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沙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959发布日期:2019-12-06 16:4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沙发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沙发控制器。



背景技术:

功能性沙发是指具有多种功能的沙发。最常见的是功能沙发:分两种,一种:是手动功能伸展的,手动还可以配摇动和旋转功能沙发,还有一种:是电动功能伸展的,电动的也可以带摇动和旋转这两个功能。目前的电动功能沙发的功能多样,具有靠背角度、腿托角度等多个位置的调整。控制器是沙发调整的一个重要的控制部件,通过控制器可实现对功能沙发的功能调节。控制器一般包括基座、后盖、基座内的线路板、基座上的按键,线路板的外接线缆一般由后盖后侧沿轴向进入基座内与线路板连接,轴向进线具有两个弊端:①需要的空间大,造成控制器厚度大,不便于控制器的安装使用;②线缆固定效果差,线缆松动易引发与线路板连接处的接触不良,甚至连接失效,极大的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功能沙发控制器,控制器的外接电缆固定可靠,有效避免线路板与电缆连接处的接触不良,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功能沙发控制器,包括基座、前盖、后盖、线路板、功能按键,所述的基座座体向后延伸形成安装功能按键的按键腔,所述的功能按键设置在按键腔内,基座前端面对应功能按键处设有配合功能按键的功能区,所述的线路板设置在按键腔内处于功能按键的底部处,前盖盖设在基座前端,前盖上嵌设有覆盖在功能区处的装饰板,后盖可拆卸的连接在按键腔后部处,后盖上设有一内凹的横向进线的线卡腔,线卡腔内设有一固定横向进线线缆的线卡,线卡内侧通过薄壁与线卡腔腔壁连接使线卡具有上下的活动性,线卡与后盖为一体成型结构,线卡上设有一与线缆外形吻合的弧形线槽,线槽两侧的线卡卡体上设有紧固螺钉,线卡上侧对应的线卡腔内壁设有配合线卡的限位台,限位台上对应线槽处设有与线缆外形吻合的弧形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功能区处设有与功能按键形状吻合的镂空孔,镂空孔的孔壁向上凸出形成凸沿,前盖、装饰板上对应处设有与凸沿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功能按键包括实现功能控制的控制按键、实现信号传输、电力输出的usb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盖上对应装饰板处设有配合装饰板的凹槽,装饰板与凹槽处铆接或者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盖通过螺钉与基座可拆卸连接,后盖前端设有与安装腔后端连接的台阶面结构,台阶面结构的外端低于内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镂空孔为腰型孔或者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线卡使线缆横向进行,对线缆进行了有效的牢固的固定,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促使减小控制器厚度,装饰板提高了控制的通用性,极大的增强了控制器的适用性,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基座,11为安装腔,12为功能区,13为镂空孔,14为凸沿,2为前盖,21为凹槽,22为定位孔,3为后盖,31为线卡腔,4为线路板,5为装饰板,51为定位柱,6为线卡,61为薄壁,62为线槽,63为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图6,一种功能沙发控制器,包括基座1、前盖2、后盖3、线路板4、功能按键,基座1的座体向后延伸形成安装功能按键的按键腔11,功能按键设置在按键腔内11,功能按键包括控制调整功能的控制按键(图中未标出)、及实现信号传输、电力输出的usb模块(图中未标出),线路板4设置在按键腔11内于功能按键的底部处,功能按键底部与线路板4的接线点对应连接,后盖3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腔11的后端,后盖3前端为与安装腔11后端配合的台阶面结构31,台阶面结构31的外端低于内端,对应的安装腔11的后端面为与后盖3前端面台阶面结构31吻合的台阶,台阶面结构配合,有效的提高相接面的防尘、防水性,提高了本控制器的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具有定位功能,边后盖与基座的装配操作,提高装配效率,基座1的前端面对应功能按键前端处设有配合功能按键的功能区12,功能区12处设有配合功能按键的镂空孔13,镂空孔13包括与控制按键形状吻合的腰型孔、与usb模块形状吻合的方形孔,镂空孔13的孔壁向上凸出形成凸沿14,凸沿14与功能按键的接触,面积大,提高了对功能按键的辅助限位固定能力,便于装配,同时在按键按动时,对功能按键具有导向作用,提高配合的稳定性,前盖2盖设在基座1的前端面上,前盖2上嵌设有一覆盖在功能区12处的装饰板5,前盖2、装饰板5上对应处设有与凸沿14配合的通孔,通孔与凸沿14配合可提高相互间的配合精度,装饰板5的设置对功能区进行遮盖,便于控制腔内安装不通的功能按键,基座上的镂空孔预设,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安装相应的功能按键,外部由装饰板遮盖,提高了基座的通用性,提高控制器的通用性,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生产多种规格的基座,降低了成本,装饰板5的背面设有与前盖2连接的定位柱51,前盖2上对应装饰板处设有配合装饰板的凹槽21,凹槽21内设有与卡扣51连接的定位孔22,装饰板5嵌设在凹槽21内使装饰板与前盖的表面平齐,提高配合精度,定位柱51与定位孔22的配合既保证了装饰板5的装配精度,有便于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并且提高美观度,后盖3上设有一内凹的横向进线的线卡腔31,线卡腔31内设有一固定横向进线线缆的线卡6,线卡6的内侧通过薄壁61与线卡腔31的腔壁连接使线卡6具有上下的活动性,线卡6与后盖3为一体成型结构,薄壁61为线卡6的一部分,该种结构可使线卡6具有上下的浮动性,线卡6的中部上设有一与线缆外形吻合的弧形线槽62,线槽62两侧的线卡6的卡体上设有紧固螺钉孔,紧固螺钉孔内设有紧固螺钉(图中未标出),通过紧固螺钉将线卡6压紧在后盖上,线卡6上侧对应的线卡腔31的内壁设有配合线卡6的限位台63,限位台63上对应线槽处设有与线缆外形吻合的弧形的限位槽,限位台63起到辅助固定线缆的作用,由线缆的两个方面对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固定可靠,在固定线缆时,薄壁处可以断裂,薄壁的设置便于线卡6与后盖3一体成型,提高生产效率,不需要额外的设置压紧机构,横向进线,线缆的固定效果极大的增强,有效的避免了接触不良的情况,保证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并且横向进行有助于减小控制器的厚度,横向进线所需空间比纵向进线所需要的空间小,结构小、线缆固定可靠,便于使用,增强了使用效果。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装置板与凹槽处铆压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