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及梯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1810发布日期:2018-07-18 00:5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出料缸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梯子及梯子组件。



背景技术:

在硅酮胶间歇式生产工艺中,很多时候需要用到活动的料缸,在对使用完毕后的料缸进行清洗时,作业人员需要进入到料缸内作业。在其他需要用到料缸的间歇式生产工艺中的料缸清洗也会存在类似的情况。通常作业人员需要依靠梯子先到达料缸开口处以方便完成清洗作业,但传统的梯子不能较稳定的固定,在作业人员依靠传统的梯子到达料缸开口处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协助者帮忙扶稳梯子,容易出现摔倒等安全事故,且传统的梯子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梯子及梯子组件,旨在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方便作业人员到达料缸开口处。

一种梯子,包括:

梯架主体,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梯杆与设置于两根所述梯杆之间的至少一根梯蹬;

卡接件,用于与料缸的侧壁卡接,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梯杆或所述梯蹬固定连接;及

第一移动轮,设置于所述梯杆的一端或设置于所述梯蹬上,且远离所述卡接件设置,所述第一移动轮与所述梯杆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所述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

上述梯子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作业时,使梯子倾斜,将卡接件卡接到料缸的侧壁上,两根间隔设置的梯杆与第一移动轮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可以提高梯子的整体稳定性,有效地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人员通过踩踏梯蹬,逐步到达料缸开口处,不需要他人的协助,方便轻松。

作业完成后,将梯杆从料缸的侧壁上移开,使梯子呈第一移动轮接触地面且梯杆未接触地面的状态,施加外力使第一移动轮发生滚动,以较省力的方式将该梯子移动至合适的存放位置,方便快捷。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两个所述梯杆之间,所述第一移动轮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梯杆的一端或所述梯蹬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梯杆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移动轮相连,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与所述梯杆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移动轮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移动轮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梯杆或所述梯蹬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移动轮相连的一端到所述梯杆与所述梯蹬所在的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移动轮相连的一端到所述梯杆与所述梯蹬所在的平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移动轮与所述第一移动轮相配合形成用于移动所述梯子的移动-支撑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移动轮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移动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或当所述第二移动轮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移动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改变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梯杆之间的夹角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锁紧所述第一移动轮,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梯杆在其长度方向上可伸缩和/或所述梯蹬在其长度方向上可伸缩。

一种梯子组件,包括:

如以上所述的梯子;及

脚踏件,与所述梯杆或所述梯蹬相连。

上述梯子组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进入料缸时,使梯子倾斜,将卡接件卡接到料缸的侧壁上,两根间隔设置的梯杆与第一移动轮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可以提高梯子的整体稳定性,有效地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人员通过踩踏梯蹬,逐步到达料缸开口处,然后通过脚踏件进入到料缸内,不需要他人的协助,方便轻松。

离开料缸时,先通过脚踏件到达料缸的开口处,然后通过梯蹬到达地面。由于脚踏件与梯杆或梯蹬相连接,设置在料缸外的梯架主体通过卡接件与料缸相连,结构稳定,作业人员也不用担心会摔倒。

作业完成后,将梯杆从料缸的侧壁上移开,使梯子呈第一移动轮接触地面且梯杆未接触地面的状态,施加外力使第一移动轮发生滚动,以较省力的方式将该梯子移动至合适的存放位置,方便快捷。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踏件为防滑链,所述防滑链与所述梯杆或所述梯蹬可拆卸连接;或

