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6445发布日期:2020-04-03 13:3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居家办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



背景技术:

折叠床是传统家具在功能上延伸出来的,其广泛应用于家庭、写字楼和医院等场所。由于折叠床具有良好的收纳性,且使用便捷,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得不到高质量午休的众多白领。

依中国成人体型,标准床高0.45m,长1.95m,最低宽度0.6m,现有折叠床几乎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现有折叠床存在折叠笨重、形状不规则不便于管理,携带、收纳和展开不方便,舒适度差的问题。折叠床展开时尺寸越大越能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而折叠时尺寸越小越能提升折叠床的便携度。现有的折叠床,其中一类展开后长度能够达到1.9m,能够提供很好的舒适性,但折叠后长度超过0.63米,非常不便于携带和收纳。而另一类折叠床折叠后虽然长度小于0.63米,但展开后长度达不到1.9m,舒适度较差。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要么折叠后不便携和收纳,要么展开后舒适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包括:

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和第四架体;

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一架体通过第一铰链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三折叠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架体和第三架体通过第二铰链转动连接;

所述三折叠结构包括左折架、连接管和右折架,左折架下部与第二架体右端固定连接,右折架下部与第三架体左端固定连接,连接管左端转动连接在左折架上部,连接管右端转动连接在右折架上部。

所述第二架体具有右端面,第三架体具有左端面,第二架体具有右端面和第三架体具有左端面接触时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在同一个平面。

所述第二架体具有右端面或第三架体具有左端面固定连接一层橡胶垫。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

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和第三支撑脚;

所述第一支撑脚通过一折叠结构转动连接在第二架体左端;

所述第二支撑脚通过一折叠结构转动连接在第三架体左端;

所述第三支撑脚通过一折叠结构转动连接在第三架体左端。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抓地脚,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和第四支撑脚下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抓地脚。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第四支撑脚;

所述第四支撑脚通过一折叠结构转动连接在第三架体右端。

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的第一铰链为可调角度铰链。

所述第四架体与第三架体的第二铰链固定连接在靠近第三架体右端的上表面,第四架体可绕第二铰链在竖直面180°旋转使第四架体与第三架体成0°或180°。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

收紧绳和导管;

所述导管固定连接在第三架体右端附近下表面;

所述收紧绳穿过导管,两头分别伸出导管两头。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

绳锁,所述绳锁固定连接在收紧绳一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三折叠结构使折叠床4折叠,从达到在保证折叠床展开长度达到1.9m的同时使折叠后长度达到0.518m,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既保证了展开时使用的舒适性,也保证了折叠时携带和收纳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绳锁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第一架体、2第二架体、201右端面、3第三架体、301左端面、4第四架体、5三折叠结构、501左折架、502连接管、503右折架、6橡胶垫、7第一支撑脚、8第二支撑脚、9第三支撑脚、10第四支撑脚、11抓地脚、12一折叠结构、13第一铰链、14第二铰链、15导管、16收紧绳、17绳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参考图1至图5,一种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包括:

第一架体1、第二架体2、第三架体3和第四架体4;

所述第二架体2和第一架体1通过第一铰链13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架体3和第二架体2通过三折叠结构5转动连接;

所述第四架体4和第三架体3通过第二铰链14转动连接;

所述三折叠结构5包括左折架501、连接管502和右折架503,左折架501下部与第二架体2右端焊接或插接连接,右折架503下部与第三架体3左端焊接或插接连接,连接管502左端通过铆钉转动连接在左折架501上部,连接管502右端通过铆钉转动连接在右折架503上部。使用时,将第一铰链13转动使第一架体1向上和第二架体2对折,将第二铰链14转动使第四架体4和第三架体3对折,通过三折叠结构5将对折叠好的第二架体2和第三架体3对折,完成折叠。折叠时左折架501和右折架向上绕轴运动使第二架体2和第三架体3平行,由于三折叠结构5折叠后在其中部留下的空隙长度等于连接管长度与左折架501右折架503高度之和,因此如此大的空隙距离可将折叠在其中的第一架体1和第四架体4容纳。更多的架体,从而使展开时总长度为1.9m的折叠床,折叠后长度达到0.518m,携带和收纳时更加方便。

