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001发布日期:2019-04-13 00:2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密封圈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密封圈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家庭中较常使用的诸如电饭煲和电压力锅的烹饪器具通常包括煲体和盖体,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与内锅之间能够形成烹饪空间。为了能够密封烹饪空间,通常设置有密封圈。目前的密封圈的密封部通常为压在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的一段式的环形结构。

然而,这样的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佳,特别是在锅口壁的上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密封效果容易受到锅口壁的凸起的影响,造成在锅口壁的凸起所在的径向方向上密封失效,从而影响整个烹饪空间的密封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密封圈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烹饪器具。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部、安装部以及连接部。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段的下端部的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向下并且朝向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延伸,所述第二密封段向下偏离所述第一密封段延伸。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密封部的上侧,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至所述烹饪器具。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安装部的下端朝向所述密封圈的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密封段的上端。

当密封圈安装在烹饪器具的盖体中并且盖体处于关闭位置时,密封圈被压在盖体与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之间。其中密封圈的密封部与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贴合,以密封盖体与内锅之间的烹饪空间。由于密封部设置为两段式,并且第二密封段被设计为向下偏离第一密封段延伸,因此,第一密封段起到了避开锅口壁的上表面的部分凸起与凹部的作用,以使得第二密封段能够与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实现非常有效且可靠的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降低了对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的平整度的要求。

可选地,所述密封部还包括加强凸缘,所述加强凸缘在所述第二密封段的下端向上并且朝向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加强凸缘与所述第二密封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过渡圆角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段为直线形、曲线形、多段直线形或多段曲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段为直线形、曲线形、多段直线形或多段曲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渡圆角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段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过渡圆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以及上述任一种密封圈。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内锅具有顶部开口和与所述顶部开口连通的内腔。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并且能够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所述密封圈周向地设置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内锅之间。

由于密封圈周向地设置在盖体与内锅之间,密封圈的密封部与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贴合,以密封盖体与内锅之间的烹饪空间。由于密封部设置为两段式,并且第二密封段被设计为向下偏离第一密封段延伸,因此,第一密封段起到了避开锅口壁的上表面的部分凸起与凹部的作用,使得第二密封段能够与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实现非常有效且可靠的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同时降低了对内锅的锅口壁的上表面的平整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烹饪器具的立体图,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并且盖体处于最大打开位置;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盖体处于关闭位置,并且密封圈处于原始状态;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密封圈与内锅接触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1以及用于烹饪器具1的密封圈300。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等任何合适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具有多种烹饪模式,例如煮饭模式、煮粥模式、煲汤模式等。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的立体图。如图1 所示,烹饪器具1主要可以包括煲体100以及设置在煲体100上的盖体200,煲体100与盖体200之间能够形成烹饪空间。此外,烹饪器具1的煲体100 与盖体200之间还可以设置用于密封烹饪空间的密封圈300。下面将结合图1 至图5详细描述烹饪器具1的各个部件。

烹饪器具1的煲体100可以呈大体圆角长方体形状、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煲体100中放置有大体圆筒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的内锅110。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煲体100中设置有与内锅110的形状匹配的内锅收纳部120。内锅110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120或者从内锅收纳部120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0进行清洗。内锅110 可以具有由锅口壁113围绕形成的顶部开口112以及与顶部开口112连通的内腔111。内锅110的内腔111可以用于容纳待烹饪的食材(例如米、肉、骨头、土豆等),以烹饪出可供食用的食物,例如米饭、粥、汤等。使用者可以通过顶部开口112将待烹饪的食材放入内腔111中,或者通过顶部开口112 将烹饪好的食物从内腔111中取出。此外,煲体100中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110的加热装置(未示出)。

盖体200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与煲体100的形状基本上对应。盖体200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100上,用于盖合煲体100的整个顶部或者至少煲体100的内锅110。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200 可以通过例如铰接的方式在最大打开位置(图1)和关闭位置(图2)之间可枢转地设置在煲体100的上方。其中,当盖体200处于关闭位置时,盖体200 盖合在煲体100上,盖体200和煲体100的内锅110之间可以形成烹饪空间。

此外,烹饪器具1还可以设置为本领域已知的其他结构。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以下仅详细描述设置在烹饪器具1的盖体200与内锅110之间用于密封烹饪空间的密封圈300。

密封圈300可以是由任何合适的具有弹性的材料(例如硅橡胶等)制成的环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环状结构”是指在周向方向上封闭的结构,其可以是圆形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椭圆形、矩形等任何合适的环状结构,以适用于具有不同形状的顶部开口。

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意性地示出了密封圈300安装在盖体200的内侧面上时密封圈300的原始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盖体200盖合在煲体100上时,密封圈300在盖体200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之间将处于压缩状态,以密封烹饪空间。

图3至图5中清楚地示出了密封圈300的截面。密封圈300主要包括安装部310、密封部330以及连接在安装部310与密封部330之间的连接部320。下面将详细描述密封圈300的各个部分。

