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保温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033发布日期:2019-05-24 21:0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保温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式保温被。



背景技术:

手术室工作人员都有目睹患者在术中因低体温导致寒颤的经历,术后苏醒时间长,并发症多。常规的保温被是一体的,虽然可以缓解患者术中低体温,但由于患者的肢体无法看到,导致患者活动肢体时易滑落,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并且传统的保温被,不能根据需要充分外露手术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分体式保温被,可以方便地根据手术的需要外露手术区域,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进行保温。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分体式保温被,其包括躯体保温被、两个上肢保温被以及两个下肢保温被;上肢保温被、下肢保温被均为两端与外界联通的中空结构;躯体保温被的顶端向上延伸地设置有两个肩部保温带,两个肩部保温带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上肢保温被分别与躯体保温被的两个侧边贴合,两个下肢保温被分别插入躯体保温被且位于躯体保温被的下方。

优选地,上肢保温被展开时整体呈片状,上肢保温被的两个侧边均为上肢包围边,两个上肢包围边上均设置有包围连接件。

可以方便地穿戴、拆卸上肢保温被。

优选地,下肢保温被展开时整体呈片状,下肢保温被的两个侧边均为下肢包围边,两个下肢包围边上均设置有包围连接件。

可以方便地穿戴、拆卸下肢保温被。

优选地,下肢包围边向内倾斜形成收缩段。

可以使下肢保温被与患者下肢的小腿紧密地贴合,提高保温效果。

进一步地,躯体保温被设置有凹陷的颈部手术折叠线,两个肩部保温带的顶端、躯体保温被的下部均设置有颈部手术固定件,沿颈部手术折叠线折叠躯体保温被时、肩部保温带的颈部手术固定件与躯体保温被的下部的颈部手术固定件正对,颈部手术固定件为铁片/磁铁。

可以防止被折叠的躯体保温被因自身的弹力而滑动、减小颈部手术的操作区域而影响颈部手术操作。

进一步地,躯体保温被设置有凹陷的腹部手术折叠线;两个肩部保温带的底端、躯体保温被的下部均设置有腹部手术固定件,沿腹部手术折叠线折叠躯体保温被时、肩部保温带的腹部手术固定件与躯体保温被的下部的腹部手术固定件正对,腹部手术固定件为铁片/磁铁。

可以防止被折叠的躯体保温被因自身的弹力而滑动、减小腹部手术的操作区域而影响腹部手术操作。

优选地,:上肢保温被的一端为接口端,躯体保温被的侧边的顶端为接口边;接口端的边、接口边均为圆弧形。

可以保证接口端与接口边紧密地贴合,保证患者肩部的保温效果。

优选地,两个肩部保温带之间躯体保温被的顶端的边为颈部边,颈部边为半圆形。

可以提高颈部边与患者的颈部接触部位的舒适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方便地根据手术的需要外露手术区域,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进行保温;2,可以方便地穿戴、拆卸上肢保温被以及下肢保温被;3,可以防止被折叠的躯体保温被因自身的弹力而滑动、减小腹部/颈部手术的操作区域而影响腹部/颈部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躯体保温被1的前视示意图。图2中,粗虚线表示折叠线。

图3是图2的Ⅰ-Ⅰ剖面的放大的示意图。图3中,粗虚线表示折叠线。

图4是上肢保温被2的展开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5是下肢保温被3的展开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使用时的前视示意图。图6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为在手术前或者手术后周转时进行全身保暖时使用。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使用时的前视示意图。图7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为在颈部手术时使用。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使用时的前视示意图。图8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为在腹部手术时使用。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使用时的前视示意图。图9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为在上肢手术时使用。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使用时的前视示意图。图10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分体式保温被为在下肢手术时使用。

躯体保温被1;肩部保温带11;接口边111;颈部边112;颈部手术折叠线12;颈部手术固定件121;腹部手术折叠线13;腹部手术固定件131;上肢保温被2;上肢包围边21;接口端22;下肢保温被3;下肢包围边31;收缩段32;包围连接件4;多层棉布5;底层51;保温层52;装饰层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保温被,其包括躯体保温被1、两个上肢保温被2以及两个下肢保温被3。通常,躯体保温被1、上肢保温被2以及下肢保温被3均为多层棉布5制成,通常,多层棉布5为依次层叠的底层51、保温层52、装饰层53缝合制成。保温层52通常为棉花层等,底层51、装饰层53可以均根据需要选择常规的柔性布。

