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5645发布日期:2019-07-27 09:0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制作冰沙、果饮的胶囊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优质的健康生活,果蔬是人体摄入维生素的主要食品,也是人们健康饮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果汁机、沙冰机,或者能够集打豆浆、磨干粉、榨果汁、打肉馅、刨冰等功能于一身的料理机在现代的家庭中越来越普及,然而,传统的机器在制作冰沙果饮时,需要先将水果进行清洗干净,刀切成小块后放入机器容器才能制作,制作完成后还要进行清洗工作,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上述机器的使用率并不高。

另一方面,水果不宜长时间储藏,因此,购买的水果有限,受限于水果的种类,采用料理机制作出来的饮品种类也较单一;在炎热的夏季,人们还偏好把榨好的水果汁放入冰箱内冷藏,这样口感会更好,但由于冰箱内有其他食品,通常在冷藏过程中会对水果汁造成污染,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将水果酱冷冻成不同种类的速冻水果胶囊,再采用料理机将速冻水果胶囊打散成水果酱,可快速制作成一杯新鲜饮品,而且速冻水果胶囊也方便用户购买与储藏。其中,在碎冰搅拌阶段中,需保持搅拌腔体内呈完全密封的状态(清洗阶段也是如此),而在出液或排水阶段,需保持搅拌腔体与外部连通的状态,因此,在胶囊料理机运行的各个阶段需准确控制搅拌腔体的内部状态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胶囊料理机,能够将不同种类的速冻水果胶囊,快速制作成饮品,通过位置开关对活塞进行定点控制,能够准确控制搅拌腔体的内部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胶囊料理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注入系统和碎冰酿造系统,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胶囊杯的胶囊容纳腔,所述注入系统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活塞,所述碎冰酿造系统包括搅拌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置有活塞容纳腔,所述胶囊容纳腔由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相对两侧壁沿所述活塞的运动方向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设置有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活塞的运动位置;

所述搅拌腔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相对的一面开设有入料口,在靠近所述入料口处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活塞的前端可封闭所述入料口,或者同时封闭所述入料口和所述排气口。

可选地,所述位置开关包括第一位置开关、第二位置开关、第三位置开关和第四位置开关,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活塞是否到达预定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以及第四工位;

其中,所述第一工位为所述活塞待机状态下的默认停止位置,所述第二工位为所述活塞挤压所述胶囊杯结束时的停止位置,所述第三工位为所述活塞只封闭所述入料口时的停止位置,所述第四工位为所述活塞同时封闭入料口和排气口时的停止位置。

可选地,所述搅拌腔体内安装有碎冰刀片,在所述搅拌腔体的下方设置有三通阀,在所述碎冰刀片工作阶段,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四工位;在所述搅拌腔体通过所述三通阀与外部连通阶段,所述活塞处于所述第三工位或者处于所述第一工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胶囊检测装置,所述胶囊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胶囊容纳腔内是否放置有胶囊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腔体在所述入料口的前端下方设有支撑凸起;

所述注入系统还包括两个夹持装置,所述两个夹持装置相对设置;

每一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上下贯穿的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支撑凸起的两侧,所述卡槽和所述支撑凸起用于共同限定所述胶囊杯在所述胶囊容纳腔内的位置。

可选地,两个所述夹持装置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相对两侧壁上;

在所述两侧壁上设置有引导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用于引导所述夹持装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上的运动,所述复位机构用于使所述夹持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和初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和连接部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内外两侧,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件;

所述活塞的两侧设有第一勾部,所述连接部件设有第二勾部,所述第二勾部的朝向与所述第一勾部的朝向相对;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呈滑梯状的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勾部和所述第二勾部均可于所述第一引导部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胶囊盒组件,胶囊盒组件包括胶囊盒、第二胶囊检测装置和胶囊盒位置开关;

所述胶囊盒设置于所述胶囊容纳腔的下方,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胶囊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胶囊容纳腔与所述胶囊盒之间,用于检测所述胶囊杯从所述胶囊容纳腔掉落至所述胶囊盒的运动;所述胶囊盒位置开关用于检测所述胶囊盒是否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注入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挤压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和传动杆,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

所述蜗杆安装于挤压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齿合,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于蜗轮,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的内部相互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碎冰酿造系统还包括酿造支架,所述搅拌腔体安装于所述酿造支架,所述酿造支架设有门字形框架,所述门字形框架用于支撑所述搅拌腔体的入料口的外壁,并与所述入料口的外壁相互固定;

所述门字形框架设有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胶囊杯承载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囊料理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注入系统和碎冰酿造系统,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胶囊杯的胶囊容纳腔,注入系统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和活塞,碎冰酿造系统包括搅拌腔体;其中,第一固定支架设置有活塞容纳腔,胶囊容纳腔由第一固定支架的相对两侧壁沿活塞的运动方向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在第一固定支架设置有位置开关,位置开关用于检测活塞的运动位置;搅拌腔体和第一固定支架相对设置,且与第一固定支架相对的一面开设有入料口,在靠近入料口处设置有排气口,活塞的前端可封闭入料口,或者同时封闭入料口和排气口,因此,通过位置开关对活塞进行定点控制,能够准确控制搅拌腔体的内部状态。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囊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胶囊料理机的分解图;

