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8097发布日期:2019-05-07 20:5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婴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



背景技术:

母亲携带婴儿进行短途旅行或是出行郊游时,因为婴儿认床,或是外面的床不够干净卫生,所以很多母亲会选择便携式婴儿床,但目前的便携式婴儿床大多是直接将床进行简单的打包后带走,储物能力不够、物品存放拿取不方便,也不够便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该装置具有婴儿床和母婴包两种使用状态,婴儿床方便携带,床包状态转换便捷,当折叠为母婴包时,可以从母婴包前部直接打开内置的隔层袋,物品存放拿取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该便携式婴儿床包括:床板、床头支架、床尾支架和围栏,床头支架设置在床板正面的第一端、床尾支架设置在床板正面的第二端,床板的第一端对应于床头、第二端对应于床尾,床尾支架外侧设置有提手,围栏分别设置在床板正面的两侧且位于床尾,床板正面位于床头处留有缺口部,床板、床头支架、床尾支架和围栏一体成型;床板正面在床头处设置有隔层袋,隔层袋中设置有若干个置物空间,床板背面在床头处开设隔层袋的袋口,床板正面还铺设有床垫;床板的第一端以及缺口部的外沿设置有拉链,床尾支架和围栏的顶部设置有拉链,便携式婴儿床在床板折叠且床板外沿的拉链与床尾支架和围栏顶部的拉链拉合时折叠为母婴包,床头支架折入床尾支架形成为母婴包的顶部,床尾支架外侧的提手用于提取母婴包,围栏形成为母婴包的侧边,床板背面从床头至床尾依次形成为母婴包的前部、底部和后部,床板背面开设的隔层袋的袋口位于母婴包的前部,在袋口打开时,隔层袋中的物品从母婴包的前部拿取存放。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隔层袋的袋口内侧设置有置物网袋,隔层袋中的置物空间包括置物袋和奶瓶袋,每个奶瓶袋内部填充有保温材质,每个奶瓶袋的袋口设置有松紧带。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隔层袋通过连接件与床板可拆卸连接,连接件包括魔术贴、拉链、磁铁、纽扣和按扣中的至少一种。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至少一侧的围栏的外侧设置有纸巾袋,纸巾袋的开口朝向床尾且开口处通过按扣固定,纸巾袋上设置有缝隙,缝隙用于抽取纸巾袋中的纸巾,纸巾袋在便携式婴儿床折叠成母婴包时位于母婴包的侧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床板背面在位于母婴包后部的顶端处设置有背带穿口,床板背面在位于母婴包后部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背带接口,背带的一端固定在一个背带接口中、另一端穿过背带穿口并固定在另一个背带接口中,背带与母婴包可拆卸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床板、床头支架、床尾支架和围栏内分别设置有支撑骨架,各个支撑骨架可拆卸。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床板正面在床尾处设置有绑带,绑带用于在便携式婴儿床折叠成母婴包时固定床垫和被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床头支架外侧设置有魔术贴,床尾支架内侧设置有魔术贴,床头支架和床尾支架上的魔术贴上分别设置有防伤层,床头支架和床尾支架上的魔术贴在床头支架折入床尾支架时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婴儿床通过拉链拉合即可轻松变为母婴包,床包状态转换容易,变为母婴包后,可以使用提手提起,或者安装上背带背起,方便携带。另外在变为母婴包后,可以直接从母婴包前部打开内置的隔层袋,置物能力较强且物品存放拿取较为方便。使用期过后还可以取出内部的支撑骨架变为日常使用背包,增强使用寿命,扩展了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婴儿床的结构图。

图2是便携式婴儿床的支撑骨架示意图。

图3是便携式婴儿床的爆炸图。

图4是便携式婴儿床的结构图。

图5是便携式婴儿床的结构图。

图6是便携式婴儿床折叠成的母婴包的正面结构图。

图7是便携式婴儿床折叠成的母婴包的背面结构图。

图8是便携式婴儿床的底部结构图。

图9是母婴包正面的隔层袋的示意图。

图10是便携式婴儿床折叠成母婴包时的支撑骨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成母婴包的便携式婴儿床,该装置两种状态:在展开状态下为婴儿床,在折叠状态下为母婴包。

