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758发布日期:2018-06-22 21:1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白天,很多人都在办公室坐在转椅上,面对电脑辛勤工作,中午时分需要在办公室休憩一下,恢复下精力,下午可以用饱满的精神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由于办公室一般区域较小,不方便躺下休息,只能趴在桌子上或依靠在椅子背上休息,趴着休息容易压迫眼睛,而依靠在转椅椅背上休息,如果将头部放在转椅椅背靠近身体的一侧,就容易脖子过度向前弯曲,造成很大的不适感,如果将头部放置在转椅椅背顶端休息,因为转椅椅背顶部为弧形,将头部放置在椅背顶端午睡,只能将后脑勺的很小一部分放置在椅背上,支撑面积小,容易产生硌感,十分不舒服,而且容易在睡着之后头部沿转椅椅背向一侧滑动,对于睡着的人来说,这样很容易惊醒,影响休息质量,而且容易给使用者造成心理阴影,当再次依靠休息时,不能完全放松精神,影响休息质量,不能很好的达到休息的目的,不利于恢复精力;办公室一族坐在转椅上工作时,腿部自然下垂放在地面上,时间久了,脚部容易发胀,如果人们自己抬高腿部活动,又经常因体力问题,不能保持很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能够方便的放置在转椅椅背后方,使用者依靠在转椅椅背上,头部越过转椅椅背的部分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对头部进行支撑,扩大支撑面积,使用者可以放松休息,提高休息质量,还可以调低高度放置在转椅前方,方便人们将腿放置在装置上进行抬高活动按摩,有利于腿部的放松休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包括空心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顶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穿过第一通孔位于支撑壳体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适应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能阻止支撑杆脱离支撑壳体,所述支撑杆上方设有与头部相适应的托板,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沿支撑杆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孔和下插孔,所述上插孔和下插孔均能暴露于支撑壳体外,还包括与定位孔相适应的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插入定位孔中能阻止支撑杆沿第一通孔向下移动,所述支撑壳体底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有若干开口向下的U型转轮支架,所述转轮支架环形阵列排列,所述转轮支架上转动连接与转椅轮子相适应的转轮。

所述支撑壳体的对称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L型挂钩,所述挂钩的水平端与支撑壳体侧壁连接,所述挂钩的垂直端竖直向上延伸,还包括与挂钩的垂直端相适应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底部设有与挂钩的垂直端相适应的转动孔,所述挂钩的垂直端能伸入转动孔并在转动孔内转动,所述转动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L型拉杆,所述拉杆的垂直端穿过第二通孔伸入转动块内,所述拉杆位于转动块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适应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能阻止拉杆脱离转动块,所述拉杆远离转动块的一端设有与转椅把手相适应的搭扣。

所述拉杆为空心拉杆,所述拉杆的相对两个侧壁上设有贯穿孔,所述拉杆靠近搭扣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搭扣靠近拉杆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适应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穿过第三通孔并伸入拉杆内,所述延伸杆位于拉杆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通孔相适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能阻止延伸杆脱离拉杆,所述限位块远离延伸杆的一侧与拉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延伸杆上设有与贯穿孔相适应的配合孔,还包括与贯穿孔相适应的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能穿过贯穿孔、配合孔、贯穿孔,所述定位插销能从拉杆的一侧伸入从拉杆的相对一侧伸出。

所述定位插杆为L型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的水平端穿出定位孔暴露于空气中,所述定位插杆的水平端的端部设有限位孔,还包括与限位孔相适应的定位栓,所述定位栓能插入限位孔中。

所述托板的两侧设有魔术贴,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上设有与魔术贴配合的魔术贴。

所述定位插杆一端设有便于手指拉动的拉环。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空心支撑壳体内穿设支撑杆,支撑杆上方设有与头部相适应的托板,能够在使用者依靠在椅背上休息时,方便使用者将头部放置在托板上,为头部提供支撑力,使用者可以放松休息,支撑杆上设定位孔,定位孔包括沿支撑杆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孔和下插孔,还包括与定位孔相适应的定位插杆,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支撑杆沿第一通孔向上拉出至下插孔暴露于支撑壳体外部,将定位插杆插入下插孔固定,适应使用者依靠椅背放置头部休息的需求,对头部进行支撑,扩大支撑面积,使用者可以放松休息,提高休息质量,将支撑杆沿第一通孔向上拉出至上插孔暴露于支撑壳体外部,将定位插杆插入上插孔固定,适应使用者将腿部放置在托板上休息的需求,方便人们将腿放置在装置上进行抬高活动按摩,有利于腿部的放松休息。

