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淘菜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58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淘菜篮。



背景技术:

生活中,淘米、豆、菜都是用的一样的盆子,洗完后,如果不把盆内的东西拿出来,将难以倒完水,如果大幅度的倾斜盆子,又容易导致盆内东西掉落。

如果能提供一种既能沥干水分又能避免食物倾倒出来的容器,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淘菜篮,包括内盆和外盆,所述内盆设置于外盆内,且内盆下部设置有若干通孔,且内盆下部紧贴外盆内表面设置,且内盆外面表其他部分不与外盆内表面接触;所述外盆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内盆对应于连接杆的位置设置有孔,连接杆未与外盆连接的一端穿过该孔,且端末设置有挡片;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内盆能够以两个连接杆为转轴旋转,所述外盆在垂直于两个连接杆所确定直线的方向一侧设置有漏水口,漏水口最下端在垂直地面方向上投影的高度高于内盆下部通孔在垂直地面方向上投影的高度所述内盆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高度不低于漏水口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盆未与连接杆连接的两侧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口是从外盆的上边沿向下开口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淘菜与沥水功能结合在一起,可以通过连接杆设置内盆与外盆的相对位置。当需要整个盆装水时,将内盆与外盆重叠,且下部紧贴外盆内表面,不容易漏水,且由于内盆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高度不低于漏水口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高度,可以完全覆盖住漏水口,从而实现盛水。当需要进行沥水时,通过连接杆倾斜内盆,内盆下部不再与外盆内表面贴合,水流通过通孔流道外盆内,通过漏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结构紧凑,具有极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中:1. 外盆,2. 内盆,3. 连接杆,4.通孔,5.漏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内盆2和外盆1。所述内盆2设置于外盆1内,且内盆2下部设置有若干通孔4,且内盆2下部紧贴外盆1内表面设置,且内盆2外面表其他部分不与外盆1内表面接触。内盆2设置目的是为了在下表面与外盆1内表面贴合时能够完成盛水的功能,在不贴合时能够将水分从通孔4位置流到外盆1。

为了实现外盆1与内盆2相对位置的变化,所述外盆1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3,内盆2对应于连接杆3的位置设置有孔,连接杆3未与外盆1连接的一端穿过该孔,且端末设置有挡片;所述连接杆3的直径小于孔的直径,内盆2能够以两个连接杆3为转轴旋转。连接杆3的作用是提供内盆2转动的转轴。挡片是实现内盆2不会从连接杆3上脱落。

所述外盆1在垂直于两个连接杆3所确定直线的方向一侧设置有漏水口5,漏水口5最下端在垂直地面方向上投影的高度高于内盆2下部通孔4在垂直地面方向上投影的高度所述内盆2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高度不低于漏水口5在垂直地面方向上的高度。漏水口5的设置及其高度要求是为了在不需要沥水的时候,内盆2通过底部与外盆1内表面的贴合,实现盛水功能,当需要沥水的时候则通过内盆2倾斜,将水流入外盆1,并通过漏水口5流出。

优选的,所述内盆2未与连接杆3连接的两侧上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导流槽(导流槽在图中未表示出)。沥水时,能通过倾斜方向上的导流槽能够进一步的帮助水流出内盆2。

优选的,所述漏水口5是从外盆1的上边沿向下开口形成。漏水口5的形态可以自己根据情况设置,本实施例为了保障水流的尽快流出,直接在外盆1上边沿开口形成漏水口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