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原纤维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016发布日期:2019-11-12 21:5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原纤维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原纤维床垫。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204838774 U于2015年12月09日公开了一种竹原纤维床垫,竹原纤维床垫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布面层、第一乳胶层、竹原纤维层、弹簧层、第二乳胶层和第二布面层;第一布面层位于竹原纤维床垫的最上层,与人体接触;竹原纤维层由竹原纤维组成,弹簧层包括多个弹簧,多个弹簧相互独立;第一乳胶层、第二乳胶层由乳胶组成;第一布面层、第一乳胶层、竹原纤维层、弹簧层、第二乳胶层和第二布面层依次连接;第二布面层位于竹原纤维床垫的最下层,与床板接触。竹原纤维床垫还包括第一连接网和第二连接网;第一连接网设置在竹原纤维层与弹簧层之间,竹原纤维层、第一连接网与弹簧层依次连接;第二连接网设置在弹簧层与第二乳胶层之间,弹簧层、第二连接网与第二乳胶层依次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透气性好、冬暖夏凉的竹原纤维床垫,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竹原纤维床垫,包括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第一布面层与第二布面层之间设置有混合层,该混合层为第一混合层、第二混合层和第三混合层中的任一种或者为其中任意二种以上的叠加组合,

其中,

第一混合层为将竹原纤维与羊毛混纺在一起的竹羊混纺层,

第二混合层为将竹原纤维与麻混纺在一起的竹麻混纺层,

第三混合层为将竹原纤维与羊毛、麻混纺在一起的竹羊麻混纺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之间还设置有竹原纤维乳胶层,该竹原纤维乳胶层设置在第二布面层与混合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之间还设置有纯羊毛层,所述纯羊毛层设置在第一布面层与混合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布面层与第二布面层之间设置有混合层,该混合层为第一混合层、第二混合层和第三混合层中的任一种或者为其中任意二种以上的叠加组合,第一混合层为将竹原纤维与羊毛混纺在一起的竹羊混纺层,该竹羊混纺层相对于传统纯羊毛层,由于竹原纤维中和了单独使用羊毛或羊绒使得人体容易上火的短板,并且既提高了羊毛或羊绒的透气性,又提高了吸汗排湿功能以及舒适度;另外,竹原纤维与羊毛之间能够存储一定的空气,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量散失,从而提高本产品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之间还设置有竹原纤维乳胶层,该竹原纤维乳胶层设置在第二布面层与混合层之间;第一布面层和第二布面层之间还设置有纯羊毛层,所述纯羊毛层设置在第一布面层与混合层之间;当夏天来临时,可以将竹原纤维乳胶层朝上,以利用竹原纤维乳胶层的高透气性,当冬天来临时,可以将纯羊毛层朝上,以利用纯羊毛层的保暖性,因此,本产品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纯天然的竹原纤维,具有抗菌抑菌、防虫防螨、以及抗静电的效果,且会产生具有活性的负氧离子,能够为人体带来极大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性好、冬暖夏凉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布面层,2为纯羊毛层,3为第一混合层,4为第二混合层,5为第三混合层,6为竹原纤维乳胶层,7为第二布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0,本竹原纤维床垫,包括第一布面层1和第二布面层7,所述第一布面层1与第二布面层7之间设置有混合层,该混合层为第一混合层3、第二混合层4和第三混合层5中的任一种或者为其中任意二种以上的叠加组合,其中,第一混合层3为将竹原纤维与羊毛混纺在一起的竹羊混纺层,第二混合层4为将竹原纤维与麻混纺在一起的竹麻混纺层,第三混合层5为将竹原纤维与羊毛、麻混纺在一起的竹羊麻混纺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布面层1和第二布面层7之间还设置有竹原纤维乳胶层6,该竹原纤维乳胶层6设置在第二布面层7与混合层之间。

所述第一布面层1和第二布面层7之间还设置有纯羊毛层2,所述纯羊毛层2设置在第一布面层1与混合层之间。

竹原纤维乳胶层、纯羊毛层、第一混合层、第二混合层以及第三混合层各自的厚度均可分别为0.5cm~20cm。

图中,图1为第一混合层3、第二混合层4和第三混合层5同时使用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混合层3单独使用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混合层4单独使用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三混合层5单独使用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混合层3和第二混合层4同时使用且第一混合层3在第二混合层4的上面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混合层3和第三混合层5同时使用且第一混合层3在第三混合层5的上面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三混合层5和第二混合层4同时使用且第三混合层5在第二混合层4的上面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二混合层4和第一混合层3同时使用且第二混合层4在第一混合层3的上面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三混合层5和第一混合层3同时使用且第三混合层5在第一混合层3的上面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二混合层4和第三混合层5同时使用且第二混合层4在第三混合层5的上面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