如图3至图5所示,安装部310设置在密封部330的上侧,安装部310 用于安装至烹饪器具1的盖体200。具体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部310的外侧形成有沿着密封圈30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向下折弯的折弯部311。盖体200上设置有能够与安装部310的折弯部311相配合的凹槽(未示出)。由此,密封圈300可以通过安装部310的折弯部311与盖体200的凹槽配合,以将密封圈300卡接至盖体2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密封圈300可以设置有任何合适形状的安装部310,以将密封圈300 安装至盖体200。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折弯部311可以设置为沿密封圈30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以与盖体200卡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10可以设置为在竖直方向上延伸,以与盖体200插接。

连接部320从安装部310朝向密封圈300的外侧延伸至密封部330。具体地,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0的截面为直线段。连接部320的上端连接安装部310的下端,连接部320的下端连接密封部330的上端。连接部 320与安装部310、密封部33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成型。连接部320 向下并且朝向密封圈300的外侧延伸。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20的设置形式不限于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其可以设置成任何合适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0的截面可以为曲线段或者直线段与曲线段的结合。

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中更清楚地示出了密封圈300的密封部330的截面。如图5所示,密封部330主要包括第一密封段331和连接在第一密封段331 的下端的第二密封段332。第一密封段331的上端与连接部320的下端连接。第一密封段331从连接部320的下端向下并且朝向密封圈300的内侧延伸。即第一密封段331与连接部320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夹角。可选地,该夹角可以是0°至90°,例如25°或75°。第二密封段332向下偏离第一密封段331延伸。即第二密封段332与第一密封段331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夹角。可选地,该夹角可以是90°至180°,例如120°或145°。

当密封圈300安装在烹饪器具1的盖体200中并且盖体200处于关闭位置时,密封圈300被压在盖体200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之间。密封圈300的密封部330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贴合,以密封盖体200与内锅110之间的烹饪空间。其中,由于密封圈300的第二密封段332 向下偏离第一密封段331延伸,因此第二密封段332在第一密封段331之前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接触。换句话说,盖体200对密封圈300 的作用力主要被施加在第二密封段332上。由此,第二密封段332能够在密封烹饪空间的过程中起主要密封作用,第一密封段331能够在密封烹饪空间的过程中起辅助密封作用。

由于受制备工艺的影响,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可能会产生凹部或凸起。例如,由于加工粗糙度高,锅口壁113的边缘会存在突出于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凸起或凹部。此外,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还可以设计有压花。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凸起、凹部或者压花会影响密封圈300 的密封部330在凸起或者凹部所在的径向方向上的密封效果,从而影响整个烹饪空间的密封性。

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由于密封部330设置为两段式,后于第二密封段332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一密封段331能够避开位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部分或全部凸起或凹部。具体地,能够避开位于第一密封段33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中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凸起或凹部。换句话说,位于第一密封段33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中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凸起或凹部不会影响密封部330的密封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300对与之配合的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平整度要求大大降低,即使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存在部分凸起或凹部,也能够避开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凸起与凹部,从而实现可靠的密封。

可选地,连接部320与第一密封段33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过渡圆角部 336。即连接部320与第一密封段331的连接处为圆滑曲线,以便于加工和制作密封圈300,并且不易使使用者受到伤害。

可选地,第一密封段331与第二密封段3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过渡圆角部334。即第一密封段331与第二密封段332的连接处为圆滑曲线,以便于加工和制作密封圈300,并且不易使使用者受到伤害。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段331的截面可以为直线形、曲线形、多段直线形或多段曲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密封段331的截面的形状为直线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段331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曲线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段331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一段直线形与一段曲线形的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段331 也可以为多段直线和/或多段曲线形状等。

类似地,第二密封段332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形、曲线形、多段直线形或多段曲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密封段332的截面的形状为直线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段332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曲线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段332的截面的形状可以为一段直线形与一段曲线形的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段332的截面的形状也可以为多段直线和/或多段曲线形状等。

此外,第一密封段331的长度、第二密封段332的长度、第一密封段331 长度与第二密封段332的长度的比值以及第二密封段332相对于第一密封段 331的向下偏离的角度可以根据烹饪器具1的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的实际情况(例如粗糙程度、锅口壁113的宽度等)确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部330 还包括加强凸缘333。加强凸缘333连接在第二密封段332的下端,向上并且朝向密封圈300的内侧延伸。即加强凸缘333与第二密封段332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夹角。可选地,该夹角可以是90°至180°,例如130°或160°。加强凸缘333可以与第二密封段332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第二密封段332分体成型。加强凸缘333可以加强密封部330的强度,使其不容易变形。

可选地,加强凸缘333与第二密封段332的连接处可以设有第一过渡圆角部335。即加强凸缘333与第二密封段332的连接处为圆滑曲线,以便于加工和制作密封圈300,并且不易使使用者受到伤害。

当密封圈300安装在烹饪器具1的盖体200中时,密封圈300被压在盖体200与内锅110的锅口壁113的上表面之间。此时,密封圈300中的第二密封段332与加强凸缘333的连接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过渡圆角部 335)首先接触锅口壁113的上表面。由此,第二密封段332与加强凸缘333 的连接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过渡圆角部335)在密封过程中起主要密封作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