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锅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597阅读:2112来源:国知局
炒菜锅锅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炒菜锅锅盖。



背景技术:

炒菜锅锅盖是厨房的必需用品。相信大多数有做饭经历的人都有过下面的感受,在做菜时,掀开热锅盖,热锅盖的内侧面附有大量的水汽,若直接将热锅盖扣于厨台上,则热锅盖极易由于水汽的存在吸在厨台上,并且将热锅盖内侧面扣于厨台上也不卫生;若将热锅盖反过来放置,内侧面朝上,则当想要再次使用锅盖时,由于锅盖仍然很烫,不知从何拿起。因此使用起来十分不变。

目前,公告号为CN1017566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锅盖架,其放置于厨台上,可将刚掀开的热锅盖放置于锅盖架上,解决了热锅盖无从放置的情况,但是,厨台本身位置就有限,再额外放置一个锅盖架,会占用厨台的空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需借助外在工具,自身就能立住的炒菜锅锅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菜锅锅盖,其不需借助外在工具,自身就能立在厨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炒菜锅锅盖,包括呈方形设置的锅盖本体,锅盖本体的中心顶部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内可拆卸的插设有固定柱,从固定柱位于固定套外的一端朝上并朝锅盖本体的外边缘方向斜向延伸有手把,手把远离固定套的一端靠近锅盖本体的外边缘但位于锅盖本体外边缘内侧,手把远离固定套的一端面与其相对应的锅盖本体外边缘相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套和固定柱的插接可以快速实现手把在锅盖本体上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锅盖本体和手把的连接处进行清洗;此处,手把从固定柱上端斜向上、向锅盖本体的外侧边延伸,当将热锅盖掀开时,可以将手把远离固定套的一端立在厨台表面,此时,锅盖本体的边缘本身就是平直的,手把远离固定套的一端也为平直的并且两者相平行,故当将锅盖本体立在厨台上时,锅盖本体的边缘和手把的端部均会支撑于厨台表面,并且锅盖本体还会朝手把侧倾斜,有利于使锅盖本体在厨台上立着放置时更加平稳;这里,锅盖本体通过和手把的配合就能巧妙的实现锅盖本体在厨台上的立放,使用方便。

优选的,手把靠近锅盖本体外边缘的一端两侧分别凸出有用以支撑于厨台表面的抵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锅盖本体立放于厨台表面时,手把靠两抵撑块支撑于厨台表面,两点支撑避免了手把端部不平导致锅盖本体会晃动,使锅盖本体放置的更加稳定。

优选的,手把为朝锅盖本体上侧拱起的弧形设置,手把越靠近锅盖本体的外边缘的位置,其和锅盖本体表面的夹角越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角越小表示手把越趋于和锅盖本体表面平行,将锅盖盖于炒菜锅上时,要掀开锅盖,我们会抓取手把,并向上提起或者向上翘起,手把长度方向拱起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让手把远离固定套的一端离锅盖本体的表面越来越远,从而减少烫手的机率;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手把的垂直度,让使用者抓取手把时不易脱手。

优选的,手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上翻卷,使手把下表面形成下凸的弧形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把两侧向上翻卷相当于手把的下表面形成下凸形状,故当抓取手把时,其圆滑的弧形面可以让手部的触感更加舒适。

优选的,手把面向锅盖本体的一面嵌有众多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凸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点的设置可以增大手把和手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减少手滑的机率;同时,防滑凸点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触感更加柔软,且吸附力好;并且,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凸点,的隔热性能更加好。

优选的,手把和固定柱相接的一端朝手把相反方向延伸有外延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锅盖本体放置于厨台上或者存放时将锅盖本体放置于放置架的情况下,手不便抓取下侧的手把时,可以直接抓取延伸板,通过延伸板取下锅盖本体,操作方便。

优选的,外延板的上表面设有朝锅盖本体表面凹陷的凹陷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陷槽的设置正好可以扣合手指的部分,在捏住外延板的时候可以捏的更加紧。

