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379发布日期:2019-04-20 02:5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清洗机器人附属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的清洗一直以来都是一项繁重、危险、耗资的事情,目前,对高层建筑的清洗工作主要还是由人工完成的,清洗工人搭乘吊篮或腰系绳索进行高空擦洗,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事故,而且人工作业效率低,清洗费用昂贵。由此,近十几年人们研究和开发了清洗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作业,清洗机器人的出现极大降低了高层建筑的清洗成本,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提高了清洗效率。然而由于技术起步较晚,现有清洗机器人还未发展成熟,其工作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外部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缺点明显,导致清洗机器人发展非常缓慢。

一般滴,现有的清洗机器人都是使用装有蓄电池的电池箱来作为动力源,由于清洗机器人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特殊性,清洗机器人的电池结构一般通过固定支架紧固,以防止其在清洗机器人内晃动,然而,由于清洗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会喷洒清洗水,为了防止电池箱进水,一般会通过密封结构来密封固定电池箱,但是,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是存在缺陷的,缘由在于,清洗机器人在工作时,电耗大,电池箱内发热情况明显,原有的密封结构导致电池箱附近极不透气,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每当清洗机器人工作一定时间后,就需要让清洗机器人停止工作一段时间,待电池箱的温度冷却至正常范围后才能继续工作,由此导致清洗机器人不能进行连续化作业,若不设置密封结构,又会导致电池箱因水雾的浸入而受到腐蚀,特别是在电池箱的接线处,水雾的浸蚀极易造成电池箱的短路而引发危险,如何统一电池箱防水和散热的矛盾问题,是近年来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项目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结构,通过吸水层和优化电池箱的结构,使电池箱防水和散热的技术问题得到高度统一,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箱结构,包括设于清洗装置内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电池箱露出有连接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层,电池箱上缠绕有缓冲环,缓冲环用于缓冲电池箱所受的冲击,电池箱的底部与清洗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清洗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住电池箱的周身。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电池箱首先通过电池箱的底部与清洗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清洗装置上的固定架固定,进而使电池箱得到有效紧固,使之在清洗装置内不易晃动,由于固定架是框架式结构,其不能达到密封的作用,考虑到水雾主要浸蚀电池箱露出有连接线的地方,在电池箱露出有连接线的端面上设置吸水层,通过吸水层的吸水作用防止水雾浸蚀电池箱,由此解决了电池防水的问题,由于只是在电池箱露出有连接线的地方设置有吸水层,而电池箱的其他地方并未设置密封结构,因此,电池箱附近空气流通顺畅,电池箱能够得到及时散热,进而解决了电池箱散热的问题。

进一步,为了提高电池箱带有吸水层的一面的牢固性和散热性,吸水层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箱上的固定框,固定框内填满海绵形成海绵层。由于海绵具有大孔径弹性结构,在起到吸水作用的同时,有利于电池箱在该处的散热和水蒸发,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使电池箱的防水和散热的问题得到解决。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水层的散热效果,固定框的侧壁上开槽形成透水通槽,固定框朝电池箱外的一端面敞口形成透风口。

作为优选,缓冲环包括弹性橡胶环,缓冲环的厚度不低于0.8cm,弹性橡胶环不仅能够使电池箱更紧固的固定在清洗装置上,又能够缓冲机械振动,抵御来自外部对电池箱的冲击,保护电池箱不易受到外部的变形破坏,当然缓冲环还可以是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是刚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电池箱的底部连接有插脚,插脚用于与清洗装置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箱的散热效果,电池箱端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透气部,透气部包括凹陷面,凹陷面中部向电池箱外鼓起形成凸镜式结构,凹陷面的边缘与电池箱的端面连接形成环形凹槽,凹陷面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贯穿电池箱的箱壁。鼓起的凹陷面能够防止水雾在该处汇集成液滴而通过透气孔进入电池箱内,有效防止水雾的浸蚀,环形凹槽的作用是汇集从凹陷面上流下来的液态小珠,排出凹陷面附近的液滴。

进一步,所述透气孔内填满海绵,以进一步防止水雾的浸入,或者所述透气孔凸出于凹陷面,透气孔凸出的高度不低于电池箱端面的高度,通过高度差进一步防止水雾的浸入,但防浸入效果没有上述第一种效果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结构,通过设置吸水层和优化电池箱的结构,使电池箱不仅能够抵御水雾的侵蚀,还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电池箱不易遭受破坏,工作稳定可靠,同时解决了电池箱防水和散热的技术问题,使清洗机器人能进行连续化作业,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箱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结构底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清洗装置,2为电池箱,3为吸水层,4为缓冲环,5为固定架,6为固定框,601为透水通槽,7为海绵层,8为插脚,9为凹陷面,10为环形凹槽,11为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清洗装置的电池箱结构,包括设于清洗装置1内的电池箱2,电池箱2露出有连接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水层3,电池箱2上缠绕有缓冲环4,缓冲环4均布于电池箱2的周身上,缓冲环4用于缓冲电池箱2所受的冲击,电池箱2的底部与清洗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清洗装置1通过固定架5固定住电池箱2的周身。

电池箱2首先通过电池箱2的底部与清洗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然后通过清洗装置1上的固定架5固定,进而使电池箱2得到有效紧固,使之在清洗装置1内不易晃动,由于固定架5是框架式结构,其不能达到密封的作用,考虑到水雾主要浸蚀电池箱2露出有连接线的地方,在电池箱2露出有连接线的端面上设置吸水层3,通过吸水层3的吸水作用防止水雾浸蚀电池箱2,由此解决了电池箱2防水的问题,由于只是在电池箱2露出有连接线的地方设置有吸水层3,而电池箱2的其他地方并未设置密封结构,因此,电池箱2附近空气流通顺畅,电池箱2能够得到及时散热,进而解决了电池箱2散热的问题。

进一步地说,为了提高电池箱2带有吸水层3的一面的牢固性和散热性,吸水层3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池箱2上的固定框6,固定框6内填满海绵形成海绵层7。由于海绵具有大孔径弹性结构,在起到吸水作用的同时,有利于电池箱2在该处的散热和水蒸发,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使电池箱2的防水和散热的问题得到解决。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水层3的散热效果,固定框6的侧壁上开槽形成透水通槽601,固定框6朝电池箱2外的一端面敞口形成透风口。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缓冲环4包括弹性橡胶环,缓冲环4的厚度不低于0.8cm,优选为1.00cm。弹性橡胶环不仅能够使电池箱2更紧固的固定在清洗装置1上,又能够缓冲机械振动,抵御来自外部对电池箱2的冲击,保护电池箱2不易受到外部的变形破坏,当然,缓冲环4还可以是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或者是刚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说,电池箱2的底部连接有插脚8,插脚8用于与清洗装置1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箱2的散热效果,电池箱2端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透气部,透气部包括凹陷面9,凹陷面9中部向电池箱2外鼓起形成凸镜式结构,凹陷面9的边缘与电池箱2的端面连接形成环形凹槽10,凹陷面9上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贯穿电池箱2的箱壁。鼓起的凹陷面9能够防止水雾在该处汇集成液滴而通过透气孔11进入电池箱2内,有效防止水雾的浸蚀,环形凹槽10的作用是汇集从凹陷面9上流下来的液态小珠,排出凹陷面9附近的液滴。

进一步地说,所述透气孔11内填满海绵,以进一步防止水雾的浸入,或者所述透气孔11凸出于凹陷面9,透气孔11凸出的高度不低于电池箱2端面的高度,通过高度差进一步防止水雾的浸入,防浸入效果没有塞有海绵时的效果好,但透气性好,根据自身所需适当取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