述卡销111)在所述第二法兰的侧面上呈圆形排列。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为了在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能够给所述炒锅3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法兰组件1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13,所述第一法兰1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2,所述第二法兰12上设有第一容置槽122,所述第一容置槽122的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123,所述弹性件13套设于所述定位销123上;在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所述弹性件1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2并抵靠在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所述弹性件13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容置槽122的底部上。在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通过所述炒锅3的底部压紧所述弹性件13,使得在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完成后,所述弹性件13由于反作用力对所述炒锅3产生向上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所述卡销111牢固地卡接在所述卡口121上。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卡销111(或所述卡口121)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12的外侧璧上,所述卡口121(或所述卡销111)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22的侧壁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如1个,2个和3个等。为了提高所述弹性件13对所述炒锅3的底部的向上的支撑力,以提高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的锁紧力,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件13为2个,相应地,所述定位销123为2个,且所述弹性件13与所述定位销123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件13为弹簧,当然,所述弹性件13也可以采用其它弹性材料,只需满足有足够的对所述炒锅3的向上的支撑力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弹性件13对所述炒锅3的底部的向上的支撑力,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的锁紧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法兰组件1还包括压弹内盖14和压弹外盖15,所述压弹内盖14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环形凸缘141,所述压弹内盖14上还设有第二容置槽142,所述压弹外盖15包括底座151和设于所述底座151上的第一凸台152,所述压弹外盖15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153,且所述第二通孔153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凸缘154;所述压弹内盖14通过所述第二容置槽142盖设于所述弹性件13上,所述压弹外盖15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53套设于所述压弹内盖14上,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41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54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54的下方,所述压弹外盖15通过所述底座1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置槽122的底部上;在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所述弹性件1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容置槽142的底部抵靠在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通过所述弹性件13向所述压弹内盖14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使得所述压弹内盖14抵靠在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从而使得所述压弹内盖14对所述炒锅3的底部产生向上的支撑力,由于所述压弹内盖14与所述炒锅3的底部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所述压弹内盖14对所述炒锅3的底部产生的向上的支撑力较大,从而提高了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的锁紧力。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所述压弹内盖14从所述压弹外盖15中脱出,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41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54相对设置并设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54的下方;同时,也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41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54的卡接来提高所述压弹内盖14对所述炒锅3的底部的向上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卡销111与所述卡口121卡接时的锁紧力。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压弹外盖15通过所述底座1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置槽122的底部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51的底部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1511,所述第一容置槽122的底部上设有第四通孔1221,所述第三通孔1511通过第一螺丝连接在所述第四通孔1221上。

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为了引导所述弹压内盖14进入所述第一法兰11的所述第一通孔112内,以避免所述第一法兰11卡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时出现偏心,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法兰组件1还包括引导件16,所述引导件16上设有第三容置槽161,所述引导件16通过所述第三容置槽161套设并连接在所述压弹内盖14上,通过所述引导件16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侧壁相接触,以引导所述弹压内盖14进入所述第一法兰11的所述第一通孔112内,从而避免所述第一法兰11卡接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时出现偏心。

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为了减少所述引导件16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侧壁相接触时的摩擦力,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引导件16的上部呈圆锥台状,以减少所述引导件16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所述引导件16进入所述第一通孔112时的摩擦力。

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引导件16通过所述第三容置槽161套设并连接在所述压弹内盖14上,所述压弹内盖14上设有第五通孔143,所述第三容置槽161的底部上设有贯穿其底部的第六通孔1611,所述第六通孔1611通过第二螺丝连接在所述第五通孔143上。

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第二法兰1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2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驱动装置2为电机,所述第二法兰12的底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24,所述第二法兰1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4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电机2对所述法兰组件1的驱动力矩,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截面为六边形,相应地,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的截面为六边形;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124的截面也可以为圆形或其它任意形状,只需满足能够提高所述电机2对所述法兰组件1的驱动力矩即可,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在所述第二法兰12上设置第三凸台125来实现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连接,结合图3和图4所示,此时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法兰12的底部上设有第三凸台125,所述第三凸台125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51,所述第二法兰1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25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结构合理化,以实现所述第一法兰11固定连接在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法兰11的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113,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设有至少一个螺柱31,所述螺柱31与所述安装孔113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螺柱3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如3个,4个和5个等。为了在确保所述第一法兰11牢靠地连接在所述炒锅3的底部上的同时,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螺柱31的数量为4个,相应地,所述安装孔113的数量为4个,且所述螺柱31与所述安装孔113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翻炒筋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如1个、2个、3个和4个等,为了在满足所述炒菜机的炒锅具有良好的翻炒效果的同时,使结构简单化,以降低成本,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翻炒筋4的数量为4个,且4个所述翻炒筋在所述炒锅3的内壁上呈发射状分布。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炒锅3翻转或倒扣时,由于所述炒锅3通过所述法兰组件1牢固地连接在所述电机2上,因此在所述炒锅3翻转或倒扣的过程中,也能够确保所述法兰组件1和驱动装置2同步翻转或倒扣,以实现在不同工位进行不同的烹饪操作,由此可以模拟手工炒菜过程中颠勺的动作。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炒锅组件,包括法兰组件1、驱动装置2和炒锅3,炒锅3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翻炒筋4,法兰组件1包括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第一法兰11固定连接在炒锅3的底部上,第一法兰1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法兰12上,第二法兰12可转动地连接在驱动装置2上。在更换炒锅3时,只需将第一法兰11从第二法兰12上快速拆卸下来,即可完成炒锅3与驱动装置2的分离,从而实现炒锅3的快速拆卸;再将新的炒锅3通过第一法兰1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法兰12上,即可实现炒锅3通过法兰组件1快速安装在驱动装置2上,从而实现炒锅3的快速更换,进而提高炒菜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