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粘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305发布日期:2018-09-21 20:0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粘锅。



背景技术:

目前锅具行业的喷涂锅胚基本都是采用表面喷砂或抛丸处理工艺增加锅本体内表面的粗糙度,以此提升表面不粘涂层的附着力。

喷砂和抛丸都是通过使锅本体内表面发生形变来增加锅本体内表面的粗糙度,图4为经喷砂处理后的锅本体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经喷砂处理后的锅本体局部剖面示意图,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锅本体内表面虽然在形变的作用下产生了明显的凹部和凸部,但是如果将不粘涂层直接喷涂在锅本体内表面时,不粘涂层和锅本体内表面之间的附着力不足以保证涂层牢固的附着在锅本体内表面,在硬物的撞击下涂层极易从锅本体内表面脱落,所以在喷涂不粘涂层前都会在锅本体内表面先喷涂一层底油或中油来提升不粘涂层的附着力,这就增加了锅体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粘涂层附着力强的不粘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粘锅,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内表面通过激光扫描形成多个微孔结构。

本发明由于采用激光在锅本体内表面扫描形成多个微孔结构,这些微孔结构具有很小的口径和较长的孔深,这些细长结构的微孔,能够以极其密集的状态分布在锅本体内表面上;当不粘涂层喷涂在锅本体内表面时,很大一部分的涂料会流入微孔内,故而填充在这些密集分布的微孔结构内的涂层能够像触须或者树根一样牢固地抓附在微孔的内壁上,使得整个不粘涂层的附着力大大提升;而且无需再另外喷涂底油或中油来提升不粘涂层和锅体之间的附着力,不粘涂层可直接喷涂在锅本体内表面,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步骤,更加环保节能;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预先控制激光的运行轨迹就可控制微孔结构的排列方式和形状,与传统抛丸或吹沙工艺形成的粗糙表面相比,我们能够合理排布微孔的形状、数量和间距;比如将微孔结构设计成蜂窝状或者圆形矩阵状分布在锅本体内表面上,这种有序排布的微孔结构,在极大地增加锅本体内表面积的同时还能保证锅本体内表面具有较强的强度,进而有效防止了微孔层发生变形,进一步提高了不粘涂层附着力;

再者,锅本体内表面被激光照射区域会发生快速局部高温,微孔侧壁被快速加温后又快速冷却,相当于对微孔表面进行淬火处理;尤其是微孔结构的入口部分,与大气接触面积更大,进而其冷却速度更快,即该部位的淬火效果更好,其硬度更高,进一步提升了微孔层的整体稳定性,即使是密集排布了多个微孔,微孔层的整体强度不受影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涂层不会被撞击脱落,增强了不粘涂层的防刮性能,延长了不粘涂层的耐久性。

由于微孔的口径十分细小,类似于头发丝的直径,锅本体内表面被激光照射区域发生快速局部高温,被熔融后蒸发形成所述的细长型微孔,故而锅本体内表面是平整的;而传统的喷砂或抛丸工艺由于是通过锅本体内表面发生形变来形成凹部和凸部,其锅本体内表面平整度差,存在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当喷涂涂料的时候,导致涂料的流动性差,造成不粘涂层厚度均匀性差;而本发明的锅本体内表面平整,微孔均匀分布于表面的下方,涂料流动性好,能覆盖每一个微孔,形成的不粘涂层厚度更均匀,这些微孔内的涂料形成强有力的抓力。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的孔深为0.05-0.15mm;本发明通过300多次实验结果得出,当微孔结构2的孔深低于0.05mm时,微孔结构2内的涂层对微孔结构内壁的抓附力较小,当锅本体内表面的涂层被掀起时,微孔结构内的涂层易被从微孔结构内拉出,进而其无法使得涂层牢固的附着在锅本体内表面,从而造成涂层易脱落的情况,而当孔深超过0.15mm时,由于孔深过深,进而影响到微孔层整体的强度,微孔层在硬物的撞击下极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不粘涂层极易出现裂缝或凹陷,进而影响到锅体的正常使用,另外孔深较深,涂料填充微孔结构的消耗量过大,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只有当孔深控制在0.05-0.15mm时,不仅保证微孔层具有较大强度,而且填充在微孔结构2内的涂料能够像触须一样牢固的抓附在微孔表面,进而涂层不易被掀起,从而提高了不粘涂层的附着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喷涂在所述锅本体内表面上,填充在所述微孔结构内;通过不粘涂层的设置防止了食物在烹饪时粘在锅本体内表面上,进而易于锅体的清洗,另外由于涂层能够填充在微孔内,进而涂层与锅本体内表面之间的附着力强,涂层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的入口孔径为80-85μm;微孔结构的入口孔径设置在80-85μm,在保证涂料能顺利的流入到微孔结构内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了微孔结构的入口孔径,进而相对的增加了锅胚表面所能够分布下微孔数量,当涂料填充到微孔结构内时,相当于增加了涂层下表面触须的数量,进而使得涂层能够更牢固的附着在锅胚表面上,另外由于微孔数目的增加,微孔结构内壁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进而进一步增强了锅本体内表面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的底部孔径为40-45μm;在保证微孔结构内的涂料对微孔结构内壁具有强力抓附力的同时,减小了涂料填充微孔结构的消耗量,进而减小了涂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内壁包括第一锥面内壁和第二锥面内壁;微孔结构的内壁包括有两个具有不同锥度的第一、第二锥面内壁,进而增加了微孔结构内壁的粗糙度,使得微孔结构内的涂层能更牢固的附着在微孔结构内壁上,从而增加了涂层和锅本体内表面之间的附着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面内壁锥度为60°,所述第二锥面内壁锥度为5°;由于第一锥面内壁锥度为60°,该内壁坡度较小,进而便于在喷涂涂料时,涂料能够自动流入到微孔结构内,第二锥面内壁锥度为5°,该内壁较陡,进而可在保证微孔结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孔深,从而使得微孔结构呈细长状,当涂料填充到该中形状的微孔结构内时,其能够牢固的抓附在微孔结构的内壁上,进而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为圆锥形;不仅便于加工,而且能够保证涂料可以顺利的流入到微孔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为棱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不粘涂层包括由经PTFE 涂料喷涂而成的第一不粘涂层和由PTFE 涂料或苯基有机硅涂料喷涂而成的第二不粘涂层;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耐热性及抗脱落性,所述第二不粘涂层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耐热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及硬度,进而提升了不粘涂层的耐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用激光微孔成型技术在锅胚表面扫描形成致密、细长状的微孔结构,成倍的增加了锅本体内表面积,提升了锅本体内表面的微观粗糙度,进而当不粘涂层直接喷涂在锅本体内表面时,涂料可填充到微孔结构进而极大的增加了不粘涂层和锅本体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不粘涂层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不粘锅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不粘锅局部剖面示意图(未示出不粘涂层)。

