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加热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515发布日期:2019-08-16 21:5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加热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加热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壶一般设有防溢结构以确保在加热壶内水或食物加到一定温度出现沸腾时不会溢出的防溢结构以及防止加热壶内没有东西出现干烧的防干烧结构,以提高加热壶的使用安全。

以采用玻璃壶身结构的养生壶为例。为了防溢出,现有养生壶常用两个探针对壶内液位进行检测,一探针设置于壶身底部,另一探针设置于壶身顶部。由于壶身底部探针需要一直与液面接触,长期工作会导致探针氧化结垢,影响探针检测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控制器的误判从而容易出现溢出现象。另外,壶底需要使用金属加热底部,从而导致玻璃壶整体结构复杂且手感笨重不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加热壶,提高了玻璃加热壶在加热时的防溢能力,整体结构简单并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玻璃加热壶,包括上侧面设有发热盘11的底座1、可放置在发热盘11上加热的玻璃壶体2、设置在底座1上的凸出件3以及设置在凸出件3内用于检测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4,且底座1内设有用于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靠近预设的加热目标温度T0时控制发热盘11降低加热功率以防止玻璃壶体2内的水或食物沸腾溢出的控制电路板,且温度检测模块4和发热盘11均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

其中,温度检测模块4包括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以及与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电性相连的采样电路板43,该采样电路板4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

其中,在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的外部套有用于加强红外线收集以提高温度感应准确性的铜套41,该铜套41设有对着玻璃壶体2的横向通孔411,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设置在横向通孔411内。

其中,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设置为对准玻璃壶体2的中部或中部偏下的位置。

其中,凸出件3具有与底座1内部相连通的容纳腔31及可盖合容纳腔31的端盖32,温度检测模块4设置在容纳腔31中。

其中,控制电路板包括与外部交流电AC相连的电源电路51、功率调节器55和用于根据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通过功率调节器55对发热盘11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的主控电路52,发热盘11串接功率调节器55后连接在电源电路51的两个输出端,温度检测模块4与主控电路52的数据端口相连,主控电路52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与功率调节器55的控制端相连。

其中,主控电路52包括单片机,功率调节器55为可控硅,且可控硅的控制端与单片机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相连。

其中,控制电路板包括用于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预设的加热目标温度T0时由主控电路52控制断开的温控器54,该温控器54与发热盘11串接,该温控器54的控制端与主控电路52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提高了玻璃加热壶的防溢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感测玻璃壶体内的实际加热温度,并于实际加热温度靠近预设的加热目标温度T0时,控制发热盘降低加热功率以防止玻璃壶体内的水或食物沸腾溢出达到防溢效果,并于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预设的加热目标温度T0时使发热盘停止加热以防止干烧,确保玻璃加热壶的使用可靠性与安全性。

2. 玻璃壶身结构小巧与便于使用。由于不需要类似传统养生壶将发热盘与玻璃壶体设置为一体,也不需要像采用感应加热的玻璃壶体底部设置感应发热的感应发热底部,且玻璃壶体可以随意放置于发热盘上而不存在定位或方向等放置问题,从而可以让玻璃壶体结构简单且小巧以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玻璃加热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温度检测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玻璃加热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加热壶,包括上侧面设有发热盘11的底座1、可放置在发热盘11上加热的玻璃壶体2、设置在底座1上的凸出件3以及设置在凸出件3内用于检测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4,且底座1内设有用于根据温度检测模块4的检测结果(即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控制发热盘11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板,由控制电路板控制发热盘11的加热功率以防止玻璃壶体2在加热过程中出现剧烈沸腾导致水或食物溢出以及防止对玻璃壶体2产生干烧以避免出现玻璃壶体2干烧炸裂。

由于不需要类似传统养生壶将发热盘与玻璃壶体2设置为一体,也不需要像采用感应加热的玻璃壶体底部设置感应发热的感应发热底部,从而可以让玻璃壶体2结构简单且小巧以方便用户使用。

其中,凸出件3位于发热盘11的一侧面,当玻璃壶体2随意放置在发热盘11上时凸出件3都不会对玻璃壶体2产生干涉为宜,由于玻璃壶体2可以随意放置于发热盘11上而不存在定位或方向等放置问题,因此对使用者来说操作简便。凸出件3具有与底座1内部相连通的容纳腔31及可盖合容纳腔31的端盖32,温度检测模块4设置在容纳腔31中,而温度检测模块4通过导线与底座1内的控制电路板电性相连,因此,与温度检测模块4相连的导线直接从容纳腔31延伸至底座1内而不需要从凸出件3走线,让玻璃加热壶整体外形简单且美观。

