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82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视电饭煲。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家庭中电器化的设备越来越多,中国的家庭一般习惯吃米饭,从而电饭煲成为现有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个电器化设备。传统的电饭煲锅盖为不透明的塑料制成,合盖后无法观察到锅内食物的烹饪状态,必须打开锅盖才能观察食物,这样的操作导致锅内的蒸汽和热量的流失。现有部分电饭煲产品在锅盖上开设了透明视窗,通过透明视窗可观察到锅内的食物烹饪情况。

电饭煲锅盖通常要设置蒸汽阀,起到排气、防溢的作用,在应用到上述可视电饭煲中时,现有技术往往将蒸汽阀和透明视窗分开独立设置,为了防止蒸汽泄漏至锅盖内部,二者需要单独做密封处理,结构复杂,占用锅盖空间较多,不利于组装和维修,蒸汽阀亦不能充分发挥其排气、防溢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可视电饭煲,优化锅盖结构,实现可视功能的同时使结构更加紧凑,并提升防溢能力。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电饭煲,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形成烹饪腔,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视窗组件和蒸汽阀,所述视窗组件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上以形成透视窗,所述锅盖本体具有伸入所述透视窗的安装座,所述蒸汽阀装配在所述安装座上。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锅盖本体包括衬盖和面盖,所述面盖设有面盖窗口,所述衬盖设有衬盖窗口,所述衬盖窗口、所述面盖窗口和所述视窗组件形成所述透视窗,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视窗组件下方。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视窗组件包括内侧视窗和外侧视窗,所述视窗组件夹持固定在所述衬盖窗口与所述衬盖窗口之间,所述内侧视窗与所述衬盖窗口上部通过第一视窗密封圈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外侧视窗边缘设有阶梯状的围边,所述围边压持所述内侧视窗周沿并包围所述内侧视窗和所述第一视窗密封圈。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面盖具有伸入所述面盖窗口用于遮挡所述安装座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有连通所述蒸汽阀出气端的排气通道。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视窗组件设有匹配所述遮挡部的避让口,所述遮挡部嵌装到所述避让口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衬盖包括衬盖本体和用于形成所述衬盖窗口的视窗支撑架,所述安装座由所述视窗支撑架侧壁向所述衬盖窗口中心延伸形成。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蒸汽阀包括独立成型的阀盖,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阀盖固定部,所述阀盖可拆地连接于所述阀盖固定部上。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锅盖本体还包括可拆的内盖,所述内盖设有内盖窗口,所述内盖窗口与所述透视窗下部通过第二视窗密封圈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可视电饭煲中,所述透视窗的可视面积占所述锅盖上表面面积的3/10~7/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视电饭煲,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形成烹饪腔,所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视窗组件和蒸汽阀,所述视窗组件安装在所述锅盖本体上以形成透视窗,所述透视窗连通并能透视到所述烹饪腔,所述锅盖本体具有伸入所述透视窗的安装座,所述蒸汽阀装配在所述安装座上。通过锅盖上设置的透视窗来观察烹饪腔内的食物烹饪状态,实现可视烹饪,可提高用户对于烹饪的兴趣和乐趣;锅盖本体具有伸入透视窗的安装座,蒸汽阀装配在安装座上,也即蒸汽阀位于透视窗范围内,结构简单而紧凑,节省空间,以便锅盖追加其他功能部件;由于透视窗连通烹饪腔,使透视窗可以暂时容纳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米汤气泡,提升防溢能力;蒸汽阀设置在透视窗内,其周边环绕水蒸气,更加利于锅内水蒸气的顺利排出。

所述视窗组件包括内侧视窗和外侧视窗,所述视窗组件夹持固定在所述衬盖窗口与所述衬盖窗口之间,所述内侧视窗与所述衬盖窗口上部通过第一视窗密封圈形成密封。双层视窗的设计,通过内侧视窗的阻隔,大大降低传递到外侧视窗的热量,外侧视窗的温度较低,不会烫伤用户;内侧视窗和外侧视窗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可以兼顾可视效果和食品卫生要求。

所述外侧视窗边缘设有阶梯状的围边,所述围边压持所述内侧视窗周沿并包围所述内侧视窗和所述第一视窗密封圈。外侧视窗的围边同时对内侧视窗和第一视窗密封圈起到限位作用,便于组装,并有效防止内侧视窗发生横向位移以及第一视窗密封圈脱落。