优选的,凹陷槽中设有防滑纹,防滑纹的长度方向沿外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延板较短,故容易脱手,此处,众多防滑纹正好沿脱手的方向排布,可以增大摩擦力,减少脱手的机会。

优选的,固定套的内环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一端设有封闭环形槽的封闭块,从固定套的端部位于封闭块一侧开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卡入槽,固定柱上设有用以插入卡入槽并可周向转动在环形槽中滑移的卡接块,卡接块和环形槽为紧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手把时,可以先将固定柱对准固定套,然后将卡接块对准固定套上的卡入槽,再将固定柱直接插入固定套,此时,卡接块从卡入槽中直接伸入环形槽中,这里,再周向转动手把,卡接块顺着环形槽移动,和卡入槽相互错位,当手把转动将近360°时,卡接块会和封闭块相抵,从而将卡接块限制在环形槽中,此处,卡接块和环形槽为紧配合,故在使用时不易松动,手把固定相对稳定;这样,就可以对手把进行快速的拆装操作,便于对其两者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锅盖本体立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手把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手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锅盖本体;2、固定套;3、固定柱;4、手把;5、抵撑块;6、弧形面;7、防滑凸点;8、外延板;9、凹陷槽;10、防滑纹;11、环形槽;12、封闭块;13、卡入槽;14、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3和4所示的炒菜锅锅盖,包括呈方形设置的锅盖本体1,锅盖本体1的中心顶部设有固定套2,固定套2内插设有固定柱3;从固定柱3位于固定套2外的一端朝上并朝锅盖本体1的外边缘方向斜向延伸有手把4,手把4远离固定套2的一端靠近锅盖本体1的外边缘但位于锅盖本体1外边缘内侧,手把4远离固定套2的一端面两侧分别凸出有用以支撑于厨台表面的抵撑块5,两抵撑块5顶点的连线与其相对应的锅盖本体1外边缘相平行;当锅盖本体1立放于厨台表面时,手把4靠两抵撑块5支撑于厨台表面。手把4为朝锅盖本体1上侧拱起的弧形设置,手把4越靠近锅盖本体1的外边缘的位置,其和锅盖本体1表面的夹角越小;手把4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向上翻卷,使手把4下表面形成下凸的弧形面6,手把4的弧形面6嵌有众多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防滑凸点7。

见附图1和4,手把4和固定柱3相接的一端朝手把4相反方向延伸有外延板8,外延板8的上表面设有朝锅盖本体1表面凹陷的凹陷槽9,凹陷槽9中设有防滑纹10,防滑纹10的长度方向沿外延板8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使用时将锅盖本体1放置于厨台上或者存放时将锅盖本体1放置于放置架的情况下,手不便抓取下侧的手把4时,可以直接抓取延伸板,通过延伸板取下锅盖本体1,操作方便。

参见附图3和4,固定套2的内环面上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的一端设有封闭环形槽11的封闭块12,从固定套2的端部位于封闭块12一侧开设有与环形槽11连通的卡入槽13,固定柱3上设有用以插入卡入槽13并可周向转动在环形槽11中滑移的卡接块14,卡接块14和环形槽11为紧配合;在安装手把4时,可以先将固定柱3对准固定套2,然后将卡接块14对准固定套2上的卡入槽13,再将固定柱3直接插入固定套2,此时,卡接块14从卡入槽13中直接伸入环形槽11中,这里,再周向转动手把4,卡接块14顺着环形槽11移动,和卡入槽13相互错位,当手把4转动将近360°时,卡接块14会和封闭块12相抵,从而将卡接块14限制在环形槽11中。

参见附图1和2,使用时,当将锅盖本体1立在厨台上时,锅盖本体1的边缘和手把4端部的抵撑块5均会支撑于厨台表面,并且锅盖本体1还会朝手把4侧倾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