图3是图2的注入系统的分解图;

图4是图2的碎冰酿造系统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第一固定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图3的活塞的立体图;

图7是图3的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图2的胶囊料理机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图2的胶囊料理机的一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图2的胶囊料理机的一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2的胶囊料理机的一部分结构立体图,其中,各虚线分别指示各位置开关的安装于第一固定支架的大致位置;

图13是图2的胶囊料理机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的胶囊料理机的一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15是图14的喷嘴的分解图;

图16是图14的上腔体的立体图;

图17是图2的三通阀组件和出水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三通阀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通阀的阀芯和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三通阀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9的三通阀的另一状态剖视图;

图22是图19的三通阀的另一状态剖视图;

图23是图17的三通阀组件的驱动控制机构的分解图;

图24是图23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25是图17的出水组件的分解图;

图26是图17的出水组件与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胶囊料理机,请参阅图1和图2,料理机10包括壳体100,安装在壳体100内部的注入系统200和碎冰酿造系统300,以及安装在壳体100外部的水箱组件400,碎冰酿造系统300和水箱组件400之间通过内部管路连接。

壳体100包括主壳体110、上壳组件120和前壳组件130,主壳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胶囊杯20的胶囊容纳腔111,胶囊容纳腔111位于注入系统200和碎冰酿造系统300之间,上壳组件120包括可相对于壳体100前后滑动的上盖121;当上盖121相对于壳体100向后滑动时,胶囊容纳腔111显露于外部,用户可将胶囊杯20放入胶囊容纳腔111内;当上盖121相对于壳体100向前滑动至初始位置时,胶囊容纳腔111封闭。

料理机10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和用于控制操作的操作面板11,操作面板11和控制单元电连接,操作面板11可以为触摸面板。本实施例中,操作面板11嵌于前壳组件130的前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11可以设置在壳体100上的任意位置。

用户将胶囊杯20放入胶囊容纳腔111,以及将上盖121滑动至初始位置后,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1的功能按键(如开始按键,温度按键,浓度按键灯),可控制料理机10制作冷/热冰沙或果饮。其中,胶囊杯20上设置有识别装置,料理机10上设置有读取装置,控制单元通过读取装置获取识别装置中的信息,确定运行的工艺参数,控制料理机10工作。

具体地,控制单元先控制注入系统200将胶囊杯20内的固态水果胶囊注入碎冰酿造系统300内,然后控制碎冰酿造系统300进行进水-碎冰-出液-清洗-排水等系列工作流程。

为承接出水口流出的多余的水,以及满足不同高度的水杯的使用需求,壳体100还包括积水盘组件140,积水盘组件140安装于主壳体110上,可相对于主壳体110滑动。

基于上述表述,以下详细介绍料理机10的各系统以及各组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

请参阅图3,注入系统200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10、活塞220、第一驱动组件230、夹持装置240和复位弹簧250,活塞220活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210的内部,第一驱动组件230与活塞220连接,用于驱动活塞220在第一固定支架210内做往复直线运动,夹持装置240活动安装于第一固定支架210的相对两侧,用于夹持胶囊杯20的边缘,复位弹簧250用于夹持装置240的复位。

其中,夹持装置2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装置240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支架210的两侧,并且,两个夹持装置240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30包括挤压电机231和传动组件232,挤压电机231的运动和动力通过传动组件232向活塞220传递,使得活塞220可在第一固定支架210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作为优选地方案,传动组件232包括蜗轮蜗杆机构2321和传动杆2322,蜗轮蜗杆机构2321的蜗杆安装于挤压电机231的输出端,蜗杆与蜗轮齿合,且蜗杆的中轴线和蜗轮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传动杆2322的一端固定于蜗轮,传动杆23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活塞2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相互螺纹配合。

挤压电机231的转动通过蜗轮蜗杆机构2321带动传动杆2322转动,传动杆2322的转动可使得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产生相对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活塞沿传动杆2322的长度来回运动,即,使得活塞220在第一固定支架210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通过采用蜗轮蜗杆机构2321的传动方式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可允许挤压电机231输出端的旋转轴线与活塞220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减少第一驱动组件230的整体占用空间,使得料理机10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蜗轮蜗杆的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可使得挤压电机231与活塞220之间的传动平稳并且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能够准确控制活塞220的行程。

请参阅图4,碎冰酿造系统300包括第二固定支架310、酿造支架320、第二驱动组件330、搅拌组件340、三通阀组件350和出水组件360,第二驱动组件330安装于第二固定支架310,搅拌组件340安装于酿造支架320,三通阀组件350和出水组件360依次设置在搅拌组件340的下方。其中,第一固定支架210和第二固定支架310相互固定,第二固定支架310和酿造支架320分别与主壳体110相互固定。