所述面盖具有伸入所述面盖窗口用于遮挡所述安装座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有连通所述蒸汽阀出气端的排气通道。遮挡部遮盖下方的安装座,提升产品美观度,在遮挡部上做出排气通道,排气通道延长了蒸汽排出路径,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降低排出蒸汽的温度。

所述视窗组件设有匹配所述遮挡部的避让口,所述遮挡部嵌装到所述避让口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提升安装稳定性和外观效果。

所述蒸汽阀包括独立成型的阀盖,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阀盖固定部,所述阀盖可拆地连接于所述阀盖固定部上。本实用新型免去了现有常规蒸汽阀的阀体结构,并将原有的阀体功能结合到安装座上,阀盖单独进行拆装,如此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易于蒸汽阀的拆装和清洗。

所述透视窗的可视面积占所述锅盖上表面面积的3/10~7/10。透视窗的可视面积是指透视窗显露在锅盖上表面部分的面积,如果该部分面积小于锅盖上表面面积的3/10,可视范围小,不利于观察烹饪腔内的烹饪状态;如果该部分面积大于锅盖上表面面积的7/10,会对锅盖强度造成影响,且透视窗占用过多空间,影响到锅盖其他附件的装配,其造型设计上也不够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饭煲锅盖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饭煲锅盖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衬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视窗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视窗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饭煲锅盖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测温元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电饭煲锅盖剖视图(安装蒸汽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电饭煲锅盖剖视图(未装蒸汽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顶”、“底”、“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可视电饭煲,包括锅体(图中未示出)和锅盖,锅盖与锅体形成烹饪腔,锅盖包括锅盖本体、视窗组件3和蒸汽阀,视窗组件3安装在锅盖本体上以形成透视窗,透视窗连通并能透视到烹饪腔,通过锅盖上设置的透视窗来观察烹饪腔内的食物烹饪状态,实现可视烹饪,可提高用户对于烹饪的兴趣和乐趣;锅盖本体具有伸入透视窗的安装座211,蒸汽阀装配在安装座211上,蒸汽阀位于透视窗范围内,结构简单而紧凑,节省空间,以便锅盖追加其他功能部件;由于透视窗连通烹饪腔,使透视窗可以暂时容纳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米汤气泡,提升防溢能力;蒸汽阀设置在透视窗内,其周边环绕水蒸气,更加利于锅内水蒸气的顺利排出。

结合图5-7,锅盖本体包括衬盖2和面盖1,面盖1设有面盖窗口10,衬盖2设有衬盖窗口20,衬盖窗口20、面盖窗口10和视窗组件3形成本实施例的透视窗,安装座211位于视窗组件3下方,面盖1包括面盖本体12和覆盖于面盖窗口10周围的装饰盖11,提升美观度,面盖本体12和装饰盖11之间可以采用周边卡扣定位、中心区域螺钉紧固连接的方式;或是采用周边螺钉紧固连接、中心区域卡扣定位;或是卡扣与螺钉交错分布的方式,使连接结构更加稳定,防止装饰盖11起翘。本实施例的视窗组件3包括内侧视窗32和外侧视窗31,视窗组件3夹持固定在衬盖窗口20与衬盖窗口20之间,内侧视窗32与衬盖窗口20上部通过第一视窗密封圈23形成密封,本实施例的锅盖本体还包括可拆的内盖4,内盖4设有内盖窗口40,内盖窗口40与透视窗下部通过第二视窗密封圈44形成密封,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内盖4包括形成内盖窗口40的内盖本体41、锅胆密封圈45、锅胆密封圈固定架42、第二视窗密封圈44和视窗密封圈固定架43,锅胆密封圈45通过锅胆密封圈固定架42卡装在内盖本体41的外环侧,第二视窗密封圈44通过视窗密封圈固定架43卡装在内盖本体41的内环侧,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第二视窗密封圈亦可固定在衬盖底部,内盖安装后与第二视窗密封圈与内盖窗口周边形成密封。

