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变形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3142发布日期:2020-09-23 01:1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变形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变形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锅一般由铝材制成,本身不具有导磁功能,为了适用于电磁炉,一般都是在锅体底部设置导磁片。由于导磁片与锅本身的材质不同,两者受热后的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两者的形变量不同,最终造成导磁片的脱落。

例如,公告号为cn201510113u的中国专利公开复合底铝锅,锅底固定有金属导磁材料,金属导磁材料是片状的金属导磁片,锅底压嵌有至少四块互不相连的金属导磁片,各金属导磁片外表面的中部外露,且各金属导磁片外表面与锅底齐平,锅底的铝合金将各金属导磁片边缘包覆固定。通过锅底的铝合金将金属导磁片的边缘包裹来避免金属导磁片的脱落。

上述结构虽然降低了金属导磁片自锅体底部脱落的概率,但是,由于结构本身并不能消除锅体的内应力,锅底底部的金属导磁片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向上的应力一直作用于锅体底部,造成锅体底部变形,影响锅体的美观和受热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锅体易变形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抗变形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抗变形锅,包括锅体和固定于锅体底部下方的导磁体,在锅体底部上方固定有导热片,导热片与导磁体的形状、个数和体积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在锅体底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放置导热片和导磁体的容置槽,导热片和导磁体与容置槽内壁存在间隙,导磁体和导热片的外环壁上设置有附着结构,容置槽的边缘一体凸设有一圈凸筋,当凸筋被压平后,凸筋填充于导磁体和容置槽、导热片和容置槽之间的间隙处。

采用上述方案,在锅体底部的上方增设导热片,原理在于:锅体底部下方的导磁体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向上的应力,而位于锅体底部上方的导热片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向下的应力,两者相互作用后抵消锅体底部因加热所产生的形变,这就能避免锅体底部发生形变,导热片和导磁片也能够相互作用来避免或减少形变的发生,而通过凸筋压铸使锅体包裹住导磁体和导热片,增加导磁体和导热片固定的稳定性,增设的附着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锅体和导磁体、导热片结合的牢固性,避免导磁体和导热片的脱落,该抗变形锅能够有效避免锅体底部变形,延长锅的使用寿命,保持锅底受热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容置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导热片和导磁体的截面形状呈自靠近容置槽的一端向远离容置槽的一端逐渐减小的梯形,导热片和导磁体靠近容置槽的一端与容置槽贴合。

采用上述方案,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大的一端与容置槽贴合,起到定位作用;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小的一端与容置槽存在间隙供凸筋填充,凸筋填充后可以避免导热片和导磁体自锅体上脱落。

作为优选,容置槽的截面形状呈自底部向外逐渐扩大的梯形,导热片和导磁体的截面形状呈自靠近容置槽的一端向远离容置槽的一端逐渐减小的梯形,导热片和导磁体靠近容置槽的一端与容置槽底部贴合。

采用上述方案,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大的一端与容置槽面积小的底端贴合,起到定位作用;导热片和导磁体面积小的一端与容置槽面积大的一端存在间隙供凸筋填充,凸筋填充后可以避免导热片和导磁体自锅体上脱落。

作为优选,附着结构包括于导热片和导磁体的外环壁上凹陷的嵌合槽,嵌合槽的凹陷方向与导热片或导磁体脱落方向存在夹角,当凸筋被压平后,部分凸筋填充于嵌合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嵌合槽与导热片或者导磁体存在夹角,凸筋填充到嵌合槽后能够“抓”住导热片或者导磁体,避免导热片或者导磁体的脱落。

作为优选,嵌合槽呈凹陷的圆槽或者弧形槽。

采用上述方案,圆槽或者弧形槽设置简便,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导热片和导磁体各设置有一片且呈圆片形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导热片和导磁体大小和形状一致,设置成一整片后可以全面实现锅底均匀导热和导磁。

作为优选,导热片和导磁体各设置有两片以上且绕锅体底部中心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导热片和导磁片设置多片也可实现锅底均匀导热和导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锅体底部下方的导磁体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向上的应力,而位于锅体底部上方的导热片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向下的应力,两者相互作用后抵消锅体底部因加热所产生的形变,这就能避免锅体底部发生形变,导热片和导磁片也能够相互作用来避免或减少形变的发生;通过凸筋压铸使锅体包裹住导磁体和导热片,增加导磁体和导热片固定的稳定性,增设的附着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锅体和导磁体、导热片结合的牢固性,避免导磁体和导热片的脱落,该抗变形锅能够有效避免锅体底部变形,延长锅的使用寿命,保持锅底受热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变形锅压铸前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变形锅压铸后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锅体;2、容置槽;3、导热片;4、导磁体;5、凸筋;6、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抗变形锅,包括锅体1和固定于锅体1底部下方的导磁体4,导磁体4呈片状设置,在锅体1底部上方固定有导热片3,导热片3和导磁体4均由金属制成,导热片3与导磁体4的形状、个数和体积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当导热片3和导磁体4各设置一片时,导热片3和导磁体4呈圆片形设置;当导热片3和导磁体4各设置有两片以上时,导热片3和导磁体4绕锅体1底部中心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具体结构如图1-图4所示,在锅体1底部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放置导热片3和导磁体4的容置槽2,导热片3和导磁体4放入容置槽2后分别与锅体1底部上方和锅体1底部下方齐平,导热片3和导磁体4与容置槽2内壁存在间隙,导磁体4和导热片3的外环壁上设置有附着结构,容置槽2的边缘一体凸设有一圈凸筋5,当凸筋5被压平后,凸筋5填充于导磁体4和容置槽2、导热片3和容置槽2之间的间隙处。

附着结构包括于导热片3和导磁体4的外环壁上凹陷的嵌合槽6,嵌合槽6呈凹陷的圆槽或者弧形槽,嵌合槽6的凹陷方向与导热片3或导磁体4脱落方向存在夹角,当凸筋5被压平后,部分凸筋5填充于嵌合槽6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导热片3、导磁片和容置槽2的形状进行限定,容置槽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导热片3和导磁体4的截面形状呈自靠近容置槽2的一端向远离容置槽2的一端逐渐减小的梯形,导热片3和导磁体4靠近容置槽2的一端与容置槽2贴合。

导热片3和导磁体4大头的一端恰好放入容置槽2底部,起到定位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对导热片3、导磁片和容置槽2的形状进行限定,容置槽2的截面形状呈自底部向外逐渐扩大的梯形,导热片3和导磁体4的截面形状呈自靠近容置槽2的一端向远离容置槽2的一端逐渐减小的梯形,导热片3和导磁体4靠近容置槽2的一端与容置槽2底部贴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