搅拌组件340包括搅拌腔体341,搅拌腔体341与第一固定支架210相对设置,且与第一固定支架210相对的一面开设有入料口3410,在入料口3410的前端下方设有支撑凸起3411,用于支撑胶囊杯20的边缘,使得胶囊杯20抵靠于入料口3410。通过夹持装置240的夹持和支撑凸起3411的支撑,可将胶囊杯20稳固固定于胶囊容纳腔111内,当活塞220挤压胶囊杯20时,胶囊杯20被压缩变形,胶囊杯20内的固态水果胶囊可通过入料口3410进入搅拌腔体341的内部。

搅拌腔体341在靠近入料口3410处设置有排气口342,排气口342的一端与搅拌腔体341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在料理机10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活塞220封闭入料口3410,或者同时封闭入料口3410和排气口342。

请参阅图5,第一固定支架210为腔体结构,第一固定支架210设置有活塞容纳腔2101,第一固定支架210的相对两侧壁沿活塞220的运动方向分别向外延伸形成胶囊容纳腔111,活塞容纳腔2101与胶囊容纳腔111贯通形成运动通道,活塞220收容于活塞容纳腔2101内。

具体地,当活塞220处于待机状态时,活塞220可完全收容于活塞容纳腔2101内;当活塞220处于工作状态时,活塞220可在运动通道内做往复直线运动或暂停,并且活塞220至少一部分位于胶囊容纳腔111内。

第一固定支架210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第一引导部211、第二引导部212、柱体213、气弹簧214和安装部215,第一引导部211和第二引导部212均为贯穿侧壁的通槽,用于和活塞220进行装配,限制活塞220相对于固定支架210的位置,并且引导活塞220的运动方向。其中,沿着活塞220朝向搅拌腔体341的运动方向,第一引导部211呈滑道的形状,其外侧由曲面过渡为直面,曲面所在的一端的高度较高。

第一固定支架210的相对两侧壁上在第一引导部211的前方还设置有连通槽216,连通槽216贯穿第一固定支架210的侧壁,柱体213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11和连通槽216之间。

如图6所示,活塞220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勾部2201和卡部2202,卡部2202用于和第二引导部212装配,第一勾部2201用于和第一引导部211装配,并且,第一勾部2201还用于和夹持装置240连接。

如图7所示,夹持装置240包括连接部件241和限位部件242,连接部件241和限位部件242可以铰接,也可以固定连接。

连接部件241包括主体部2411、第二勾部2412、第一连接部2413和第二连接部2414,其中,第二勾部2412、第一连接部2413和第二连接部2414均自主体部2411远离限位部件242的一端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例如,第二勾部2412和第一连接部2413的延伸方向垂直,而第一连接部2413和第二连接部2414的延伸方向相反。

第二勾部2412呈勾状,其朝向与活塞220的第一勾部2201的朝向相对,通过第一勾部2201勾合第二勾部2412,实现通过活塞220运动带动夹持装置240运动。

其中,第二连接部2414用于和复位弹簧250进行装配,活塞220在带动连接部件241运动的过程中,拉伸复位弹簧250;第一连接部2413用于和气弹簧214进行装配,实现连接部件241和气弹簧214之间的固定连接,活塞220在带动连接部件241运动的过程中,拉伸气弹簧214。

进一步地,主体部2411上设有导向槽2415和连接孔2416,导向槽2415用于供第一固定支架210上的柱体213穿设,通过将柱体213穿设于导向槽2415内,能够限制夹持装置240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210的位置,并且引导夹持装置240的运动方向;连接孔2416用于和限位部件242进行连接。

限位部件242包括卡持部2421、延伸部2422和定位柱2423,延伸部2422和定位柱2423均自卡持部2421的相同一面进行延伸,延伸部2422和卡持部2421近乎垂直。卡持部2421设有上下贯穿的卡槽2424,胶囊杯20突出于杯体的边缘部分可卡于卡槽2424内。定位柱2423和连接部件241的连接孔2416装配,延伸部2422的设置对连接部件241和限位部件242之间的连接具有平衡稳定的作用。

请参阅图8,连接部件241位于胶囊容纳腔111外,限位部件242的位于胶囊容纳腔111内,定位柱2423穿过连通槽216和连接部件241实现装配,使得限位部件242和连接部件241分别位于连通槽216的内外两侧,在夹持装置240运动的过程中,整个夹持装置240可以更平稳。

柱体213穿过导向槽2415,在柱体213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17,第二复位弹簧217用于在主体部2411相对第一固定支架210外扩后使主体部2411回复到原始位置。

如图9所示,夹持装置240为初始状态,位于初始位置时,当胶囊杯20位于胶囊容纳腔111内时,胶囊杯20被支撑凸起3411承接,并且,胶囊杯20的两侧分别嵌入两侧的卡槽2424,两侧的卡槽2424和支撑凸起3411共同使胶囊杯20固定于胶囊容纳腔111内不掉落。当活塞220朝向搅拌腔体341的方向运动时,活塞220挤压胶囊杯20的底部,使得胶囊杯20内的固态水果胶囊注入搅拌腔体341内。