在处于便携式婴儿床的状态时,请参考图1,该便携式婴儿床包括:床板1、床头支架2、床尾支架3和围栏4,床板1、床头支架2、床尾支架3和围栏4通常采用布质材料或皮质材料制成。床头支架2设置在床板1正面的第一端、床尾支架3设置在床板1正面的第二端,床板1的第一端对应于床头、第二端对应于床尾。围栏4分别设置在床板1正面的两侧且位于床尾处,床板1正面位于床头处未设置围栏从而留有缺口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床尾处指的在靠近床尾的预定区域内,床头处指的是在靠近床头的预定区域内,预定区域的范围为自定义,因此床头处和床尾处也没有严格的区域划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床头处和床尾处的具体位置。床板1、床头支架2、床尾支架3和围栏4一体成型,且为了增加便携式婴儿床的强度,床板1、床头支架2、床尾支架3和围栏4内部分别设置有支撑骨架,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该各个支撑骨架可拆卸,因此床板1、床头支架2、床尾支架3和围栏4形成为婴儿床时通常会将其设计为上下两个夹层,各个支撑骨架设置在两个夹层之间,两个夹层可以通过夹层拉链拉合形成整个婴儿床,请参考图3的爆炸图。

请参考图3,床板1的正面在床头处设置有隔层袋5,隔层袋5通过连接件6与床板1可拆卸连接,该连接件6包括魔术贴、拉链、磁铁、纽扣和按扣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以连接件6为魔术贴为例,隔层袋5通过魔术贴与床板1固定,床板1的背面在隔层袋5处开设该隔层袋5的袋口7,在展开为婴儿床时,隔层袋5通常取下。床板1正面在床尾处设置有具有松紧功能的绑带8,该绑带8通常为交叉绑带,床板1正面还铺设有床垫9。铺设好床垫9后,便携式婴儿床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婴儿可以盖上被褥睡在床垫9上。该便携式婴儿床至少一侧的围栏4的外侧还设置有纸巾袋10,纸巾袋10的开口朝向床尾且开口处通过按扣固定,除了按扣之外也可以是其他连接件,纸巾袋10上设置有缝隙,当纸巾放在纸巾袋10中时,扣上按扣防止纸巾掉出,同时当需要抽取纸巾时,可以直接从纸巾袋10的缝隙中抽取,无需打开纸巾袋10的开口,便捷度较高。

当婴儿不需要睡觉时,可以将便携式婴儿床折叠为母婴包,具体方式如下:

请参考图4,床头支架2外侧设置有魔术贴11,床尾支架3内侧设置有魔术贴12,另外床头支架2和床尾支架3上的魔术贴上还分别设置有防伤层,避免魔术贴伤害婴儿(图中未示出防伤层)。当需要折叠为包时,将床垫9和被褥塞入绑带8之下,由绑带8固定床垫9和被褥,将隔层袋5通过连接件6固定在床板1上,请参考图5,将床板1折起,床头支架2折入床尾支架3,床头支架2外侧的魔术贴11与床尾支架3内侧的魔术贴12贴合帮助固定。床板1的第一端以及缺口部的外沿设置有拉链,床尾支架3和围栏4的顶部也设置有拉链,在折起后,床板1外沿的拉链与床尾支架3和围栏4顶部的拉链拉合,婴儿床折叠形成婴儿包,如图6所示,床头支架2和床尾支架3重合形成为母婴包的顶部,两侧的围栏4形成为母婴包的侧边,纸巾袋10位于母婴包的侧边,床板1背面从床头至床尾依次形成为母婴包的前部、底部和后部,床板1背面开设的隔层袋5的袋口7位于母婴包的前部。

床尾支架3的外侧通过按扣固定设置有提手13,该提手在折叠为母婴包时位于母婴包的顶部,方便提取。请参考图7,床板1背面在位于母婴包后部的顶端处设置有背带穿口14,床板1背面在位于母婴包后部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背带接口15,背带16的一端固定在一个背带接口15中、另一端穿过背带穿口并固定在另一个背带接口15中,背带16可拆卸连接,当折叠为母婴包时可以安装上背带16,方便背起,当展开为婴儿床时可以取下背带16,如图8所示。

当折叠为母婴包时,可以直接从母婴包的前部打开隔层袋5的袋口7看到内部的隔层袋5,如图9所示,隔层袋5的袋口7可以通过拉链开合。隔层袋5的袋口7内侧设置有置物网袋17,袋口7打开后可以在置物网袋17中置物/取物。隔层袋5中设置有若干个置物空间,置物空间包括置物袋和/或奶瓶袋,本申请以隔层袋5中包括一个置物袋18和3个奶瓶袋19为例,每个奶瓶袋19内部填充有保温材质且每个奶瓶袋19的袋口设置有松紧带,方便固定奶瓶并保温。在处于母婴包状态时,可以直接从前部拉开袋口7从隔层袋5中取出物品或将物品放入隔层袋5中,较为便捷。

另外,在处于母婴包状态时,各部分的支撑骨架如图10所示,当婴儿长大后,不需要再使用婴儿床,则可以直接将各个支撑骨架拆卸下来,即可变为日常使用的时尚潮包,增加使用寿命、丰富使用场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