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调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850发布日期:2018-06-22 21:1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调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火锅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烹调锅具。



背景技术:

火锅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烹饪厨具,因其使用便捷和能够保持食物的鲜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火锅的使用方法是将食材置于锅中,食材烫熟后,人们再用筷子或漏勺捞出食材食用,在此过程中,部分食材会沉到锅底没有被捞出,沉到锅底的食材在锅中经过长时间烧煮后,容易造成糊锅,导致汤水质量变坏,影响食用,另外,食材黏在锅底,增加锅具的清洗难度。

中国专利号201510619333.7公开的一种电动升降结构的火锅锅具,该火锅锅具包括外锅体、升降总成和设有漏孔的锅体,升降总成设置在外锅体的中心,升降总成的下端与外锅体相连接;该升降总成包括有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池、电路板、电机、减速器以及相螺接配合的螺杆和升降螺母,电路板与外部的控制器信号连接;外壳上设有导轨,升降螺母的外周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从导轨中伸出,并与内锅体相连接,内锅体可沿升降总成中轴线方向垂直升降。该火锅锅具利用内锅体上升将食材离开汤水,很好地控制食材的烹煮时间,解决食材过度烹煮而造成营养的流失和因食材煮烂而造成的糊锅的问题;但该火锅锅具的升降总成的驱动电源设置在升降总成内部,当用户使用火锅锅具煮食时,电池处于高温环境下,难以确保其稳定对升降总成进行供电,另外,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其使用寿命会相对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强,使用便捷的烹调锅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烹调锅具,包括锅体和设于锅体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组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活动组件上升和下降,所述活动组件上设有用于连接食材内锅的内锅连接部,食材内锅随活动组件上升和下降;所述锅体下部为锅体电磁感应区,当锅体置于电磁炉上时,锅体电磁感应区与电磁炉发生感应从而对锅体进行加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感应装置,所述电磁感应装置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烹调锅具置于电磁炉上时,所述电磁感应装置与电磁炉的通电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调锅具,在升降机构内设置电磁感应装置,使用户在使用烹调锅具进行烹调时,将烹调锅具置于电磁炉上,即可利用电磁炉的通电线圈与电磁感应装置产生的电流为升降机构的驱动电机供能,无需使用电线外接电源为驱动组件供电,使该烹调锅具可以配合任何电磁炉使用,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升降机构内设置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的烹调锅具没有内置电源,其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同时避免了出现电源受热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其可靠性更强。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丝杠下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所述丝杠螺母安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与所述锅体中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两端开口的导引套筒,所述导引套筒套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挡片,所述活动挡片与所述导引套筒外侧可上下活动配合,所述活动挡片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内锅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活动挡片下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下端与所述丝杠螺母连接,所述活动挡片的上端与联动杆的上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连接在所述导引套筒上端,所述下盖组件连接在所述导引套筒下端;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主体和下板,所述主体通过下板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板设有供所述联动杆穿过的联动杆过孔,所述主体对应所述联动杆过孔位置设有竖向延伸的凹部,所述活动挡片对应设置在所述凹部的外侧;这种设置方式充分利用零部件的结构,缩小升降机构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使下板对活动挡片起限位作用,避免活动挡片过度下降令食材内锅接触锅体底部,受热导致食材内锅内的食材煮糊。

上盖组件、导引套筒和下盖组件对驱动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一方面避免烹调锅具在使用过程中,汤水进入到升降机构内部影响驱动组件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避免受热后的锅体直接接触驱动组件,使驱动组件受损,另外,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升降机构内部留有空间供驱动组件散热,同时也提升了升降机构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活动挡片包括挡片滑动部和连接于所述挡片滑动部下端的支架连接部,挡片滑动部上设有形状与所述凹部相适配的挡片上盖,所述挡片上盖与联动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挡片滑动部内侧设有竖向的导杆,所述导引套筒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挡片滑动部内侧与所述导引套筒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导杆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活动挡片上下升降时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活动挡片更加贴合升降机构外侧。

