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盖组件及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671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上盖组件及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和包括该上盖组件的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锅具如电煎锅,为敞开式结构,在烹饪过程中无压力作用,故而在炖菜、焖肉或烹饪其他食物时所需耗时很长,而且焖煮韧性较大的食物时,火候不够,煮食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上盖组件的锅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上盖,与所述锅具的锅体相分离,并能够盖设在所述锅体上,且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锅体相连通的排气孔;和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锅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上盖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用于电煎锅等上盖与锅体相分离的锅具,其通过增设第一密封件,来密封上盖与锅体之间的间隙,使得锅具内部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微压的腔体,从而使得电煎锅等锅具在炖菜、焖肉或烹饪其他食物时对食物产生一定的微压作用,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烹饪时长,并显著改善食物的口感;而排气孔的设置,保证了锅具内的压力不会过高,从而避免了上盖被蒸汽顶起导致密封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

第一密封件为密封圈,密封圈密封效果好,且成本低廉,便于装配,适于批量化生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上盖且纵截面呈L形的锅沿,所述上盖包括盖本体和凸设在所述盖本体下表面上的盖沿;

所述盖本体支撑在所述锅沿的内底壁上,所述盖沿插入所述锅体内,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上盖上,且其上部抵靠在所述锅沿的内壁面与所述盖本体之间,其下部抵靠在所述锅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盖沿的外壁面之间。

由于现有的锅具的上盖一般都设有盖沿,故而将密封圈直接套设固定在上盖上,无需对现有的产品结构进行过多改动,从而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的结构,有利于节约产品的成本,便于产品的市场推广;进一步地,密封圈的形状与上盖的形状相适配,其纵截面呈阶梯状,故而部分套设在盖本体上,部分套设在盖沿上,这样,当上盖组件盖在锅体上时,密封圈的上部即抵靠在锅沿的内壁面和盖本体之间,密封圈的下部抵靠在锅体的内侧壁和盖沿的外壁面之间,形成了阶梯状的密封结构,且由于盖沿内部是中空的,当锅体内的蒸汽压力逐渐增大时,密封圈套设在盖沿上的这部分会被挤压得越来越紧,使得上盖更难被顶起,因此阶梯状的密封圈兼具了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保证了锅具微压烹饪的正常使用。

当然,密封圈也可以套设在锅体开口端的外沿上,使上盖套设在密封圈外,同样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重力大于所述锅体内的最大蒸汽压力。

使上盖的重力大于锅体内的最大蒸汽压力,保证了上盖不会被蒸汽顶起导致密封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即上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从而有效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微压阀,与所述上盖相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锅体内的压力。

微压阀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锅体内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孔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口与外界相连通;和调节件,与所述阀体相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阀体运动,用于调节所述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以调节所述锅体内的压力。

微压阀包括阀体和调节件,阀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故而锅体内的蒸汽能够通过排气通道顺利排出,进而保证了锅具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调节件能够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进而调节锅具内部的蒸汽排出量,起到调节锅体内部压力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排气通道的形状不一定是规则的,故而这里的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可以是进气口的横截面积,也可以是出气口的横截面积,也可以是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某处的横截面积;无论调节的是哪个部位的横截面积,锅体内的蒸汽均需要穿过整个排气通道才能够排出,故而无论哪个部位的横截面积发生改变,排气通道单位时间内排出的蒸汽量均会发生改变,因而锅体内的蒸汽排出量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起到调节锅体内部压力的作用。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插槽,所述调节件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穿过所述插槽插入所述排气通道内;其中,所述调节件被驱动时,所述挡板插入所述排气通道内的面积发生改变,以调节所述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

通过调节件上的挡板对排气通道横截面的遮挡,来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结构简单,调节可靠,且便于实现。具体使用时,驱动调节件,使调节件相对阀体运动,则调节件带动挡板相对插槽运动,当挡板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增大时,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减小,故而锅体内的蒸汽排出量减小,则锅体内的压力增大;当挡板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减小时,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增大,故而锅体内的蒸汽排出量增加,则锅体内的压力减小。

优选地,挡板插入排气通道的面积最大时,排气通道依然保持连通状态,即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最小横截面积不为0,以保证锅体内的蒸汽仍然能够通过排气通道排出,而不会使锅体内的压力过大。当然,也可以选择在锅体的其他部位开设蒸汽孔,来保证锅体内只是处于微压状态,而不至压力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阀体可转动连接,且所述插槽为弧形插槽,所述挡板为弧形挡板;其中,所述弧形插槽的一端在所述阀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内,所述弧形插槽的另一端在所述阀体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外,以使所述调节件被转动时,所述弧形挡板能够通过所述弧形插槽滑入或滑出所述排气通道,以调节所述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