请参阅图10和图11,活塞220的第一勾部2201位于第一引导部211内,并且,第一勾部2201可于第一引导部211内运动,卡部2202位于第二引导部212内,并且,卡部2202可于第二引导部212内运动。连接部件241上的第二勾部2412也位于第一引导部211内,且可沿第一引导部211内运动。

当需要将胶囊杯20内的固态水果胶囊注入搅拌腔体341内时,挤压电机231控制活塞220朝向搅拌腔体341的方向运动,活塞220的第一勾部2201与连接部件241上的第二勾部2412相互错开,连接部件241被第一勾部2201顶起向外扩,然后在第二复位弹簧217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

当需要将被挤压过后的胶囊杯20掉落入时,挤压电机231控制活塞220朝向远离搅拌腔体341的方向运动,则第一勾部2201和第二勾部2412抵接后,相互勾合,第一勾部2201带动第二勾部2412沿着第一引导部211朝向远离搅拌腔体341的方向运动,胶囊杯20逐渐脱离支撑凸起3411,当胶囊杯20脱离支撑凸起3411后,胶囊杯20脱离两侧的卡槽2424,掉落至胶囊容纳腔111下方。

在第一勾部2201带动第二勾部2412朝向远离搅拌腔体341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连接部件241带动复位弹簧250和气弹簧214朝向相同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一引导部211呈滑道的形状,其外侧由曲面过渡为直面,曲面所在的一端的高度较高,且其高度大于第二勾部2412的高度,因此,当第一勾部2201带动第二勾部2412运动至第一引导部211的直线和曲线的连接部分时,第一引导部211会将连接部件241顶起,同时,使得复位弹簧250和气弹簧214受力拉伸,第二复位弹簧217受力朝向远离第一固定支架210的方向产生挤压;当第二勾部2412和第一勾部2201运动至第一引导部211的曲线部分的最高点时,第二勾部2412和第一勾部2201脱离,则复位弹簧250和气弹簧214不受拉力的作用而回弹,带动连接部件241朝向搅拌腔体341的方向运动,并且,由于第二复位弹簧217不受力的作用,恢复至初始状态,带动连接部件241贴向第一固定支架210的表面。

因此,当第一勾部2201和第二勾部2412脱离后,夹持装置240在复位弹簧250、第二复位弹簧217和气弹簧214的作用下可到初始状态和初始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第二复位弹簧217不是必须的,当第一勾部2201和第二勾部2412脱离后,夹持装置240在复位弹簧250和气弹簧214的作用下可回到初始状态和位置。而在夹持组件28复位的过程中,气弹簧214可以起到降速降噪的作用。

胶囊杯20掉落后,活塞220在第一固定支架210相对搅拌腔体341进一步运动时,可封闭入料口3410,其中,入料口3410的尺寸与活塞220前端的尺寸相适配,以使活塞220的前端可部分位于搅拌腔体341内,并且,活塞220的前端套设有一密封圈221(如图6所示),当活塞220的前端部分位于搅拌腔体341内时,密封圈221的外侧与入料口3410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使得活塞220可完全封闭入料口3410,防止搅拌腔体341内的气体或液体由入料口3410流出。

当活塞220的前端部分位于搅拌腔体341内时,活塞220可同时封闭入料口3410和排气口342,以隔断搅拌腔体341的内部与外部的连通;在搅拌腔体341的内部处于封闭状态的情况下,当活塞220相对搅拌腔体341稍向后退时,活塞220的前端可以只封闭入料口3410,而不封闭排气口342,以使搅拌腔体341的内部可通过排气口342与外界连通。

可见,当活塞220同时封闭入料口3410和排气口342时,活塞220的行程大于活塞220只封闭入料口3410时的行程,活塞220只封闭入料口3410时的行程又大于活塞220挤压胶囊杯20,使胶囊杯20内的固态水果胶囊进入搅拌腔体341的内部时的行程。

如图12所示,在第一固定支架210的不同位置上设置有四个位置开关,四个位置开关分别为第一位置开关201、第二位置开关202、第三位置开关203以及第四位置开关204,用于分别检测活塞220是否到达预定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以及第四工位,通过控制活塞220停止于预定工位,可实现活塞220的不同功能动作。四个位置开关可以均为微动开关。

具体地,第一位置开关201用于检测活塞220是否到达第一工位,其中,第一工位为活塞220待机状态下的默认停止位置,此时活塞220可完全容纳于活塞容纳腔2101内。第一位置开关201可以设置于活塞容纳腔2101的后端。

第二位置开关202用于检测活塞220是否到达第二工位,其中,第二工位为活塞220挤压胶囊杯20结束时的停止位置,此时活塞220至少部分位于胶囊容纳腔111内。第二位置开关202可以设置于靠近活塞容纳腔2101的前端。

第三位置开关203用于检测活塞220是否到达第三工位,其中,第三工位为活塞220只封闭入料口3410时的停止位置,亦即,活塞220允许搅拌腔体341与外部连通时的停止位置,此时活塞220的前端部分位于入料口3410内。第三位置开关203可以设置于靠近活塞容纳腔2101的前端,且第三位置开关203设置于第二位置开关202的前端。