2、支撑壳体上与转椅把手相适应的搭扣的设置,两个搭扣分别挂在转椅把手上,使装置与转椅连接为一体,减少装置在使用者头部向下向后的压力作用下的移动,提高稳定性。

3、拉杆设置为空心杆,并与延伸杆的配合设置,便于收纳,减小装置的占地空间。

4、定位插杆上定位栓的设置,为定位插杆插入定位孔中提高稳定性,减少因震动等使定位插杆从定位孔中脱出的情况,提高稳定性,提高安全性。

5、遮光板的设置,为使用者依靠在椅背上休息时遮挡光线,减少外界干扰,提高休息质量。

6、拉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将手指伸入拉环拉动定位插销,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A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1、支撑壳体;2、第一通孔;3、支撑杆;4、限位板;5、托板;6、定位孔;7、上插孔;8、下插孔;9、定位插杆;10、支撑板;11、转轮支架;12、转轮;13、挂钩;14、转动块;15、转动孔;16、第二通孔;17、拉杆;18、阻挡块;19、搭扣;20、贯穿孔;21、第三通孔;22、延伸杆;23、限位块;24、弹簧;25、配合孔;26、定位插销;27、限位孔;28、定位栓;29、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包括空心支撑壳体1,所述支撑壳体1顶端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内穿设支撑杆3,支撑杆与第一通孔相适应,支撑杆能沿第一通孔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杆3穿过第一通孔2位于支撑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适应的限位板4,支撑杆一端位于支撑壳体内,支撑杆位于支撑壳体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限位板4能阻止支撑杆3脱离支撑壳体1,限位板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避免支撑杆过度向外拉出至脱离支撑壳体,提高稳定性,所述支撑杆3上方设有与头部相适应的托板5,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使用者依靠的转椅椅背上,头部超过转椅椅背的部分可以方便放置托板上,托板对头部进行支撑,扩大支撑面积,使用者可以放松休息,提高休息质量,还可以在托板上设置弹性胶垫,提高舒适度,可以通过胶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还可以设置托板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以更好的适应人倾斜依靠在椅背上休息时头部的倾斜角度,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包括沿支撑杆3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孔7和下插孔8,所述上插孔7和下插孔8均能暴露于支撑壳体1外,上插孔与下插孔的设置,便于调节支撑杆位于支撑壳体外部分的长度,以适应使用者放松睡眠或抬高腿部的不同需求,还包括与定位孔6相适应的定位插杆9,所述定位插杆9插入定位孔6中能阻止支撑杆3沿第一通孔2向下移动,定位插杆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定位插杆插入定位孔后,在定位插杆的阻挡下,支撑杆停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下滑,较佳的,定位插杆插入上插孔时,托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转椅的座位部分距离地面的高度相似,定位插杆插入下插孔时,托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转椅椅背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相似,还可以多设置几个定位孔,即多设置几个上插孔和或下插孔,以适应使用者调节转椅在不同高度时的休息的不同高度需求,所述支撑壳体1底端设有支撑板10,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支撑板用于为支撑壳体提供底座支撑,支撑壳体位于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板10下方设有若干开口向下的U型转轮12支架11,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若干所述转轮支架11环形阵列排列,提高支撑稳定性,所述转轮支架11上转动连接与转椅轮子相适应的转轮12,支撑板底部设置转轮,便于移动装置,提高便利性。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能够方便的放置在转椅椅背后方,使用者依靠的转椅椅背上,头部超过转椅椅背的部分可以方便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对头部进行支撑,扩大支撑面积,使用者可以放松休息,提高休息质量,还可以调低高度放置在转椅前方,方便人们将腿放置在装置上进行抬高按摩活动,有利于腿部的放松休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当使用者需要依靠在转椅椅背上睡眠休息时,将装置放置在转椅椅背后方,向上拉动支撑杆,将定位插杆插入下插孔,支撑杆上端的托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转椅椅背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相似,使用者依靠在转椅椅背上,头部向后放置,放置在转椅椅背最高端,没有被椅背支撑住的部分放置在托板上,对头部进行支撑;当使用者需要太高腿部进行活动按摩时,将装置放置在转椅前方,向上拉动支撑杆,将定位插杆插入上插孔,托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与转椅的座位部分距离地面的高度相似,使用者抬起腿部放置在托板上,抬高腿部,方便进行按摩放松等活动。

