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机构和包含该搅拌机构的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9652发布日期:2019-04-29 12:0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搅拌机构和包含该搅拌机构的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机构和一种包含该搅拌机构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半自动的烹饪设备随之诞生,目前市面上出现较多的自动/半自动的烹饪设备,人们可以方便简单地通过一键式操作,便可以实现煸、炒、烩、炖等复杂的烹饪工艺,让人们远离厨房油烟,解放双手,轻松地享受美味。目前,大多数的此类烹饪设备,一般都是采用电机带动锅体和搅拌工具转动,使得食材均匀混合和受热。这类烹饪设备存在的缺陷在于:搅拌机构拆装十分不便,不但需要采用螺钉进行组装,还需要利用辅助工具辅助拆装,不利于定期拆卸清洗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机构,采用插销、弹性销、插孔和插入槽,实现搅拌组件的快速拆装,而且无需采用螺钉进行组装,也无需利用辅助工具辅助拆装,有利于定期拆卸清洗和维护。

一种搅拌机构,包括:

搅拌转轴;搅拌转轴的一端设有插孔和位于插孔靠近搅拌转轴的端部一侧的插入槽;插孔沿搅拌转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搅拌转轴;插入槽从搅拌转轴的端部沿轴向方向向内延伸且连通插孔;插孔的直径大于插入槽的宽度;以及

连接搅拌轴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套设在搅拌转轴上的搅拌座、连接在搅拌座上的搅拌叶、穿设在搅拌座与搅拌转轴之间的插销、以及穿设在搅拌座与插销之间的弹性销;插销的直径大于插入槽的宽度;插销沿搅拌转轴的径向方向从搅拌座的一侧插入搅拌座和插孔中;插销对应插孔的位置设有可穿过插入槽的铣扁部;铣扁部的两侧均为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垂直的扁平面;铣扁部的扁平面上设有定位孔;弹性销的一端从搅拌座的外部沿搅拌转轴的轴向方向穿过搅拌座且顺着插入槽插入到定位孔中。

上述搅拌机构,搅拌组件与搅拌转轴之间为可拆连接,并且搅拌组件可以作为一个可替换的单元使用。当需要将搅拌组件安装到搅拌转轴时,先将弹性销向外拉起,使得弹性销与插销分离,然后将插销旋转90°使得插销的铣扁部的扁平面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平行,接着顺着搅拌转轴上的插入槽将搅拌座套入到搅拌转轴上直至插销陷入到插孔为止,再将插销反向旋转90°复位,此时插销的铣扁部的扁平面恢复到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垂直的状态,最后撤去对弹性销的外力,弹性销复位并且插入铣扁部的定位孔中,由于插入槽的宽度均小于插孔和插销的直径,并且加上弹性销的作用,使得插销被锁定在搅拌转轴上。当需要拆卸时,先将弹性销向外拉起,然后将销钉旋转90°后,便可以将搅拌组件从搅拌转轴上拆卸下来。通过上述设计,采用插销、弹性销、插孔和插入槽,实现搅拌组件的快速拆装,而且无需采用螺钉进行组装,也无需利用辅助工具辅助拆装,有利于定期拆卸清洗和维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搅拌组件还包括:密封盖和提拉帽;密封盖连接在搅拌座靠近弹性销一端;弹性销背离插销的一端延伸至密封盖的外部且连接提拉帽。密封盖用于增强弹性销与搅拌座之间的密封性,而提拉帽便于使用者将弹性销向外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销朝向插销的一端设有限位块和连接在限位块端部的凸柱;限位块为扁平状设置;插入槽为匹配限位块的扁平状设置;凸柱插入到定位孔中。限位块在凸柱插入到定位孔时,其扁平状结构与插入槽相互作用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弹性销无法转动。此外,限位块在凸柱插入到定位孔时,也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销的一端的端部延伸至搅拌座的外部且套设有抵靠在搅拌座的外部的限位环;插销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座的外部且连接有弯折设置的手柄。限位环和手柄使得插销能够稳定地连接在搅拌座上,不容易从搅拌座上脱离。

