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容器和设有储存容器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415发布日期:2019-07-17 05:1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储存容器和设有储存容器的床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标题为“storagecontainerandbedprovidedwithastoragecontainer(储存容器和设有储存容器的床)”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28,14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整体并入本文。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存容器和设有该储存容器的床。



背景技术:

通常的做法是在空间量受限的地方最大化储存。例如,在诸如飞机、火车、其它交通工具、小型公寓和宿舍的场所,空间量非常宝贵。储存空间的优化在运输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允许运输交通工具在其中以更多空间来容纳乘客。

储存容器有时被设计成设置在床的基部,允许储存大的物体。这些容器有时需要提升床垫以便进入储存容器。在飞机的情况下,在飞行期间可能经历飞机运动引起的强大的力。在飞机中提供具有储存容器的床可能导致这些力突然向下推动床垫并关闭储存容器。

期望提供一种具有储存容器的床,该储存容器具有解决飞机特有的状况的特征。

也期望具有为乘客提供可靠的视觉和/或触觉提示的特征的储存容器,以指示储存容器被安全地锁定并且在交通工具运行期间不会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关于储存容器及其锁定组件的至少一些缺陷。

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中,提供了一种储存容器,该储存容器具有限定至少一个储存隔间的基部和操作性地连接到基部的顶部。顶部可在用于覆盖至少一个储存隔间的关闭位置和用于允许进入所述至少一个储存隔间的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储存容器具有闩锁组件。闩锁组件具有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闩锁致动器。当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一位置并且顶部处于关闭位置时,顶部被闩锁在关闭位置。储存容器具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具有锁定致动器,锁定致动器具有致动位置和释放位置。当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二位置并且锁定致动器处于致动位置时,顶部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当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二位置并且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时,则顶部被阻止移动,并被锁定在关闭位置、打开位置或中间位置,中间位置处于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中间。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锁定致动器被朝着释放位置偏压。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致动器具有手柄。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锁定致动器由闩锁致动器支撑,并且可与闩锁致动器一起移动。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致动器具有第一手柄,并且锁定致动器具有第二手柄。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组件还具有连接至基部的至少一个插座。闩锁组件还具有连接至闩锁致动器的至少一个锁定销,该至少一个锁定销可由闩锁致动器移动。在顶部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至少一个锁定销被接收在该至少一个插座内。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该至少一个锁定销和该至少一个插座的未对准将阻止闩锁致动器获得所述第一位置。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该至少一个锁定销通过至少一根拉索操作性地连接到闩锁致动器。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致动器可沿第一轴线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至少一个锁定销可由闩锁致动器沿第二轴线移动。第二轴线垂直于第一轴线。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致动器可沿第一轴线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至少一个锁定销可由闩锁致动器沿第二轴线移动。第二轴线为平行于第一轴线及与第一轴线同轴中的一种。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储存容器还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在基部和顶部之间的至少一个偏压构件。该至少一个偏压构件将顶部朝着打开位置偏压。在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时,锁定组件将该至少一个偏压构件锁定就位。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该至少一个偏压构件为两个偏压构件。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该至少一个偏压构件为至少一个锁定气撑杆。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锁定组件还具有: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气撑杆的气撑杆锁定组件;和至少一根索,该至少一根索将锁定致动器操作性地连接至该至少一个锁定气撑杆的气撑杆锁定组件。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储存容器还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在顶部和基部之间的至少一个臂。该至少一个偏压构件操作性地连接在该至少一个臂和顶部之间。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顶部以可枢转方式连接至基部。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储存容器还具有第一对臂和第二对臂,第一对臂操作性地连接在顶部和基部之间,第二对臂操作性地连接在顶部和基部之间。第一和第二对臂中的每一对都与顶部和基部形成四连杆机构。随着顶部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四连杆机构使顶部相对于基部枢转和平移。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储存容器还具有至少一个触控闩锁,触控闩锁将闩锁组件的闩锁致动器选择性地固位在第一位置。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组件还具有偏压构件,偏压构件将闩锁组件的闩锁致动器朝着第二位置偏压。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处于第二位置的闩锁致动器提供杠杆臂,以促进顶部的提升。

