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防盗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289阅读:3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防盗窗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防盗窗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防盗窗都只是一整个金属框,不带有隔板,使用者只能将物品存放在防盗窗的底部,不能很好的利用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防盗窗上开设有用于逃生使用的内门,内门一般为外开结构,在紧急情况时只能用于人员进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全面的不锈钢防盗窗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锈钢防盗窗结构,包括不锈钢材质的防盗窗框体和若干防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窗框体的前面和底面上设有逃生口,逃生口底面内部设有形状匹配的第一逃生支架,逃生口前面内部设有形状匹配的第二逃生支架,第一逃生支架内端与防盗窗框体转动连接,第一逃生支架外端与第二逃生支架底端转动连接,第二逃生支架顶端通过锁具与防盗窗框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防盗杆分别设置在防盗窗框体、第一逃生支架和第二逃生支架内。

所述的第一逃生支架和第二逃生支架内的防盗杆横向设置。

所述的第一逃生支架外端与第二逃生支架外侧还设有垫块。

所述的防盗窗框体内侧于逃生口以外的区域内设有设有隔板,隔板底端设有支撑板,隔板和支撑板分别与防盗窗框体或/和防盗杆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隔板在防盗窗框体内部放置物品,同时通过第一逃生支架和第二逃生支架替代现有的内门,第一逃生支架和第二逃生支架展开时可以作为梯子使用,便于人员撤离至楼下住户内,便于紧急情况时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盗窗框体、2锁具、3垫块、4防盗杆、5隔板、6支撑板、7第二逃生支架、8第一逃生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3、4所示:一种不锈钢防盗窗结构,包括不锈钢材质的防盗窗框体1和若干防盗杆4,所述的防盗窗框体1的前面和底面设有逃生口,逃生口整体为L型结构开口,逃生口底面内部设有形状匹配的第一逃生支架8,逃生口前面内部设有形状匹配的第二逃生支架7,通过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安装在逃生口内,使逃生口位置密闭;

第一逃生支架8内端与防盗窗框体1转动连接,第一逃生支架8外端与第二逃生支架7底端转动连接,第二逃生支架7顶端通过锁具2与防盗窗框体1 可拆卸连接,使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共同组成一个与防盗窗框体 1连接的整体,由于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之间转动连接,使两者可以伸展成一个平面构成梯子结构,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将第一逃生支架 8和第二逃生支架7沿墙壁表面伸展,同于逃生使用;

其中第一逃生支架8外端与第二逃生支架7外侧还设有垫块3,当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伸展开时,垫块3用于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背侧与墙面之间的支撑,使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与墙壁之间存在一定空间,便于攀爬使用;

所述的防盗杆4分别设置在防盗窗框体1、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内,第一逃生支架8和第二逃生支架7内的防盗杆4横向设置,便于攀爬时踩踏。

所述的防盗窗框体1内侧于逃生口以外的区域内设有设有隔板5,隔板5 底端设有支撑板6,隔板5和支撑板6分别与防盗窗框体1或和防盗杆4连接固定,通过隔板5可以在防盗窗框体1内放置物品,提高了其使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