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6801发布日期:2018-11-20 18:5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机防护门。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施工升降机在施工中被广泛的运用,它是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重要的垂直运输工具,与升降机配套的楼层防护门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施工升降机将施工人员或者建筑物料提升至某楼层时,施工人员及其运送的建筑物料将从施工升降机进入到打开的卸料平台的防护门内。现有的防护门为了减轻重量,一般采用框架内焊接铁丝网的方式,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减轻防护门的重量。

但是铁丝网由于结构的关系,在后期使用的时候,经常出现损坏的情况,因此需要频繁的焊接补救,通过焊接的方式既浪费时间,且易发生火灾的情况,且补救焊接后的铁丝网与框架的连接的强度不牢固,很容易在此损坏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防护门,其具有在铁丝网损坏的时候方便对铁丝网进行更换,从而保证防护门的安全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升降机防护门,包括回转连接在架体上的左右相对的左边门和右边门,左边门和右边门均由若干管材拼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管材之间焊接固定,矩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平行相对的横梁,横梁与矩形框架焊接固定,横梁水平设置,横梁之间焊接有警示牌,横梁与矩形框架之间安装有铁丝网,铁丝网的边缘通过卡箍件与横梁以及矩形框架相连,左边门和右边门之间通过快速连接装置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件可以快速将铁丝网安装到横梁和矩形框架上或将铁丝网从横梁和矩形框架上拆下,当铁丝网发生破损时,可以随时更换铁丝网,从而确保铁丝网的防护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箍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呈半圆状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远离铰接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相连,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相连后形成一个环状结构,铁丝网与第一本体焊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形成的环状结构套在矩形框架和横梁上,并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圆,方便快速的将卡箍件与横梁或矩形框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矩形框架的四角为圆弧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矩形框架的四周设置为圆弧角,防止操作人员失误磕碰到矩形框架的边角处,使操作人员受到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左边门上的卡钩以及铰接在右边门上的把手,把手上铰接有卡入卡钩内部的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锁环卡入到卡钩中,并转动把手,从而使锁环拉紧卡钩,能够快速的将左边门和右边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边门和右边门靠近快速连接装置的一端开设有供手穿过的操作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口,使操作人员能够从内部将快速连接装置打开,方便控制左边门和右边门的打开和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边门和右边门相连的一端底端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左边门和右边门的时候,通过滚轮的滚动从而减小打开左边门和右边门所需的力,使左边门和右边门更容易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警示牌包括平行相对的平板,平板之间设置有交叉的筋条,筋条相对的两面分别与相对的平板焊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相对的平板之间设置交叉的筋条,增加警示牌的结构强度,使警示牌不易受力损坏,增加警示牌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铁丝网的边缘设置有将铁丝网边缘包住的包边件,包边件呈“U”型,铁丝网的边缘伸出到包边件的开口内部,包边件与铁丝网焊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件将铁丝网的边缘围住,防止铁丝网边缘的毛刺或铁丝的尖端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卡箍件将铁丝网与横梁以及矩形框架进行固定,在铁丝网发生损坏的时候,方便对铁丝网的更换以及安装;

2、通过滚轮的滚动从而减小打开左边门和右边门所需的力,使左边门和右边门更容易打开;

3、通过在相对的平板之间设置交叉的筋条,增加警示牌的结构强度,使警示牌不易受力损坏,增加警示牌的使用寿命;

4、通过包边件将铁丝网的边缘围住,防止铁丝网边缘的毛刺或铁丝的尖端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升降机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升降机防护门与架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快速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警示牌的爆炸图;

图5是铁丝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11、安装口;12、固定杆;13、挡板;2、防护门;21、左边门;22、右边门;23、矩形框架;24、横梁;25、操作口;26、连接杆;261、凸缘;262、六角螺母;27、连接锁母;271、凸环;28、铁丝网;281、包边件;29、滚轮;3、警示牌;31、平板;32、筋条;4、卡箍件;41、第一本体;42、第二本体;43、螺栓螺母组件;5、快速连接装置;51、卡钩;52、把手;53、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升降机防护门,如图1所示,在由若干管材拼搭而成的架体1上预留有安装口11。在安装口11内安装有防护门2,防护门2包括左右相对的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其中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分别铰接在安装口11相对的侧边上。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远离与安装口11铰接的一端,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通过快速连接装置5相连,从而通过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将安装口11封闭。