在组装上述锅盖本体时,衬盖2上设置与第一视窗密封圈23形状匹配的定位筋214,第一视窗密封圈23卡装到定位筋214上,内侧视窗32置于第一视窗密封圈23上,外侧视窗31盖在内侧视窗32上,最后将面盖1安装到衬盖2上并与衬盖2固定连接,面盖1压紧外侧视窗31,外侧视窗31压紧内侧视窗32,内侧视窗32压紧第一视窗密封圈23,实现内侧视窗32与衬盖2间的密封,防止漏气,整体结构可靠,装配简单。本实施例的透视窗优选为圆形,美观度好,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透视窗亦可设计成矩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透视窗的可视面积占所述锅盖上表面面积的3/10~7/10,这里所说的透视窗的可视面积是指透视窗显露在锅盖上表面部分的面积,本实施例中即为外侧视窗31的面积,如果该部分面积小于锅盖上表面面积的3/10,可视范围小,不利于观察烹饪腔内的烹饪状态;如果该部分面积大于锅盖上表面面积的7/10,会对锅盖强度造成影响,且透视窗占用过多空间,影响到锅盖其他附件的装配,其造型设计上也不够美观。

内侧视窗32由食品级材料制成,如玻璃、透明树脂等;相对于内侧视窗32,外侧视窗31的材质要求要低些,可以采用普通的透明树脂注塑成型,如PC、透明AB、PMMA等,满足可视需求即可。内侧视窗32与外侧视窗31之间形成的隔层并不属于完全密封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隔层内部气体因受热膨胀而与外侧视窗31发生挤压。较佳的:外侧视窗31边缘设有阶梯状的围边310,围边310压持内侧视窗32周沿并包围内侧视窗32和第一视窗密封圈23,外侧视窗31的围边310同时对内侧视窗32和第一视窗密封圈23起到限位作用,便于组装,并有效防止内侧视窗32发生横向位移以及第一视窗密封圈23脱落。

考虑到食品安全卫生,锅盖上可以直接接触到食物、蒸汽的部位,都应采用食品级材料制作,然而,衬盖作为主要锅盖主要的承力部件,上面需要承载各种元件,因此对衬盖强度也有一定要求,现有技术的衬盖大都为一体成型结构,无法兼顾强度要求、食品安全等,为此,本实施例的衬盖2包括衬盖本体22和用于形成衬盖窗口20的视窗支撑架21,衬盖本体22和视窗支撑架21分体成型。由于衬盖窗口20开设在视窗支撑架21上,衬盖2上仅视窗支撑架21是直接接触到食物、蒸汽的部位,故而只要视窗支撑架21满足食品级材质要求即可,而衬盖本体22可以采用强度高、耐温性能好的材料制作,这样既兼顾了强度要求和食品安全,也降低了衬盖2的制作成本,视窗支撑架21和衬盖本体22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焊接连接、注塑连接、卡扣连接、胶水粘接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固定连接。

前述的安装座211是由视窗支撑架21侧壁向衬盖窗口20中心延伸形成,其伸入衬盖窗口20的大约长度占衬盖窗口20直径的1/2,以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蒸汽阀,且对可视面积以及外观影响的较小;安装座211由上而下呈渐缩状,也即安装座211的侧壁由上而下逐渐向内倾斜,安装座211的横截面大致呈倒梯形,这样,用户从透视窗不易观察到安装座211的整体结构,仅显现出安装座211与视窗组件3的配合缝隙,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结合图3、4,本实施例的蒸汽阀包括独立成型的阀盖5,安装座211的底部设有凸出的阀盖固定部212,阀盖5可拆地连接于阀盖固定部212上,免去了现有常规蒸汽阀的阀体结构,并将原有的阀体功能结合到安装座211上,阀盖5单独进行拆装,如此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易于蒸汽阀的拆装和清洗,具体的:该阀盖固定部212具有进气腔2121、出气腔2122和用于连通进气腔2121与出气腔2122的通气口2123,阀盖5上设置进气口51,阀盖5安装到到位后,通气口2123和进气口51在竖直方向上彼此在错位设置,如此可延长蒸汽流通路径,避免由进气口51进入进气腔2121的蒸汽直接从通气口2123排入出气腔2122,为了提升防溢能力,在阀盖固定部212的进气腔2121内还设有挡筋2124,该挡筋2124位于通气口2123和进气口51之间,也即进气口51和通气口2123分别位于挡筋2124的两侧,但挡筋2124并不会将进气腔2121内空间完全隔断,蒸汽可绕过挡筋2124,而挡筋2124能对蒸汽中的米汤泡沫再次进行破碎,从而提升防溢能力,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挡筋也可设置在阀盖上,亦或是阀盖固定部和阀盖上均设置挡筋且二者相互错位。