同时,还提供一种包含该搅拌机构的烹饪设备。

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文任一项的搅拌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烹饪设备还包括:连接搅拌组件的驱动组件和连接驱动组件的锅具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锅具驱动单元和搅拌驱动单元;锅具驱动单元设有锅具转轴;搅拌驱动单元连接搅拌转轴;锅具组件连接锅具转轴;锅具组件设有可跟随锅具转轴转动的锅体;锅体的内腔被搅拌转轴穿入。锅具组件采用锅具驱动单元带动旋转,而搅拌组件采用搅拌驱动单元带动旋转,两者可以相对独立驱动运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组件还包括:连接锅体的锅具底座;锅具底座连接锅具转轴;锅具底座设有腰形卡位孔;锅具驱动单元还设有套接在锅具转轴上的法兰盘、连接在法兰盘上的卡柱、以及套接在锅具转轴上的弹性件;卡柱从腰形卡位孔较宽的一端插入至腰形卡位孔中且卡接在腰形卡位孔较窄的一端;弹性件位于法兰盘与锅具底座之间。当需要将锅具组件与锅具转轴连接时,将法兰盘上的卡柱对准锅具底座的腰形卡位孔上较宽的一端,接着施加沿锅具转轴的轴向方向的外力旋转使得卡柱插入到腰形卡位孔中,弹性件被压缩并且法兰盘紧贴在锅具底座上,然后转动锅具组件使得卡柱卡入到腰形卡位孔上较窄的一端,最后撤去外力,弹性件将法兰盘和锅具底座胀紧。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锅具组件的快速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锅具底座与锅体的无缝连接。无缝连接可以避免锅具底座和锅体之间出现渗漏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锅体的底部连接锅具底座且设有沿锅具转轴的轴向方向向锅体的内腔凸伸的凸起部;锅具转轴为中空设置且套接搅拌转轴;锅具转轴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的轴心线重合;搅拌转轴贯穿锅具底座;搅拌座位于凸起部背离锅具底座的一端。凸起部的设置抬高搅拌座在锅体内的高度位置,使得搅拌座、搅拌转轴与锅体的连接处尽可能地处于食物的上部,降低泄漏概率和降低该连接处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与锅体的内侧壁圆滑过渡连接。当食物溅射到凸起部时,能够自然地顺着凸起部的四周滑落回,并且避免了清洁死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转轴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中的搅拌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搅拌机构中的搅拌组件的仰视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搅拌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插销与弹性销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插销与弹性销的仰视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烹饪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烹饪设备的侧面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的烹饪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图8所示的烹饪设备中的锅具组件和搅拌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3为图8所示的烹饪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0-烹饪设备;

10-驱动组件;11-锅具驱动单元,111-锅具转轴,112-锅具驱动电机,113- 锅具传动齿轮;12-搅拌驱动单元,121-搅拌驱动电机,122-搅拌传动齿轮;

20-锅具组件;21-锅体,211-凸起部;22-锅具底座,221-腰形卡位孔,222- 法兰盘,223-卡柱,224-弹性件,225-轴承,226-旋转密封件;

30-搅拌机构;31-搅拌转轴,311-插孔,312-插入槽;32-搅拌组件,321- 搅拌座,322-搅拌叶,3221-凸齿,323-插销,3231-铣扁部,32311-定位孔,324 -限位环,325-手柄,326-弹性销,327-限位块,328-凸柱,329-密封盖,3210- 提拉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搅拌机构30。

如图1所示,该搅拌机构30包括:搅拌转轴31和连接搅拌转轴31的搅拌组件32。

如图2所示,搅拌转轴31的一端设有插孔311和位于插孔311靠近搅拌转轴31的端部一侧的插入槽312。插孔311沿搅拌转轴31的径向方向贯穿搅拌转轴31。插入槽312从搅拌转轴31的端部沿轴向方向向内延伸且连通插孔311。插孔311的直径大于插入槽312的宽度。