上肢保温被2、下肢保温被3均为两端与外界联通的中空结构。

优选地,上肢保温被2展开时整体呈片状,上肢保温被2的两个侧边均为上肢包围边21,两个上肢包围边21上均设置有包围连接件4。包围连接件4为绑带、纽扣/扣眼、魔术贴、铁片/磁铁、或者按扣。将包围连接件4一一可拆卸地连接【即上肢保温被2的一个侧边的上的一个包围连接件4与上肢保温被2的另一个侧边的上的一个包围连接件4可拆卸地连接】,使两个上肢包围边21相互贴合,既可使上肢保温被2形成两端与外界联通的中空结构,此时,上肢保温被2可以包围患者的上肢,以达到对患者上肢保温的目的;将包围连接件4拆卸开,并将上肢保温被2展开,此时上肢保温被2为展开状态,此时的上肢保温被2整体为片状,可以将上肢保温被2放置在患者上肢的下方,然后将包围连接件4一一连接使上肢保温被2包围患者的上肢,无需将患者的上肢插入上肢保温被2,可以方便地穿戴上肢保温被2,反之,可以方便地拆卸上肢保温被2。

优选地,下肢保温被3展开时整体呈片状,下肢保温被3的两个侧边均为下肢包围边31,两个下肢包围边31上均设置有包围连接件4。包围连接件4为绑带、纽扣与扣眼、魔术贴、铁片/磁铁、或者按扣。将包围连接件4一一可拆卸地连接【即下肢保温被3的一个侧边的上的一个包围连接件4与下肢保温被3的另一个侧边的上的一个包围连接件4可拆卸地连接】,使两个下肢包围边31相互贴合,既可使下肢保温被3形成两端与外界联通的中空结构,此时,下肢保温被3可以包围患者的上肢,以达到对患者上肢保温的目的;将包围连接件4拆卸开,并将下肢保温被3展开,此时下肢保温被3为展开状态,此时的下肢保温被3整体为片状,可以将下肢保温被3放置在患者下肢的下方,然后将包围连接件4一一连接使下肢保温被3包围患者的下肢,无需将患者的下肢插入下肢保温被3,可以方便地穿戴下肢保温被3,反之,可以方便地拆卸下肢保温被3。

下肢包围边31向内倾斜形成收缩段32。使收缩段32的下肢保温被3内径较小,可以使下肢保温被3与患者下肢的小腿紧密地贴合,提高保温效果。

躯体保温被1的顶端向上延伸地设置有两个肩部保温带11,两个肩部保温带11之间设置有间隙。通常,两个肩部保温带11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0-20cm。

两个上肢保温被2分别与躯体保温被1的两个侧边贴合,两个下肢保温被3分别插入躯体保温被1且位于躯体保温被1的下方。

躯体保温被1设置有凹陷的颈部手术折叠线12,两个肩部保温带11的顶端、躯体保温被1的下部均设置有颈部手术固定件121,沿颈部手术折叠线12折叠躯体保温被1时、肩部保温带11的颈部手术固定件121与躯体保温被1的下部的颈部手术固定件121正对,颈部手术固定件121为铁片/磁铁。进行颈部手术时,将躯体保温被1沿颈部手术折叠线12折叠,使颈部手术固定件121相互吸合,可以防止被折叠的躯体保温被1因自身的弹力而滑动、减小颈部手术的操作区域而影响颈部手术操作。

躯体保温被1设置有凹陷的腹部手术折叠线13;两个肩部保温带11的底端、躯体保温被1的下部均设置有腹部手术固定件131,沿腹部手术折叠线13折叠躯体保温被1时、肩部保温带11的腹部手术固定件131与躯体保温被1的下部的腹部手术固定件131正对,腹部手术固定件131为铁片/磁铁。进行腹部手术时,将躯体保温被1沿腹部手术折叠线13折叠,使腹部手术固定件131相互吸合,可以防止被折叠的躯体保温被1因自身的弹力而滑动、减小腹部手术的操作区域而影响腹部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保温被的工作原理为:如图6所示,在手术前或者手术后周转时,将躯体保温被1覆盖患者的躯体,将肩部保温带11绕过患者的肩部压在患者的身下,然后在患者的上肢上穿戴上肢保温被2,在患者的下肢上穿戴下肢保温被3,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全身保暖时使用。

如图7所示,在颈部手术时,沿着颈部手术折叠线12折叠躯体保温被1使患者的颈部外露,即可对颈部外露进行手术,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进行保温。

如图8所示,在腹部手术时,沿着腹部手术折叠线13折叠躯体保温被1使患者的腹部外露,即可对腹部外露进行手术,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进行保温。

如图9所示,将上肢保温被2取下使患者的上肢外露,即可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手术,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进行保温。

如图10所示,将下肢保温被3取下使患者的下肢外露,即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手术,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进行保温。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保温被,可以方便地根据手术的需要外露手术区域,同时对患者的其他部位【手术区域以外的部位】进行保温。

上肢保温被2的一端为接口端22,躯体保温被1的侧边的顶端为接口边111;接口端22的边、接口边111均为圆弧形。可以保证接口端22与接口边111紧密地贴合,保证患者肩部的保温效果。

两个肩部保温带11之间躯体保温被1的顶端的边为颈部边112,颈部边112为半圆形。可以提高颈部边112与患者的颈部接触部位的舒适度。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