所述第二架体2具有右端面201,第三架体3具有左端面301,第二架体2具有右端面201和第三架体3具有左端面301接触时第二架体2和第三架体3在同一个平面。使得折叠床在展开时,由于左端面301和右端面201的相互抵触,折叠床不会从中间翘起。

所述第二架体2具有右端面201或第三架体3具有左端面301固定连接一层橡胶垫6。橡胶垫6可以避免左端面301和右端面201之间摩擦和碰撞,产生异响和损坏架体端面。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

第一支撑脚7、第二支撑脚8和第三支撑脚9;

所述第一支撑脚7通过一折叠结构12转动连接在第二架体2左端;

所述第二支撑脚8通过一折叠结构12转动连接在第三架体3左端;

所述第三支撑脚9通过一折叠结构12转动连接在第三架体3左端。

通过支撑脚8可提升大尺寸的便携式折叠床高度,增加舒适性和方便性。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抓地脚11,第一支撑脚7、第二支撑脚8、第三支撑脚9和第四支撑脚10下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抓地脚11。抓地脚11可提升第一支撑脚7、第二支撑脚8、第三支撑脚9和第四支撑脚10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避免折叠床使用时滑动,另一方面还消除了金属和地面摩擦可能产生的异响。同时万向节连接可调节抓地脚11的方向,方便折叠时调整角度。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第四支撑脚10;

所述第四支撑脚10通过一折叠结构12转动连接在第三架体3右端。可增加安全性,避免三折叠结构5断裂或重心在第三架体3上时使第三架体3迅速下落到地上造成摔伤。

所述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2之间的第一铰链13为可调角度铰链。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第一铰链13角度来人的睡姿。

所述第四架体4与第三架体3的第二铰链14固定连接在靠近第三架体3右端的上表面,第四架体4可绕第二铰链在竖直面180°旋转使第四架体4与第三架体3成0°或180°。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

收紧绳16和导管15;

所述导管15固定连接在第三架体3右端附近下表面;

所述收紧绳16穿过导管15,两头分别伸出导管15两头。

折叠时刻将收紧绳16捆住第二架体2和第三架体3外表面,并捆住收紧绳16两头使折叠床折叠形态固定。

所述高舒适度的便携式折叠床还包括:

绳锁17,所述绳锁17固定连接在收紧绳16一头。绳锁17可使用登山运动所使用的绳锁,捆绑更加方便。

收纳时:

1、第一架体1顺时针转180°,同时第一支撑脚7逆时针转成水平状,将抓地脚11搬向水平。

2、第四架体4逆时针转180°,同时第四支撑脚10逆时针转成水平状,将抓地脚11搬向水平。

3、第一架体1连同第二架体2顺势再顺时针旋转180°,第二支撑脚8逆时针转成水平状,将抓地脚11搬向水平。

此时正与第四架体4重叠,由于三折叠结构5的作用,快速将第一架体1、第二架体2、第三架体3和第四架体4及铺设在上面的床垫,造成压缩态势,立刻使第三架体3的左端,变为只有0.19米厚,同时将第三支撑脚9逆时针旋转90°将抓地脚11搬向水平,这时拉出第三架体3下方收紧绳16,收紧使第三架体3上面的架体右端厚度只有0.23米以下,折叠完成。

最终空间尺寸,长0.59米,宽0.518米,厚0.23米以下,近似长方体,重不足9公斤。易提起装入背包或箱内。

展开时:

可依据收纳时方法,反向旋转架体及支脚即成图2形态,长1.95米,宽0.60米,高0.45米。

由于设计立足点,尽力展现成人坐、卧、睡人体下部肌肉自然、自由姿态,架体的横向支撑又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坐、卧、睡在这样的床上,会有美、舒适、轻快感觉。

本折叠床为满足另外一些群体的特殊要求,如看报、休闲、值班、看护病人等随时可将第一架体1与第二架体2沿两侧第一较链13,搬转到某个角度,并停留在某个角度上不动。使之更感方便、舒适。

要使第一架体1恢复到水平位置,只要将第一架体1快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下,马上又逆时向一推,第一架体1立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状态,非常方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