结合图3至图7所示,搅拌组件32包括:套设在搅拌转轴31上的搅拌座 321、连接在搅拌座321上的搅拌叶322、穿设在搅拌座321与搅拌转轴31之间的插销323、以及穿设在搅拌座321与插销323之间的弹性销326。插销323的直径大于插入槽312的宽度。插销323沿搅拌转轴31的径向方向从搅拌座321 的一侧插入搅拌座321和插孔311中。插销323对应插孔311的位置设有可穿过插入槽312的铣扁部3231。铣扁部3231的两侧均为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平行的扁平面。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上设有定位孔32311。弹性销326的一端从搅拌座321的外部沿搅拌转轴31的轴向方向穿过搅拌座321且顺着插入槽312 插入到定位孔32311中。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插销323顺着插入槽312 进入插孔311的过程中,需要调整铣扁部3231的姿态,使得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与搅拌转轴的31的轴心线平行,以使得铣扁部3231可以顺利地通过插入槽312。当铣扁部3231进入到插入槽312后,将插销323旋转90°后,通过弹性销326配合定位孔32311将插销323锁定,此时,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与搅拌转轴的31的轴心线垂直。

为了提高搅拌组件32拆装的便利性,还可以对搅拌组件32进行改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组件32还包括:密封盖329和提拉帽3210。密封盖329连接在搅拌座321靠近弹性销326一端。弹性销326背离插销323的一端延伸至密封盖329的外部且连接提拉帽3210。密封盖329用于增强弹性销 326与搅拌座321之间的密封性,而提拉帽3210便于使用者将弹性销326向外拉。

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销326朝向插销323的一端设有限位块327 和连接在限位块327端部的凸柱328。限位块327为扁平状设置。插入槽312为匹配限位块327的扁平状设置。凸柱328插入到定位孔32311中。限位块327 在凸柱328插入到定位孔32311时,其扁平状结构与插入槽312相互作用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弹性销326无法转动。此外,限位块327在凸柱328插入到定位孔32311时,也起到导向的作用。

为了提高搅拌组件32与搅拌转轴3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可以做出以下改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插销323的一端的端部延伸至搅拌座321的外部且套设有抵靠在搅拌座321的外部的限位环324。插销323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座 321的外部且连接有弯折设置的手柄325。限位环324和手柄325使得插销323 能够稳定地连接在搅拌座321上,不容易从搅拌座321上脱离。

其中,搅拌叶322可以有多种设计,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呈现了两种搅拌叶322。其中一种搅拌叶322为月牙形的无齿式设计,另一种则为带齿式设计。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搅拌叶322设有多个向外辐射延伸的凸齿3221。搅拌叶322上的凸齿3221用于增加搅拌叶322与锅体21内的食物之间的摩擦力,提升搅拌效果。

上述搅拌机构30,搅拌组件32与搅拌转轴31之间为可拆连接,并且搅拌组件32可以作为一个可替换的单元使用。当需要将搅拌组件32安装到搅拌转轴31时,先将弹性销326向外拉起,使得弹性销326与插销323分离,然后将插销323旋转90°使得插销323的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平行,接着顺着搅拌转轴31上的插入槽312将搅拌座321套入到搅拌转轴31 上直至插销323陷入到插孔311为止,再将插销323反向旋转90°复位,此时插销323的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恢复到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垂直的状态,最后撤去对弹性销326的外力,弹性销326复位并且插入铣扁部3231的定位孔 32311中,由于插入槽312的宽度均小于插孔311和插销323的直径,并且加上弹性销326的作用,使得插销323被锁定在搅拌转轴31上。当需要拆卸时,先将弹性销326向外拉起,然后将销钉旋转90°后,便可以将搅拌组件32从搅拌转轴31上拆卸下来。通过上述设计,采用插销323、弹性销326、插孔311和插入槽312,实现搅拌组件32的快速拆装,而且无需采用螺钉进行组装,也无需利用辅助工具辅助拆装,有利于定期拆卸清洗和维护。

如图1至图1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烹饪设备100。

如图8至图11所示,该烹饪设备100包括:驱动组件10、连接驱动组件 10的锅具组件20、以及连接驱动组件10的搅拌机构30。其中,锅具组件20用于装载食物,搅拌机构30用于搅拌食物,驱动组件10用于带动锅具组件20和搅拌机构30转动。

