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滑轨的简易缓冲自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7513发布日期:2018-08-10 19:29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自复位机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滑轨的缓冲自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滑轨主要的作用就是起到承载箱体和延伸、收拢箱体的功能,如何在外形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增加滑轨的承载能力、提升更好的推拉手感、实现有效的收拢效果,是一支滑轨重要品质体现,也是不断研发的方向。

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滑轨的缓冲自复位机构往往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小型滑轨中,也容易出现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滑轨的简易缓冲自复位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有效实现滑轨的自复位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滑轨的简易缓冲自复位机构,其包括一“T”型形状的机构主体,所述机构主体的竖向部分可收入滑轨内轨框架内,所述机构主体的横向部分用于抵挡所述滑轨内轨框架;所述竖向部分内开设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一可滑动的“凹”型形状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通过一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机构主体的横向部分一侧;

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为一侧翼,两头分别为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腔体包括两侧相对布置的滑槽和位于上侧的通道;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横向部分的一端,为上下错落设置的角槽,所述的两个角槽构成一翻转槽;所述滑块的侧翼架设在所述腔体的滑槽内,所述滑块的第一、第二凸起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滑轨内轨框架末端设置有一倒钩,所述倒钩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可形成勾拉及抵推的连接关系。当所述滑轨从闭合状态拉开时,所述倒钩将勾住所述滑块一起移动同时,当所述滑块移至所述翻转槽时,所述倒钩脱钩,进一步拉动滑轨时,内轨、中轨框架继续往前移动,但所述滑块由于其第一、第二凸起与所述翻转槽配合将锁止不动;当所述滑轨从打开状态收拢时,所述滑轨内轨框架的倒钩移至所述滑块时,首先抵推所述滑块的第二凸起,直至滑块翻转,此时由于所述弹簧的拉力,所述滑轨内轨框架将被所述滑块复位至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一对滑槽下方,靠近所述横向部分的一端,开设有三角镂空结构。所述三角镂空结构提供了弹性功能,当所述滑块失效未勾住所述滑轨内轨框架自行复位时,只需将滑轨强行推入底端,所述倒钩将挤压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使所述三角镂空结构产生形变下压,从而迫使所述倒钩重新置入所述第一、第二凸起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机构主体的竖向部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

进一步的,机构主体的横向部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机构仅通过一机构主体、一滑块、一弹簧及一设置在内轨框架上的倒钩及实现了缓冲自复位功能,所涉及零部件少,大大降低了出错率,同时机构小巧适用于小型轨内,生产成本也低,易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镂空结构提供了弹性功能,当所述滑块失效未勾住所述滑轨内轨框架自行复位时,只需将滑轨强行推入底端,所述倒钩将挤压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使所述三角镂空结构产生形变下压,从而迫使所述倒钩重新置入所述第一、第二凸起之间,有效的解决了自复位失效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弹性结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可保证滑轨在自复位收拢的状态下,发生强力的冲击。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自复位机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自复位机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一种用于滑轨的简易缓冲自复位机构,其包括一“T”型形状的机构主体1,所述机构主体1的竖向部分101可收入滑轨内轨框架内,所述机构主体1的横向部分102用于抵挡所述滑轨内轨框架;所述竖向部分101内开设有一腔体1011,所述腔体1011内设置有一可滑动的“凹”型形状的滑块2,所述滑块2的一端通过一弹簧3弹性连接在所述机构主体1的横向部分102一侧;所述滑块2的两侧分别为一侧翼201,两头分别为第一凸起202和第二凸起203;所述腔体1011包括两侧相对布置的滑槽1012和位于上侧的通道1013;所述滑槽1012远离所述横向部分102的一端,为上下错落设置的角槽,所述的两个角槽构成一翻转槽1014;所述滑块2的侧翼201架设在所述腔体1011的滑槽1012内,所述滑块2的第一、第二凸起202,203位于所述通道1013内;所述滑轨内轨框架末端设置有一倒钩4,所述倒钩4与所述第一凸起202和第二凸起203之间可形成勾拉及抵推的连接关系。

当所述滑轨从闭合状态拉开时,所述倒钩4将勾住所述滑块2一起移动同时,当所述滑块2移至所述翻转槽1014时,所述倒钩4脱钩,进一步拉动滑轨时,内轨、中轨框架继续往前移动,但所述滑块2由于其第一、第二凸起202,203与所述翻转槽1014配合将锁止不动;当所述滑轨从打开状态收拢时,所述滑轨内轨框架的倒钩4移至所述滑块2时,首先抵推所述滑块2的第二凸起203,直至滑块2翻转,此时由于所述弹簧3的拉力,所述滑轨内轨框架将被所述滑块2复位至闭合状态。

优选的,在所述的一对滑槽1012下方,靠近所述横向部分102的一端,开设有三角镂空结构1015。所述三角镂空结构1015提供了弹性功能,当所述滑块2失效未勾住所述滑轨内轨框架自行复位时,只需将滑轨强行推入底端,所述倒钩将挤压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使所述三角镂空结构1015产生形变下压,从而迫使所述倒钩重新置入所述第一、第二凸起202,203之间。

优选的,所述机构主体1的竖向部分10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1016。

进一步的,机构主体1的横向部分10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1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