第四位置开关204用于检测活塞220是否到达第四工位,其中,第四工位为活塞220同时封闭入料口3410和排气口342时的停止位置,此时活塞220的前端部分位于入料口3410内。第四位置开关204可以设置于靠近活塞容纳腔2101的前端,且第四位置开关204在第三位置开关203之前。

通过四个位置开关可以准确控制活塞220的行程,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位置开关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两个,或者三个。位置开关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需其能检测活塞220是否达到预定工位即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位置开关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检测活塞220是否到达预定工位的装置,例如,光电开关、红外传感器等。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支架210上还设置有胶囊检测装置205,胶囊检测装置205设置于胶囊容纳腔111内,用于检测胶囊容纳腔111内是否放置有胶囊杯20。

胶囊检测装置205可以为对射式传感器,其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安装于胶囊容纳腔111的相对两侧,并且发射端和接收端相对设置,当胶囊容纳腔111内放置有胶囊杯20时,胶囊杯20可切断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号,由此可判断出胶囊容纳腔111内放置有胶囊杯20,才能控制活塞220运动至第二工位。

进一地,请参阅图13,壳体100内设置有胶囊盒组件150,胶囊盒组件150包括胶囊盒151、第二胶囊检测装置152以及胶囊盒位置开关153。胶囊盒151设置于第一固定支架210和第二固定支架310的下方,且与主壳体110相互固定,在活塞220挤压胶囊杯20结束后,活塞220由第二工位向第一工位运动的过程中,夹持装置240可与活塞220连接,使得活塞220带动夹持装置240往后移动,夹持于夹持装置240上的被压缩变形的胶囊杯20由胶囊容纳腔111向下掉落至胶囊盒151内。当活塞220运动到第一工位时,夹持装置240与活塞220脱离并复位。

其中,第二固定支架310设置有掉落通道3101(如图4所示),掉落通道3101与胶囊容纳腔111连通,胶囊杯20可依次由胶囊容纳腔111和掉落通道3101掉入胶囊盒151内。

第二胶囊检测装置152用于检测胶囊杯20是否掉落至胶囊盒151内,第二胶囊检测装置152也采用对射式传感器,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安装于第二固定支架310的相对两侧,并且发射端和接收端相对设置,当胶囊杯20经过掉落通道时,胶囊杯20可切断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号,由此可判断出胶囊杯20掉落至胶囊盒151内,才能控制活塞220运动至第三工位或第四工位。

进一步地,其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310的下方靠近胶囊盒151处,当接收端持续接收不到信号时,料理机10可发出胶囊盒151已满的提示。

胶囊盒151可拆卸地安装于主壳体110内,胶囊盒位置开关153设置于在主壳体110上,用于检测胶囊盒151是否安装于主壳体110内。同样地,胶囊盒位置开关153可以采用微动开关,当胶囊盒151装于主壳体110内时,微动开关内部的动触点与定触点接通。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14,酿造支架320包括门字形框架321,门字形框架321用于支撑搅拌腔体341的入料口3410的外壁,并与入料口3410的外壁相互固定。门字形框架321设有读取装置12,通过读取装置12可获取胶囊杯20上识别装置的信息,例如,读取装置12为rrid读取器,识别装置为rrid标签,rrid标签设置于胶囊杯20上的封膜上,当胶囊杯20放置于胶囊容纳腔111内时,其封膜上的rrid标签刚好与rrid读取器正对。

搅拌组件340包括上述搅拌腔体341和安装在搅拌腔体341内的碎冰刀片343,第二驱动组件330包括碎冰电机331,碎冰刀片343和碎冰电机331通过同步皮带332和同步皮带轮连接。碎冰电机331采用直流电机,现有的破壁机或料理机通常采用串激电机,转速在3万-3万5之间,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直流电机以及同步皮带332驱动碎冰刀片343旋转,能够有效降低噪音,实现低噪音工作。

其中,搅拌腔体341包括上腔体341a和下腔体341b,在上腔体341a和下腔体341b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未示),上腔体341a和下腔体341b相互扣合形成搅拌腔体341的内部空间,入料口3410和排气口342均设置于上腔体341a,三通阀组件350和出水组件360依次设置在下腔体341b的下方,出水组件360安装于三通阀组件350的下端。

在靠近上腔体341a的顶端处设置有喷嘴344,喷嘴344包括进水端3431和安全泄压端3432。碎冰酿造系统300还包括加热装置370,加热装置370设置在下腔体341b的底部,用于加热搅拌腔体341内的液体,在搅拌腔体341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时,可通过安全泄压端3432排气,防止发生意外。

具体地,如图15所示,喷嘴344在安全泄压端3422内设置有伞状硅胶单向阀3443,硅胶单向阀3443包括伞状单向阀体和套设在伞状单向阀体的弹性元件,在正常状态下,伞状单向阀体封闭在安全泄压端3422与喷嘴344内部的连接口处;在搅拌腔体341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时,在气压作用下,硅胶单向阀3443脱离该连接口,气体可通过该连接口排气。在搅拌腔体341内的气压恢复正常后,伞状单向阀体重新封闭连接口。

