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挂衣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201发布日期:2019-04-29 11:52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挂衣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柜衣橱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衣橱、衣柜内兼备防滑和高承重强度的高强度挂衣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增强,居民家中的衣物也不断增多,对衣橱或者衣柜的空间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需要利用到晾衣架来对衣橱或者衣柜的空间进行集中利用。

现有技术中的挂衣杆通常为截面呈圆形或者长圆形(腰形)的长直杆结构,这种结构的晾衣杆过于简单,承重性能差,而通常在衣橱、衣柜内需要被挂衣的衣服通常为礼服、正装等,这一类衣服普遍比较重,这就对挂衣杆的承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如此,这种挂衣杆在挂衣较多时依然容易出现弯折的情况,另外,很多人在挑选衣物时都喜欢将手搭在晾衣架上以方便取放和选择衣物,这些原因都会容易因为挂衣杆的强度不够而报废,而这种情况在长柜体内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对这种结构的挂衣杆的强度增强通常也都是通过加粗杆体的方式实现,但这样必然会导致原料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挂衣杆,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强度挂衣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包括对称设置且成型为一体的两个半杆体,所述半杆体为空心杆体,其宽度自下向上连续减小,且其底部最宽处的宽度与半杆体的高度之比为3:1~5:1,同时,在所述半杆体的底部最宽位置处设置有朝外的底部光滑过渡边,而在杆体的顶部最窄处则通过顶部圆弧光滑过渡边将两个半杆体连为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挂衣杆杆体在对称边位置设置有加强肋。

在本实用新型中,挂衣杆杆体在顶部圆弧光滑过渡边与底部光滑过渡边位置上均设置有防滑条插装槽,并通过对应的防滑条插装槽插装固定有与杆体长度一致的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优选为橡胶防滑条或者树脂防滑条,且在该防滑条上设置有间隙凸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半杆体在底面上共同组成一个完整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半杆体在底面上分别成型有一个光滑弧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挂衣杆通过对杆体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其结构简单、易于成型、美观大方。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半杆体底面朝上安装还是底面朝下安装,其底面朝下安装时,可以获得更佳的杆体抗弯折强度,同质量的材料成型的杆体的抗弯折性能为普通圆管杆体的2~5倍,而底面朝上安装时,能有效利用过渡边位置的防滑条设计进行两点式防滑保护,提高挂衣杆的防滑性能,以提高衣架取放,特别是异形衣架上挂衣杆上取、放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1、底部防滑条;2、半杆体;3、加强肋;4、顶部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高强度挂衣杆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挂衣杆可用于固定在衣橱、衣柜、晒衣架上作为挂衣的支撑物,其包括左、右两个半杆体2,两个半杆体2左右对称设置,均为空心杆体,左、右两个半杆体2且成型为一体,并在顶面光滑过度,且两个半杆体2在对称边位置还设置有加强肋3。

在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个半杆体2在底面上分别成型有一个光滑弧面,半杆体2的宽度自下向上连续减小,且其底部最宽处的宽度与半杆体2的高度之比为4:1,且在最宽处的光滑弧面外侧设置有朝外的底部光滑过渡边,该底部光滑过渡边上设置有防滑条插装槽,并通过防滑条插装槽插装固定有与杆体长度一致的底部防滑条1,而在半杆体2的顶部,两个半杆体2连为一体,而在连接处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圆弧光滑过渡边,并在该顶部圆弧光滑过渡边位置设置有防滑条插装槽,并通过防滑条插装槽插装固定有与杆体长度一致的顶部防滑条4。而为了提高衣物挂装固定在杆体上的稳定性,底部防滑条1以及顶部防滑条4上均设置有间隙凸肋。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在对应的衣柜/衣橱/晾衣架/挂衣架上分别对挂衣杆两侧进行固定即可使用。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半杆体底面朝上安装还是底面朝下安装,其底面朝下安装时,可以获得更佳的杆体抗弯折强度,同质量的材料成型的杆体的抗弯折性能为普通圆管杆体的2~5倍,而底面朝上安装时,能有效利用过渡边位置的防滑条设计进行两点式防滑保护,提高挂衣杆的防滑性能,以提高衣架取放,特别是异形衣架上挂衣杆上取、放时的稳定性。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左、右两个半杆体2的结构类似,且均包括底部防滑条1、加强肋3以及顶部防滑条4,但两个半杆体3在底面上共同组成一个完整弧面,而非如图1所示的两个弧面,这种结构的可加工性更好,但抗弯折强度和稳定性要略差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