另外,温度检测模块4包括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以及与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电性相连的采样电路板43,由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感应检测玻璃壶体2的实时加热温度,由采样电路板43通过采样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的输出结果得到玻璃壶体2的实时加热温度数据。另外,在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的外部套有用于加强红外线收集以提高温度感应准确性的铜套41,该铜套41设有对着玻璃壶体2的横向通孔411,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设置在横向通孔411内。因此,在加热时玻璃壶体2会发射出红外线,红外线透过铜套41的横向通孔411辐射在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上,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将收集到的红外线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传送至采样电路板43,经过采样电路板43对信号进行放大、采样处理后得到玻璃壶体2的实时加热温度。

再者,由于玻璃壶体2的壶底与发热盘11接触相连,因此玻璃壶体2的壶底温度会高于玻璃壶体2中上部分的温度;并且,由于发热盘11的温度很高,如果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靠近发热盘11则发热盘会干扰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使其无法准确感应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为此,本实用新型将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设置为对准玻璃壶体2的中部或中部偏下的位置。由于红外线温度感应探头42是感应玻璃壶体2外表面的温度,玻璃壶体2外表面的温度和玻璃壶体2内食物或水的实际加热温度有着一定的差距,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系数或差数可由测试后确定。本实用新型所讲温度检测模块4的检测结果是指对感应玻璃壶体2的中部或中部偏下位置的外表面温度后经过预先确定的比例系数或差数换算得到的玻璃壶体2内食物或水的实际加热温度。

结合图4所示,控制电路板包括:与外部交流电AC相连的电源电路51,发热盘11串接功率调节器55后连接在电源电路51的两个输出端;与电源电路51的输出端相连的主控电路52(比如主控电路52为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采样电路板43通过导线与主控电路52的数据端口相连以将玻璃壶体2的加热温度数据传送给主控电路52,且主控电路52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与功率调节器55的控制端相连以产生控制信号让功率调节器55改变发热盘11的功率。另外,还可以设置与发热盘11串接的温控器54,该温控器54的控制端与主控电路52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

比如,主控电路52为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单片机可采用MCS-51 系列单片机,采样电路板43的输出端连接在单片机的P1.0端口;温控器54的控制端与单片机的P1.2端口相连,当主控电路52判断玻璃壶体2的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输出使温控器54断开的控制信号,从而让发热盘11断开与电源电路51相连,避免发热盘11继续发热;功率调节器55为可控硅,单片机的P2.1端口与可控硅的控制端相连,单片机的P2.2端口可以输出不同占空比的控制信号来使可控硅对应具有不同的导通时间达到改变发热盘11的发热功率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温度检测模块4检测到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通过功率调节器55对发热盘11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如果玻璃壶体2内的水或食物在达到沸腾程度时停止或间接加热让壶内沸腾程度不那么剧烈,达到防溢出的效果;如果玻璃壶体2内没加水或者水过少停止加热以达到防干烧的效果。

比如,一个典型实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加热壶在加热过程中根据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通过调节发热盘11的发热功率来实现防溢加热控制,具体如下:用户选择加热菜单(比如烧水、熬粥等)后,主控电路52获取该加热菜单所预设的加热目标温度T0,然后,主控电路52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给功率调节器55使发热盘11按额定功率P0进行加热,因此,玻璃壶体2的实际加热温度会逐步上升;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T1时,主控电路52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给功率调节器55使发热盘11降低加热功率至P1;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T2时,主控电路52输出第三控制信号给功率调节器55使发热盘11进一步降低加热功率P2,因此,P2<P1<P0;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T3(0<T1<T2<T3<T0)时,主控电路52在预设时间段内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给功率调节器55使发热盘11按加热功率P3(P3≤P2)进行间歇性加热。

假设额定功率P0时第一控制信号让功率调节器55在单位时间内导通时间是100%,因此,若P1=0.8P0时,只需要使第二控制信号让功率调节器55在单位时间内导通时间是80%即可。依次类推,不再一一举例。

比如,用户选择加热菜单是熬粥,加热目标温度T0=100℃。开始时,发热盘11进行全功率(额定功率)P0进行加热。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80-85℃(即T1为80-85℃)时,使发热盘11按额定功率P0的2/3加热(即P1=2/3P0)以防止发热盘11温度过高不能有效控制玻璃壶体2内的加热温度;当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92-96℃(即T2为92-96℃)时,使发热盘11按额定功率P0的1/2加热(即P2=1/2P0);当降低加热功率进行加热后,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继续上升达到98-99℃(即T3为98-99℃)时,主控电路52启动一个时长20-30分钟的倒计时定时器,在定时时间内进入间歇性加热阶段,即额定功率减半(即P3=1/2P0)加热28秒,然后中断18秒,下一步再次循环上一个过程,如此反复,始终让玻璃壶体2内的水或食物保持文火加热防止过于沸腾溢出,实现防溢加热控制。

当然,在玻璃壶体2内的实际加热温度达到预设的加热目标温度T0,主控电路52产生使温控器54断开的控制信号,温控器54断开使发热盘11断开与电源电路51从而发热盘11停止发热,从而避免发生干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