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保温瓶胆、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879发布日期:2019-02-19 18:49阅读:10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保温瓶胆、保温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金属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保温瓶胆、保温瓶。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保温瓶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常用的各式保温瓶的瓶胆通常采用玻璃制作,在一个双层套封的玻璃容器中,用化学镀层的方式将银镀在内层玻璃的外表面和外层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对热辐射的双重的银镜反射层,并将内层容器之间的空气抽出,以杜绝内外层之间的空气对流传热,这样就构成了一个保温瓶。虽然其中所镀的银镜膜很薄,每只保温瓶耗费的银量较小(大约每只要耗银0.3g),但是由于保温瓶的实际需求量和每年的生产量都十分巨大,使得每年耗费在保温瓶胆上的银量也相当巨大,且由于银本身属于贵金属,所以在以往的现实操作中,保温瓶的瓶胆镀层一般都是采用汞化银作为镀层材料。汞化银本身具有毒性,因此在保温瓶的生产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均会有意外中毒的风险。目前市场上也有镀铜、镀镍的处理工艺,但工艺复杂,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保温瓶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瓶加工和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保温瓶胆,包括由内胆和外胆构成的瓶胆本体,所述内胆和外胆之间形成封闭的真空腔体,所述内胆的外壁与所述外胆的内壁上涂覆有液态金属膜。

其中,所述液态金属膜为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铋铟合金或铋铟锡合金中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瓶胆本体具有倒锥状瓶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保温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包裹有如上所述的保温瓶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瓶胆,通过采用无毒的液态金属代替有毒的汞化银、银作为瓶胆的热辐射层,有效避免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中毒、污染环境等隐患,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实验表明,与采用镀银、汞化银等镀膜的保温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液态金属的保温瓶的保温效果提高了10%~2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瓶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胆;2、内胆;3、外胆的内壁;4、内胆的外壁;5、真空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瓶胆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保温瓶胆,包括由内胆2和外胆1构成的瓶胆本体,内胆2和外胆1之间形成封闭的真空腔体5,内胆的外壁4与外胆的内壁3上涂覆有液态金属膜。内胆的外壁4与外胆的内壁3上涂覆的液态金属膜形成一种镜面膜,用以对热辐射进行反射,减少热量的损失,又因为真空腔体的存在,使得内胆与外胆之间没有传热介质进行热传导,进一步降低了热量的损耗,进而实现保温效果。

其中,内胆和外胆优选采用透明玻璃制造,液态金属具有与银或汞化银相同的反光能力和特征,有类似银器的光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瓶胆,通过采用无毒的液态金属代替有毒的汞化银、银作为瓶胆的热辐射层,有效避免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中毒、污染环境等隐患,在提高保温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实验表明,与采用镀银、汞化银等镀膜的保温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镀液态金属的保温瓶的保温效果提高了10%~20%。

优选地,液态金属膜为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铋铟合金或铋铟锡合金中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瓶胆本体具有倒锥状瓶口,将瓶口设置为倒锥状,既方便瓶胆内液体的倾倒,同时也有助于对瓶口进行密封,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态金属膜的通过电镀的方式涂覆在内胆和外胆上,镀液采用硫酸钠溶液,它能够增大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使液态金属镀层与内胆和外胆壁紧密结合。在处理镀层的过程中,采用磁场对液态金属的流向进行引导。例如液态金属采用镓铟合金时,镓铟液态金属在磁场作用下能够定向运动,利用这一特性,定向驱动合金镀在玻璃制成的胆壁上,镀层厚度调整可通过调整磁场的强弱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瓶胆不止适用于保温瓶,同时适用于保温杯、保温壶、保温瓶等产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保温瓶,包括外壳,外壳内包裹有如上所述的保温瓶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