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窗用PVC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700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拉门窗用PVC型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尤其涉及一种推拉门窗用PVC型材。



背景技术:

推拉门窗在建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配上大块的玻璃,既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形貌。推拉门窗采用装有滑轮的门窗扇在门窗框上的轨道上滑行,这种门窗的优点是窗无论在开关状态下均不占用额外的空间,构造也较为简单。但是推拉门窗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在轨道内就会积累大量的灰尘等杂物,而轨道的空间较小,清理十分麻烦,不容易清理干净,影响推拉门窗的开启,给用户带来很不好的使用体验;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需要在型材与玻璃连接处加装密封条,由于型材内设置有密封条,而密封条又需要紧紧的贴在玻璃上,这就使得在安装玻璃时比较困难,耗时较多,不易安装;推拉门窗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需要安装密封条,而且还需要在外面打上玻璃胶,门窗在长期使用后,玻璃胶就会裂口脱落,影响玻璃门窗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推拉门窗易于积累灰尘等杂物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拉门窗用型材,该型材在推拉门窗的使用过程中,在轨道内不会积累灰尘等杂质,不需要使用者清理,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推拉门窗用PVC型材,包括门窗、门窗框和轨道,轨道安装在门窗框内,门窗限位在轨道内,所述轨道包括轨道本体,轨道本体内设置有门窗安装U型槽,其特征在于:在轨道本体上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多块左防尘板、多块右防尘板、左轴、右轴、左涡簧和右涡簧,所述左轴安装在轨道本体的左侧,所述右轴安装在轨道本体的右侧,所述多块左防尘板套接在左轴上,所述右防尘板套接在右轴上,所述左涡簧一端连接在左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左防尘板上,一块左防尘板配设一根左涡簧,所述右涡簧一端连接在右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右防尘板上,一块右防尘板配设一根右涡簧,左防尘板和右防尘板搭接在一起时,完全覆盖轨道本体。

所述左防尘板和右防尘板覆盖在门窗安装U型槽上的一端为楔形面。

所述门窗包括门窗型材和玻璃,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型材本体上设置有玻璃安装槽、导水板、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所述左排水件位于玻璃安装槽左侧,右排水件位于玻璃安装槽右侧,所述左排水件包括左第一导水槽、左第二导水槽、左排水槽、左第一隔水壁和左第二隔水壁,所述左第一导水槽位于玻璃安装槽左侧,导水板左侧伸入到左第一导水槽内,所述左第二导水槽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右侧,左第一隔水壁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之间,所述左第二隔水壁安装在玻璃安装槽下方,左第一隔水壁和左第二隔水壁形成左第二导水槽,所述左排水槽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下方,且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相连通,左排水槽左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右排水件包括右第一导水槽、右第二导水槽、右排水槽、右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二隔水壁,所述右第一导水槽位于玻璃安装槽右侧,导水板右侧伸入到右第一导水槽内,所述右第二导水槽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左侧,右第一隔水壁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之间,所述右第二隔水壁安装在玻璃安装槽下方,右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二隔水壁形成右第二导水槽,所述右排水槽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下方,且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相连通,右排水槽右侧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左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一隔水壁与导水板之间安装有密封胶条。

所述左排水件与右排水件与玻璃呈斜面连接。

所述型材本体前侧安装有前推板和前固定螺栓,在型材本体的后侧安装有后推板和后固定螺栓,前推板上粘接有前密封条,前固定螺栓一端穿出型材本体,另一端连接在前推板上,前固定螺栓与型材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后推板上粘接有后密封条,后固定螺栓一端穿出型材本体,另一端连接在后推板上,后固定螺栓与型材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前固定螺栓至少有三个,所述后固定螺栓至少有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轨道本体,轨道本体内设置有门窗安装U型槽,其特征在于:在轨道本体上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多块左防尘板、多块右防尘板、左轴、右轴、左涡簧和右涡簧,所述左轴安装在轨道本体的左侧,所述右轴安装在轨道本体的右侧,所述多块左防尘板套接在左轴上,所述右防尘板套接在右轴上,所述左涡簧一端连接在左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左防尘板上,一块左防尘板配设一根左涡簧,所述右涡簧一端连接在右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右防尘板上,一块右防尘板配设一根右涡簧,左防尘板和右防尘板搭接在一起时,完全覆盖轨道本体。通过左防尘板和右防尘板搭接在一起将轨道本体完全覆盖,这样在没有门窗占据的地方,左右防尘板就会在涡簧的作用力下搭接在一起,将轨道本体完全覆盖,避免灰尘等杂质落入到轨道中,这样使用者就不用清理轨道,也不会造成轨道堵塞,不易推拉门窗,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左防尘板和右防尘板覆盖在门窗安装U型槽上的一端为楔形面,楔形面的设置,有利于门窗在推动时,将左右防尘板翻起来,易于推拉门窗。