在储存容器的一些实施中,闩锁致动器和锁定致动器可随顶部一起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中,提供一种床。该床具有储存容器和床垫,床垫被布置在储存容器的顶部上,并且可随储存容器的顶部一起移动。

在本技术的另外实施中,提供一种打开储存容器的顶部的方法。在储存容器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步骤:在操作性地连接至顶部的闩锁致动器上拉动,以将顶部从储存容器的基部解锁。该方法具有步骤:致动锁定致动器。该方法具有步骤:在致动锁定致动器的同时,将顶部从基部枢转开,其中释放锁定致动器将顶部锁定在顶部的当前位置中。

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中,提供一种用于将第一组件相对于第二组件锁定的锁定装备。第一组件具有相对于第二组件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所述锁定装备具有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闩锁致动器。当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一位置,并且第一组件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组件被闩锁在关闭位置中。锁定装备具有可在致动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锁定致动器。当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二位置,并且锁定致动器处于致动位置时,第一组件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当闩锁致动器处于第二位置,并且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时,阻止第一组件相对于第二组件移动。

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每个都具有至少一个上述目标和/或方面,但是不必然具有所有这些目标和/或方面。应理解,在尝试获得上述目标时产生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可以不满足这一目标,和/或可满足本文未具体叙述的其它目标。

根据以下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本技术的实施的附加和/或可替选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本技术的其它方面和另外特征,参考将结合附图使用的下文描述,其中:

图1是床的左前侧的轴测图,该床具有储存容器,储存容器具有基部和处于关闭位置的顶部;

图2是图1的床的左前侧的轴测图,其中顶部处于打开位置;

图3是图1的储存容器的基部的左前侧的轴测图,没有储存容器的顶部;

图4是图1的储存容器的顶部的底部的平面图,其中闩锁组件处于解锁位置,并且储存容器的基部被移除;

图5是图1的床的顶视平面图,其中顶部处于关闭位置,闩锁组件处于闩锁位置,床垫以及储存容器的顶部的顶壁被移除;

图6是沿床的侧向中心线截取的图2的床的横截面图;

图7是图1的床的左侧立面图,其中储存容器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具有闩锁组件的可替选实施;以及

图8是图7的储存容器的锁定组件以及可替选实施的闩锁组件的底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示例和条件语言主要是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是将其范围限于这些具体叙述的示例和条件。应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各种装备,尽管这些装备未在本文中明确描述或示出,但仍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并且被包括在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

此外,为了帮助理解,以下描述可以描述本技术的相对简化的实施。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本技术的各种实施可以具有更大的复杂性。

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阐述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变型的有用示例。这仅仅是为了帮助理解,并且同样不是为了定义本技术的范围或阐述本技术的界限。这些变型不是穷尽列举,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其它变型,但仍然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此外,在没有提出变型的示例的情况下,不应解释为不可能做出变型和/或所描述内容是实施本技术的该要素的唯一方式。

储存容器的实施在本文中将描述为飞机的床的一部分。预期储存容器能够独立设置,或者设置成除了床之外的其它物品的一部分。也预期储存容器能够用在除了飞机之外的其它交通工具中,诸如火车或轮船,或者用在非交通工具的位置中。

预期本技术的一些实施允许床关于床的储存容器的锁定装备的性能满足航空航天认证要求。本技术的一些实施允许下面描述的闩锁组件在储存容器的关闭位置承受高达9g的力,因而防止其无意中打开。本技术的一些实施允许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锁定组件在储存容器的顶部被锁定在打开位置时承受高达9g的力,因而防止其无意中打开或者无意中关闭。

在图1中示出了床101,床101具有床垫310和储存容器100。储存容器100具有两个主要的组件:基部102和顶部104。基部102适合通过子基部108连接至地板106。基部102紧固至子基部108,并且子基部108紧固至地板106。在其它实施中,基部102可直接紧固至地板106。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顶部104操作性地连接到基部102。顶部104在图1中被示出为处于关闭位置,并且在图2中处于打开位置。顶部104处于关于基部102的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