优选的,所述下盖组件包括套接部和盖合部,所述套接部与所盖合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套接部两端开口,所述盖合部盖设在所述套接部远离驱动组件一端的开口上;所述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盖合部内,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使电磁感应装置尽可能靠近电磁炉的路面,避免由于电磁感应装置与电磁炉之间的距离过大而使供电效率下降。

优选的,所述锅体中部设有支架安装座,所述支架安装座中部设有支架安装孔,所述支架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孔内,确保升降机构稳固设置在锅体内;所述锅体设有两个块以上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锅体内腔分割成两个以上的烹调腔;所述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对应所述烹调腔设有两组以上,使用户可以利用锅体享用不同风味的汤水,同时便于用户对生熟程度不同或烹调时间不同的食材分开烹调。

优选的,还包括食材内锅,所述食材内锅设有网孔;所述食材内锅的周壁朝向升降机构一侧设有与活动挡片连接的的挡片连接部。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升降机构内的控制处理模块和控制器,控制器有线或无线连接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与驱动组件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升降机构的爆炸图;

图5是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上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导引套筒的示意图;

图8是活动挡板的示意图;

图9是下盖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锅体的剖视图;

图12是第一种网框的示意图;

图13是第二种网框的示意图;

图14是第三种网框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1锅体,10支架安装孔,2升降机构,20上盖组件,201主体,202上板,203下板,204凹部,205联动杆过孔,206导杆过孔,21导引套筒,211滑轨,212滑槽,22下盖组件,221套接部,222盖合部,2220安装腔,2221限位内环,2222限位外环,2223安装台阶,223连接环,224下盖安装过孔,23活动挡片,230内锅连接部,231挡片滑动部,2310挡片上盖,232支架连接部,233联动杆安装孔,234导杆,3食材内锅,31周壁,32底壁,33挡片连接部,5驱动组件,51驱动电机,52丝杠,53丝杠螺母,54联动杆,55安装板,552下盖连接孔,56支撑板,57连接板,571联动杆连接孔,6电磁感应装置,7控制器,8支架安装座,81凸壁,82分隔板。

31′周壁,32′底壁,33′网框连接部,34凸沿,35盖体,351扣接柱,341扣爪,31″周壁,33″网框连接部,34″凸沿,36漏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1,本实施例的一种烹调锅具,包括锅体1和设于锅体1内的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四组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可驱动所述活动组件上升和下降,所述活动组件上设有用于盛装食材的食材内锅3,所述食材内锅3随活动组件上升和下降;所述锅体1下部为锅体电磁感应区,当锅体1置于电磁炉(图中未示出)上时,锅体电磁感应区与电磁炉发生感应从而对锅体1进行加热,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所述升降机构2底部设有电磁感应装置6,所述电磁感应装置6与驱动电机51电连接,所述烹调锅具置于电磁炉上时,所述电磁感应装置6与电磁炉的通电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为所述驱动电机51提供电能。

烹调锅具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7和设置在升降机构2内的控制处理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7无线连接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可控制驱动组件5运作;控制处理模块设置在升降机构2上部,远离烹调锅具底部,避免其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下无法正常工作;控制处理模块与驱动组件5通信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部与所述锅体1中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上盖组件20、导引套筒21和下盖组件22;所述上盖组件20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5上部;导引套筒21套设在所述驱动组件5的外侧;所述下盖组件22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5下部。

上盖组件20、导引套筒21和下盖组件22对驱动组件5起到保护作用,一方面避免烹调锅具在使用过程中,汤水进入到升降机构2内部影响驱动组件5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避免受热后的锅体1直接接触驱动组件5,使驱动组件5受损,另外,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升降机构2内部留有空间供驱动组件5散热,同时提升升降机构2的美观性。

