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式组合门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72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可插式组合门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插式组合门框,属于门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民用门门框通常采用阶梯剖面结构制成的框型固定在建筑物开口的周边。在墙体未装修前事先将门框安装在预留洞口中,门框与墙面接触处通过收口的方式进行处理。若墙体已装修后,则门框的安装需要破坏墙体的框型,造成了施工的麻烦。

通过分体组合式结构的门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分体组合式门框结构复杂,安装时多处需要使用螺栓连接,安装效率较低,可靠性较低,同时装配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分体组合式的门框,结构复杂,安装时多处需要使用螺栓连接,安装效率较低,可靠性较低,同时装配难度较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插式组合门框,包括主框1、辅框2、卡扣底座3、弹簧卡扣4;所述主框1包覆室外侧墙体并固定在墙体上,卡扣底座3与主框1焊接,弹簧卡扣4一端固定在卡扣底座3上,另一端具有倒齿结构;所述辅框2 包覆室内侧墙体,并插入所述主框1与弹簧卡扣4之间,所述弹簧卡扣4 的倒齿结构将所述辅框2压紧固定在所述主框1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的竖框上固定设置5个卡扣底座3及弹簧卡扣4,所述主框的横框上固定设置2个卡扣底座3及弹簧卡扣4。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底座3及弹簧卡扣4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底座3与辅框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

2)采用弹簧卡扣的固定方式,设计巧妙。

3)主框预先和墙体固定,装修完成后进行辅框的安装,不影响装修的施工,装修效率提升。

4)保证了装修好的墙体不被破坏,同时主框、辅框便于插入到墙体中连接固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插式组合门框主框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插式组合门框,辅框插入后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中B-B向剖视图。

图6是图4中A-A向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7中I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框,2.辅框,3.卡扣底座,4.弹簧卡扣,5.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8,一种可插式组合门框,包括主框1、辅框2、卡扣底座3、弹簧卡扣4;所述主框1包覆室外侧墙体并固定在墙体上,卡扣底座3与主框1焊接,弹簧卡扣4一端固定在卡扣底座3上,另一端具有倒齿结构;所述辅框2包覆室内侧墙体,并插入所述主框1与弹簧卡扣4之间,所述弹簧卡扣4的倒齿结构将所述辅框2压紧固定在所述主框1上。

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主框的竖框上固定设置5个卡扣底座3及弹簧卡扣4,所述主框的横框上固定设置2个卡扣底座3及弹簧卡扣4。所述卡扣底座3及弹簧卡扣4等间距设置。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卡扣底座3与辅框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具体结构及安装过程如下:主框1采用包墙体阶梯状剖面形状制作、前后设计成高低差结构;辅框2同样设计成包墙体结构;卡扣底座3与带倒齿状的弹簧卡扣4通过焊接方式或铆接方式事先连接好;卡扣底座3在主框1 中,通过焊接方式直接与主框1焊牢,并在主框1中均匀分布,一般在主框1 竖框中采用5点连接、上横框中采用2点连接;弹簧卡扣4与辅框2接触处采用倒齿状的特殊结构,以达到限位辅框2的作用;在主框1安装好后,将辅框2直接通过弹簧卡扣4插入到主框1中,通过弹簧卡扣中的倒齿作用将主框 1、辅框2连接后形成一个整体,确保装修后的墙体不被受到破坏,以达到安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采用弹簧卡扣的固定方式,设计巧妙;主框预先和墙体固定,装修完成后进行辅框的安装,不影响装修的施工,装修效率提升;保证了装修好的墙体不被破坏,同时主框、辅框便于插入到墙体中连接固牢。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