在图3中最清楚地示出,基部102限定六个储存隔间202、204、206、208、210和212。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中,例如,预期基部可以限定超过或少于六个储存隔间202、204、206、208、210和212,诸如仅一个储存隔间。基部102具有前外侧壁220、后外侧壁222、右外壁224、左外壁226、左前拐角壁238,以及左后拐角壁240。

左外壁226具有前部228、后部230和中部232。中部232在前部228和后部230之间纵向地延伸。中部232设有槽口234。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诸如图1中所示,槽口234接收闩锁致动器,在本实施中,闩锁致动器包括手柄110。中部232可枢转地连接至前部228和后部230,使得中部232绕图3中所示的门轴线236从基部102向外枢转。中部232被可枢转地连接,以便允许快速进入储存隔间210而不需要将顶部104提起打开。例如,储存隔间210可储存救生衣和/或救生筏,通过枢转中部232可以从中快速地取出救生衣和/或救生筏。前部228设有槽口246,以在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接收顶部104的顶部销242,如图2中所示。后部230设有槽口248,以在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接收顶部104的顶部销244。当顶部销242和244分别被槽口246和248接收时,沿床101的纵向方向限制顶部104关于基部102的移动。

左前拐角壁238和左后拐角壁240具有弯曲轮廓。在其它实施中,左前拐角壁238和左后拐角壁240可具有其它轮廓,诸如平坦轮廓。在一些实施中,前外侧壁220可直接附接至前部228,不需要左前拐角壁238。

前外侧壁220从其附接到的右外壁224沿侧向延伸至其附接到的左前拐角壁238。后外侧壁222从其附接到的右外壁224沿侧向延伸至其附接到的左后拐角壁240。右外壁224从前外侧壁220沿纵向延伸至后外侧壁222。右外壁224在右外壁224的前端附近设有槽口250,并且在右外壁224的后端附近设有槽口252。如图4中所示,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槽口250接收顶部104的顶部销254。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槽口252接收顶部104的顶部销256。当顶部销254和256分别被槽口250和252接收时,则沿床101的纵向方向限制顶部104关于基部102的移动。

重新参考图3,基部102也具有前内侧壁258、右内壁262、后内侧壁260和纵向内壁264。前内侧壁258在离前外侧壁220的前纵向距离268处平行于前外侧壁220延伸。前内侧壁258具有比前外侧壁220的高度短的高度(竖直长度)。

后内侧壁260在离后外侧壁222的后纵向距离270处平行于后外侧壁222延伸。前纵向距离268等于后纵向距离270。在其它实施中,预期前纵向距离268可与后纵向距离270不同。后内侧壁260具有比后外侧壁222的高度短的高度(竖直长度)。

右内壁262从其所附接到的前内侧壁258沿纵向延伸至其所附接到的后内侧壁260。右内壁262从右外壁224向内布置,使得其在离右外壁224的侧向距离266处平行于右外壁224延伸。右内壁262具有比右外壁224的高度短的高度(竖直长度)。

前内侧壁258、左前拐角壁238、前外侧壁220、右外壁224、后外侧壁222、左后拐角壁240、后内侧壁260以及右内侧壁262限定枢转组件空间272。枢转组件空间272被提供用于接收枢转组件274和枢转组件276,如图2中所示。枢转组件空间272是足够大间隙的空间,以允许顶部104在其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不受阻碍地移动。

纵向内壁264平行于右内壁262,并且从其所附接到的前内侧壁258沿纵向延伸至其所附接到的后内侧壁260。纵向内壁264平行于基部102的纵向中心线295,纵向中心线295在离左外壁226和右外壁224相同的侧向距离处纵向地延伸。纵向内壁264具有比右外壁224和左外壁226的高度短的高度(竖直长度)。

各自限定孔口的插座278、280和282被紧固至纵向内壁264的顶部。在其它实施中,预期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一个、两个或者超过三个插座可附接至纵向内壁264的顶部。