所述脚踏件为软梯,所述软梯与所述梯杆或所述梯蹬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梯子与料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中梯子在第一支撑结构作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中梯子在移动-支撑结构作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梯子组件,11、梯子,20、料缸,30、地面,100、梯杆,110、挂钩,200、梯蹬,300、钩子,400、防滑链,500、第一支撑杆,510、第一移动轮,600、第二支撑杆,610、第二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梯子组件10,包括梯子11及脚踏件,其中,梯子11包括梯架主体、卡接件及第一移动轮510,梯架主体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梯杆100与设置于两根梯杆100之间的至少一根梯蹬200。该梯子组件10可以方便作业人员进出料缸20,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有效的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卡接件用于与料缸20的侧壁卡接,且卡接件与梯杆100或梯蹬200固定连接,卡接件的设置增加了梯子11的稳定性,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卡接件与梯杆100或梯蹬20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如螺纹连接等,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如焊接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接件为挂钩110,挂钩1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由两根梯杆100延伸而出,且挂钩110与梯杆100一体成型,挂钩110的弯折程度可根据不同的料缸20进行合理设计。挂钩110还可以设置在梯蹬200上,且其数量可以为一个但不局限于一个。

第一移动轮510可以以轮组的形式设置,也可以以单个轮子的形式设置。第一移动轮510的设置增大了梯子11和地面等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使梯子11放置得更加稳定,不易翻到。第一移动轮510可以设置于梯杆100的一端或设置于梯蹬200上,且远离卡接件设置,第一移动轮510与梯杆100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

第一移动轮510可以设置于两个梯杆100之间,第一移动轮510可通过第一支撑杆500与梯杆100的一端或梯蹬200相连,第一支撑杆500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移动轮510的拆装,也有利于增加梯子11的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轮5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移动轮510与梯杆100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一根梯杆100和与之对应的第一移动轮510可与地面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受力结构,稳定性强、安全性高。另外,由于梯杆100与两个第一移动轮510都能与地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当承受较大的重量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地面的要求(如地面的平整度等)。

第一移动轮510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以第一移动轮510为一个为例:第一移动轮510可通过第一支撑杆500设置在梯蹬200上,第一移动轮510与梯杆100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此时,该第一支撑结构与地面有三个接触点,稳定性较好,不容易翻倒,梯子11的安全性能较好。

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第二移动轮610以方便梯子11的移动和存放,第二移动轮610可通过第二支撑杆600与梯杆100或梯蹬200相连。同理,第二移动轮610可以以轮组的形式设置,也可以以单个轮子的形式设置。第二支撑杆600的设置也可以起到方便第二移动轮610拆装的作用。第二移动轮610与第一移动轮510相配合形成用于移动梯子11的移动-支撑结构,当移动和存放梯子11时,可以使第二移动轮610与第一移动轮510同时接触地面,且梯杆100不接触地面,从而使移动和存放作业更加省力、便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轮510与第二移动轮6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移动轮610通过第二支撑杆600与梯杆100相连,第二移动轮610能与地面接触,但第一移动轮510、第二移动轮610与梯杆100不同时和地面接触。具体的,作业人员进出料缸20时,两个第一移动轮510与梯杆100接触地面30,且两个第二移动轮610均不接触地面30(如图2所示)。移动和存放梯子11时,两个第二移动轮610与两个第一移动轮510都与地面30接触,且梯杆100不接触地面30(如图3所示)。

可选地,第二支撑杆600与第二移动轮610相连的一端到梯杆100与梯蹬20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支撑杆500与第一移动轮510相连的一端到梯杆100与梯蹬200所在的平面的垂直距离,第二移动轮610与第一移动轮510相配合形成用于移动梯子11的移动-支撑结构。

更进一步地,当第一移动轮510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二移动轮6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或当第二移动轮610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移动轮5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存放梯子11时,也可以以第一移动轮510与第二移动轮610同时接触地面30的状态存放,从而不需要很大的存放区域或倚靠物。

当梯子11处于第一移动轮510与第二移动轮610同时接触地面30的状态,梯杆100与地面30之间存在一个角度,且第二支撑杆600的长度与第一支撑杆500的长度差值越大该角度越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该差值,从而使作业人员移动梯子11时可以不用弯腰,提高了作业的舒适度。另外,通过合理设置该差值,还可以使在移动状态和存放状态下,梯杆100与地面30之间存在的夹角的角度相同,作业人员不在需要一个抬高或放下梯子11的动作,快捷方便。