通过转动调节件来调节锅体内的压力,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具体使用时,转动调节件,使调节件带动弧形挡板在弧形插槽内滑动,当弧形挡板向排气通道内的方向滑动时,弧形挡板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逐渐增大,故而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使锅体内的蒸汽排出量减小,则锅体内的压力增大;当弧形挡板反向滑动时,弧形挡板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逐渐减小,故而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锅体内的蒸汽排出量增加,则锅体内的压力减小。

优选地,弧形插槽的一端在阀体上的投影位于排气通道的中间位置,则挡板最多遮挡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积的一半,从而既保证了锅体内能够产生一定的微压,又不至于使锅体内的压力过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调节件旋转的凸起或沉台。

凸起或沉台的设置,便于用户施力,如捏住凸起旋转或者把手指插入沉台中旋转,使调节件的驱动更加方便简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锅体内的压力状态的多个压力标识,所述调节件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压力标识相匹配的指示标识。

在阀体上设置多个压力标识,同时在调节件上设置指示标识,则当指示标识运动到某个压力标识时,即表明锅体内切换到该压力标识指示的压力状态,清楚明了,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锅体内的压力状态,进而根据自己的需求对锅体内的压力状态进行调整,以烹饪出符合个人口味的食物,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地,调节件上的凸起或沉台与调节件上的指示标识为同一结构,这样进一步简化了调节件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节约成本。当然,指示标识也可以为调节件上的一条指示线或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标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压力标识分别为微压标识和常压标识。

由于不需要锅体内的压力过大,只需一定微压即可显著改善食物的烹饪质量,因此设置“微压”和“常压”两个压力标识即可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且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和原理,便于各类人群掌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包括:阀座,与所述上盖相连接,且所述阀座上设有所述进气口;阀盖,盖设在所述阀座上,并与所述调节件相连接,且所述阀盖上设有所述出气口,并与所述阀座之间形成所述排气通道。

阀体包括阀座和阀盖,阀座与上盖相连接,实现微压阀与上盖之间的连接;阀盖盖设在阀座上,并与阀座之间形成了排气通道,实现了微压阀的排气功能。对于通过调节件上的挡板与阀体上的插槽的滑动配合,来实现调压功能的技术方案而言,插槽设置在阀盖上,优选地,阀座上也设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滑槽,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插槽和滑槽内,以提高挡板滑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可以在阀盖的下表面和阀座的上表面中的一个上设置定位柱,另一个上设置定位槽,将定位柱插入定位槽中,来实现阀盖与阀座之间的盖合连接。

当然,阀盖与阀座也可以合二为一,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件盖设在所述阀盖上,所述阀盖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调节件的底部设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插入所述限位槽中,并能在所述限位槽中运动,以使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所述阀盖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槽的尺寸与所述调节件的运动幅度相适配。

调节件盖设在阀盖上,并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卡扣的配合,来实现调节件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微压阀的调压功能;优选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限位卡扣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与多个限位槽一一对应,以提高调节件与阀盖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限位槽的尺寸与调节件的运动幅度相适配,能够对调节件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便于用户操作一步到位;优选地,出气口开设在阀盖的侧壁上,并与调节件上的指示标识的位置相对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件与所述阀盖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

第二密封件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调节件与阀盖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蒸汽通过调节件与阀盖之间的间隙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第二密封件为密封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组件还包括:提手,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并与所述微压阀相连接,用于提拉所述上盖。

提手的设置,便于用户方便地打开上盖或合上上盖,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将提手与微压阀连接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的外观,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优选地,泄压阀的阀盖的上部设有提拉部,提拉部的形状与提手的形状相适配,则将提手装配在提拉部上,即可完成提手与微压阀之间的装配,然后将提手与微压阀的组合体安装在上盖上即可,从而简化了上盖组件的装配工艺,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对于调节件与阀体转动连接的技术方案而言,相当于将提手和微压阀做成了旋闭合泄压结构,在需要微压烹饪时,将调节件上的指示标识旋转到微压标识处,则调节件上的挡板滑入排气通道,并将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减到最小,这时锅体内的蒸汽排出较少,内部腔体形成微压;当不需要微压时,将调节件上的指示标识旋转到常压标识处,则调节件上的挡板反向滑出排气通道,锅体内的蒸汽能够正常排出,内部腔体为常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一端具有开口;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与所述锅体相分离,并能够盖设在所述锅体的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因而能够进行微压烹饪,从而有效缩短了炖菜焖肉或烹饪其他食物时的等待时长,并显著改善了食物的口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组件的上盖上设有扣合部,所述锅体上设有扣合配合部,所述扣合部与所述扣合配合部相配合,使所述上盖组件能够与所述锅体扣合连接。

