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组合式铝包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387发布日期:2019-07-27 11:06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组合式铝包木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组合式铝包木窗。



背景技术: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窗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窗户在增加室内采光的同时,也为室内带来了热量,提高了室内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也增加了室内与外界的空气流动,带动在了室内的空气流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改善了室内的空气质量,因此,窗户的存在还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窗户在安装和运输过程中都是整体一起进行的,这样操作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运输时需要大型的车辆,特别是一些面积比较大的窗户,完整的窗户在安装上玻璃后都是笨重的,这样会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搬运和安装,同时,完整的窗户不能再进行重新更改窗户的样式,要是能够将原来一体式的窗户和窗框进行分解拆分,而后又能自行组合成完整的整体,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安装搬运的难度,同时也会方便后期的维护与更换,且自行组合具有更好的可塑性,能够依据使用者自己的方案拼凑出自己想要的玻璃图案,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组合式铝包木窗,不仅能够拆卸组合,而且能够自行组合窗户中玻璃样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拆卸组合式铝包木窗,包括边框、玻璃和隔板,所述边框的由L型底座、条形叉块和紧固螺栓构成,所述条形叉块插接在L型底座上,且通过紧固螺栓将条形叉块固定在L型底座上,所述边框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来放置玻璃连接件,所述玻璃连接件固定在玻璃左右两侧壁的边缘,且相接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玻璃连接件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块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及两侧壁固定有弹性垫,所述边框内且位于第一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块活动连接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凸块的中部设置有圆孔。

所述隔板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在凹槽中,隔板上下两端中部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玻璃的侧壁活动连接在第三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玻璃为双层设置,中间设置有真空隔层。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凸块,且第一凸块的中部设置有圆孔。

优选的,所述L型底座和条形叉块上设置有螺纹孔,此螺纹孔与圆孔贯通,所述紧固螺栓贯穿圆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大于玻璃的宽度,且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弹性垫。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栓有多个,均匀分布在边框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中通过将原来一体式的窗户边框进行拆分,使其可以拼接紧固,通过在玻璃上加装玻璃连接件,在连接件的上设置有凸块和圆孔,方便将其插接接边框内,同时用于紧固边框的紧固螺栓也能够将玻璃连接件进行紧固,达到很好的组合作用,通过也方便拆卸,大大提高了铝包木窗的实用性。

2、本装置通过将原有铝包木窗中的固定隔板进行改善,将其两端设置成与玻璃连接件尾端相同的结构,使得隔板与玻璃连接件都能够在边框的凹槽中安装,由此可以将玻璃与隔板进行组合变换,使其拼接成不同的图案,进一步提高了窗户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与边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玻璃及边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与边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框,101-L型底座,102-条形叉块,103-紧固螺栓,1032-玻璃,3-隔板,4-第一凹槽,5-玻璃连接件,6-接第一凸块,7-密封条,8-弹性垫,9-第二凹槽,10-圆孔,11-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所示:一种可拆卸组合式铝包木窗,包括边框1、玻璃2和隔板3,边框1的由L型底座101、条形叉块102和紧固螺栓103构成,条形叉块102插接在L型底座101上,且通过紧固螺栓103将条形叉块102固定在L型底座101上,边框1内设置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用来放置玻璃连接件5,玻璃连接件5固定在玻璃2左右两侧壁的边缘,且相接处设置有密封条7玻璃连接件5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块第一凸块6,第一凹槽4的底部及两侧壁固定有弹性垫8,边框1内且位于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凹槽9,第一凸块6活动连接在第二凹槽9内,第一凸块6的中部设置有圆孔10。

隔板3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在凹槽4中,隔板3上下两端中部设置有第三凹槽11,玻璃2的侧壁活动连接在第三凹槽11中。

具体的,玻璃2为双层设置,中间设置有真空隔层;隔板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凸块6,且第一凸块6的中部设置有圆孔10;L型底座101和条形叉块102上设置有螺纹孔,此螺纹孔与圆孔10贯通,紧固螺栓103贯穿圆孔10;第三凹槽11的宽度大于玻璃2的宽度,且第三凹槽11内设置有弹性垫8;紧固螺栓103有多个,均匀分布在边框1的四周。

本实施例应用于铝包木窗的拆卸与组合,在安装前,木窗处于拆卸的状态,边框,玻璃及相关零部件均为单独保证,在安装时,将玻璃2与玻璃连接件5相紧固结合,使得玻璃2的边缘与弹性垫8接触,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震动直接对玻璃2进行损伤,将玻璃连接件5夹持玻璃2的边缘处使用密封条7进行密封,避免在后期的雨雪天雨水渗透到窗体中,将与玻璃2紧固的玻璃连接件5底端的第一凸块6插入边框1的第一凹槽4内,将条形叉块102与L型底座101相结合,再通过紧固螺栓103贯穿条形叉块102与L型底座101,同时贯穿位于第一凸块6中的圆孔10,将紧固螺栓103旋紧。

当安装有中间的隔板3时,将隔板3两端的第一凸块6滑动连接至边框1中的第一凹槽4内,再将玻璃2进行上述的操作,同时将玻璃2与隔板3接触的边缘滑动至隔板3上端或下端的第三凹槽11内,同时使用密封条7进行密封操作,隔板3与玻璃2能够依据使用者的设计进行不同的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