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油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9476发布日期:2019-06-14 22:4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油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壶装置,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油壶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油,是指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使用的植物或动物油脂,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其种类较多。油壶,是厨房用于储存食用油的器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的均衡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更加均衡地摄入各种营养,人们会在厨房里准备多种食用油,以便不同食用油的食用更换。目前,不同的食用油均为单独盛装,人们在同时购买不同食用油时,需要单独携带多种不同的食用油,这给人们的携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人经过潜心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油壶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人们购买多种食用油时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油壶装置,包括透明的罐体以及罐盖,该罐体的顶面开设有罐口,所述罐盖盖设于罐口处且与罐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面均布有多个油壶放置区,每个油壶放置区放置有油壶,所述罐盖的顶面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和罐盖均呈圆柱形,所述罐体的上部外周均布有多个倾斜的凸部,所述罐盖的内周面均布有多个倾斜的凹槽,每个凹槽对应一个凸部且两者互相配合,所述凹槽的底面设有供凸部进入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卡扣,所述罐体的上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罐盖的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正对应一个第二通孔,且每个卡扣与一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配合,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大小相等,所述卡扣包括左卡部、右卡部以及连接于左卡部和右卡部之间的连接部,该左卡部、右卡部及连接部连接后在俯视方向上呈横向的“工”字形,所述右卡部和连接部的厚度、连接部的宽度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高度相当,所述右卡部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后位于罐体的内侧,所述左卡部位于罐盖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罐盖的顶面设有与提手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提手与罐盖的顶面可转动地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多个油壶放置区可用于放置装有不同食用油的油壶,待多个油壶放置区放满油壶后,盖上罐盖并将其与罐体连接,此时通过提手即可将多种不同的食用油同时进行携带,需要使用食用油时,将罐盖从罐体卸下,从罐体内取出所需的油壶即可。所述罐体为透明的罐体,便于人们对罐体内油壶的观看,同时罐体还可起到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去掉油壶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去掉油壶和卡扣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卡扣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卡扣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罐盖去掉提手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7。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油壶装置,包括透明的罐体1以及罐盖2,该罐体1的顶面开设有罐口,所述罐盖2盖设于罐口处且与罐体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罐体1的底面均布有多个油壶放置区3,每个油壶放置区3放置有油壶4,所述罐盖2的顶面设有提手5。所述罐盖2的顶面设有与提手5相适配的放置槽20,所述提手5与罐盖2的顶面可转动地设置。

参照图1和图2。所述罐体1和罐盖2均呈圆柱形,所述罐体1的上部外周均布有多个倾斜的凸部11,所述罐盖2的内周面均布有多个倾斜的凹槽21,每个凹槽21对应一个凸部11且两者互相配合,所述凹槽21的底面设有供凸部11进入的开口22。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多个油壶放置区3可用于放置装有不同食用油的油壶4,待多个油壶放置区3放满油壶4后,盖上罐盖2并将其与罐体1连接,此时通过提手5即可将多种不同的食用油同时进行携带,需要使用食用油时,将罐盖2从罐体1卸下,从罐体1内取出所需的油壶4即可。所述罐盖2与罐体1的连接方式为将凸部11从开口22进入,然后转动罐盖2,使得凸部11进入凹槽21内并卡于凹槽21内。

实施例二

参照图3至图6。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多个卡扣6,所述罐体1的上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所述罐盖2的侧壁均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3,每个第一通孔12正对应一个第二通孔23,且每个卡扣6与一第一通孔12和一第二通孔23配合,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3的大小相等。所述卡扣6包括左卡部61、右卡部62以及连接于左卡部61和右卡部62之间的连接部63,该左卡部61、右卡部62及连接部63连接后在俯视方向上呈横向的“工”字形,所述右卡部62和连接部63的厚度、连接部63的宽度与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3的高度相当。所述右卡部62依次穿过第二通孔23和第一通孔12后位于罐体1的内侧,所述左卡部61位于罐盖2的外侧。

参照图3至图6。当罐盖2与罐体1连接时,将扣件6摆为水平方向,并将右卡部62、连接部63依次穿过第二通孔23和第一通孔12,然后将扣件6转动90°为竖直方向,使得右卡部62卡于罐体1的内侧、左卡部61卡于罐盖2的外侧。同理,当罐盖2与罐体1需要拆卸时,将扣件6转动为水平方向并将扣件6取出即可。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