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翻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612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翻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阅架,尤其是一种壁挂式翻阅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所要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大,为了能时刻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这些东西又需要时常的去翻阅一下;装订在文件夹里翻阅起来不方便,又由于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如上班时不许带手机、特定场所不能使用电子产品等,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将记录有重要信息的标签纸、文件或表格粘贴在如墙壁、柜子、门窗等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但这些文件往往是单页粘贴在如墙壁、柜子、门窗等醒目的位置,既不美观又浪费空间查找起来还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需要时常翻阅的文件往往是单页粘贴在如墙壁、柜子、门窗等醒目的位置,既不美观又浪费空间查找起来还费时的问题,提供一种壁挂式翻阅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式翻阅架,包括基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分别相对安装在基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均具有一个“C”型的上滑动槽和下滑动槽,所述上滑动槽和下滑动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由转轴和文件袋组成的文件夹,所述文件袋上设置有标签夹。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上侧坐落着文件袋。

为了方便查阅,所述上固定件的上侧具有一个标识牌。

为了方便拆装,所述定位件到转轴底端的距离小于文件袋上边沿到转轴顶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壁挂式翻阅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如墙壁、柜子、门窗等醒目的位置,然后将要时常翻阅的文件放入到文件袋内,接着将标签插入到标签夹中;需要翻阅时按照标签提示直接翻开,既节省醒目位置的空间又节省寻找文件的时间,而且还美观;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简便、节省空间、美观和翻阅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板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文件夹的立体图。

图中:1.基板,1-1.标识牌,1-2.安装孔,2.上固定件,2-1.上滑动槽,3.下固定件,3-1.下滑动槽,4-1.转轴,4-2.文件袋,4-3.标签夹,4-4.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壁挂式翻阅架,包括基板1、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分别相对安装在基板1的上下两侧,上固定件2固定安装在基板1的上侧,下固定件3一体成型在基板1的下侧或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基板1的下侧,上固定件2的上侧有一个标识牌1-1,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上均具有一个“C”型的上滑动槽2-1和下滑动槽3-1,上滑动槽2-1和下滑动槽3-1之间设置有三个由转轴4-1和文件袋4-2组成的文件夹,文件袋4-2固定安装在转轴4-1上或可拆卸安装在转轴4-1上,文件袋4-2上夹着一个或多个标签夹4-3,标签夹4-3根据需要可以夹在文件袋4-2的任何位置,文件袋4-2可以是硬质的透明的塑封袋或软质的透明的塑料袋。

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转轴4-1的下端和上端分别依次插入到下滑动槽3-1中和上滑动槽2-1中,如此重复按需要可以安装多个,图中安装了四个,然后将装配好的上固定件2用螺丝、胶粘、卡扣或销孔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基板1上,再将基板1用胶粘或用螺丝通过安装孔1-2固定在安装面上,如墙面、柜面或门窗上;接着将常用的文件装入到文件袋4-2中,在标签夹4-3上做上标识后夹在文件袋4-2的醒目位置,标识可以是颜色、文字或者符号,最后按需要制作标识牌1-1,如按颜色、文字或符号来制作标识,节省查找时间,标识牌1-1可以是一张可以随贴随撕的标签,也可以是一块铭牌胶粘在基板1上。

不要翻阅时,由转轴4-1和文件袋4-2组成的文件夹分别向两边安置,如有四个由转轴4-1和文件袋4-2组成的文件夹,两个向左边两个向右边平行于基板1所在的安装面安置;由于上滑动槽2-1和下滑动槽3-1被设计成“C”字型,每个转轴4-1都有各自的旋转轨迹,可以更好的贴合安装面,进一步的节省空间。

临时替换文件时,将转轴4-1的顶端提起,由于定位件4-4到转轴4-1底端的距离小于文件袋4-2上边沿到转轴4-1顶端的距离,所以一提下转轴4-1的下端很容易的滑出下滑动槽3-1;更换文件完毕后将转轴4-1的顶端先插入到上滑动槽2-1中,接着将转轴4-1的下端滑入到下滑动槽3-1中,手指松开,固定件4-4坐落在了下滑动槽3-1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