下腔体341b呈圆盘状,加热装置370围设在下腔体341b的底部外周,以有效对下腔体341b进行加热。具体实施时,上腔体341a可以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塑料材质制备,下腔体341b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备,以保证加热装置370与下腔体341b的热传递效率。

如图16所示,在靠近上腔体341a的顶端处设置有通孔3412,喷嘴344的喷嘴口与通孔3412连通,以通孔3412为界,上腔体341a包括腔体前端和腔体后端,腔体前端相对远离入料口3410,腔体前端的形状约为环绕110度的曲面,相当于,腔体前端由一曲线以通孔3412的中心为轴心,环绕110度形成;腔体后端与腔体前端的交界处圆弧面过渡,且与入料口3410的外侧边缘圆弧面过渡。

喷嘴344的水喷射状约为环绕120度,因喷嘴344设置在靠近上腔体341a的顶端处,而非设置在顶端处,水可以直接喷射在腔体前端的内壁上,在碎冰刀片343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水被打散、击飞,可与搅拌腔体341内部的水果酱充分混合,或对搅拌腔体341的内部进行充分清洗。

在上腔体341a的内壁以及下腔体341b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凸起的骨位345,若干骨位345可以以碎冰刀片343的转轴为中心圆周阵列分布。在碎冰的过程中,骨位345能够加大冰块受到的摩擦,避免冰块空转;而且清洗的过程中,水随着碎冰刀片343快速转动,与骨位345产生碰撞,有利于水位上升,以对上腔体341a的顶部以及死角进行清洗。作为优选地方案,设置于上腔体341a的骨位345向内凸起的高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进一步增大碎冰过程中冰块在腔体内受到的摩擦。

本实施例中的料理机10工作流程可以如下:

(一)检测阶段:获取开始指令后,通过胶囊检测装置205检测胶囊容纳腔111内是否放置有胶囊杯20,以及通过胶囊盒位置开关153检测胶囊盒151是否安装于主壳体110内;确定胶囊杯20放置于胶囊容纳腔111内,以及确定胶囊盒151安装于主壳体150内后,通过读取装置12获取胶囊杯20上识别装置中的信息,确定运行的工艺参数;

(二)开始阶段:控制活塞220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二工位,以将胶囊杯20内的固态水果胶囊注入搅拌腔体341的内部;通过第二位置开关202确定活塞220到达第二工位后,再控制活塞220由第二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使得被压缩后的胶囊杯20掉落至胶囊盒151,以及夹持装置240回复至原始状态和原始位置;

(三)第一次注水阶段:通过第二胶囊检测装置152检测胶囊杯20掉落后,控制活塞220由第一工位移动至第三工位,以使活塞220封闭入料口3410;通过第三位置开关203确定活塞220到达第三工位后,控制水箱组件400的水通过喷嘴344进入搅拌腔体341内;

(四)碎冰搅拌阶段:控制活塞220由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以使活塞220封闭入料口3410和排气口342;通过第四位置开关204确定活塞220到达第四工位后,控制碎冰电机331高速旋转,带动碎冰刀片343进行碎冰和充分搅拌;

(五)出液阶段:控制活塞220由第四工位移动至第三工位,以使搅拌腔体341的内部通过排气口342与外界连通,同时控制三通阀组件350连通搅拌腔体341和出水组件360,制好的冰沙或果饮通过出水组件360流出;

(六)第二次注水阶段:控制三通阀组件350隔断搅拌腔体341和出水组件360之间的连通,控制水箱组件400的水通过喷嘴344进入搅拌腔体341内;

(七)清洗阶段:控制活塞220由第三工位移动至第四工位,再次密封搅拌腔体341的内部,通过第四位置开关204确定活塞220到达第四工位后,控制碎冰电机331高速旋转,对搅拌腔体341的内部进行清洗;

(七)排水阶段:控制活塞220由第四工位移动至第三工位,使搅拌腔体341的内部通过排气口342与外界连通,同时控制三通阀组件350连通搅拌腔体341和排水管,使清洗后的废水排入外部容器(或者可以直接排至胶囊盒151);

(八)结束阶段:控制活塞220由第三工位移动至第一工位,通过第一位置开关201确定活塞220到达第一工位后,活塞220处于待机状态,可继续制作下一杯饮品,或者关闭料理机。

上述工作流程只是示例性的,在实际使用中,某些阶段可以重复多次,例如,在第二次注水阶段之后,可以再重复碎冰搅拌阶段-出液阶段;又如,在排水阶段之后,可以再一次进行注水阶段和排水阶段;又如,当用户选择制备热饮后,在碎冰搅拌阶段还包括控制加热装置370对搅拌腔体341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17和图18,三通阀组件350包括:三通阀351和驱动控制机构352,三通阀351包括阀体3511,阀芯3512以及设置于阀体3511和阀芯3512之间的密封组件,阀芯3512转动安装于阀体3511的内部,驱动控制机构352用于控制阀芯3512在阀体3511内部转动。