如图1所示,该搅拌机构30包括:搅拌转轴31和连接搅拌转轴31的搅拌组件32。

如图2所示,搅拌转轴31的一端设有插孔311和位于插孔311靠近搅拌转轴31的端部一侧的插入槽312。插孔311沿搅拌转轴31的径向方向贯穿搅拌转轴31。插入槽312从搅拌转轴31的端部沿轴向方向向内延伸且连通插孔311。插孔311的直径大于插入槽312的宽度。

结合图3至图7所示,搅拌组件32包括:套设在搅拌转轴31上的搅拌座 321、连接在搅拌座321上的搅拌叶322、穿设在搅拌座321与搅拌转轴31之间的插销323、以及穿设在搅拌座321与插销323之间的弹性销326。插销323的直径大于插入槽312的宽度。插销323沿搅拌转轴31的径向方向从搅拌座321 的一侧插入搅拌座321和插孔311中。插销323对应插孔311的位置设有可穿过插入槽312的铣扁部3231。铣扁部3231的两侧均为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垂直的扁平面。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上设有定位孔32311。弹性销326的一端从搅拌座321的外部沿搅拌转轴31的轴向方向穿过搅拌座321且顺着插入槽312 插入到定位孔32311中。

为了提高搅拌组件32拆装的便利性,还可以对搅拌组件32进行改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组件32还包括:密封盖329和提拉帽3210。密封盖329连接在搅拌座321靠近弹性销326一端。弹性销326背离插销323的一端延伸至密封盖329的外部且连接提拉帽3210。密封盖329用于增强弹性销 326与搅拌座321之间的密封性,而提拉帽3210便于使用者将弹性销326向外拉。

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销326朝向插销323的一端设有限位块327 和连接在限位块327端部的凸柱328。限位块327为扁平状设置。插入槽312为匹配限位块327的扁平状设置。凸柱328插入到定位孔32311中。限位块327 在凸柱328插入到定位孔32311时,其扁平状结构与插入槽312相互作用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弹性销326无法转动。此外,限位块327在凸柱328插入到定位孔32311时,也起到导向的作用。

为了提高搅拌组件32与搅拌转轴3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可以做出以下改良。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插销323的一端的端部延伸至搅拌座321的外部且套设有抵靠在搅拌座321的外部的限位环324。插销323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座 321的外部且连接有弯折设置的手柄325。限位环324和手柄325使得插销323 能够稳定地连接在搅拌座321上,不容易从搅拌座321上脱离。

其中,搅拌叶322可以有多种设计,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呈现了两种搅拌叶322。其中一种搅拌叶322为月牙形的无齿式设计,另一种则为带齿式设计。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搅拌叶322设有多个向外辐射延伸的凸齿3221。搅拌叶322上的凸齿3221用于增加搅拌叶322与锅体21内的食物之间的摩擦力,提升搅拌效果。

如图8和图10所示,驱动组件10包括:锅具驱动单元11和搅拌驱动单元 12。锅具驱动单元11设有锅具转轴111。

在本实施例中,锅具驱动单元11包括:锅具驱动电机112、锅具转轴111、以及连接在锅具驱动电机112与锅具转轴111之间的锅具传动齿轮113。搅拌驱动单元12包括:连接搅拌转轴31的搅拌驱动电机121、以及连接在搅拌驱动电机121与搅拌转轴31之间的搅拌传动齿轮12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锅具驱动电机112和搅拌驱动电机121还分别设有散热风扇。