插座280纵向地并完全在侧向中心线290的后部处延伸,侧向中心线290在离前外侧壁220和后外侧壁222相同的纵向距离处侧向延伸。在一个实施中,插座280可纵向地并且完全在侧向中心线290的前部处延伸。在另一实施中,插座280可纵向地并与侧向中心线290对齐地延伸。插座278纵向地并且完全在侧向中心线290的前部延伸。插座282纵向地并且完全在侧向中心线290的后部延伸。插座278和插座282被布置在离侧向中心线290相同的纵向距离处。在其它实施中,插座278和插座282可被布置在离侧向中心线290不同的纵向距离处。插座278选择性地接收锁定销292,如图2和5中所示,以便将顶部104闩锁在关闭位置中。闩锁280选择性地接收锁定销294,以便将顶部104闩锁在关闭位置中。插座282选择性地接收锁定销296,以便将顶部104闩锁在关闭位置中。

重新参考图3,基部102具有侧向内壁298、300、302和304。侧向内壁298、300、302和304与左外壁226、前内侧壁258、后内侧壁260、右内壁262以及纵向内壁264限定六个储存隔间202、204、206、208、210和212。如上所述,例如,虽然在图3中示出六个储存隔间202、204、206、208、210和212,但基部102可限定更多或更少储存隔间,诸如仅一个储存隔间。侧向内壁298、300、302和304具有小于前外侧壁220、后外侧壁222、右外壁224、左外壁226、左前拐角壁228和左后拐角壁240中的任何一个壁的高度的高度(竖直长度)。

如上所述,顶部104操作性地连接到基部102。顶部104通过枢转组件274和276可枢转地连接到基部102。枢转组件274和276允许顶部104至少部分地可在其关闭位置和其打开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中,六个储存隔间202、204、206、208、210和212被顶部104覆盖,而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可进入到六个储存隔间202、204、206、208、210和212(参见图2)。

顶部104具有平台306和紧固至其底表面的顶部框架308。床垫310被布置在顶部104上,并且可与顶部104一起移动。更确切地,床垫310可移除地附接至平台306的顶表面。如图5中更清楚地示出的,顶部框架308具有前侧构件602、后侧构件604、右构件606、左构件608、左前拐角构件610、左后拐角构件612以及纵向构件614和616。在其它实施中,顶部框架308可具有能够不同地布置的更多或更少构件。在另外的实施中,前侧构件602、后侧构件604、右构件606、左构件608、左前拐角构件610、左后拐角构件612以及纵向构件614和616可与平台306集成。

前侧构件602从右构件606侧向地延伸至左前拐角构件610。前侧构件602也平行于前外侧壁220延伸。前侧构件602从前外侧壁220向内布置。后侧构件604从右构件606侧向地延伸至左后拐角构件612。后侧构件604也平行于后外侧壁222延伸。后侧构件604从后外侧壁222向内布置。

右构件606从前侧构件602纵向延伸至后侧构件604,并且平行于右外壁224。右构件606从右外壁606向内布置。顶部销254被紧固至右构件606,并且从右构件606向外延伸,使得顶部销254与位于基部102内的槽口250纵向对齐,以便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被接收在槽口250内,诸如图5中所示。顶部销256被紧固至右构件606,并且从右构件606向外延伸,使得顶部销256与位于基部102内的槽口252纵向对齐,以便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被接收在槽口252内。

左前拐角构件610从左前构件602向左和向后地延伸至左构件608。在一些实施中,左前拐角构件610可省略,使得前侧构件602可直接延伸至左构件608。左后拐角构件612从后侧构件604向左和向前延伸至左构件608。在一些实施中,左后拐角构件612可省略,使得后侧构件604可直接延伸至左构件608。