扣合部和扣合配合部的设置,使得上盖与锅体的贴合更为紧密,密封性能更好,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微压的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还包括:加热装置,与所述锅体相连,用于加热所述锅体及所述锅体内的食物。

加热装置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锅具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可选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发热管固定在锅体的底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具为电煎锅或电炖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煎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煎锅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提手与微压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提手与微压阀微压状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结构(去掉阀座)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5所示提手与微压阀常压状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结构(去掉阀座)的仰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所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F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电煎锅,10上盖组件,11上盖,111盖沿,112盖本体,1121排气孔,12第一密封件,13微压阀,131阀座,1311进气口,1312定位槽,1313滑槽,132阀盖,1321出气口,1322插槽,1323限位槽,1324定位柱,1325提拉部,1326压力标识,133调节件,1331挡板,1332限位卡扣,1333凸起,134第二密封件,14提手,20锅体,21锅沿,30发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以电煎锅为例,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上盖组件及锅具。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10,包括:上盖11和第一密封件12。

具体地,上盖11与锅具的锅体20相分离,并能够盖设在锅体20上,且上盖11上设有与锅体20相连通的排气孔1121;第一密封件12设置在上盖11与锅体20之间,用于密封上盖11与锅体20之间的间隙。

其中,第一密封件12为密封圈,如图1所示。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锅体20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上盖11且纵截面呈L形的锅沿21,上盖11包括盖本体112和凸设在盖本体112下表面上的盖沿111;盖本体112支撑在锅沿21的内底壁上,盖沿111插入锅体20内,密封圈套设在上盖11上,且其上部抵靠在锅沿21的内壁面与盖本体112之间,其下部抵靠在锅体20的内侧壁与盖沿111的外壁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组件10,用于电煎锅等上盖11与锅体20相分离的锅具,其通过增设第一密封件12,来密封上盖11与锅体20之间的间隙,使得锅具内部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微压的腔体,从而在炖菜、焖肉或烹饪其他食物时对食物产生一定的微压作用,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烹饪时长,并显著改善食物的口感;而排气孔1121的设置,保证了锅具内的压力不会过高,从而避免了上盖11被蒸汽顶起导致密封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一密封件12为密封圈,密封圈密封效果好,且成本低廉,便于装配,适于批量化生产,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由于现有的锅具的上盖11一般都设有盖沿111,故而将密封圈直接套设固定在上盖11上,无需对现有的产品结构进行过多改动,从而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的结构,有利于节约产品的成本,便于产品的市场推广;进一步地,密封圈的形状与上盖11的形状相适配,其纵截面呈阶梯状,故而部分套设在盖本体112上,部分套设在盖沿111上,这样,当上盖组件10盖在锅体20上时,密封圈的上部即抵靠在锅沿21的内壁面和盖本体112之间,密封圈的下部抵靠在锅体20的内侧壁和盖沿11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了阶梯状的密封结构,且由于盖沿111内部是中空的,当锅体20内的蒸汽压力逐渐增大时,密封圈套设在盖沿111上的这部分会被挤压得越来越紧,使得上盖11更难被顶起,因此阶梯状的密封圈兼具了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的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保证了锅具微压烹饪的正常使用。当然,密封圈也可以套设在锅体20开口端的外沿上,使上盖11套设在密封圈外,同样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也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上盖11的重力大于锅体20内的最大蒸汽压力。

使上盖11的重力大于锅体20内的最大蒸汽压力,保证了上盖11不会被蒸汽顶起导致密封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即上盖11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从而有效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5所示,上盖组件10还包括:微压阀13,与上盖11相连接,用于调节锅体20内的压力。