本实用新型门窗包括门窗型材和玻璃,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型材本体上设置有玻璃安装槽、导水板、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所述左排水件位于玻璃安装槽左侧,右排水件位于玻璃安装槽右侧,所述左排水件包括左第一导水槽、左第二导水槽、左排水槽、左第一隔水壁和左第二隔水壁,所述左第一导水槽位于玻璃安装槽左侧,导水板左侧伸入到左第一导水槽内,所述左第二导水槽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右侧,左第一隔水壁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之间,所述左第二隔水壁安装在玻璃安装槽下方,左第一隔水壁和左第二隔水壁形成左第二导水槽,所述左排水槽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下方,且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相连通,左排水槽左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右排水件包括右第一导水槽、右第二导水槽、右排水槽、右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二隔水壁,所述右第一导水槽位于玻璃安装槽右侧,导水板右侧伸入到右第一导水槽内,所述右第二导水槽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左侧,右第一隔水壁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之间,所述右第二隔水壁安装在玻璃安装槽下方,右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二隔水壁形成右第二导水槽,所述右排水槽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下方,且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相连通,右排水槽右侧设置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的作用,即使玻璃胶裂口或者脱落,雨水从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与玻璃连接处的缝隙流进左右第一导水槽,从左右排水槽排出,不会流到另一面去,即使有少部分回水也会流到左右第二倒水槽中,再从左右排水槽排出,这样完全保证了水不会流到另一面去,达到了防水的目的,就是不用玻璃胶也可以很好的防水。

本实用新型左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一隔水壁与导水板之间安装有密封胶条。通过密封胶条的作用进一步防止回水,减少回水流到左右第二导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左排水件与右排水件与玻璃呈斜面连接。呈斜面连接,可以将大部分的雨水排走,只有少部分的雨水进入到左右排水件内,避免排水不及时,造成积水。

本实用新型在型材本体前侧安装有前推板和前固定螺栓,在型材本体的后侧安装有后推板和后固定螺栓,前推板上粘接有前密封条,前固定螺栓一端穿出型材本体,另一端连接在前推板上,前固定螺栓与型材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后推板上粘接有后密封条,后固定螺栓一端穿出型材本体,另一端连接在后推板上,后固定螺栓与型材本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前推板和前固定螺栓以及后推板和后固定螺栓的作用,安装者在安装玻璃时,将玻璃直接放在玻璃安装槽中,然后转动前有固定螺栓,推动前后推板运动,将前后密封条牢牢的限位在玻璃上,这样安装简单方便,而且保证密封条牢牢的固定在玻璃上,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前固定螺栓至少有三个,所述后固定螺栓至少有三个,三个以上的作用螺栓的固定作用,能够保证密封条牢牢的固定在玻璃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门窗时)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门窗时)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窗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空心箭头表示雨水走向,图中实心箭头表水雨水回水走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门窗,11、型材本体,12、玻璃,13、前推板,14、前固定螺栓,15、后推板,16、后固定螺栓,17、前密封条,18、后密封条,19、导水板,110、左第一导水槽,111、左第二导水槽,112、左排水槽,113、左第一隔水壁,114、左第二隔水壁,115、右第一导水槽,116、右第二导水槽,117、右排水槽,118、右第一隔水壁,119、右第二隔水壁,120、密封胶条,121、斜面,2、轨道,21、轨道本体,22、门窗安装U型槽,23、防尘装置,24、左防尘板,25、右防尘板,26、左轴,27、右轴,28、左涡簧,29、右涡簧,210、楔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形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包括门窗1、门窗框和轨道2,轨道2安装在门窗框内,门窗1限位在轨道2内,所述轨道2包括轨道本体21,轨道本体21内设置有门窗安装U型槽22,在轨道本体21上设置有防尘装置23,所述防尘装置23包括多块左防尘板24、多块右防尘板25、左轴26、右轴27、左涡簧28和右涡簧29,所述左轴26安装在轨道本体21的左侧,所述右轴27安装在轨道本体21的右侧,所述多块左防尘板24套接在左轴26上,多块左防尘板24紧密挨在一起,所述右防尘板25套接在右轴27上,多块右防尘板25紧密挨在一起,所述左涡簧28一端连接在左轴26上,另一端连接在左防尘板24上,一块左防尘板24配设一根左涡簧28,所述右涡簧29一端连接在右轴27上,另一端连接在右防尘板25上,一块右防尘板25配设一根右涡簧9,左防尘板4和右防尘板5搭接在一起时,完全覆盖轨道本体21。通过左防尘板和右防尘板搭接在一起将轨道本体完全覆盖,这样在没有门窗1占据的地方,左右防尘板就会在涡簧的作用力下搭接在一起,将轨道本体完全覆盖,避免灰尘等杂质落入到轨道中,这样使用者就不用清理轨道,也不会造成轨道堵塞,不易推拉门窗1,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左防尘板24和右防尘板25覆盖在门窗安装U型槽22上的一端为楔形面210,楔形面的设置,有利于门窗1在推动时,将左右防尘板翻起来,易于推拉门窗。

