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举功能的图书馆图书回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563发布日期:2019-01-18 19:1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升举功能的图书馆图书回收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运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升举功能的图书馆图书回收车。



背景技术:

图书馆作为收藏书籍的机构,是人们借阅、参考的重要社会公益平台。现在人们借书、看书、还书的人逐渐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要将归还了的书籍放还到指定的书架上。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使用小的推车运送书籍。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书放在书架上,因为书架的上层较高因此需要回收车能够升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具有升举功能的图书馆图书回收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升举功能的图书馆图书回收车,包括车体,车体前后侧壁的下端均设置有两个车轮,其特征在于,车体内部的底板上设置有电动伸缩缸,电动伸缩缸与车体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杆上端与车体上端的升降盘固定连接,车体右侧板的下端前后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耳板,合梯的左侧支杆下端分别与第一耳板铰连接,前方的左侧支杆上设置有长孔,水平的滑杆右端与左侧支杆上的长孔通过销轴连接,滑杆与固定在车体前侧板正面的固定块通过花键联接,固定块左端的滑杆上固定设置有与水平面垂直的立杆,立杆下端朝向右侧车轮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推瓦,合梯的右侧支杆下端分别通过单向轴承与旋转杆一端铰连接,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耳板上端铰连接,第二耳板下端固定在稳定板上端面上。

具体的,所述车体的左侧壁外侧设置有推手。

具体的,所述车体右侧板上铰连接有位于左侧支杆前侧的转杆,转杆与车体的右侧板垂直,远离车体右侧板的转杆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档杆。

具体的,所述弧形推瓦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右侧车轮的右侧弯曲,靠近右侧车轮的弧形推瓦的弧形面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

具体的,所述稳定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升降盘上的书籍进行升举,同时在车体的右侧设置有合梯,方便工作者进行上层书架的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梯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车体,2、升降盘,3、推手,4、电动伸缩缸,5、车轮,6、转杆,7、挡杆,8、左侧支杆,9、右侧支杆,10、合梯,11、耳板,12、长孔,13、滑杆,14、固定块,15、弧形推瓦,16、第一橡胶垫,17、立杆,18、第二橡胶垫,19、稳定板,20、旋转杆,21、单向轴承,22、第二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升举功能的图书馆图书回收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左侧壁外侧设置有推手3,车体1前后侧壁的下端均设置有两个车轮5,车体1内部的底板上设置有电动伸缩缸4,电动伸缩缸4与车体1内的蓄电池电性连接,电动伸缩缸4的伸缩杆上端与车体1上端的升降盘2固定连接,车体1右侧板的下端前后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耳板11,合梯10的左侧支杆8下端分别与第一耳板11铰连接,前方的左侧支杆8上设置有长孔12,水平的滑杆13右端与左侧支杆8上的长孔12通过销轴连接,滑杆13与固定在车体1前侧板正面的固定块14通过花键联接,固定块14左端的滑杆13上固定设置有与水平面垂直的立杆17,立杆17下端朝向右侧车轮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推瓦15,所述弧形推瓦15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右侧车轮5的右侧弯曲,靠近右侧车轮5的弧形推瓦15的弧形面上设置有第一橡胶垫16。合梯10的右侧支杆9下端分别通过单向轴承21与旋转杆20一端铰连接,单向轴承21只允许旋转杆20顺时针转动,旋转杆20的另一端与第二耳板22上端铰连接,第二耳板22下端固定在稳定板19上端面上,所述稳定板19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垫18。

所述车体1右侧板上铰连接有位于左侧支杆8前侧的转杆6,转杆6与车体1的右侧板垂直,远离车体1右侧板的转杆6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档杆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书籍放在升降盘2上,转动转杆6,使得转杆6上的挡杆7与合梯10的左侧支杆8平行,然后将合梯10展开,合梯10的左侧支杆8就会使得滑杆13带动立杆17和弧形推瓦15向右侧的车轮5方向运动,直到弧形推瓦15上的第一橡胶垫16与右侧的车轮5外缘接触,此时车体1被稳定,然后调节旋转杆20,使得旋转杆20下端向合梯10的右侧支杆9的右侧倾斜,并使得稳定板19下端面的第二橡胶垫18与地面接触,因为单向轴承21只允许旋转杆20顺时针转动,因此当工作者在合梯10的右侧支杆9上攀爬时旋转杆20能够对合梯10的右侧支杆9进行支撑。在书架上层放置书籍时,启动电动伸缩缸4,升降盘2上的书籍被推升,工作者站在合梯10上将升降盘2上的书籍放置在书架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