具体地,如图1至图15所示,微压阀13包括:阀体和调节件133。其中,阀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进气口1311与排气孔1121相连通,排气通道的出气口1321与外界相连通;调节件133与阀体相连接,并能够相对阀体运动,用于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以调节锅体20内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微压阀13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锅体20内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微压阀13包括阀体和调节件133,阀体上设有排气通道,故而锅体20内的蒸汽能够通过排气通道顺利排出,进而保证了锅具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调节件133能够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进而调节锅具内部的蒸汽排出量,起到调节锅体20内部压力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排气通道的形状不一定是规则的,故而这里的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可以是进气口1311的横截面积,也可以是出气口1321的横截面积,也可以是进气口1311和出气口1321之间的某处的横截面积;无论调节的是哪个部位的横截面积,锅体20内的蒸汽均需要穿过整个排气通道才能够排出,故而无论哪个部位的横截面积发生改变,排气通道单位时间内排出的蒸汽量均会发生改变,因而锅体20内的蒸汽排出量也会发生改变,从而起到调节锅体20内部压力的作用。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阀体上设有与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插槽1322,调节件133上设有挡板1331,挡板1331能够穿过插槽1322插入排气通道内,如图5至图15所示;其中,调节件133被驱动时,挡板1331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发生改变,以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

优选地,如图5至图15所示,调节件133与阀体可转动连接,且插槽1322为弧形插槽1322,挡板1331为弧形挡板1331;其中,弧形插槽1322的一端在阀体上的投影位于排气通道内,弧形插槽1322的另一端在阀体上的投影位于排气通道外,以使调节件133被转动时,弧形挡板1331能够通过弧形插槽1322滑入或滑出排气通道,以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件133上的挡板1331对排气通道横截面的遮挡,来调节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结构简单,调节可靠,且便于实现。具体使用时,驱动调节件133,使调节件133相对阀体运动,则调节件133带动挡板1331相对插槽1322运动,当挡板1331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增大时,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减小,故而锅体20内的蒸汽排出量减小,则锅体20内的压力增大;当挡板1331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减小时,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增大,故而锅体20内的蒸汽排出量增加,则锅体20内的压力减小。

优选地,挡板1331插入排气通道的面积最大时,排气通道依然保持连通状态,即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最小横截面积不为0,以保证锅体20内的蒸汽仍然能够通过排气通道排出,而不会使锅体20内的压力过大。当然,也可以选择在锅体20的其他部位开设蒸汽孔,来保证锅体20内只是处于微压状态,而不至压力过大。

通过转动调节件133来调节锅体20内的压力,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具体使用时,转动调节件133,使调节件133带动弧形挡板1331在弧形插槽1322内滑动,当弧形挡板1331向排气通道内的方向滑动时,弧形挡板1331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逐渐增大,故而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使锅体20内的蒸汽排出量减小,则锅体20内的压力增大;当弧形挡板1331反向滑动时,弧形挡板1331插入排气通道内的面积逐渐减小,故而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锅体20内的蒸汽排出量增加,则锅体20内的压力减小。

优选地,如图7、图8、图12和图13所示,弧形插槽1322的一端在阀体上的投影位于排气通道的中间位置,则挡板1331最多遮挡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积的一半,从而既保证了锅体20内能够产生一定的微压,又不至于使锅体20内的压力过大。

进一步地,调节件133上设有用于驱动调节件133旋转的凸起1333,如图1至图15所示,或者,调节件133上设有用于驱动调节件133旋转的沉台。

进一步地,阀体上设有用于显示锅体20内的压力状态的多个压力标识1326,如图1、图5、图6和图11所示,调节件133上设有与多个压力标识1326相匹配的指示标识。

优选地,压力标识13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力标识1326分别为微压标识和常压标识,如图1、图5、图6和图11所示。

凸起1333或沉台的设置,便于用户施力,如捏住凸起1333旋转或者把手指插入沉台中旋转,使调节件133的驱动更加方便简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在阀体上设置多个压力标识1326,同时在调节件133上设置指示标识,则当指示标识运动到某个压力标识1326时,即表明锅体20内切换到该压力标识1326指示的压力状态,清楚明了,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锅体20内的压力状态,进而根据自己的需求对锅体20内的压力状态进行调整,以烹饪出符合个人口味的食物,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地,调节件133上的凸起1333或沉台与调节件133上的指示标识为同一结构,如图1、图5、图6和图11所示,这样进一步简化了调节件133的结构,有利于进一步节约成本。

由于不需要锅体20内的压力过大,只需一定微压即可显著改善食物的烹饪质量,因此设置“微压”和“常压”两个压力标识1326即可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且进一步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和原理,便于各类人群掌握。

当然,指示标识也可以为调节件133上的一条指示线或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图9、图10、图14和图15所示,阀体包括:阀座131和阀盖132。具体地,阀座131与上盖11相连接,且阀座131上设有进气口1311;阀盖132盖设在阀座131上,并与调节件133相连接,且阀盖132上设有出气口1321,并与阀座131之间形成排气通道。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图9、图11和图14所示,调节件133盖设在阀盖132上,阀盖132上设有限位槽1323,调节件133的底部设有限位卡扣1332,限位卡扣1332插入限位槽1323中,并能在限位槽1323中运动,以使调节件133能够相对阀盖132运动。