具体地,三通阀351通过阀体3511安装于下腔体341b的下方,使得搅拌腔体341内部的流体可通过阀芯3512的内部流道流向不同方向,出水组件360与三通阀351可拆卸连接。

阀芯3512呈圆饼状结构,包括圆弧曲面和两个圆平面,两个圆平面分别位于圆弧曲面的两侧以构成阀芯3512外部轮廓,并且阀芯3512与阀体3511内部的空腔相适配。在阀芯3512的圆弧曲面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相对设置并且连通形成第一流道3501,第一流道3501径向设置于阀芯3512。第三阀口位于第一流道3501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流道3501连通形成第二流道3502,第一流道3501与第二流道3502呈预设角度设置。

则,阀体3511上也设置有三个开口,第一开口3503、第二开口3504和第三开口3505,其中,第一开口3503为三通阀351的流入口,第二开口3504为三通阀351的出液口,第三开口3505为三通阀351的排水口,第一开口3503与搅拌腔体341的内部连通,第二开口3504与出水组件360连通,第三开口3505与废水管连通。

密封组件包括四组层叠设置的垫圈3513和密封圈3514,四组垫圈3513正交设置于阀芯3512的圆弧曲面上,具体地,四组垫圈3513和密封圈3514分别设置于阀芯3512与阀体3511的第一开口3503之间、与阀体3511的第二开口3504之间、与阀体3511的第三开口3505之间,以及阀芯3512与阀体3511的内壁之间。

四组垫圈3513均贴合于阀芯3512的圆弧曲面,阀芯3512转动时始终能与四组垫圈3513相贴合,使得阀芯3512的阀口与阀体3511的开口连通时,阀芯3512的阀口边缘与阀体3511之间保持密封、阻断状态,以防止有流体或杂质进入阀芯3512和阀体3511之间的间隙。并且四组密封圈3514可分别被对应的垫圈轴向压缩,使得阀芯3512在阀体3511的空腔的运动更为顺畅,同时又可保证阀芯3512与阀体3511之间的密封性能。

例如,在第一流道3501或第二流道3502与第一开口3503连通时,因阀芯3512的圆弧曲面与垫圈3513的贴合处始终紧密密封,流体或杂质无法从该贴合处进入阀芯3512和阀体3511之间的间隙,同时,密封圈3514位于垫圈3513和第一开口3503之间,用于密封垫圈3513和第一开口3503之间的间隙。

通过上述设计,阀芯3512与阀体3511之间的配合间隙可以为0.05mm,使得流体或杂质(例如,果汁)难以进入阀芯3512与阀体3511之间,防止阀芯3512与阀体3511之间出现积垢。

如图19和图20所示,可选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件3515,密封件3515安装于阀芯3512并可随阀芯3512在阀体3511的内部转动,使得阀芯3512转动时其阀口的边缘与阀体3511之间始终保持密封、阻断状态,以防止有流体或杂质进入阀芯3512和阀体3511之间的间隙,密封件3515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阀芯3512的圆弧曲面于两圆平面边缘设置有第一密封沟槽3516a,阀芯3512的圆弧曲面沿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设置有第二密封沟槽3516b,并且第一密封沟槽3516a和第二密封沟槽3516b相连通形成阀芯3512的密封沟槽3516。密封件3515与密封沟槽3516相适配,密封件3515镶嵌安装于密封沟槽3516并对阀芯3512施加箍紧力,使得密封件3515紧固于密封沟槽3516内。

而且,密封件3515上表面略微突出于密封沟槽3516,也即密封件3515的厚度略大于密封沟槽3516的深度,使得阀芯3512安装于阀体3511的内部时,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的边缘可完全与阀体3511密封,流体或杂质不能经阀芯3512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以及第三阀口的边缘进入阀芯3512和阀体3511之间的装配间隙,使得阀芯3512和阀体3511之间始终保持干净、无异物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沟槽3516b可以省略,密封件3515与第一密封沟槽3516a相适配,一个第一密封沟槽3516a镶嵌安装有一个密封件3515,并且每个密封件3515的上表面略微突出于相应的第一密封沟槽3516a,可使得阀芯3512的两圆平面边缘完全与阀体3511的内侧壁密封,防止流体进入阀芯3512的两圆平面与阀体3511之间的装配间隙。

阀芯3512在阀体3511的空腔内转动时,可使得三通阀351处于预定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可包括待机状态、搅拌/清洗状态以及出饮状态。

其中,待机状态为第二流道3502连通第一开口3503、第一流道3501连通第三开口3505的状态;如图21所示,搅拌/清洗状态为第一流道3501和第二流道3502均与第一开口3503和第二开口3504错开时的状态,此时搅拌腔体341内的流体无法进入阀芯3512的流道;如图22所示,出饮状态为第一流道3501连通第一开口3503与第二开口3504、第二流道3502与第三开口3505错开时的状态。

