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678发布日期:2019-02-19 18:4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炉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炉是一种用于烧烤肉串、蔬菜、肉块等的设备,以碳烤炉最常见。烧烤炉减轻了平时上班的压力之余,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现有的烧烤炉,加碳时要移开正在烧烤的食物和烤网;也有一些抽屉式碳架的烧烤炉,结构单一,而且加碳时还有部分空间留在烧烤炉内,操作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烧烤炉,采用旋转式碳网设置,加碳时可旋转碳网使碳网完全外露出来,并且不用移开正在烧烤的食物和烤网,操作容易,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烧烤炉,包括烤网架、支撑圆管、碳网架、接灰腔、支撑脚,所述烤网架内装有烤网,所述碳网架内底部装有碳网,所述烤网架、碳网架、接灰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支撑脚安装在接灰腔底部,所述支撑圆管设置在烤网架与接灰腔之间的左侧、右侧以及前侧,所述碳网架右侧设有与支撑圆管相匹配的管套,所述碳网架通过管套与右侧的支撑圆管套合,并且所述碳网架能相对右侧的支撑圆管转动,所述碳网架后侧设有旋转把手。

优选地,所述支撑圆管两端设有螺纹段,所述烤网架底部以及接灰腔上端的左侧、右侧以及前侧均设有与螺纹段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支撑圆管通过螺纹连接到烤网架以及接灰腔。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上端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接灰腔底部四角均设有与第二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支撑脚上端通过螺纹连与接灰腔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灰腔侧面还设有可调引风口。

优选地,所述烤网架、碳网架、接灰腔内壁均涂有隔热涂层。

优选地,所述旋转把手上套有隔热塑料。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旋转式碳网设置,加碳时可旋转碳网使碳网完全外露出来,并且不用移开正在烧烤的食物和烤网,操作容易,整体采用分体式设置,装拆简单,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碳网架内藏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碳网架外露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碳网架内藏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碳网架外露状态示意图。

图中:1、烤网架;2、支撑圆管;3、碳网架;4、接灰腔;5、支撑脚; 11、烤网;31、碳网;32、管套;33、旋转把手;41、可调引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烧烤炉,如图1所示,包括烤网架1、支撑圆管2、碳网架3、接灰腔4、支撑脚5,烤网架1内装有烤网11,碳网架3内底部装有碳网31,烤网架1、碳网架3、接灰腔4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支撑脚5安装在接灰腔4底部,支撑圆管2设置在烤网架1与接灰腔4之间的左侧、右侧以及前侧,碳网架3右侧设有与支撑圆管2相匹配的管套32,碳网架3通过管套32与右侧的支撑圆管2套合,并且碳网架3能相对右侧的支撑圆管2管转动,碳网架3后侧设有旋转把手33。实施例1中的烤网架1、碳网架3、接灰腔4的外形采用长方形设置;如图2所示,碳网架3内藏在烤网架1与接灰腔4之间,需要加碳时,拉动碳网架3上的旋转把手33使碳网架3绕右侧的支撑圆管2转动,使碳网架3外露,如图3所示;采用旋转式碳网设置,加碳时可旋转碳网使碳网完全外露出来,并且不用移开正在烧烤的食物和烤网11,操作容易。

具体地,支撑圆管2两端设有第一螺纹段,烤网架1底部以及接灰腔4 上端的左侧、右侧以及前侧均设有与第一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支撑圆管2通过螺纹连接到烤网架1以及接灰腔4;支撑脚5上端设有第二螺纹段,接灰腔4底部四角设有与第二螺纹段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支撑脚5上端通过螺纹连与接灰腔4底部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烧烤炉成分体式设置,装拆容易,携带方便。

具体地,接灰腔4侧面还设有可调引风口41。通过可调引风口41,控制炉腔内的引风量,更好地控制烧烤的火候。

具体地,烤网架1、碳网架3、接灰腔4内壁均涂有隔热涂层。在内壁上涂上隔热涂层,防止热量向外散失,提高碳的利用率。

具体地,旋转把手33上套有隔热塑料,避免碳网架3转动时烫伤手。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实施例2中的烤网架1、碳网架3、接灰腔4的外形采用圆形设置,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类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烧烤炉,结构形式多样,采用旋转式碳网设置,加碳时可旋转碳网使碳网完全外露出来,并且不用移开正在烧烤的食物和烤网,操作容易,整体采用分体式设置,装拆简单,携带方便,引风量可控,碳利用率高,具备安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