图4为经喷砂处理后的锅本体局部剖面示意图(未示出不粘涂层)。

图5为经抛丸处理后的锅本体局部剖面示意图(未示出不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不粘锅,包括:锅本体1,所述锅本体内表面11通过激光扫描形成多个微孔结构2;不粘涂层3,喷涂在所述锅本体内表面11上,填充在所述的多个微孔结构2内,具体的,所述的多个微孔结构2为采用1000W超快激光在锅本体内表面11扫描形成的,所述的超快激光为皮秒或飞秒激光,所述的多个微孔结构2均布在锅本体内表面11上。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2的孔深为0.05-0.15mm,所述微孔结构2的入口孔径为80-85μm,所述微孔结构2的底部孔径为40-45μm,孔深控制在0.05-0.15mm时,不仅保证微孔层具有较大强度,而且填充在微孔结构2内的涂料能够像触须一样牢固的抓附在微孔表面,进而涂层不易被掀起,从而提高了不粘涂层3的附着力。

微孔结构2的入口孔径设置在80-85μm,使得微孔结构2呈头发丝状密集的分布在锅本体内表面11上,进而填充在这些密集分布的微孔结构2内的涂层能够像触须或者树根一样牢固地抓附在微孔的内壁上,使得整个不粘涂层3的附着力大大提升;另外由于微孔结构2入口孔径小,进而当锅本体内表面被激光照射区域发生快速局部高温,被熔融后蒸发形成所述的微孔结构2时,微孔结构入口部分内壁基本不变形,进而保证锅本体内表面11是平整的。

所述微孔结构2的底部孔径控制在40-45μm;在保证微孔结构内2的涂料对微孔结构内壁具有强力抓附力的同时,减小了涂料填充微孔结构的消耗量,进而减小了涂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结构2内壁包括第一锥面内壁21和第二锥面内壁22;所述第一锥面内壁21的顶端和锅本体内表面11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面内壁22的顶端和第一锥面内壁21的底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面内壁锥度为60°,所述第二锥面内壁22锥度为5°,由于第一锥面内壁锥度为60°,该内壁坡度较小,进而便于在喷涂涂料时,涂料能够自动流入到微孔结构2内,第二锥面内壁22锥度为5°,该内壁较陡,进而可在保证微孔结构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孔深,从而使得微孔结构2大致呈细长状,当涂料填充到该中形状的微孔结构2内时,其能够牢固的抓附在微孔结构的内壁上,进而提高了涂层的附着力。

进一步的,图3为本发明未喷涂不粘涂层时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3-5可知,本发明的微孔结构2呈细长状并以极其密集的状态分布在锅本体内表面11上;当不粘涂层喷涂在锅本体内表面时,很大一部分的涂料会流入微孔内,故而填充在这些密集分布的微孔内的涂层能够像触须或者树根一样牢固地抓附在微孔的内壁上,使得整个不粘涂层的附着力大大提升;而且无需再另外喷涂底油或中油来提升不粘涂层和锅体之间的附着力,不粘涂层可直接喷涂在锅本体内表面;另外由于微孔结构是通过激光扫描锅本体内表面形成的,所以锅本体内表面仍然是平整的,微孔均匀分布于表面的下方,涂料流动性好,能覆盖每一个微孔,形成的不粘涂层厚度更均匀,这些微孔内的涂料形成强有力的抓力;而当涂料直接喷涂在经喷砂或抛丸处理后的锅本体内表面时,不仅处在锅本体内表面凹陷处的涂层无法像树根一样牢牢的抓附在锅本体内表面上,且其锅本体内表面平整度差,存在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当喷涂涂料的时候,导致涂料的流动性差,造成不粘涂层厚度均匀性差。

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微孔结构2还可以是圆锥形或棱锥形等其他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不粘涂层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由经PTFE 涂料喷涂而成的第一不粘涂层和由PTFE 涂料或苯基有机硅涂料喷涂而成的第二不粘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厚度为30 ~ 65um;所述第二不粘涂层厚度为25 ~ 65um,由于所述第一不粘涂层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耐热性及抗脱落性,所述第二不粘涂层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耐热性、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及硬度,进而提升了不粘涂层的耐用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