本实施例采用旋扣方式实现蒸汽阀的可拆式连接,在阀盖固定部212的进气腔2121内周壁上设置多个突出的卡扣2126,阀盖5外周壁对应设置卡槽52,安装时,将阀盖5上部插入进气腔2121中并旋转,使卡扣2126与卡槽52相互扣合,实现阀盖5的固定,拆卸时反向旋转阀盖5即可,操作便利。其他一些的实施例中,蒸汽阀亦可采用直插扣接、螺纹旋接等方式来实现拆装。

阀盖5底部还设置回流孔53和用于启闭该回流孔53的密封垫54,烹饪过程中,烹饪腔内蒸汽压力大于密封垫54重量时,密封垫54向上浮动封住回流孔53;随着蒸汽和米汤泡沫不断进入阀盖5内,进气腔2121内汇集的米汤和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不断增多,当米汤和冷凝水重量大于烹饪腔内蒸汽压力时,就能向下推开密封垫54,使得米汤和冷凝水经回流孔53重新流会烹饪腔内,防止米汤堵塞蒸汽阀,同时也方便蒸汽阀的清洗。

本实施例提出的是内置式蒸汽阀,即蒸汽阀由锅盖内侧进行拆装,为使蒸汽能够顺利排出到锅盖外,锅盖上还需要设置对应的排气通路,以便将前述出气腔2122中的蒸汽导出,本实施例的方案是在面盖1上设置用于遮挡安装座211的遮挡部121,该遮挡部121设有连通蒸汽阀出气端的排气通道,由于蒸汽阀安装在阀盖固定部212上,蒸汽阀出气端也可以理解为是阀盖固定部212的出气腔2122,遮挡部121与安装座211的外形基本匹配,从遮挡部121底部向下延伸出套筒1212,遮挡部121上设置排气口1211,排气口1211与套筒1212竖向连通形成上述的排气通道,在阀盖固定部212的出气腔2122周围设置密封垫圈2125,套筒1212下端压紧该密封垫圈2125实现密封,有效防止漏气。该排气通道也延长了蒸汽排出路径,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降低排出蒸汽的温度。

由于遮挡部121需要伸入面盖窗口10,为了保证外观性能,本实施例的视窗组件3设有匹配该遮挡部121的避让口311,遮挡部121嵌装到避让口311并与安装座211固定连接;具体而言,考虑到双层视窗结构,外侧视窗31由其边缘向中心内凹形成的避让口311,避让口311周边设置卡槽312,遮挡部121周沿为翻边结构,进而能与避让口311的卡槽312相互配合,使得遮挡部121嵌装于避让口311中,外侧视窗31的外表面与面盖1外表面基本保持吻合,例如:外侧视窗31的外表面与面盖1外表面均为平面,则二者相互持平;若外侧视窗31的外表面与面盖1外表面均为弧面,则二者持平弧度基本保持一致。遮挡部121与安装座211之间可采用螺钉和/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参照图8、9,在实施例一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锅盖还追加有测温元件,测温元件装配在安装座211上用于检测温度,由于安装座211位于透视窗内,透视窗连通烹饪腔,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可以充盈整个透视窗,测温元件设置在安装座211上可以快速、准确地检知蒸汽温度。

测温元件包括感温管6和安装在感温管6内的感温元件,感温管6具有一个封闭端61和一个敞开端62,感温元件经敞开端62进入感温管6并定位于封闭端61处,感温元件与感温管6内壁紧贴或者通过导热介质传热;连接感温元件的信号线从感温管6的敞开端62引出,最后由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进行封装;在感温管6的敞开端62设有压板63,安装座211上设有装配孔213,感温管6由上而下贯穿装配孔213,压板63与安装座211固定连接且将装配孔213封闭。感温管6安装后呈竖直状态,其安装的位置位于安装座211靠近衬盖窗口20中心的一侧(位于或者接近透视窗中心),感温管6伸入透视窗内进行测温,烹饪过程中可直接接触蒸汽以感知蒸汽温度,减少蒸汽热量传导的中间环节,使得测温更加快速而准确,从而能提高电饭煲的测温灵敏度和准确度;感温管6以竖直状态设置在透视窗中心区域,周围被蒸汽环绕,受热均匀,测温准确性更高,避免测温滞后的情况;感温管6伸入透视窗的长度至少占感温管6总长度的1/3,感温效果较佳。