左构件608从左前拐角构件610纵向地延伸至左后拐角构件612。左构件608也平行于左外壁226(参见图2),并且从左外壁226向内布置。顶部销242被紧固至左构件608,并且从左构件608向外延伸,使得顶部销242与位于基部102内的槽口246纵向对齐,以便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被接收在槽口246中,如图5中所示。顶部销244被紧固至左构件608,并且从左构件608向外延伸,使得顶部销244与位于基部102内的槽口248纵向对齐,以便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被接收在槽口248中。

纵向构件614和616从前侧构件602纵向延伸至后侧构件604。纵向构件614和616平行于右侧构件606和左侧构件608。

现在将参考图6更详细地描述枢转组件276。枢转组件274与枢转组件276成镜像,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不详细地描述以避免冗余。预期枢转组件274可与枢转组件276不成镜像。

枢转组件276具有顶部构件702和一对臂706、708。顶部构件702为被紧固至后侧构件604的底表面的l形构件。顶部构件702从后外侧壁222向内布置,使得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顶部构件702被接收在枢转组件空间272内。

臂706通过由顶部构件702形成的支架712在臂706的顶部处可枢转地连接至顶部构件702。臂706通过支架714在臂706的底部处可枢转地连接至后外侧壁222的内侧。臂708通过由顶部构件702形成的支架716在臂708的顶部处可枢转地连接至顶部构件702。臂708通过支架718在臂708的底部处可枢转地连接至后外侧壁222的内侧。因此,该对臂706和708操作性地连接在顶部104和基部102之间,使得顶部104可枢转地连接到基部102。

顶部104、基部102以及该对臂706、708一起形成四连杆机构。类似地,枢转组件274与顶部104和基部102形成四连杆机构。随着顶部104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移动,这些四连杆机构允许至少部分地使顶部104相对于基部102枢转并向左平移。使床101的顶部104枢转和向左平移至少部分地允许当床101的右侧紧挨飞机舱壁布置时,顶部104相对于基部102不受阻碍地移动。

枢转组件276操作性地连接至偏压构件。偏压构件将臂708操作性地连接至顶部104,以朝着打开位置偏压顶部104。在本实施中,枢转组件276的偏压构件为锁定气撑杆710。类似地,枢转组件274通过偏压构件操作性地连接到顶部104,在本实施中,偏压构件为锁定气撑杆711。预期能够使用除了锁定气撑杆710和711之外的偏压构件。在一些实施中,枢转组件274可不设有相应的偏压构件。在另外的实施中,储存容器100可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基部102和顶部104的超过两个偏压构件。

后锁定气撑杆710在其顶部通过由顶部构件702形成的支架720可枢转地连接到顶部构件702。后锁定气撑杆710在其底部通过由臂708形成的支架722可枢转地连接到臂708。

如图5中所示,储存容器100的锁定装备具有闩锁组件500。闩锁组件500包括手柄110。手柄110附接至手柄杆506和508。手柄杆506从手柄110穿过安装至板502的两个套筒轴承(未示出)延伸至纵向构件510。板502紧固至平台306的底表面。手柄杆506从手柄110穿过安装至板504的两个套筒轴承(未示出)延伸至纵向构件510。板504紧固至平台306的底表面。

纵向构件510附接至手柄杆506和508。锁定销292、294和296附接至纵向构件510,使得它们从纵向构件510分别穿过套筒轴承512、514和516向右延伸。在其它实施中,一个、两个或者超过三个锁定销可附接至纵向构件510。套筒轴承512、514和516紧固至平台306的底表面。锁定销292、294和296附接至纵向构件510,使得它们分别与位于基部102中的插座278、280和282中的孔口纵向对齐。锁定销292、294和296附接至纵向构件510,使得它们在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分别与插座278、280和282中的孔口竖直地对齐。气撑杆形式的手柄偏压构件522具有左端和右端,左端附接至纵向构件510,右端被紧固至平台306的底表面。偏压构件522将纵向构件向左偏压。

手柄110操作性地连接至顶部104。手柄110可沿手柄轴线580在接收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手柄轴线580侧向延伸并且垂直于左外壁226。手柄轴线580平行于手柄偏压构件522的偏压方向。在图1和图5中,手柄110处于接收位置。在图2和图4中,手柄110处于延伸位置。

