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通风器以及隔音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323发布日期:2018-11-30 20:40阅读:18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窗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通风器以及隔音通风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房屋的窗子也越来越大。使居住在室内的人感到宽敞明亮、心情舒畅。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产生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增加,使城市更加热闹繁荣。因而,灰尘和噪音就不可避免的产生。这个给人们的居住、办公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位于道路、轨道、机场附近的房屋。一般人们采取的办法是把玻璃窗做成双层玻璃,并紧闭门户以降低噪音,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阻止了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也有采用通风器增加室内空气流通的,但是其主要通过内部S型风道或加装吸音棉等解决通风隔音需要,该技术多为解决了通风就无法达到降噪效果,如解决了降噪就无法达到通风量的需要,且产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隔音降噪又能保障通风的隔音通风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音通风器,包括管状的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其中一端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另一端侧壁上设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排风口分别位于本体两个相对称的侧壁上。

进一步,本体为截面呈矩形的直管状,进风口位于本体的下侧壁上,出风口位于本体的上侧壁上,进风口包括若干进风孔,出风口包括若干出风孔。

进一步,每一进风孔的直径均大于每一出风孔的直径,并且所有进风孔的面积之和小于所有出风孔的面积之和。

本方案的优点是:1、采用直道式管道结构型式,单位截面的通风量大,尽可能增加通风量;2、同时将进风口与出风口错位开设在本体的两端,增加内部空气的流动距离,从端部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而既达到避免噪音通过空气直通传播的降噪效果又可实现两端空气的流通交换;3、更进一步地,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特点,本方案进风口与出风口开具的单个孔径及整体通风面积不相同,进风口单个孔径大而整体通风面积小,出风口单个孔径小而整体通风面积大,在进风口处保证气体流通量的同时弱化噪音的传播,在出风口处进一步对气流进行分散、进一步对噪音进行弱化,并使得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隔音通风器的隔音通风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音通风窗,包括外侧窗和内侧窗,在外侧窗与内侧窗之间形成封闭的夹层,隔音通风器位于外侧窗与内侧窗之间将夹层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并且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隔音通风器连通,在外侧窗的下部设有用于将下腔室与室外连通的外活动窗扇;在内侧窗的上部设有用于将上腔室与室内连通的内活动窗扇。

进一步,在内侧窗的下部设有下活动窗扇。

进一步,外侧窗的上部封闭设置;所述内侧窗的上部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内侧窗上部的左、右两部分中位于进风口上方的部分为内活动窗扇、位于出风口上方的部分封闭设置。

本方案的优点是:解决了位于道路、轨道、机场附近的房屋窗户(双层窗)开启状态下既降噪又通风的需要,在开启状态下的隔音值达到3级30≤Rw+Ctr<35(dB),通风量在压差5Pa时达53.50m3/h。且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成本控制,有效的改善了房屋的居住、办公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外侧窗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内侧窗的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隔音通风器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本体1、进风孔2、出风孔3、内侧窗4、外侧窗5、外活动窗扇6、内活动窗扇7、下活动窗扇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长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所示:隔音通风器包括截面呈矩形的直管状铝合金材质本体1,所述本体1宽94mm、高40m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截取,本实施例优选所述本体1选用市面上现有的JYTF-543型材。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本体1的右端下侧壁设有进风口,本体1的左端上侧壁设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进风孔2,所述出风口包括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出风孔3。每一进风孔的直径均大于每一出风孔的直径,本实施例优选单个进风孔2的直径为5mm,相邻两个进风孔2之间的横向及竖向间距均为10mm,单个出风孔3的直径为3mm,相邻两个出风孔3之间的横向及竖向间距均为5mm;所有进风孔2的面积之和小于所有出风孔3的面积之和。

使用时将隔音通风器的侧端封闭安装,气流从下向上进入进风口,在进风口处通过进风孔2进行初步的噪音削弱,然后气流横向通过直管状的本体1后再从出风口向上排出,在出风口处通过出风孔3再次进行噪音的削弱,实现隔音通风器安装后上、下两侧气体的流通交换及噪音削弱。

实施例2:

本实施包括一种隔音通风窗,如图6所示,包括外侧窗5、内侧窗4及实施例1中的隔音通风器。所述外侧窗5与内侧窗4之间形成封闭的夹层,隔音通风器位于外侧窗5与内侧窗4之间并将夹层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通过隔音通风器连通。结合图4、图5所示,外侧窗5和内侧窗4均分别包括上、下两部分,外侧窗5的下部设有用于将下腔室与室外连通的外活动窗扇6,外侧窗5的上部封闭设置,内侧窗4的下部设有用于与室内连通的下活动窗扇8,内侧窗4的上部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内侧窗4上部的左侧部分封闭设置,内侧窗4上部的右侧部分为内活动窗扇7。

所述隔音通风器密封连接在外侧窗5与内侧窗4之间,隔音通风器的进风口与下腔室的右侧顶端连通、隔音通风器的出风口与上腔室的左侧底部连通,内侧窗4上部的左、右两部分相互连通。

外侧窗5与内侧窗4组合成双层窗,双层窗的内部夹层空间通过隔音通风器分割成上、下两个空腔,上、下两个空腔之间仅通过隔音通风器连通,下部空腔的侧壁为外活动窗扇6和下活动窗扇8,便于人们进行打开或关闭窗户的操作以进行通风的控制。上部空腔仅将内侧窗4的右边部分设为内活动窗扇7。使用时外侧窗5的下部全部打开或部分打开,内侧窗4的下部封闭,内侧窗4上部的内活动窗扇7打开,外界的气体经过外侧窗5下部的外活动窗扇6进入,再通过隔音通风器的进风口,然后横向通过直管状的本体1,再从出风口进入双层窗的上部,再通过内侧窗4上部的内活动窗扇7处进入到室内,过程中通过往复的通道及网板状的进、出风口进行多次的噪音削弱,同时确保了室内与室外的空气流通交换。解决了位于道路、轨道、机场附近的房屋窗户(双层窗)开启状态下既降噪又通风的需要,在开启状态下的隔音值达到3级30≤Rw+Ctr<35(dB),通风量在压差5Pa时达53.50m3/h。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