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字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8608阅读:37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字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梯子领域,特别是人字梯。



背景技术:

晾衣架是人们在洗衣晾晒或者室内放置衣服时经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传统的晾衣架各个功能件连接处大多采用铆钉连接,因此在晾晒中存在如下缺点:铆钉连接不牢固且铆钉连接处间隙大,使用时间久或者风大的时候,容易造成铆钉连接处受损影响晾衣架的稳定性、牢固性,甚至影响晾衣架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普通的晾衣架仅能够提供晾晒衣物的功能,不利于家庭使用,且晾衣架不使用时其占用地点,折叠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字梯具有晾衣架的功能。

为达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字梯包括梯体和第二支架,所述梯体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端部互相铰接,所述人字梯还包括第三支架、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架背向所述梯体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一对第二支杆和位于一对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的多个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杆朝向另一所述第二支杆的表面,所述第三支架包括一对第三支杆和位于一对所述第三支杆之间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杆在衣架状态朝向所述第一支杆的表面,所述梯体、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可折叠成“门”形的衣架;所述第一限位杆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杆背向所述第二横杆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杆背向所述第二支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杆配合连接用于在所述人字梯处于衣架状态时保持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的夹角;

所述第二限位杆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杆朝向所述第二横杆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杆背向所述第二支杆的端部开设有通孔和第二开口,所述梯体设有与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第二凸起、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杆配合连接用于在人字梯处于梯子状态时保持所述梯体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夹角,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杆配合连接用于在人字梯处于衣架状态时保持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体包括一对第一支杆和位于一对所述第一支杆之间的多个活动踏板,所述活动踏板与所述第一支杆铰接,所述活动踏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活动踏板的中部铰接,所述活动踏板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具有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背向所述梯体的边缘具有凸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背向所述第三支架的边缘具有凸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三凸起的截面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靠近第二横杆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凸起边缘的所述凸楞的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所述第三支杆的截面为矩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杆的截面为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体、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由铝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字梯处于梯子状态时,最上方的所述活动踏板的下表面抵靠在最上方的所述第二横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人字梯中包括梯体和第二支架,所述梯体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端部互相铰接,所述人字梯还包括第三支架、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架背向所述梯体的端部铰接,所述梯体、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可折叠成“门”形的衣架。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人字梯的梯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人字梯的衣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人字梯的衣架状态向梯子状态折叠过程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的人字梯的衣架状态向梯子状态折叠过程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的人字梯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4的人字梯的第一限位杆处的放大图。

图7所示为图5的人字梯的第二限位杆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人字梯的梯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人字梯的衣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的人字梯的衣架状态向梯子状态折叠过程的第一个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人字梯包括梯体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梯体1和第二支架2互相铰接呈人字状的支架结构,第三支架3的端部与第二支架2背向梯体1的端部铰接。

梯体1包括一对第一支杆11和位于一对第一支杆11之间的多个活动踏板12,活动踏板12与第一支杆11铰接,活动踏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杆120,连杆120与活动踏板12的中部铰接。通过转动一个活动踏板12就可以通过连杆120带动全部活动踏板12转动。第一支杆11的截面为矩形。活动踏板12与第一支杆11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在人字梯处于衣架状态时活动踏板12与第一支杆11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支撑较轻的物品如鞋子。

第二支架2包括一对第二支杆21和位于一对第二支杆21之间多个第二横杆22,第二横杆22的端部固定于第二支杆21朝向另一第二支杆21的表面。第二支杆21的截面为矩形。第二横杆22的截面为圆形。

第三支架3包括一对第三支杆31和位于一对第三支杆31之间多个第三横杆32,第三横杆32的端部固定于第三横杆32在衣架状态朝向第一支杆11的表面。第三支杆31的截面为矩形。第三横杆32的截面为矩形。

当人字梯处于梯子状态时,最上方的活动踏板12的边缘的下表面抵靠在最上方的第二横杆22上,这样当使用者脚踩活动踏板12时活动踏板12不会向下转动。

图4所示为图1的人字梯的衣架状态向梯子状态折叠过程的第二个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4的人字梯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4的人字梯的第一限位杆处的放大图。图7所示为图5的人字梯的第二限位杆处的放大图。请参见图4至图7,本实施例的人字梯还包括第一限位杆4和第二限位杆5,

第一限位杆4铰接在第二支杆21背向第二横杆22的表面,第一限位杆4背向第二支杆2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开口40,第三支杆31表面设有与第一开口40配合的第一凸起4a,第一凸起4a背向第三支杆31的边缘具有凸楞用于防止第一凸起4a与第一限位杆4分离。第一凸起4a用于在人字梯处于衣架状态时与第一限位杆4连接,保持第二支杆21、第三支杆31的夹角。

第二限位杆5铰接在第二支杆21朝向第二横杆22的表面,第二限位杆5背向第二支杆21的端部开设有通孔501和第二开口502,通孔501靠近第二横杆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凸起边缘的所述凸楞的安装孔。

第一支杆11开设有与通孔501和第二开口502对应的第二凸起5a和第三凸起5b,第二凸起5a和第三凸起5b背向第一支杆11的边缘具有凸楞用于防止第二凸起5a或第三凸起5b与第二限位杆5分离。第二凸起5a用于在人字梯处于梯子状态时与第二限位杆5连接,防止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21的夹角扩大。

第三凸起5b用于在人字梯处于衣架状态时与第二限位杆5连接,保持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21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人字梯中包括梯体和第二支架,所述梯体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架端部互相铰接,所述人字梯还包括第三支架、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三支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架背向所述梯体的端部铰接,所述梯体、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可折叠成“门”形的衣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