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5329发布日期:2019-11-19 20:2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立式午睡枕,属于生活家居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午间休息是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表现。每日进行有效的午间休息能有效的缓解人体的亚健康状态,提高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提升工作效率。随着现代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休息时间的限制及休息空间的约束,大部分人的午间休息都采用伏案的姿势进行的。睡觉时胳膊麻木、脸部难受、睡不踏实,睡完后手臂酸痛、两眼模糊、头晕脑涨,既影响身体健康又影响下午的工作效率。

现有市场上的午睡枕,只是通过在桌面摆放一软体,来缓解人肢体、面部与桌面的硬接触而造成的不适感。在午间睡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释放人的双手、双臂、面部器官和脊椎。从而导致双手及手臂受到压迫时出现发麻、发红及腹痛的现象。不合理的脊椎及颈椎弯曲角度,压迫人体胃部造成消化系统问题,背部酸痛,颈椎疼痛等现象。面部器官得不到释放时,造成压迫眼球、压迫脸颊、呼吸不畅等状况。严重影响午间休息的睡眠体验与效率。长期以往还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基于上述现有市场午睡枕的情况,一个合理的午睡枕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使用缺点,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提供了一种立式午睡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午睡枕,包括柔性枕芯和枕套,所述枕芯上侧位及左右两侧位设有人体头部及双手的释放位,所述枕芯前侧及后侧设有承重结构,所述的枕套两侧内部设置有开口装置,枕芯可通过该隐藏式开口装置置于枕套中,所述枕套下侧内部设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柔性枕芯采用模内发泡成型工艺制成;所述柔性枕芯可采用手工挤压方式进行压缩;所述枕套由多块同种材料缝制而成;所述枕套具有亲肤、抗菌、可拆卸清洗的特性;所述上侧位释放位的平面尺寸略小于人体面部的大小;所述枕芯上侧位释放位深度大于人体面部五官的最大高度;所述枕芯上侧位释放位平面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所述左右两侧位释放位可通过人体双手及手臂;所述枕芯上侧位释放位与枕芯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的承重结构;所述承重结构的材质与枕芯材质采用同种特性的材质制成;所述枕芯下侧底部设有高度可调装置;所述高度可调装置、枕芯、枕套相互采用接触式或非接触性的机械性连接方式进行固定;所述高度可调装置采用充气囊结构,所述枕套的隐藏式开口装置与枕套采用机械结构进行固定使用时人体面部与上侧位释放位接触,人体双手穿过左右侧释放位交叉置于枕芯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立了多个人体释放位,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释放在使用趴睡体姿进行午间睡眠过程中各个肢体及器官,使用趴睡休姿的不适感得到充分的改善,避免了因睡眠过程中人体各肢体部分的相互压迫而造成的一系列的不良的生理现象;(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调高度装置,通过对午睡枕纵向高度及上侧位释放位的倾斜角度的合理调节,可充分的适应各种因人体、椅子和桌子高度不同而导致的睡眠体姿发生的改变,保证在不同场所都能高效的使用午睡枕,从而保持午睡的最高效率;(3)本实用新型枕套采用高弹力、亲肤、抗菌材质,可进行拆卸换洗,有效的提升使用舒适性、美观性的同时,可便捷的拆卸清洗,保证长期使用状态下的整洁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其他场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使用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向水平高度未调节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充气囊结构的纵向水平高度调节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结构的高度调节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支撑结构的午睡枕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人体体姿倾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指的是至少一个以上;术语“两侧”、“底部”、“外沿”、“上侧”、“外侧”、“外层”、“内层”、“下侧”等指示方位点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点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进行构造、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名称含“释放位”“高度可调”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具有特定的特性或功能,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相对具体情况的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实用新型,但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枕套(1)与柔性枕芯(2)构成主体结构,且大致成圆柱型;枕套左右侧释放位内侧分别设有一个隐藏开口装置(13)(14),柔性枕芯(2)通过开口装置(13)(14)置于枕套(1)内部,枕芯(2)上侧设有一脸部释放位(203),枕芯(2)两侧分别设一双手释放位(201)(202),枕套(1)底部内侧(11)设有一高度可调装置(30),如图2所示,枕芯(2)的上侧释放位(203)与枕芯(2)底部设有支撑位(220)(221)。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如图2所示,将开口装置(13)(14)设置在两侧释放位(201)(202)内侧,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有效的将开口位埋藏在了内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开口装置(13)(14)采用的是拉链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图2所示枕芯(2)上侧位释放倾斜角度(b1)保持在30°~45°。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图3所示上侧位释放位(203)的水平的最小宽度(d2)大于人体眼睛的最大宽度(d3)单侧边10mm~30mm。有效的释放枕芯(2)对眼睛的压迫。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图4所示的支撑位(220)(221)与上侧位释放位(203),左右两侧释放位(20)采用模内发泡工艺一体成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图4所示的高度可调装置(30)采用气囊结构,枕套(1)采用高弹力的布料,通过对气囊结构进行充放气操作即可对午睡枕进行高度调节,图5为充气状态下的气囊结构(31)示意图,在无须增加额外的复杂结构或操作的情况下即可随意对午睡枕的高度进行有限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例中,图6为使用折叠升降结构的高度可调装置(32),此装置结构强度大,操作也很方便,使用时只需相应调整折叠后的夹角大小(c1),从而推动底板(500)即可对枕芯(2)的水平高度做出有限的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例中,图7所示为使用单支撑位结构(600)的午睡枕,有效的减小了午睡枕的整体体积的大小,使用环境更加通风通透,在天气炎热的夏天更加舒适,体积的减小使出行更加方便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例中,图8所示为正常使用午睡枕的状态下的使用示意图,通过对人体面部器官和双手双臂的释放,有效的提高使用者的睡眠环境,同时通过对午睡枕的高度调节及图2所示的上侧位释放位的水平倾角(b1)的调整,有效的对人体趴睡体姿的脊椎的水平倾角(a2)和颈椎的水平倾角(a1)起到保护作用,缓解因脊椎或颈椎不适当的弯曲角度而带来的一系列的不适反应。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内的构造、特征及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