与第二移动轮610相连的第二支撑杆600上可以设置角度调节机构(图未示),该角度调节机构用于改变第二支撑杆600与梯杆100之间的夹角大小。在清洗作业时,如果第一移动轮510和料缸20的距离较近,第二移动轮610与料缸20之间可能会发生干涉,此时可通过调节角度调节机构而避免干涉的出现。

可以理解地,第一支撑杆500上也可以设置角度调节机构,以方便梯子11适应不同高度的料缸。另外,可使梯杆100在其长度方向上可伸缩,当料缸20的高度存在差异使时,可通过调节梯杆100的长度,以使梯子11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料缸20。

第一移动轮510上可以设置锁紧机构(图未示),锁紧机构用于锁紧第一移动轮510。当作业人员进出料缸20时,使锁紧机构呈锁紧状态,可防止因第一移动轮510滚动而出现的梯子11的位移,以增加梯子11的使用安全性。同理,第二移动轮610上也可以设置锁紧机构,以保证梯子11在存放状态下不发生位移。

梯蹬200在其长度方向上可伸缩,当移动或存放梯子11时,可将梯蹬200缩短,以减少梯子11的体积,从而方便作业人员移动梯子11,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储存空间的要求。可以理解地,当移动或存放梯子11时,可同时将梯杆100与梯蹬200缩短,以进一步减少梯子11的体积。

脚踏件可以直接与梯杆100或梯蹬200相连,也可以通过连接件等中间元件与梯杆100或梯蹬200相连,且脚踏件可以为防滑链或软梯等方便作业人员进出料缸的元件,连接件可以是钩子等便于将脚踏件连接到梯杆100或梯蹬200上的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脚踏件为防滑链400,连接件为钩子300,且该钩子300与梯蹬200固定连接,防滑链400与钩子300钩接。防滑链400取材方便且成本较低,同时作业人员踩上去时摩擦力较大,不容易滑倒。另外,由于防滑链400可从钩子300上取下,当防滑链400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可以理解地,防滑链400也可以设置在梯杆100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脚踏件还可以为软梯,软梯的种类较多,取材和更换比较方便,可根据需要合理选取。另外,软梯具有多个梯级,作业人员可以从合适的高度离开软梯,到达料缸20的底壁上。

连接件不局限于钩子300,还可以是其他能实现与脚踏件连接的元件,例如杆状体,进一步地,杆状体上可设置限位挡块。限位挡块的存在,可以防止因脚踏件在杆状体的长度方向上出现较大位移后从杆状体上脱落而造成安全事故。另外,限位挡块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脚踏件的活动范围,以免作业人员进出料缸20时,脚踏件出现较大程度的晃动。可以理解地,连接件可以为螺母,此时限位挡块为螺母上的螺帽。

上述梯子11及梯子组件10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进入料缸20时,使梯子11倾斜,调节角度调节机构,并将挂钩110钩接到料缸20的侧壁上,两根间隔设置的梯杆100与两个第一移动轮510相配合形成用于支撑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结构,其中,一根梯杆100和与之对应的第一移动轮510与地面30形成一个类似三角形的受力结构,且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状态,梯子11的整体稳定性,有效地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人员通过踩踏梯蹬200,逐步到达料缸20开口处,然后通过防滑链400进入到料缸20内,不需要他人的协助,方便轻松。

离开料缸20时,先通过防滑链400到达料缸20的开口处,然后通过梯蹬200到达地面30。由于防滑链400与梯杆100或梯蹬200相连接,设置在料缸20外的梯架主体通过挂钩110与料缸20相连,结构稳定,作业人员也不用担心会摔倒。

作业完成后,将梯杆100从料缸20的侧壁上移开,使梯子11呈第一移动轮510与第二移动轮610接触地面30且梯杆100未接触地面30的状态,施加外力使第一移动轮510与第二移动轮610发生滚动,以较省力的方式将该梯子11移动至合适的存放位置,且可以以第一移动轮510与第二移动轮610同时接触地面30的状态存放梯子11,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