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031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门窗(简称“玻璃钢门窗”)是继木、钢、铝、塑钢后新型门窗,其基体材料为热固性复合材料,属三维网状高分子结构。玻璃钢门窗综合了其它类门窗的优点,既有钢、铝门窗的坚固性,又避免了塑钢门窗强度低,迎光面易老化变形(颜色变黄), PVC型材在燃烧时能排放有害气体(氯气),防火防毒性差的缺陷,又具有塑钢门窗的防腐、保温、节能性能,更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能,但是现有的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不能调节拼接槽口的大小,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包括钢窗框型材本体,所述钢窗框型材本体的底侧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拼接块,所述钢窗框型材本体的底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位于拼接块的上方,且活动槽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齿条,所述拼接块的顶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活动槽内,且焊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拼接块的底侧开设有L型滑槽,所述L型滑槽位于两个贯穿孔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L型滑槽内滑动安装有L型滑块,所述贯穿孔靠近L型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L型滑槽相连通,且凹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外,所述L型滑块的顶端延伸至凹槽内,且焊接在固定杆底侧上,所述转动杆靠近凹槽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延伸至凹槽外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杆远离固定槽的一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凹槽远离固定槽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底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贯穿孔内活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底端延伸至贯穿孔外,且转动块的顶侧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安装在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滑条,所述凹槽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条滑动安装在滑轨内。

优选的,所述L型滑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钢窗框型材本体的底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两个拼接块相互远离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钢窗框型材本体、拼接块、活动槽、齿条、贯穿孔、转动杆、齿轮、滑动槽、滑动块、L型滑槽、L型滑块、凹槽、固定杆、固定槽和弹簧共同组建了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利用拼接块、活动槽、齿条、贯穿孔、转动杆、齿轮、滑动槽、滑动块、L型滑槽、L型滑块、凹槽、固定杆、固定槽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使得拼接块能够在钢窗框型材本体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能调节拼接槽口的大小,来安装不同大小的钢窗框型材,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的拼接块与钢窗框型材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窗框型材本体、2拼接块、3活动槽、4齿条、5贯穿孔、6转动杆、7齿轮、8滑动槽、9滑动块、10L型滑槽、11L型滑块、12凹槽、13固定杆、14固定槽、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包括钢窗框型材本体 1,钢窗框型材本体1的底侧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拼接块2,钢窗框型材本体1的底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活动槽3,活动槽3位于拼接块2 的上方,且活动槽3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齿条4,拼接块2的顶侧开设有贯穿孔5,贯穿孔5转动安装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顶端延伸至活动槽3内,且焊接有齿轮7,齿轮7与齿条4啮合,贯穿孔5的内壁上环形开设有滑动槽8,转动杆6的两侧内壁上均焊接有滑动块 9,滑动块9滑动安装在滑动槽8内,拼接块2的底侧开设有L型滑槽10,L型滑槽10位于两个贯穿孔5相互远离的一侧,L型滑槽10 内滑动安装有L型滑块11,贯穿孔5靠近L型滑槽1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与L型滑槽10相连通,且凹槽12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一端延伸至凹槽12外,L型滑块11的顶端延伸至凹槽12内,且焊接在固定杆13底侧上,转动杆6靠近凹槽12 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4,固定杆13延伸至凹槽12外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固定槽14内,固定杆13远离固定槽14的一侧焊接有弹簧15,弹簧15远离固定杆13的一端焊接在凹槽12远离固定槽14的一侧内壁上,通过钢窗框型材本体1、拼接块2、活动槽3、齿条4、贯穿孔 5、转动杆6、齿轮7、滑动槽8、滑动块9、L型滑槽10、L型滑块 11、凹槽12、固定杆13、固定槽14和弹簧15共同组建了75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利用拼接块2、活动槽3、齿条4、贯穿孔5、转动杆6、齿轮7、滑动槽8、滑动块9、L型滑槽10、L型滑块11、凹槽12、固定杆13、固定槽14和弹簧15的配合使用,使得拼接块2 能够在钢窗框型材本体1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能调节拼接槽口的大小,来安装不同大小的钢窗框型材,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杆6的底侧开设有卡槽,贯穿孔5内活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的底端延伸至贯穿孔5外,且转动块的顶侧焊接有卡块,卡块滑动安装在卡槽内,固定杆13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滑条,凹槽12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轨,滑条滑动安装在滑轨内,L 型滑块11的底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防滑垫为橡胶材料制成,钢窗框型材本体1的底侧对称焊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位于两个拼接块2相互远离的一侧,通过钢窗框型材本体1、拼接块2、活动槽3、齿条4、贯穿孔5、转动杆6、齿轮7、滑动槽8、滑动块9、L型滑槽10、L 型滑块11、凹槽12、固定杆13、固定槽14和弹簧15共同组建了75 系列玻璃钢窗框型材结构,利用拼接块2、活动槽3、齿条4、贯穿孔5、转动杆6、齿轮7、滑动槽8、滑动块9、L型滑槽10、L型滑块11、凹槽12、固定杆13、固定槽14和弹簧15的配合使用,使得拼接块2能够在钢窗框型材本体1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能调节拼接槽口的大小,来安装不同大小的钢窗框型材,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工作原理:在使用的时候,当需要安装不同大小的钢窗框型材时,首先将转动块安装入贯穿孔5内,使得卡块卡入卡槽内,然后手动推动L型滑块11,L型滑块11在L型滑槽10内滑动,且L型滑块11 带动固定杆13滑动,使得固定杆13的一端滑出固定槽14外,然后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带动齿轮7转动,且齿轮7与活动槽3内焊接的齿条4啮合,使得齿轮7带动拼接块2 在钢窗框型材本体1上滑动,使得能够改变拼接块2与固定柱之间围成的拼接槽口的大小,当拼接块2到达预定位置时,拔出转动块,操作简单,满足用户的抵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