当手柄110处于接收位置时,锁定销292、294和296分别被插座278、280和282接收。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手柄110处于接收位置(参见图5)时,闩锁组件500将顶部104闩锁至基部102,以便阻止顶部104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当手柄110处于接收位置时,纵向构件510被如图5中所示的触控闩锁组件518和520闩锁就位。在一些实施中,闩锁组件500可设有一个或超过两个触控闩锁组件。在其它实施中,触控闩锁组件518和520可省略。在其它实施中,还可设置其它装置,以代替闩锁组件518和520,或者作为闩锁组件518和520的补充。闩锁组件518和520将手柄110选择性地固位在接收位置。手柄偏压构件522将手柄110朝着延伸位置偏压。当操作者(未示出)在手柄110上按压时,触控闩锁组件518和520选择性地解锁手柄110,并且手柄偏压构件522将手柄110从接收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在一些实施中,手柄偏压构件522可省略,使得操作者必须拉动手柄110,以便将手柄110从接收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

当手柄110处于延伸位置时,锁定销292、294和296分别从插座278、280和282脱离接合。锁定销292、294和296可被手柄110沿平行于手柄轴线580的销轴线582移动。

当手柄110处于延伸位置时,操作者在手柄110上沿手柄轴线580推动,以便将手柄110从延伸位置移动到接收位置。

如果锁定销292、294和296分别与插座278、280和282的孔口纵向地且竖直地对齐,则允许手柄110获得接收位置。结果,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手柄110(即,闩锁致动器)从延伸位置移动到接收位置时,操作者接收到表现为顶部104被稳固地锁定在关闭位置中的视觉确认的形式的正反馈。

如果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锁定销292、294和296不分别与插座278、280和282的孔口纵向地或竖直地对齐,则阻止手柄110获得接收位置。当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锁定销292、294和296分别与插座278、280和282的孔口的不对齐将引起锁定销292、294和296击中插座278、280和282,并且阻碍手柄110(即,闩锁致动器)获取接收位置。结果,当由于所述不对齐而阻止手柄110获取接收位置时,操作者接收到表现为顶部104未锁定在关闭位置中的视觉确认和触觉反馈的形式的正反馈。因此,闩锁组件500向操作者提供正反馈,以便防止顶部104意外地在关闭位置中保持未被闩锁。

在图7和8中所示的本技术的可替选实施中,储存容器100使闩锁组件500由闩锁组件900代替。闩锁组件900具有锁定销932、934、936和938。锁定销932、934、936和938分别被拉索924、926、928和930操作性地连接至手柄110。锁定销932、934、936和938分别被连接器942、940、946、944分别连接至拉索924、926、928和930。在这种情况下,锁定销932、934、936和938可沿垂直于手柄轴线580的销轴线981移动。此外,连接器942和940垂直地穿过前侧构件602紧固,使得锁定销932和934从前侧构件602向外延伸。类似地,连接器946和944垂直地穿过后侧构件604紧固,使得锁定销936和938从后侧构件604向外延伸。在这种可替选实施中,插座980和982被紧固至前外侧壁220的内侧,使得插座980和982分别与锁定销932和934竖直地和侧向地对齐,以在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分别选择性地接收锁定销932和934。同样地,在这种可替选实施中,插座984和986被紧固至后外侧壁222的内侧,以便插座984和986分别与锁定销936和938竖直地和侧向地对齐,以在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分别选择性地接收锁定销936和938。

闩锁组件900具有附接至手柄杆506和508的纵向构件914。在这种可替选实施中,手柄杆506延伸穿过一对单套筒轴承902和906,并且手柄杆508延伸穿过一对单套筒轴承908和912。在该可替选实施中,拉索924和926连接至双连接器920的一侧,双连接器920垂直地穿过纵向构件616紧固。类似地,拉索928和930连接至双连接器922的一侧,双连接器922垂直地穿过纵向构件616紧固。拉杆916穿过纵向构件914,并且通过紧固件(诸如螺母)可调节地紧固在拉杆916的左侧上。拉杆916在其另一侧上紧固至双连接器920的另一侧。类似地,拉杆918穿过纵向构件914,并且通过紧固件可调节地紧固在拉杆918的左侧上。拉杆918在其另一侧处紧固至双连接器922的另一侧。双连接器920将被施加至拉杆916的拉动力传递至拉索924和926,并且双连接器922将被施加至拉杆918的拉动力传递至拉索928和930。