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支撑壳体1的对称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L型挂钩13,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挂钩13的水平端与支撑壳体1侧壁连接,所述挂钩13的垂直端竖直向上延伸,挂钩用于为连接转椅把手的装置提供连接点,还包括与挂钩13的垂直端相适应的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底部设有与挂钩13的垂直端相适应的转动孔15,所述挂钩13的垂直端能伸入转动孔15并在转动孔15内转动,转动块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安装或从挂钩上拆卸下来,并方便调整转动块的方向,所述转动块14上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内穿设L型拉杆17,所述拉杆17的垂直端穿过第二通孔16伸入转动块14内,所述拉杆17位于转动块14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通孔16相适应的阻挡块18,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阻挡块18能阻止拉杆17脱离转动块14,阻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拉杆可以在转动块内转动,便于调整拉杆的方向,所述拉杆17远离转动块14的一端设有与转椅把手相适应的搭扣19,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转椅的后方,转动拉杆,并将两个拉杆分别伸向转椅把手,通过搭扣将拉杆挂在转椅把手上,在使用者将头部放置在托板上时,会产生一个向后向下的压力,可能会使装置产生向后移动的情况,通过拉杆与把手的连接,将装置与转椅连为一体,使用者坐在转椅上的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力大于头部给出的向后向下的压力,转椅不移动,通过拉杆可以拉住装置也不移动,提高稳定性,提高安全性,较佳的,可以将搭扣挂在转椅把手的下端与转椅座位连接的位置处,减少对转椅把手的占用的影响,放置在下方不易被身体碰触到,不易使搭扣从转椅把手脱落,并且不影响使用者休息,两个搭扣分别挂在转椅把手上,使装置与转椅连接为一体,减少装置在使用者头部向下向后的压力作用下的移动,提高稳定性。

为了减少因拉杆水平伸出而导致的占用空间变大,所述拉杆17为空心拉杆,所述拉杆17的相对两个侧壁上设有贯穿孔20,贯穿孔为通孔,对称设置在拉杆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拉杆17靠近搭扣19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21,所述搭扣19靠近拉杆17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通孔21相适应的延伸杆22,所述延伸杆22穿过第三通孔21并伸入拉杆17内,延伸杆可以沿第三通孔左、右滑动,所述延伸杆22位于拉杆17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通孔21相适应的限位块23,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限位块23能阻止延伸杆22脱离拉杆17,所述限位块23远离延伸杆22的一侧与拉杆17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延伸杆22上设有与贯穿孔20相适应的配合孔25,还包括与贯穿孔20相适应的定位插销26,所述定位插销26能穿过贯穿孔20、配合孔25、贯穿孔20,从拉杆17的一侧伸入从拉杆17的相对一侧伸出,将延伸杆推入拉杆内,将配合孔与贯穿孔对应好,将定位插销顺序插入贯穿孔、配合孔、贯穿孔并从拉杆的另一侧伸出,对延伸杆进行国定,减小占用空间,将定位插销拔出,在弹簧的作用下,延伸杆向外移动至限位块被第三通孔挡住,使用方便,便于收纳,减小装置的占地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定位插杆9为L型定位插杆9,所述定位插杆9的水平端穿出定位孔6暴露于空气中,所述定位插杆9的水平端的端部设有限位孔27,还包括与限位孔27相适应的定位栓28,所述定位栓28能插入限位孔27中,限位孔设置在定位插杆的水平端的远离定位插杆的竖直端的一端,位插杆插入定位孔中提高稳定性,减少因震动等使定位插杆从定位孔中脱出的情况,提高稳定性,提高安全性。