优选地,限位槽1323的尺寸与调节件133的运动幅度相适配,如图7、图8、图12和图13所示。

阀体包括阀座131和阀盖132,阀座131与上盖11相连接,实现微压阀13与上盖11之间的连接;阀盖132盖设在阀座131上,并与阀座131之间形成了排气通道,实现了微压阀13的排气功能。对于通过调节件133上的挡板1331与阀体上的插槽1322的滑动配合,来实现调压功能的技术方案而言,插槽1322设置在阀盖132上,优选地,阀座131上也设有与插槽1322相配合的滑槽1313,挡板1331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插槽1322和滑槽1313内,以提高挡板1331滑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可以在阀盖132的下表面和阀座131的上表面中的一个上设置定位柱1324,如图7和图12所示,另一个上设置定位槽1312,如图5所示,将定位柱1324插入定位槽1312中,来实现阀盖132与阀座131之间的盖合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件133与阀盖132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件134,如图5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调节件133盖设在阀盖132上,并通过限位槽1323和限位卡扣1332的配合,来实现调节件133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而实现微压阀13的调压功能;优选地,限位槽1323的数量为多个,限位卡扣1332的数量也为多个,且与多个限位槽1323一一对应,以提高调节件133与阀盖13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使限位槽1323的尺寸与调节件133的运动幅度相适配,能够对调节件133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便于用户操作一步到位;优选地,出气口1321开设在阀盖132的侧壁上,并与调节件133上的指示标识的位置相对设置。

第二密封件134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调节件133与阀盖132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蒸汽通过调节件133与阀盖132之间的间隙排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优选地,第二密封件134为密封圈。

当然,阀盖132与阀座131也可以合二为一,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5所示,上盖组件10还包括:提手14,设置在上盖11上,并与微压阀13相连接,用于提拉上盖11。

提手14的设置,便于用户方便地打开上盖11或合上上盖11,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将提手14与微压阀13连接在一起,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的外观,简化了产品的结构;优选地,泄压阀的阀盖132的上部设有提拉部1325,提拉部1325的形状与提手14的形状相适配,则将提手14装配在提拉部1325上,即可完成提手14与微压阀13之间的装配,然后将提手14与微压阀13的组合体安装在上盖11上即可,从而简化了上盖组件10的装配工艺,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对于调节件133与阀体转动连接的技术方案而言,相当于将提手14和微压阀13做成了旋闭合泄压结构,在需要微压烹饪时,将调节件133上的指示标识旋转到微压标识处,则调节件133上的挡板1331滑入排气通道,并将排气通道排气时的横截面积减到最小,这时锅体20内的蒸汽排出较少,内部腔体形成微压;当不需要微压时,将调节件133上的指示标识旋转到常压标识处,则调节件133上的挡板1331反向滑出排气通道,锅体20内的蒸汽能够正常排出,内部腔体为常压状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包括:锅体20和第一方面实施中任一项的上盖组件10。

具体地,锅体20的一端具有开口;上盖组件10与锅体20相分离,并能够盖设在锅体20的开口端。

进一步地,上盖组件10的上盖11上设有扣合部,锅体20上设有扣合配合部,扣合部与扣合配合部相配合,使上盖组件10能够与锅体20扣合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锅具还包括:加热装置,与锅体20相连,用于加热锅体20及锅体20内的食物。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锅具,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上盖组件10,因而能够进行微压烹饪,从而有效缩短了炖菜焖肉或烹饪其他食物时的等待时长,并显著改善了食物的口感。

扣合部和扣合配合部的设置,使得上盖11与锅体20的贴合更为紧密,密封性能更好,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部微压的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加热装置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锅具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可选地,加热装置为发热管30,发热管30固定在锅体20的底壁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锅具为电煎锅1,当然也可以是电炖锅或其他锅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盖组件,用于电煎锅等上盖与锅体相分离的锅具,其通过增设第一密封件,来密封上盖与锅体之间的间隙,使得锅具内部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微压的腔体,从而使得电煎锅等锅具在炖菜、焖肉或烹饪其他食物时对食物产生一定的微压作用,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烹饪时长,并显著改善食物的口感;而排气孔的设置,保证了锅具内的压力不会过高,从而避免了上盖被蒸汽顶起导致密封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