所述上盖组件20包括主体201、上板202和下板203,主体20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上板202和下板203分别设置在主体201的两端,所述主体201通过下板203与驱动组件5固定连接;所述下板203设有供所述联动杆54穿过的联动杆过孔205,所述主体201对应所述联动杆过孔205位置设有竖向延伸的凹部204,所述活动挡片23对应设置在所述凹部204的外侧,这种设置方式充分利用零部件的结构,缩小升降机构2的占用空间;下板203上设有联动杆过孔205,所述联动杆54穿过联动杆过孔205连接活动挡片23,这种设置方式使下板203对活动挡片23起限位作用,避免活动挡片23过度下降令食材内锅3接触锅体1底部,导致食材内锅3内的食材受热过度而煮糊。

所述上板202周沿设有包边,所述上板202通过包边稳固设置在主体201上;由于主体201为中空机构,通过将上板202从主体201上端口拆卸分离,即可将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201内。

所述导引套筒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上端口与所述下板203固定连接,下端口与下盖组件22连接,确保上盖组件20和导引套筒21密封连接,使导引套筒21对驱动组件5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导引套筒21侧壁设有供活动挡片23滑动的滑轨211,通过在导引套筒21侧壁设置滑轨211,使活动挡片23上下升降时更加顺畅,同时确保活动挡片23贴合升降机构2外侧,避免锅体1内的汤水进入到升降机构2内部。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挡片23,所述活动挡片23与所述导引套筒21外侧可上下活动配合,所述活动挡片23与所述丝杠螺母53连接,所述活动挡片23下部设有连接食材内锅3的内锅连接部230。

所述活动挡片23包括挡片滑动部231和连接于所述挡片滑动部231下端的支架连接部232,挡片滑动部231上设有形状与所述凹部204相适配的挡片上盖2310,所述挡片上盖2310与联动杆54的上端连接;所述挡片滑动部231内侧设有竖向的导杆234,所述导引套筒21侧壁设有滑槽212,所述挡片滑动部231内侧与所述导引套筒21侧壁形状相适配,所述导杆234与所述滑槽212滑动配合。

所述导引套筒21外壁设有滑轨211,所述滑槽212设置在滑轨211内,所述挡片滑动部231与所述滑轨211运动连接。

上述设置方式可以提高活动挡片23上下升降时的稳定性,同时确保活动挡片23更加贴合升降机构2外侧

为了使活动挡片23上下升降时更加稳定,也为了使活动挡片23贴合上盖组件20外壁,所述下板203对应导杆234的位置设有导杆过孔206,所述活动挡片23的导杆234穿过导杆过孔206后插入滑槽212;为了提高活动挡片23升降时的稳定性,所述导杆234设有两条。

所述下盖组件22包括套接部221和盖合部222,所述套接部221与所盖合部222可拆卸连接;所述套接部221两端开口,所述盖合部222盖设在所述套接部221远离驱动组件5一端的开口上;所述电磁感应装置6设置在所述盖合部222内,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使电磁感应装置6尽可能靠近电磁炉的路面,避免由于电磁感应装置6与电磁炉之间的距离过大而使供电效率下降。

所述盖合部222内设有限位内环2221和限位外环2222,限位内环2221和限位外环2222之间形成安装腔2220,电磁感应装置6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220内,使电磁感应装置6稳固设置下盖组件22的盖合部222上,避免在烹调锅具在运输或组装过程中,电磁感应装置6发生移位。

所述套接部221靠近驱动组件5一端设有连接环223,所述套接部221连接所述连接环223内部,所述导引套筒21下端口连接所述连接环223外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导引套筒21和下盖组件22对驱动组件5的密封性。