安装座211具有下凹形成的内腔2110,内腔2110中设置多处卡线结构用于限位测温元件的信号线,同时追加盖板215,盖板215形状与内腔2110形成吻合,内腔2110中设置支撑筋2111和/或支撑台阶2112,盖板215固定于内腔2110中由支撑筋2111和/或支撑台阶2112进行支撑,盖板215用于遮蔽安装座内腔2110中的测温元件及其布线,防止其被用户观察到而影响视觉效果。

由于蒸汽阀和测温元件同时设置在安装座上,为使测温效果更佳,蒸汽阀上至少朝向测温元件的一侧设置进气口,如此可以提升感温管6附近的蒸汽流动性,提升测温准确度。

实施例三

参照图10、11,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追加用于防止蒸汽阀(即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阀盖5)漏装的防呆组件,该防呆组件在未装蒸汽阀时能阻止内盖4装配到衬盖2上,且在蒸汽阀装配到安装座211后,蒸汽阀可驱动防呆组件动作,以解除对内盖4的装配干涉。如此设计,在锅盖未装蒸汽阀时,无法将内盖4装配到衬盖2上,进而提示用户检查是否漏装了蒸汽阀,消除漏装蒸汽阀而产生的隐患,保证了电饭煲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防呆组件包括横向运动的推杆71和竖向运动的顶杆72,顶杆72具有阻止内盖4装配的防呆位置和解除防呆限制的解锁位置,蒸汽阀安装到衬盖2时可通过推杆71驱动顶杆72切换到解锁位置。衬盖2上设有顶杆支架73和顶杆弹簧74,顶杆72安装在顶杆支架73上并可沿顶杆支架73上下滑动,顶杆弹簧74夹持在顶杆支架73与顶杆72之间,以保持顶杆72向下的运动趋势,衬盖2对应顶杆72下端位置设有通孔220,衬盖2未装蒸汽阀时,顶杆72下部经通孔220伸出衬盖2底面。内盖4正常装配到衬盖2时,其锅胆密封圈固定架42应与衬盖2底面贴合,本实施例的顶杆72下部正好对应锅胆密封圈固定架42,当顶杆72下部经通孔220伸出衬盖2底面时,锅胆密封圈固定架42与顶杆72相抵,从而阻止内盖4的正常装配,由此来提醒用户。

为实现内盖4的可拆式装配,本实施例的衬盖2一侧设置一对插槽,衬盖2另一侧设置内盖卡扣81,内盖卡扣81与衬盖2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能保持内盖卡扣81向锅盖中心方向的运动趋势,内盖4对应插槽设置定位片。安装内盖4时,先将内盖4的定位片插入衬盖2的插槽中,再向衬盖2方向推压内盖4,使内盖卡扣81卡接到内盖4上,完成内盖4装配;拆卸内盖4时,只需拨开内盖卡扣81即可。在锅盖未装蒸汽阀时,由于顶杆72下端顶住内盖4的锅胆密封圈固定架42,使定位片无法完全插入插槽中,内盖4一侧无法定位,也即不能完成内盖4正常装配。

当用户安装蒸汽阀后,蒸汽阀向顶杆72方向推动推杆71,进而使推杆71推动顶杆72向上移动,解除对内盖4的装配干涉,用户在安装内盖4时不会接触到顶杆72,提高操作舒适度。

由于内盖4也属于可拆洗部件,同样存在漏装问题,影响到蒸汽阀防呆检测功能的实现,本实施例电饭煲的锅盖上设有锅盖卡扣82,锅盖卡扣82用于在锅盖闭合时与锅体扣合,以保持锅盖的闭合状态。考虑内盖4漏装的情况,本实施例使内盖卡扣81的动作关联到锅盖卡扣82,锅盖卡扣82和内盖卡扣81联动设置,衬盖2未装内盖4时,内盖卡扣81带动锅盖卡扣82向锅盖中心方向移动,锅盖卡扣82缩回到衬盖2中,以阻止锅盖卡扣82扣合到锅体上,锅盖无法正常合盖,由此提醒用户检测是否漏装了内盖4;安装内盖4后,内盖4推动内盖卡扣81整体向外移动,从而使得锅盖卡扣82伸出衬盖2,锅盖可以正常合盖,由此实现了防止内盖4漏装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内盖卡扣81与锅盖卡扣82一体成型,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锅盖卡扣和内盖卡扣81亦可分体成型,二者之间设置简单的机械传动机构,其目的是使内盖卡扣和锅盖卡扣一起运动。

通过本实施例提出的防呆设计,保证电饭煲使用时不会漏装内盖4和蒸汽阀4其中任何一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