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5326发布日期:2019-09-13 22:2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



背景技术:

旋转门的打开跟关闭状态是同时存在的,因此旋转门总能使室内保持良好的密闭性,旋转门的双状态同时存在,能使室内节能保温,因此更多的商店、酒店、办公楼、商厦等选择旋转门作为主出入门。在通过旋转门时,成人能自主的跟随旋转门的转动出入,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走路慢并且注意力不集中,在穿过旋转门时,容易被旋转门的转动扇叶带倒或者挤伤,发生危险,现有的旋转门也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通过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在旋转门的侧壁上设置与转动扇叶同步运行的站台,在通过旋转门时,儿童站在站台上通过旋转门,避免儿童因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包括扇页和设置在扇页两侧的外弧壁,所述扇页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弧壁内侧,所述外弧壁的下端外侧设有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与所述外弧壁的外侧面圆弧贴合,所述支撑轨道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齿条与所述支撑轨道圆弧贴合,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齿轮的下方并且与所述齿轮动力连接,所述电机横向固定套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内侧穿过所述外弧壁下端的通槽后伸出,所述扇页边缘下端与所述踏板高度平齐的位置设有通行缺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轨道的外侧壁的内侧设有一条导轨一,所述踏板的外侧边横向插接在所述导轨一内。踏板的外侧边插接在导轨一内,当儿童踩在踏板上后,导轨一能卡住踏板外侧,确保踏板外侧不会上扬,能增加踏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导轨一与所述踏板的接触面上设有滚动连接的滚珠。将导轨一与踏板接触面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使踏板运行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轨道的底面上设有导轨二,所述万向轮卡在所述导轨二内滚动连接。万向轮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在齿轮转动向前滚动时,使电机与踏板能更加平稳的向前移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轨道的上端面封闭,并且与所述齿条对应的外侧设有台阶状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轨道上,所述挡板卡接在所述齿轮上端面的外侧位置。儿童踩在踏板上后,挡板能将齿轮的外侧固定,确保齿轮外侧不会上扬,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使齿轮与齿条啮合处不会啃伤,从而提高齿轮与齿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1、初始状态:踏板分别位于进入旋转门的入口的端部位置,并且两个踏板位置中心对称;

2、儿童进入旋转门时,成人将儿童放置在踏板上站立,此时电机转动,带动齿轮沿着齿条啮合转动,从而踏板沿着外弧壁的圆弧方向移动,同时踏板的角速度与扇页的角速度相同,当踏板移动到外弧壁的另一端时,电机停转,踏板停止移动,成人将儿童抱下即可走出旋转门,此时电机反向转动,促使齿轮反向啮合传动,踏板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

3、两侧的踏板在没有儿童踩踏时,均位于初始状态的位置,当有儿童从门外或门内进入旋转门时,儿童踩在相应门侧的踏板上,即可实现儿童安全的出入,此外,在踏板复位时,若扇页与踏板相遇,扇页下端的通行缺口能保证踏板顺利穿过扇页。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传动组件紧密贴合外弧壁的弧度往复运动,踏板连接在传动组件上与扇页同步运行,儿童踩在踏板上同步转运,避免儿童在旋转门内因为乱逛或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摔倒或挤伤,确保儿童的安全性;同时扇页下端的通行缺口,能确保踏板回到初始状态位置时顺畅的穿过扇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C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B-B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的D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方便儿童通过的旋转门,包括扇页1和设置在扇页1两侧的外弧壁2,所述扇页1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弧壁2内侧,所述外弧壁2的下端外侧设有支撑轨道3,所述支撑轨道3与所述外弧壁2的外侧面圆弧贴合,所述支撑轨道3内设有传动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电机41、齿轮42和齿条43,所述齿条43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轨道3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齿条43与所述支撑轨道3圆弧贴合,所述齿轮42与所述齿条43啮合传动,所述电机41位于所述齿轮42的下方并且与所述齿轮42动力连接,所述电机41横向固定套接有踏板5所述踏板5的内侧穿过所述外弧壁2下端的通槽21后伸出,所述扇页1边缘下端与所述踏板5高度平齐的位置设有通行缺口11。

所述支撑轨道3的外侧壁的内侧设有一条导轨一6,所述踏板5的外侧边横向插接在所述导轨一6内。踏板5的外侧边插接在导轨一6内,当儿童踩在踏板5上后,导轨一6能卡住踏板5外侧,确保踏板5外侧不会上扬,能增加踏板5的稳定性。所述导轨一6与所述踏板5的接触面上设有滚动连接的滚珠61。将导轨一6与踏板5接触面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使踏板5运行更加稳定。

所述电机41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7,所述支撑轨道3的底面上设有导轨二8,所述万向轮7卡在所述导轨二8内滚动连接。万向轮7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在齿轮42转动向前滚动时,使电机41与踏板5能更加平稳的向前移动。

所述支撑轨道3的上端面封闭,并且与所述齿条43对应的外侧设有台阶状的挡板9,所述挡板9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轨道3上,所述挡板9卡接在所述齿轮42上端面的外侧位置。儿童踩在踏板5上后,挡板9能将齿轮42的外侧固定,确保齿轮42外侧不会上扬,保证齿轮42的正常啮合,使齿轮42与齿条43啮合处不会啃伤,从而提高齿轮42与齿条43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原理:

1、初始状态:踏板5分别位于进入旋转门的入口的端部位置,并且两个踏板5位置中心对称;

2、儿童进入旋转门时,成人将儿童放置在踏板5上站立,此时电机41转动,带动齿轮42沿着齿条43啮合转动,从而踏板5沿着外弧壁2的圆弧方向移动,同时踏板5的角速度与扇页1的角速度相同,当踏板5移动到外弧壁2的另一端时,电机41停转,踏板5停止移动,成人将儿童抱下即可走出旋转门,此时电机41反向转动,促使齿轮42反向啮合传动,踏板5反向移动至初始位置;

3、两侧的踏板5在没有儿童踩踏时,均位于初始状态的位置,当有儿童从门外或门内进入旋转门时,儿童踩在相应门侧的踏板5上,即可实现儿童安全的出入,此外,在踏板5复位时,若扇页1与踏板5相遇,扇页1下端的通行缺口11能保证踏板5顺利穿过扇页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带来的综合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传动组件4紧密贴合外弧壁2的弧度往复运动,踏板5连接在传动组件4上与扇页1同步运行,儿童踩在踏板5上同步转运,避免儿童在旋转门内因为乱逛或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摔倒或挤伤,确保儿童的安全性;同时扇页1下端的通行缺口11,能确保踏板5回到初始状态位置时顺畅的穿过扇页1。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