为了便于套接部221和盖合部222拆卸和连接,所述盖合部222上沿设有安装台阶2223,盖合部222通过该安装台阶2223连接所述套接部221。

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电机51、丝杠52、丝杠螺母53、联动杆54、安装板55、支撑板56和连接板57,驱动电机51设置在安装板55上,安装板55上设有供驱动电机51传动轴伸出的传动轴过孔(图中未示出),所述丝杠52下端与所述驱动电机51的传动轴连接,驱动电机51可驱动丝杠52自轴心方向旋转,所述丝杠螺母53安装在所述丝杠52上,所述联动杆54通过丝杠螺母53可运动连接所述丝杠52,丝杠52旋转带动丝杠螺母53上下升降;所述联动杆54下端与所述丝杠螺母53连接,所述活动挡片23的上端与联动杆54的上端连接;支撑板56设置在两个丝杠52之间,其用于提高驱动组件5的结构强度;连接板57设置在支撑板56靠近上盖组件20一侧,驱动组件5通过连接板57与上盖组件20固定连接;连接板57周沿设有联动杆连接孔571,所述联动杆54穿过联动杆连接孔571,使联动杆54稳固连接连接板57;安装板55周沿设有下盖连接孔552,下盖组件22对应下盖连接孔552位置设有下盖安装过孔224,使用螺丝或螺钉依次穿过下盖安装过孔224和下盖连接孔552,使下盖组件22稳固设置在驱动组件5下部。

所述锅体1中部设有支架安装座8,所述支架安装座8中部设有支架安装孔10,所述支架下端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孔10内,确保升降机构2稳固设置在锅体1内;所述锅体1设有四块的分隔板82,所述分隔板82将所述锅体1内腔分割成四个的烹调腔;所述活动组件和驱动组件5对应所述烹调腔设有四组,使用户可以利用锅体1享用不同风味的汤水,同时便于用户对生熟程度不同或烹调时间不同的食材分开烹调。

所述支架安装座8套设在下盖组件22外部,所述支架安装座8上端设有凸壁81,所述凸壁81可插入导引套筒21和下盖组件22的连接处,并抵顶所述连接环223,使导引套筒21与支架安装座8紧密连接,确保升降机构2稳固设置在锅体1内,同时避免活动挡片23在下降时受阻。

为了拓展烹调锅具的烹调方式,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食材内锅3分为下列三种:

参见图12,食材内锅3上端开口,其周壁31和底壁32布设有网孔;周壁31向升降机构2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活动挡片23的挡片连接部33;

参见图13,食材内锅3上端开口,其周壁31′和底壁32′布设有网孔;周壁31′向升降机构2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活动挡片23的挡片连接部33′;所述周壁31′上边沿设有凸沿34,所述凸沿34上卡设有盖体35;所述盖体35上设有扣接柱351,所述凸沿34上对应设有扣爪341,扣爪341扣接扣接柱351,这种设置方式使盖体35可选择性地封盖食材内锅3的开口;另外,所述食材内锅3通过凸沿34卡设在锅体1的开口上,利用该食材内锅3可以对食材进行蒸煮,提高烹调锅具的适用性;

参见图14,食材内锅3上下敞口,其周壁31″布设有网孔;周壁31″向升降机构2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活动挡片23的挡片连接部33″;所述周壁31″上边沿设有凸沿34′,所述凸沿34上卡设有漏勺3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将本烹调锅具置于电磁炉上,电磁炉对锅体1加热的同时为升降机构2供能,用户将食材加入到食材内锅3内,然后用户通过控制器7控制升降机构2的活动挡板23下降,使食材内锅3进入到到锅体1内,利用锅体1内的汤水对食材进行烹煮,当食材烫熟后,用户再通过控制器7控制升降机构2的活动挡板23上升,使食材内锅3离开锅体1,然后即可夹取食材内锅3内的食材。

为了迎合不同口味的用户,该烹调锅具的锅体1通过分隔板82分隔成4个烹调腔,使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口味选择不同风味的汤水来烹煮食材,另外,升降机构2上对应设有4个活动挡板23,4个活动挡板23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电机51,4个活动挡板23可单独进行上下升降,用户可以利用4个食材内锅3对生熟程度不同或烹调时间不同的食材分别进行烹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烹调锅具,在升降机构2内设置电磁感应装置6,使用户在使用烹调锅具进行烹调时,将烹调锅具置于电磁炉上,即可利用电磁炉的通电线圈与电磁感应装置6产生的电流为升降机构2的驱动电机51供能,无需使用电线外接电源为驱动组件5供电,使该烹调锅具可以配合任何电磁炉使用,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另外,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升降机构2内设置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的烹调锅具没有内置电源,其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同时避免了出现电源受热影响驱动组件5正常工作的情况,其可靠性更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