为了提高便利性,所述托板5的两侧设有魔术贴,可以通过胶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包括遮光板29,所述遮光板29上设有与魔术贴配合的魔术贴,为使用者依靠在椅背上休息时遮挡光线,减少外界干扰,提高休息质量。

为了便于拉动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杆9一端设有便于手指拉动的拉环,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使用者将手指伸入拉环拉动定位插销,提高便利性。

实施例:

一种多功能转椅用支撑装置,包括空心支撑壳体1,所述支撑壳体1的对称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L型挂钩13,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挂钩13的水平端与支撑壳体1侧壁连接,所述挂钩13的垂直端竖直向上延伸,挂钩用于为连接转椅把手的装置提供连接点,还包括与挂钩13的垂直端相适应的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底部设有与挂钩13的垂直端相适应的转动孔15,所述挂钩13的垂直端能伸入转动孔15并在转动孔15内转动,所述转动块14上设有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内穿设L型拉杆17,所述拉杆17为空心拉杆,所述拉杆17的垂直端穿过第二通孔16伸入转动块14内,所述拉杆17位于转动块14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通孔16相适应的阻挡块18,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阻挡块18能阻止拉杆17脱离转动块14,阻挡块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拉杆17远离转动块14的一端设有与转椅把手相适应的搭扣19,所述拉杆17的相对两个侧壁上设有贯穿孔20,贯穿孔为通孔,对称设置在拉杆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拉杆17靠近搭扣19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21,所述搭扣19靠近拉杆17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通孔21相适应的延伸杆22,所述延伸杆22穿过第三通孔21并伸入拉杆17内,所述延伸杆22位于拉杆17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三通孔21相适应的限位块23,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限位块23能阻止延伸杆22脱离拉杆17,所述限位块23远离延伸杆22的一侧与拉杆17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延伸杆22上设有与贯穿孔20相适应的配合孔25,还包括与贯穿孔20相适应的定位插销26,所述定位插销26能穿过贯穿孔20、配合孔25、贯穿孔20,从拉杆17的一侧伸入从拉杆17的相对一侧伸出,所述支撑壳体1顶端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内穿设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穿过第一通孔2位于支撑壳体1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通孔2相适应的限位板4,支撑杆一端位于支撑壳体内,支撑杆位于支撑壳体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限位板4能阻止支撑杆3脱离支撑壳体1,限位板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支撑杆3上方设有与头部相适应的托板5,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在托板上设置弹性胶垫,可以通过胶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托板5的两侧设有魔术贴,可以通过胶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包括遮光板29,所述遮光板29上设有与魔术贴配合的魔术贴,所述支撑杆3上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包括沿支撑杆3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孔7和下插孔8,所述上插孔7和下插孔8均能暴露于支撑壳体1外,还包括与定位孔6相适应的定位插杆9,所述定位插杆9为L型定位插杆9,所述定位插杆9插入定位孔6中能阻止支撑杆3沿第一通孔2向下移动,定位插杆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定位插杆9的水平端的端部设有限位孔27,还包括与限位孔27相适应的定位栓28,所述定位栓28能插入限位孔27中,所述定位插杆9的竖直端设有便于手指拉动的拉环,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支撑壳体1底端设有支撑板10,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支撑壳体位于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支撑板10下方设有三个开口向下的U型转轮12支架11,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三个所述转轮支架11环形阵列排列,所述转轮支架11上转动连接与转椅轮子相适应的转轮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能够方便的放置在转椅椅背后方,使用者依靠的转椅椅背上,头部超过转椅椅背的部分可以方便放置在支撑装置上,对头部进行支撑,扩大支撑面积,使用者可以放松休息,提高休息质量,还可以调低高度放置在转椅前方,方便人们将腿放置在装置上进行抬高按摩活动,有利于腿部的放松休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