当锁定装备中的手柄110处于延伸位置并且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闩锁组件500或者可替选的闩锁组件900将顶部104从基部102释放,以便允许顶部104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重新参考图4和图5,储存容器100的锁定装备也具有锁定组件(未编号)。该锁定组件具有包括手柄801的锁定致动器,手柄801具有操作性地连接到顶部104的一对把手802,并且具有致动位置和释放位置。手柄801被部分地接收在手柄110内,并由手柄110支撑,并且可与手柄110一起移动。同样地,手柄110和锁定致动器与顶部104一起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实施中,锁定致动器可包括超过一个手柄。在其它实施中,手柄801可被另一装置(诸如开关或按钮)代替,而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在另一实施中,锁定致动器可与手柄110分离地设置,同时仍操作性地连接至顶部104,并且可与顶部104一起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一对把手802被同时朝着手柄110捏紧时,锁定致动器处于致动位置。当一对把手802被释放时,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锁定致动器被朝着释放位置偏压。因而,手柄801(以及所述一对把手802)被朝着如图5中所示的位置偏压。

手柄801连接至前致动器杆804和后致动器杆806。前致动器杆804穿过安装至板502的套筒轴承(未示出)从手柄801向右朝着纵向致动器杆808延伸。后致动器杆806穿过安装至板504的套筒轴承(未示出)从手柄801向右朝着纵向致动器杆808延伸。在图7和8中所示的可替选实施中,前致动器杆804穿过单套筒轴承904延伸,后致动器杆806穿过单套筒轴承910延伸。

纵向致动杆808连接到前拉索810和后拉索812。如图5中所示,前拉索810从纵向致动器杆808向右穿过纵向构件510的前孔口814,然后穿过纵向构件616的前孔口815延伸,然后向前延伸至前锁定气撑杆711的气撑杆锁定组件723。气撑杆锁定组件723为致动装置,当被前拉索810致动时,气撑杆锁定组件723使得前锁定气撑杆711能够延伸(或者收缩)。当气撑杆锁定组件723被前拉索810释放时,前锁定气撑杆711停止延伸(或收缩),并被锁定。在图7中所示的可替选实施中,前拉索810向右从纵向致动器杆808穿过纵向构件914的前孔口950,然后穿过纵向构件616的前孔口815延伸,然后向前延伸至前锁定气撑杆711。前拉索810连接至前锁定气撑杆711,因此将锁定致动器操作性地连接至枢转组件274。

如图5中所示,后拉索812从纵向致动器杆808向右穿过纵向构件510的后孔口816,然后穿过纵向构件616的后孔口817延伸,然后向后延伸至后锁定气撑杆710的气撑杆锁定组件721。在图7中所示的可替选实施中,后拉索812从纵向致动器杆808向右延伸穿过纵向构件914的后孔口952,然后延伸穿过纵向构件616的后孔口817,然后向后延伸至后锁定气撑杆710。后拉索812连接至后锁定气撑杆710。后拉索812将锁定致动器操作性地连接到气撑杆锁定组件721。气撑杆锁定组件721与气撑杆锁定组件723相同,但是预期其可以不同。后拉索812也将锁定致动器操作性地连接至枢转组件276。

同样地,手柄801操作性地连接至前锁定气撑杆711和后锁定气撑杆710。在其中仅一个锁定气撑杆的实施中,仅一个拉索将锁定致动器操作性地连接至锁定气撑杆。

当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时,通过释放一对把手802,前锁定气撑杆711和后锁定气撑杆710被气撑杆锁定组件723、721锁定,并且阻止顶部104移动。在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时,锁定组件将顶部104锁定在关闭位置。另外,锁定组件将顶部104锁定在其中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的任何给定位置处。在一些实施中,当锁定组件将顶部104锁定在任何位置时,顶部104将通过对顶部104施加的高达9g的力保持就位。