请参阅23,驱动控制机构352设置于阀体3511的一侧,并且与阀芯3512连接,用于驱动阀芯3512转动至预定角度,以使得三通阀351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其中,驱动控制机构352包括安装座3521、转轴3522和驱动电机3523,驱动电机3523与安装座3521相固定,转轴3522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3523,转轴3522的另一端穿过安装座3521和阀体3511与阀芯3512连接。转轴3522穿设于阀体3511内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用于密封转轴3522与阀体351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在安装座3521上安装有第一角度开关3506、第二角度开关3507、第三角度开关3508以及第四角度开关3509。第一角度开关3506和第三角度开关3508安装于安装座3521背离阀体3511的一面,第一角度开关3506和第三角度开关3508相对设置,并且位于转轴3522的上下两侧;第二角度开关3507和第四角度开关3509安装于安装座3521与阀体3511相对的一面,第二角度开关3507和第四角度开关3509相对设置,并且位于转轴3522的左右两侧。

请一并参阅24,转轴3522在安装座35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凸缘3524和第二凸缘3525,第一凸缘3524相较第二凸缘3525远离阀芯3512。第一凸缘3524大致为矩形结构,第二凸缘3525大致为扇形结构。第二凸缘3525包括有圆弧面3525a、第一抵接部3525b和第二抵接部3525c,第一抵接部3525b和第二抵接部3525c分别位于圆弧面3525a的两端。

第一角度开关3506、第二角度开关3507、第三角度开关3508和第四角度开关3509以转轴3522为中心正交设置于安装座3521,并且第一角度开关3506、第二角度开关3507、第三角度开关3508和第四角度开关3509依次逆时针设置。第一凸缘3524用于触发第一角度开关3506和第三角度开关3508,第二凸缘3525用于触发第二角度开关3507和第四角度开关3509。

工作时,转轴3522可以先顺时针转180°,再顺时针转180°,由此完成对阀芯3512转动角度的控制。

三通阀351处于初始状态(也即待机状态)时,转轴3522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初始角度0°,此时第一凸缘3524抵接第一角度开关3506,即图20所示的状态。

开始工作时,控制转轴3522由0°顺时针转至90°,则第一凸缘3524向远离第一角度开关3506的方向转动,第一角度开关3506断开,同时,第二凸缘3525的第二抵接部3525c挤压向第二角度开关3507直至第二角度开关3507导通,此时三通阀351处于搅拌状态,即图21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料理机10进入到上述的第一次注水阶段和碎冰搅拌阶段。

延迟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转轴3522继续由90°转至180°,则第一凸缘3524向靠近第三角度开关3508的方向转动直至第三角度开关3508导通,同时,第二凸缘3525的第二抵接部3525c相对第二角度开关3507运动而远离第二角度开关3507,使得第二角度开关3507断开,此时三通阀351处于出饮状态,即图22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料理机10进入到上述的出液阶段。

延迟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转轴3522由180°反转至90°,则第一凸缘3524向远离第三角度开关3508的方向转动,第三角度开关3508断开,同时,第二凸缘3525的第一抵接部3525b挤压向第四角度开关3509直至第四角度开关3509导通,此时三通阀351处于清洗状态,即图21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料理机10进入到上述的第二次注水阶段和清洗阶段。

延迟第三预设时间后,控制转轴3522由90°反转至0°,则第一凸缘3524向靠近第一角度开关3506的方向转动直至第一角度开关3506导通,同时,第二凸缘3525的第一抵接部3525b相对第四角度开关3509运动而远离第四角度开关3509,使得第四角度开关3509断开,此时三通阀351处于待机状态,即重新回到图20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料理机10进入到上述的排水阶段。

在一个循环工作过程中,转轴3522转动时逐个触发第二角度开关3507、第三角度开关3508、第四角度开关3509和第一角度开关3506,通过四个角度开关能够准确控制阀芯3512转动至预定角度,以控制三通阀351执行不同的功能动作。

本实施例中,出水组件360与三通阀351可拆卸连接,用户可根据需要将出水组件36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防止出水组件360因长久使用而出现积垢。如图25所示,出水组件360包括出水盖361和固定在出水盖361内侧的连接圈362,出水盖361的中央开设有出水嘴3610,连接圈362设置于出水嘴3610的上端边缘,用于实现三通阀351与出水嘴3610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液体进入阀体3511与出水盖361之间的配合间隙。

出水嘴3610的内侧壁设置有导流块3611,导流块3611以出水嘴3610的中轴线为中心线圆周阵列设置,导流块3611可对流出的流体进行导向分流,可有效防止流体摆动、突喷现象,使得流体顺畅地从出水口流出。

出水盖361的周侧设置有卡扣结构363,卡扣结构363用于与料理机10的壳体100(如,前壳组件130)可拆卸连接,卡扣结构363可以与出水盖361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在出水盖361的内侧设有向上凸伸的触发端3612,如图26所示,在壳体100内设置出水检测开关160,当出水组件360固定于前壳组件130时,触发端3612与出水检测开关160抵接,使得出水检测开关160导通。在出水检测开关160断开的情况下,料理机10不工作,或者,料理机10不进入到上述的出液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