本实用新型的门窗1包括门窗型材和玻璃12,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本体11,型材本体11上设置有玻璃安装槽、导水板19、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所述左排水件位于玻璃安装槽左侧,右排水件位于玻璃安装槽右侧,所述左排水件包括左第一导水槽110、左第二导水槽111、左排水槽112、左第一隔水壁113和左第二隔水壁114,所述左第一导水槽位于玻璃安装槽左侧,导水板左侧伸入到左第一导水槽内,所述左第二导水槽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右侧,左第一隔水壁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之间,所述左第二隔水壁安装在玻璃安装槽下方,左第一隔水壁和左第二隔水壁形成左第二导水槽,所述左排水槽位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下方,且与左第一导水槽和左第二导水槽相连通,左排水槽左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右排水件包括右第一导水槽115、右第二导水槽116、右排水槽117、右第一隔水壁118和右第二隔水壁119,所述右第一导水槽位于玻璃安装槽右侧,导水板右侧伸入到右第一导水槽内,所述右第二导水槽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左侧,右第一隔水壁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之间,所述右第二隔水壁安装在玻璃安装槽下方,右第一隔水壁和右第二隔水壁形成右第二导水槽,所述右排水槽位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下方,且与右第一导水槽和右第二导水槽相连通,右排水槽右侧设置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的作用,即使玻璃胶裂口或者脱落,雨水从左排水件和右排水件与玻璃连接处的缝隙流进左右第一导水槽,从左右排水槽排出,不会流到另一面去,即使有少部分回水也会流到左右第二倒水槽中,再从左右排水槽排出,这样完全保证了水不会流到另一面去,达到了防水的目的,就是不用玻璃胶也可以很好的防水。

本实用新型左第一隔水壁113和右第一隔水壁118与导水板之间安装有密封胶条120。通过密封胶条的作用进一步防止回水,减少回水流到左右第二导水槽内。

本实用新型左排水件与右排水件与玻璃112呈斜面121连接。呈斜面连接,可以将大部分的雨水排走,只有少部分的雨水进入到左右排水件内,避免排水不及时,造成积水。

本实用新型在型材本体11前侧安装有前推板13和前固定螺栓14,在型材本体11的后侧安装有后推板15和后固定螺栓16,前推板13上粘接有前密封条17,前固定螺栓14一端穿出型材本体11,另一端连接在前推板13上,前固定螺栓14与型材本体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后推板15上粘接有后密封条18,后固定螺栓16一端穿出型材本体11,另一端连接在后推板15上,后固定螺栓16与型材本体11通过螺纹连接。通过前推板和前固定螺栓以及后推板和后固定螺栓的作用,安装者在安装玻璃时,将玻璃直接放在玻璃安装槽中,然后转动前有固定螺栓,推动前后推板运动,将前后密封条牢牢的限位在玻璃上,这样安装简单方便,而且保证密封条牢牢的固定在玻璃上,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前固定螺栓至少有三个,所述后固定螺栓至少有三个,三个以上的作用螺栓的固定作用,能够保证密封条牢牢的固定在玻璃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