如图11和图12所示,锅具组件20连接锅具转轴111。锅具组件20设有可跟随锅具转轴111转动的锅体21,锅体21的内腔被搅拌转轴31穿入。

结合图8至图13,在本实施例中,锅具组件20包括:锅体21和连接锅体 21的锅具底座22。锅体21为球状且设有用于放入食物的开口。锅具底座22位于锅体21的底部,且连接锅具转轴111。锅具底座22设有腰形卡位孔221。锅具驱动单元11还设有套接在锅具转轴111上的法兰盘222、连接在法兰盘222 上的卡柱223、以及套接在锅具转轴111上的弹性件224。卡柱223从腰形卡位孔221较宽的一端插入至腰形卡位孔221中且卡接在腰形卡位孔221较窄的一端。弹性件224位于法兰盘222与锅具底座22之间。当需要将锅具组件20与锅具转轴111连接时,将法兰盘222上的卡柱223对准锅具底座22的腰形卡位孔221上较宽的一端,接着施加沿锅具转轴111的轴向方向的外力使得卡柱223 插入到腰形卡位孔221中,弹性件224被压缩并且法兰盘222紧贴在锅具底座 22上,然后转动锅具组件20使得卡柱223卡入到腰形卡位孔221上较窄的一端,最后撤去外力,弹性件224将法兰盘222和锅具底座22胀紧。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锅具组件20的快速拆卸。此外,上述弹性件224可以为弹性橡胶、弹片组、或者弹簧。其中,弹簧优选是波形弹簧,弹片组优选是通过多个波形弹片依次叠放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21整体为球形,其开口部设有一段切向直线段,其有利于从锅体21中取出食物时,减少锅体21与食物碰触的几率,保持锅体21开口处的整洁干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锅体21的底部连接锅具底座22且设有沿锅具转轴111的轴向方向向锅体21的内腔凸伸的凸起部211。锅具转轴111为中空设置且套接搅拌转轴31。锅具转轴111的轴心线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重合。搅拌转轴31贯穿锅具底座2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锅具底座22内设有套接该搅拌转轴31的轴承225,用于提高搅拌转轴31的转动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11与锅体21的内侧壁圆滑过度连接,使得凸起部211的周缘避免出现棱角和凹槽,当食物溅射到凸起部211时,能够自然地顺着凸起部211的四周滑落回,并且避免了清洁死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锅具底座22与锅体21的外部无缝连接。无缝连接可以避免锅具底座22和锅体21之间出现渗漏问题。其中,锅具底座22与锅体2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锅具底座22内设有套设在搅拌转轴31上的旋转密封件226。旋转密封件226用于加强搅拌转轴31与锅具底座22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泄漏概率。此外,该旋转密封件226优选为自润滑密封圈。

补充说明的是,使用时,将锅具组件20倾斜一定角度放置,即锅具转轴111 的轴心线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使得锅体21在加热时,加热点落在锅体21 的侧壁曲面的曲率较大的位置。

进一步地,该烹饪设备100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测锅具组件20的倾斜角度的传感组件。例如,该传感组件包括:触发片和用于检测该触发片的位置的传感器。该触发片跟随锅体21的轴心线摆动,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该触发片时,可以判定锅体21当前的倾斜角度为预设的进料角度,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进料。

上述烹饪设备100,锅具组件20采用锅具驱动单元11带动旋转,而搅拌组件32采用搅拌驱动单元12带动旋转,两者可以相对独立驱动运作。其中,搅拌组件32与搅拌驱动单元12的搅拌转轴31之间为可拆连接,并且搅拌组件32 可以作为一个可替换的单元使用。当需要将搅拌组件32安装到搅拌转轴31时,先将弹性销326向外拉起,使得弹性销326与插销323分离,然后将插销323 旋转90°使得插销323的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平行,接着顺着搅拌转轴31上的插入槽312将搅拌座321套入到搅拌转轴31上直至插销323陷入到插孔311为止,再将插销323反向旋转90°复位,此时插销323 的铣扁部3231的扁平面恢复到与搅拌转轴31的轴心线垂直的状态,最后撤去对弹性销326的外力,弹性销326复位并且插入铣扁部3231的定位孔32311中,由于插入槽312的宽度均小于插孔311和插销323的直径,并且加上弹性销326 的作用,使得插销323被锁定在搅拌转轴31上。当需要拆卸时,先将弹性销326 向外拉起,然后将销钉旋转90°后,便可以将搅拌组件32从搅拌转轴31上拆卸下来。通过上述设计,采用插销323、弹性销326、插孔311和插入槽312,实现搅拌组件32的快速拆装,而且无需采用螺钉进行组装,也无需利用辅助工具辅助拆装,有利于定期拆卸清洗和维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