在安装口11的外侧,安装口11的顶端以及底端位于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相连的位置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焊接在架体1上并向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的方向伸出并与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相抵触。通过挡板13,使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不能向安装口11的外侧方向打开。在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9,滚轮29回转连接在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相连的一端底端。

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均是通过若干管材拼接而成的矩形框架23,其中管材之间焊接固定,其中矩形框架23的四角为圆弧角。在矩形框架23的内部设置有两根平行相对的管状的横梁24,横梁24水平设置且与矩形框架23焊接相连。在相对的横梁24之间,设置有警示牌3,警示牌3与平行相对的横梁24之间焊接固定。在横梁24与矩形框架23之间,安装有铁丝网28,铁丝网28的边缘通过卡箍件4固定在矩形框架23与横梁24之间,其中铁丝网28与卡箍件4焊接固定。

快速连接装置5与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上的警示牌3位于同一直线上。在相对的横梁24之间,预留有供操作人员手臂穿过从而控制快速连接装置5的操作口25,操作口25位于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相连的一端。操作人员将手穿过操作口25,从而控制快速连接装置5将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闭合或打开。

如图1、图2所示,在安装口11相对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的侧边上铰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远离安装口11侧边的一端外圆表面开设有外螺纹。在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相对安装口11铰接固定杆12的位置,铰接有连接杆26,连接杆26远离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的一端为自由端。

在连接杆26的自由端上套接有连接锁母27,连接锁母27呈管状,连接锁母27套接连接杆26的一端内孔设置有凸环271,凸环271与连接锁母27一体成型,且凸环271的内圆直径与连接杆26的外圆直径相匹配。

在连接杆26的自由端的端头外圆表面设置有凸缘261,凸缘261与连接杆26固定相连,凸缘261的外圆直径与连接锁母27的内圆直径相匹配。通过凸环271与凸缘261的配合,从而使连接锁母27不能从连接杆26上脱离。连接锁母27相对内圆设置有凸环271的一端伸出连接杆26的自由端,且连接锁母27伸出连接杆26的一端内孔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杆12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连接锁母的外形为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锁母27的外形为六边形,从而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扳手转动连接锁母27,从而将连接杆26与固定杆12相连。

在连接杆26上,位于连接锁母27与矩形框架23之间,连接杆26的杆身上开设有螺纹。在连接杆26上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262,通过六角螺母262对连接锁母27的位置进行限制。

在进行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安装的时候,将连接杆26与固定杆12相对,转动连接锁母27,使连接锁母27与固定杆12相连,在转动六角螺母262,使六角螺母262向连接锁母27方向移动,从而对连接锁母27进行限制,使连接锁母27不能向远离固定杆12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快速连接装置5包括固定在左边门21上卡钩51以及铰接在右边门22上的把手52,把手52与卡钩5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把手52上铰接有卡入卡钩51上的锁环53。通过将锁环53卡入卡钩51内,转动把手52,从而将左边门21和右边门22相连。

如图4所示,警示牌3包括平行相对的两个平板31,平板31分别与相对的横梁24焊接固定,在相对的平板31之间,设置有呈交叉状的筋条32,筋条32相对的两面分别与相对的平板31焊接固定,从而增加警示牌3的结构强度。

如图5所示,卡箍件4位于铁丝网28的边缘上,卡箍件4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呈半圆状的第一本体41和第二本体42,第一本体41和第二本体42远离相互铰接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43相连。通过螺栓螺母组件43将第一本体41和第二本体42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相连,从而使第一本体41和第二本体42形成一个环状结构。其中铁丝网28与卡箍件4的第一本体41焊接相连。在铁丝网28的边缘设置有将铁丝网28的边缘包住的包边件281,包边件281呈“U”型,铁丝网28的边缘伸入到包边件281的开口内部并将包边件281与铁丝网28焊接固定,通过包边件281将铁丝网28包住,从而防止铁丝网28的边缘误伤到施工人员。

通过第一本体41和第二本体42套在横梁24或矩形框架23上,并通过第一本体41和第二本体42远离铰接点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43进行固定相连,从而将铁丝网28固定在相对的横梁24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