当操作者捏紧一对把手802时,锁定致动器从释放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当锁定致动器处于致动位置并且闩锁致动器处于延伸位置时,前锁定气撑杆711和后锁定气撑杆710被解锁,并且顶部104能够移动。

当手柄110处于延伸位置时,手柄110提供杠杆臂,以促进操作者将顶部104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反之亦然。手柄110提供将顶部104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的机械优点,并且反之亦然。

在顶部104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移动时,操作者可停止捏紧该对把手802。由于所述一对把手802(以及手柄810)被偏压远离手柄110,所以锁定致动器返回至释放位置。当锁定装备中的锁定致动器返回至释放位置时,前锁定气撑杆711和后锁定气撑杆710被再次锁定,并阻止顶部104相对于基部102移动。这意味着顶部104将被锁定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间位置将为其中在手柄801获取释放位置时顶部104发现自己的位置。

然后,操作者可再次捏紧该对把手802,这将锁定致动器从释放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结果,顶部104能够从中间位置朝着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移动。操作者可在顶部104处于打开位置时停止捏紧一对把手802,这将锁定致动器从致动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在顶部104处于打开位置并且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时,锁定组件将顶部104锁定在打开位置。

操作者可再次捏紧该对把手802,这将锁定致动器从释放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结果,顶部104能够从打开位置朝着任何中间位置或关闭位置移动。因此,操作者可将顶部104移动到关闭位置、所有中间位置和关闭位置中的任何给定位置,并且通过释放该对把手802将顶部104锁定在该位置。

现在将描述一种打开储存容器100的顶部104的方法。该方法在储存容器100的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时开始。闩锁组件500将顶部104闩锁至储存容器100的基部102,因为手柄110处于接收位置,诸如图1中所示。锁定组件也将顶部104锁定在关闭位置,因为锁定致动器处于释放位置。该方法以操作者按压并然后在操作性地连接到顶部104的手柄110上拉动继续。通过按压手柄110,操作者将手柄110从触控闩锁组件518和520解锁(参见图4)。通过拉动手柄110,操作者将顶部104从储存容器100的基部102解锁,如上所述。当手柄110被按压且然后拉动时,顶部104被从基部102解锁;然而,由于锁定致动器仍处于释放位置,所以顶部104仍不能移动。预期偏压构件522可向手柄110施加足够的偏压力,使得如果用户没有在手柄110上拉动,则手柄110不能移动到将顶部104从基部102解锁的位置。

该方法以操作者通过按压或捏紧一对把手802致动锁定致动器而继续。通过致动锁定致动器,锁定致动器移入致动位置。顶部104现在被解锁,在操作者致动锁定致动器的同时,顶部104通过锁定气撑杆711和710而从基部102枢转开。该方法以操作者释放锁定致动器(即,操作者停止捏紧该对把手802)结束。释放锁定致动器导致顶部104被锁定在当前位置,当前位置是当锁定致动器被释放时的顶部104的位置。一旦顶部104处于期望位置,则操作者能够推动手柄110,使得手柄110被闩锁组件518和520闩锁在接收位置中。

为了使顶部104从打开位置或从中间位置返回至关闭位置,操作者在一对把手802上捏紧。结果,顶部104被解锁,并且操作者通过在手柄110上向下按压以克服偏压构件710、711的偏压,而使顶部104朝着基部102枢转。一旦顶部104处于关闭位置,则操作者释放该对把手802,由此将顶部104锁定在关闭位置。然后,操作者在处于接收位置的手柄110上推动,使得手柄110被闩锁组件518和520闩锁,并且锁定销292、294和296被接收在插座278、280和282的孔口中。结果,闩锁组件500(或900)进一步在关闭位置中将顶部104闩锁至基部10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的修改和改进可以是显然的。前面的描述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意在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